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代 / 郎士元 / 柏林寺南望
拼 译 译

《柏林寺南望》

郎士元 〔唐代〕

溪上遥闻精舍钟,泊舟微径度深松。

青山霁后云犹在,画出东南四五峰。

柏林寺南望 - 译文及注释

译文还在溪上航行,就已听到寺庙的悠悠钟声。停船拾阶而上,山路蜿蜒穿越着秘密松林。雨后初晴,山色青翠,白云悠悠飘荡。眺望西南,四五青峰,更加郁郁葱葱,犹若刚刚画成。

注释遥:远远地。闻:听见。精舍:佛寺,此处指柏林寺。泊:停船靠岸。径:小路。度:度过,越过。霁(jì):雨止。东南:一作“西南”。

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626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229

柏林寺南望 - 赏析

唐代诗中有画之作为数甚多,而这首小诗别具风味。恰如刘熙载所说:“画出者必有主峰,为诸峰所拱向;作字者必有主笔,为余笔所拱向。……善书者必争此一笔。”(《艺概·书概》)此诗题旨在一“望”字,而望中之景只于结处点出。诗中所争在此一笔,余笔无不服务于此。

诗中提到雨霁,可见作者登山前先于溪上值雨。首句虽从天已放晴时写起,却饶有雨后之意。那山顶佛寺(精舍)的钟声竟能清晰地达于溪上,俾人“遥闻”,与雨浥尘埃、空气澄清大有关系。未写登山,先就溪上闻钟,点出“柏林寺”,同时又逗起舟中人登山之想(“遥听钟声恋翠微”)。这不是诗的主笔,但它是有所“拱向”(引起登眺事)的。

精舍钟声的诱惑,使诗人泊舟登岸而行。曲曲的山间小路(微径)缓缓地导引他向密密的松柏(次句中只说“松”,而从寺名可知有“柏”)林里穿行,一步步靠近山顶。“空山新雨后”,四处弥漫着松叶柏子的清香,使人感到清爽。深林中,横柯交蔽,不免暗昧。有此暗昧,才有后来“度”尽“深松”,分外眼明的快意。所以次句也是“拱向”题旨的妙笔。

“度”字已暗示穷尽“深松”,而达于精舍──“柏林寺”。行人眼前豁然开朗。迎入眼帘的首先是霁后如洗的“青山”。前两句不曾有一个着色字,此时“青”字突现,便使人眼明。继而吸引住视线的是天宇中飘飖的云朵。“霁后云犹在”,但这已不是浓郁的乌云,而是轻柔明快的白云,登览者怡悦的心情可知。此句由山带出云,又是为下句进而由云衬托西南诸峰作了一笔铺垫。

三句写山,着意于山色(青),是就一带山脉而言;而末句集中刻划几个山头,着眼于山形,给人以异峰突起的感觉。峰数至于“四五”,则有错落参差之致。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峥嵘的山峰犹如“画出”。不用“衬”字而用“画”字,别有情趣。言“衬”,则表明峰之固有,平平无奇;说“画”,则似言峰之本无,却由造物以云为毫、蘸霖作墨、以天为纸即兴“画出”,其色泽鲜润,犹有刚脱笔砚之感。这就不但写出峰的美妙,而且传出“望”者的惊奇与愉悦。

这才是全诗点睛之笔。只有经过从溪口穿深林一番幽行之后,这里的画面才见得特别精彩;只有经过登攀途中的一番情绪酝酿,这里的发现才令人尤为愉快。因而这里的“点睛”,有赖前三句的“画龙”。用刘熙载的话说,那就是,诗人“争”得这一笔的成功,与“余笔”的配合是分不开的。▲

萧涤非 等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年12月版 :第644-645页 .

郎士元

作者:郎士元

郎士元(生卒年不详,一说727年—780年?) ,字君胄,唐代诗人,中山(今河北定县)人。天宝十五载(756)登进士第。安史之乱中,避难江南。宝应元年(762)补渭南尉,历任拾遗、补阙、校书等职,官至郢州刺史。郎士元与钱起齐名,世称“钱郎”。他们诗名甚盛,当时有“前有沈宋,后有钱郎”(高仲武《中兴间气集》)之说。 

郎士元其它诗文

《夜泊湘江》

郎士元 〔唐代〕

湘山木落洞庭波,湘水连云秋雁多。

寂寞舟中谁借问,月明只自听渔歌。

复制

《闻蝉寄友人(一作李端诗)》

郎士元 〔唐代〕

昨日始闻莺,今朝蝉又鸣。

朱颜向华发,定是几年程。

故国白云远,闲居青草生。

因垂数行泪,书寄十年兄。

复制

《酬萧二十七侍御初秋言怀》

郎士元 〔唐代〕

楚客秋多兴,江林月渐生。

细枝凉叶动,极浦早鸿声。

胜赏睽前夕,新诗报远情。

曲高惭和者,惆怅闭寒城。

复制

《和王相公题中书丛竹寄上元相公》

郎士元 〔唐代〕

多时仙掖里,色并翠琅玕.幽意含烟月,清阴庇蕙兰。

枝繁宜露重,叶老爱天寒。

竟日双鸾止,孤吟为一看。

复制

《送粲上人兼寄梁镇员外》

郎士元 〔唐代〕

季月还乡独未能,林行溪宿厌层冰。

尺素欲传三署客,雪山愁送五天僧。

连空朔气横秦苑。

满目寒云隔灞陵。

借问从来香积寺,何时携手更同登。

复制

《送大德讲时河东徐明府招》

郎士元 〔唐代〕

远近作人天,王城指日边。

宰君迎说法,童子伴随缘。

到处花为雨,行时杖出泉。

今宵松月下,开阁想安禅。

复制

《寄李袁州桑落酒》

郎士元 〔唐代〕

色比琼浆犹嫩,香同甘露仍春。

十千提携一斗,远送潇湘故人。

复制

《春宴张舍人宅》

郎士元 〔唐代〕

懒寻芳草径,来接侍臣筵。

山色知残雨,墙阴觉暮天。

莺啼汉宫柳,花隔杜陵烟。

地与东城接,春光醉目前。

复制

《石城馆酬王将军》

郎士元 〔唐代〕

谁能绣衣客,肯驻木兰舟。

连雁沙边至,孤城江上秋。

归帆背南浦,楚塞入西楼。

何处看离思,沧波日夜流。

复制

《赠韦司直》

郎士元 〔唐代〕

闻君感叹二毛初,旧友相依万里馀。

烽火有时惊暂定,甲兵无处可安居。

客来吴地星霜久,家在平陵音信疏。

昨日风光还入户,登山临水意何如。

复制

《送王司马赴润州》

郎士元 〔唐代〕

暂屈文为吏,聊将禄代耕。

金陵且不远,山水复多名。

楚塞因高出,寒潮入夜生。

离心逐春草,直到建康城。

复制

《盩厔县郑礒宅送钱大(一作送别钱起,又作送友人别)》

郎士元 〔唐代〕

暮蝉不可听,落叶岂堪闻。

共是悲秋客,那知此路分。

荒城背流水,远雁入寒云。

陶令门前菊,馀花可赠君。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