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唐代 / 王維 / 春來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處尋。
拼

《春來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處尋。》

王維 〔唐代〕

漁舟逐水愛山春,兩岸桃花夾古津。坐看紅樹不知遠,行盡青溪不見人。山口潛行始隈隩,山開曠望旋平陸。遙看一處攢雲樹,近入千家散花竹。樵客1初傳漢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居人共住武陵源,還從物外起田園。月明松下房櫳靜,日出雲中雞犬喧。驚聞俗客爭來集,競引還家問都邑。平明閭巷掃花開,薄暮漁樵乘水入。初因避地去人間,及至成仙遂不還。峽里誰知有人事,世中遙望空雲山。不疑靈境難聞見,塵心未盡思鄉縣。出洞無論隔山水,辭家終擬長游衍。自謂經過舊不迷,安知峰壑今來變。當時只記入山深,青溪幾度到雲林。春來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處尋。

复制

春來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處尋。 - 賞析

《桃源行》所進行的藝術再創造,主要表現在開拓詩的意境;而這種詩的意境,又主要通過一幅幅形象的畫面體現出來。

詩一開始,就展現了一幅「漁舟逐水」的生動畫面:遠山近水,紅樹青溪,一葉漁舟,在夾岸的桃花林中悠悠行進。詩人用艷麗的色調,繪出了一派大好春光,為漁人「坐看紅樹」、「行盡青溪」作了鋪陳。這裡,絢爛的景色和盎然的意興融成一片優美的詩的境界,而事件的開端也蘊含其中了。散文中所必不可少的交代:「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在詩中化為言外意、畫外音,讓讀者自己去想象、去體會了。在畫面與畫面之間,詩人巧妙地用一些概括性、過渡性的描敘,來牽引連結,並提供線索,引導着讀者的想象,循着情節的發展向前推進。「山口」、「山開」兩句,便起到了這樣的作用。它通過概括描敘,使讀者想象到漁人棄舟登岸、進入幽曲的山口躡足潛行,到眼前豁然開朗、發現桃源的經過。這樣,讀者的想象便跟着進入了桃源,被自然地引向下一幅畫面。這時,桃源的全景呈現在人們面前了:遠處高大的樹木像是攢聚在藍天白雲里,近處滿眼則是遍生於千家的繁花、茂竹。這兩句,由遠及近,雲、樹、花、竹,相映成趣,美不勝收。畫面中,透出了和平、恬靜的氣氛和欣欣向榮的生機,讓讀者馳騁想象,去領悟、去意會,去思而得之,而所謂詩的韻致就蘊含其中了。接着,又可以想象到,漁人一步步進入這幅圖畫,開始見到了其中的人物。「樵客初傳漢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寫出了桃源中人發現外來客的驚奇和漁人乍見「居人」所感到服飾上的明顯不同,隱括了散文中「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的意思。

中間十二句,是全詩的主要部分。「居人共住武陵源」,承上而來,另起一層意思,然後點明這是「物外起田園」。接着,便連續展現了桃源中一幅幅景物畫面和生活畫面。月光,松影,房櫳沉寂,桃源之夜一片靜謐;太陽,雲彩,雞鳴犬吠,桃源之晨一片喧鬧。兩幅畫面,各具情趣。夜景全是靜物,晨景全取動態,充滿着詩情畫意,表現出王維獨特的藝術風格。漁人,這位不速之客的闖入,使桃源中人感到意外。「驚聞」二句也是一幅形象的畫面,不過畫的不是景物而是人物。「驚」、「爭」、「集」、「競」、「問」等一連串動詞,把人們的神色動態和感情心理刻畫得活靈活現,表現出桃源中人淳樸、熱情的性格和對故土的關心。「平明」二句進一步描寫桃源的環境和生活之美好。「掃花開」、「乘水入」,緊扣住了桃花源景色的特點。「初因避地去人間,及至成仙遂不還」兩句敘事,追述了桃源的來歷;「峽里誰知有人事,世間遙望空雲山」,在敘事中夾入情韻悠長的詠嘆,文勢活躍多姿。

最後一層,詩的節奏加快。作者緊緊扣住人物的心理活動,將漁人離開桃源、懷念桃源、再尋桃源以及峰壑變幻、遍尋不得、悵惘無限這許多內容,一口氣抒寫下來,情、景、事在這裡完全融合在一起了。「不疑」六句,在敘述過程中,對漁人輕易離開「靈境」流露了惋惜之意,對雲山路杳的「仙源」則充滿了嚮往之情。然而,時過境遷,舊地難尋,桃源已不知在何處了。這時,只剩下了一片迷惘。最後四句,作為全詩的尾聲,與開頭遙相照應。開頭是無意迷路而偶從迷中得之,結尾則是有意不迷而反從迷中失之,令讀者感喟不已。「春來遍是桃花水」,詩筆飄忽,意境迷茫,給人留下了無窮的回味。

將這首《桃源行》詩與陶淵明《桃花源記》作比較,可以說二者都很出色,各有特點。散文長於敘事,講究文理文氣,故事有頭有尾,時間、地點、人物、事件都交代得具體清楚。而這些,在詩中都沒有具體寫到,卻又使人可以從詩的意境中想象到。詩中展現的是一個個畫面,造成詩的意境,調動讀者的想象力,去想象、玩味那畫面以外的東西,並從中獲得一種美的感受。這就是詩之所以為詩的原因。

王維這首詩中把桃源說成「靈境」、「仙源」,很多人有非議。其實,詩中的「靈境」,也有雲、樹、花、竹、雞犬、房舍以及閭巷、田園,桃源中人也照樣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處處洋溢着人間田園生活的氣息。它反映了王維青年時代美好的生活理想,其主題思想,與散文《桃花源記》基本上是一致的。

這首詩通過形象的畫面來開拓詩境,可以說,是王維「詩中有畫」的特色在早年作品中的反映。此外,全詩三十二句,四句或六句一換韻,平仄相間,轉換有致。詩的筆力舒健,從容雅致,遊刃有餘,為後人稱道。

王維

作者:王維

王維(701年-761年,一說699年—761年),字摩詰,號摩詰居士。漢族,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詩人,有「詩佛」之稱。蘇軾評價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開元九年(721年)中進士,任太樂丞。王維是盛唐詩人的代表,今存詩400餘首,重要詩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維精通佛學,受禪宗影響很大。佛教有一部《維摩詰經》,是王維名和字的由來。王維詩書畫都很有名,多才多藝,音樂也很精通。與孟浩然合稱「王孟」。 

王維其它诗文

《偶然作六首》

王維 〔唐代〕

楚國有狂夫,茫然無心想。

散發不冠帶,行歌南陌上。

孔丘與之言,仁義莫能獎。

未嘗肯問天,何事須擊壤。

復笑採薇人,胡為乃長往。

田舍有老翁,垂白衡門裡。

有時農事閒,斗酒呼鄰里。

喧聒茅檐下,或坐或復起。

短褐不為薄,園葵固足美。

動則長子孫,不曾向城市。

五帝與三王,古來稱天子。

干戈將揖讓,畢竟何者是。

得意苟為樂,野田安足鄙。

且當放懷去,行行沒餘齒。

日夕見太行,沉吟未能去。

問君何以然,世網嬰我故。

小妹日成長,兄弟未有娶。

家貧祿既薄,儲蓄非有素。

幾回欲奮飛,踟躕復相顧。

孫登長嘯台,松竹有遺處。

相去詎幾許,故人在中路。

愛染日已薄,禪寂日已固。

忽乎吾將行,寧俟歲雲暮。

陶潛任天真,其性頗耽酒。

自從棄官來,家貧不能有。

九月九日時,菊花空滿手。

中心竊自思,儻有人送否。

白衣攜壺觴,果來遺老叟。

且喜得斟酌,安問升與斗。

奮衣野田中,今日嗟無負。

兀傲迷東西,蓑笠不能守。

傾倒強行行,酣歌歸五柳。

生事不曾問,肯愧家中婦。

趙女彈箜篌,復能邯鄲舞。

夫婿輕薄兒,鬥雞事齊主。

黃金買歌笑,用錢不複數。

許史相經過,高門盈四牡。

客舍有儒生,昂藏出鄒魯。

讀書三十年,腰間無尺組。

被服聖人教,一生自窮苦。

老來懶賦詩,惟有老相隨。

宿世謬詞客,前身應畫師。

不能舍余習,偶被世人知。

名字本皆是,此心還不知。

复制

《沈十四拾遺新竹生讀經處同諸公之作》

王維 〔唐代〕

閒居日清靜,修竹自檀欒。

嫩節留餘籜,新業出舊闌。

細枝風響亂,疏影月光寒。

樂府裁龍笛,漁家伐釣竿。

何如道門裡,青翠拂仙壇。

复制

《送丘為往唐州》

王維 〔唐代〕

宛洛有風塵,君行多苦辛。

四愁連漢水,百口寄隨人。

槐色陰清晝,楊花惹暮春。

朝端肯相送,天子繡衣臣。

复制

《寓言二首(次首《律髓》入俠少類,作盧象《雜詩》)》

王維 〔唐代〕

朱紱誰家子,無乃金張孫。

驪駒從白馬,出入銅龍門。

問爾何功德,多承明主恩。

鬥雞平樂館,射雉上林園。

曲陌車騎盛,高堂珠翠繁。

奈何軒冕貴,不與布衣言。

君家御溝上,垂柳夾朱門。

列鼎會中貴,鳴珂朝至尊。

生死在八議,窮達由一言。

須識苦寒士,莫矜狐白溫。

复制

《林園即事寄舍弟ヨ(次荊州時作)》

王維 〔唐代〕

寓目一蕭散,銷憂冀俄頃。

青草肅澄陂,白雲移翠嶺。

後沔通河渭,前山包鄢郢。

松含風裡聲,花對池中影。

地多齊後w9,人帶荊州癭。

徒思赤筆書,詎有丹砂井。

心悲常欲絕,發亂不能整。

青簟日何長,閒門晝方靜。

頹思茅檐下,彌傷好風景。

复制

《送友人南歸》

王維 〔唐代〕

萬里春應盡,三江雁亦稀。

連天漢水廣,孤客郢城歸。

鄖國稻苗秀,楚人菰米肥。

懸知倚門望,遙識老萊衣。

《送丘為落第歸江東》

王維 〔唐代〕

憐君不得意,況復柳條春。

為客黃金盡,還家白髮新。

五湖三畝宅,萬里一歸人。

知禰不能薦,羞為獻納臣。

《終南山》

王維 〔唐代〕

太乙近天都,連山接海隅。

白雲回望合,青靄入看無。

分野中峰變,陰晴眾壑殊。

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

《送別 / 山中送別》

王維 〔唐代〕

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

《但去莫復問,白雲無盡時。》

王維 〔唐代〕

送別•一下馬飲君酒,問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歸臥南山陲。但去莫復問,白雲無盡時。送別•二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春草年年綠,王孫歸不歸?

复制

《秋日懷王維禎》

王維 〔唐代〕

京國歲華晚,江城風雨秋。疏聲兼葉度,寒色帶雲流。

薄宦潘生省,懷人謝監樓。如何潮落盡,猶未下仙舟。

复制

《挽中書舍人王孟端 其一》

王維 〔唐代〕

雅韻高懷夐絕倫,矯如脩鶴出風塵。半生浪跡甘羈旅,一日蜚聲列近臣。

自信王維非畫史,誰知賈至是詩人。高齋夜雨看遺墨,欲賦招魂淚滿巾。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