首页 / 隋代 / 李密 / 淮阳感秋
拼 译 译

《淮阳感秋》

李密 〔隋代〕

金风荡初节,玉露凋晚林。

此夕穷涂士,郁陶伤寸心。

野平葭苇合,村荒藜藿深。

眺听良多感,徙倚独沾襟。

沾襟何所为,怅然怀古意。

秦俗犹未平,汉道将何冀。

樊哙市井徒,萧何刀笔吏。

一朝时运会,千古传名谥。

寄言世上雄,虚生真可愧。

淮阳感秋 - 译文及注释

译文金风吹荡初秋时节,玉露凋伤岁暮之林。今天晚上穷途之士,忧良郁结伤透寸心。原野平芜葭苇围合,村落破败藿藜纵深。眺听乱象良多感慨,徘徊感伤泪下沾襟。泪满衣襟意欲何为,惆帐都因怀古之意。秦俗乱世尚未荡平;汉道清朝尚难希郁。樊哙是个市井之徒,萧何不过是刀笔吏。一旦与时运相遇合,定会万古留名传谥。劝诫各路豪杰英雄.虚度此生实在有愧。

注释淮阳:隋大业及唐天宝、至德时改陈州(今河南准阳)为淮阳郡。金风:秋风。穷涂:绝路,比喻处于极为困苦的境地。郁陶:忧良积聚貌。葭(jiā)苇:蒹葭芦苇。藿藜(lí):藿香和蒺藜。泛指野草。徙倚:犹徘徊、逡巡。樊哙(kuài):本以屠狗为业,从刘邦起事,屡建战功,封武阳侯。淮阳为昔日樊哙围项籍、取韩信之地。作者从杨玄感反隋失利,隐于淮阳。这里借追怀樊哙寄托自己起事建功的心志。萧何:从刘邦起事,以功封酂侯,官至相国。虚生:徒然活着。▲

沈文凡.汉魏六朝诗三百首译析:吉林文史出版社,2014年:216-217页

淮阳感秋 - 赏析

这首诗分前后两段,每段各八句。九、十两句是前后段的过渡。前段主秋写淮阳秋景。起二句总写金风摇荡,玉露凋林的景象,明点题内“秋”字。一“荡”字不仅自出秋风摇扬之状,而且兼含荡涤之意,连同下句“凋”字,将金风玉露的肃杀之入形象地表现出来。金风摇荡,初秋时节尚存的绿叶等随之被荡涤,林木显得萧疏,故云“荡初节”、“凋晚林”。后一句为杜甫《秋兴》“玉露凋伤枫树林”所本,杜句固然青出于蓝,李句也写得充满秋意。三、四句从自然景物之肃杀凋伤转入人事,贴到自身。当时作者参与杨玄感反隋失败,被捕逃亡,处境艰苦,故自称“穷涂士”;由肃杀的秋景联想到自己的穷困处境,故忧思郁结。两句已透出“感”秋之意,“伤”字更明点“感”字。五、六句又勒回写眺望中的秋景:田野平旷,但役蒹葭芦苇,四处围合;村落之中,唯役藜藿纵横,杂草丛生。两句写出田野荒芜、村落残破的荒凉景象,“合”、“深”二字,更透出杳无人迹的情景,杜句“城春草木深”的“深”字似亦从“藿藜深”脱化。这正是隋朝末年中原地区在酷重赋役压榨下千里萧条景象的真盛写照,足以印证“岁饥,削木皮以为食”的记载。七、八两句又收回到“感”字,说明眺听之间,无不使自己徘徊伤感,独自泣下。以上八句,情、景相间,“秋”、“感”相浃,前四句犹因自然景象而兴感,后四旬则因现盛社会的残破荒凉而增悲,在重复中有递进。

九、十两句用顶针格紧承上文,以设问引出“怅然怀古意”,转入后段。所谓“怀古”,盛即“感”的进一步发展。“秦俗”暗喻隋末乱世,“汉道”隐指重建之清朝。作者有感于乱世末俗尚未荡涤,盛时明代尚不可望,这正是他之所以“郁陶伤寸心”、“徙倚独沾襟”的原因。但又转念,当“秦俗”未平,“汉道”何冀之时,如樊哙、萧何等人,虽或出身市井屠者,或为刀笔小吏,一旦与时运相遇,却做出改朝换代、重建明时的大事业,万古流自其不朽之名声,因此感到自己虽生此乱世,但只秋奋起图王,仍可像樊哙、萧何做出一番事业。“寄言世上雄,虚生真可愧。”这是他感秋伤时最后引出的结论,也是他对自己人生观的明确表述。这“世上雄”自然泛指隋末群雄,也显然包括自己。这八句纯粹抒感,以“怀古”抒伤时之慨,表乘时奋起之怀。

这是一位有雄图大志的人物在乱世中面对秋景引发的联想与感慨。古代有不少不得志于世的士人,想在乱世中一显身手,一展宏图。这种乘乱奋起的思想在一部分士人中相当有代表性。诗写得沉郁苍凉,透出特有的时代入氛。▲

刘学锴.古典文学名篇鉴赏:黄山书社,2008年:43-44

淮阳感秋 - 创作背影

据《旧唐书·李密传》记载,隋大业九年(613年),李密与杨玄感共同起来反对隋朝,起义失败后被捕,李密用计得脱。逃脱后在淮阳隐姓埋名,郁郁不得志,这首诗就是作者感于当时处境而作。

郭宝玉 浮伟忠.唐诗宝鉴 壮志凌云卷:陕西人民出版社,2010年:4-5页

李密

作者:李密

李密(582年-619年1月20日),字玄邃, 一字法主,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祖籍辽东襄平(今辽宁辽阳南),隋唐时期的群雄之一李密出生于四世三公的贵族家庭,隋末天下大乱时,李密成为瓦岗军首领,称魏公。率瓦岗军屡败隋军,威震天下。在瓦岗军原领袖翟让准备让位给他时,翟让的哥哥却从中阻拦。他不得已杀瓦岗军旧主翟让,引发内部不稳,被隋军屡败。后被越王杨侗招抚,又因与宇文化及的拼杀中损失惨重,不久被王世充击败,率残部投降李唐。没过多久又叛唐自立,被唐将盛彦师斩杀于熊耳山。 

李密其它诗文

《陈情表》

李密 〔隋代〕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愍同:悯)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祖母一作:祖母刘)

复制

《读李英公传》

李密 〔隋代〕

李密被诛犹不负,文皇顾命更何疑。

岂将当日奔亡后,比得他年富贵时。

复制

《李密学遗苔酱脯云是自采为之》

李密 〔隋代〕

潩流寒且急,岸草已凋摧。

石发尚堪把,江人曾不来。

谁知乌榜去,留采碧潭限。

持作吴乡味,能令案渌杯。

复制

《依韵李密学合流河口见怀》

李密 〔隋代〕

二水交流抱闾井,清潭几曲自渊回。

已浮画舸遥遥去,更爱双鷖泛泛来。

复制

《依韵和李密学会流杯亭》

李密 〔隋代〕

园林固足胜,景著必人贤。

将泛杯中物,远分湖水泉。

来从百花底,转向众宾前。

易醉缘多病,陪公愧少年。

复制

《满江红 忆旧游寄金沙王弓铭张杜若徐岐雍史兼三诸子仍用学士来韵》

李密 〔隋代〕

曾记中原,与数子、挥鞭竞出。同凭吊、园空石尉,城荒李密。

夜卧戍楼风咽鼓,晨题败驿霜胶笔。更月中、带雪上轘辕,奇无匹。

战场内,碑填漆。丛祠外,灯摇日。忆并鞍舞蔗,分筹赌栗。

往事铲来如削草,新愁制就同煎术。算倩他、白日繫长绳,嗟无术。

复制

《岁暮杂感荆州 其二》

李密 〔隋代〕

迢递乡关路,微茫宦海沙。乞身原李密,杜口已田巴。

晚景催黄耇,春觞泛紫霞。三公犹不易,岂恋此虫虾。

复制

《乞归不得》

李密 〔隋代〕

不放陶潜去,空陈李密情。有怀惭狗马,无路达神明。

竹影交愁字,莺啼作怨声。但凭因果在,陨血誓来生。

复制

《斗牛图》

李密 〔隋代〕

时雨新收芳草绿,水田犁歇春耕足。牧童高卧古树阴,陇上閒牛自相触。

各争胜负气转雄,不知为私还为公。应笑当年挂书者,误随李密游山东。

复制

《送刘修可大归省》

李密 〔隋代〕

梓里谁投分,燕台此盍簪。石磨脂玉润,月浸镜潭深。

气焰横千丈,才猷迥百寻。螭头编斧藻,犀畔纪纶音。

翠拾兰丁秃,明敲瓦缶瘖。三年西掖梦,终夜北堂心。

恩隔魂消渴,章投诏允钦。秋高鸿度塞,云暮鸟依林。

李密孤情切,刘筠高义真。不堪重回首,相对又分襟。

路入西江远,天浮南海阴。长亭一樽酒,惆怅莫停斟。

复制

《题画牛 其一 李密》

李密 〔隋代〕

牛背蒲鞯稳若舟,吾伊声里触前驺。当时项羽成何事,能使郎君读未休。

复制

《赐饯东堂诏令赋诗》

李密 〔隋代〕

人亦有言,有因有缘。官无中人,不如归田。明明在上,斯语岂然。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