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唐代 / 韓愈 / 七言古詩 / 山石
拼 译 译

《山石》

韓愈 〔唐代〕

山石犖确行徑微,黃昏到寺蝙蝠飛。

升堂坐階新雨足,芭蕉葉大梔子肥。

僧言古壁佛畫好,以火來照所見稀。

鋪床拂席置羹飯,疏糲亦足飽我飢。

夜深靜臥百蟲絕,清月出嶺光入扉。

天明獨去無道路,出入高下窮煙霏。

山紅澗碧紛爛漫,時見松櫪皆十圍。

當流赤足踏澗石,水聲激激風吹衣。

人生如此自可樂,豈必局束為人鞿?嗟哉吾黨二三子,安得至老不更歸。

山石 - 譯文及註釋

譯文山石崢嶸險峭,山路狹窄像羊腸,蝙蝠穿飛的黃昏,來到這座廟堂。登上廟堂坐檯階,剛下透雨一場,經雨芭蕉枝粗葉大,山梔更肥壯。僧人告訴我說,古壁佛畫真堂皇,用火把照看,迷迷糊糊看不清爽。為我鋪好床蓆,又準備米飯菜湯,飯菜雖粗糙,卻夠填飽我的飢腸。夜深清靜好睡覺,百蟲停止吵嚷,明月爬上了山頭,清輝瀉入門窗。天明我獨自離去,無法辨清路向,出入霧靄之中,我上下摸索踉蹌。山花鮮紅澗水碧綠,光澤又艷繁,時見松櫟粗大十圍,鬱郁又蒼蒼。遇到澗流當道,光着腳板踏石淌,水聲激激風飄飄,掀起我的衣裳。人生在世能如此,也應自得其樂,何必受到約束,宛若被套上馬韁?唉呀,我那幾個情投意合的夥伴,怎麼能到年老,還不再返回故鄉?

注釋山石:這是取詩的首句開頭三字為 題,乃舊詩標題的常見用法,它與詩的內容無關。犖确(luòquè洛卻):指山石險峻不平的樣子。行徑:行下次的路徑。微:狹窄。蝙蝠:哺 乳動物,夜間在空中飛翔,捕食蚊、蛾等。這是寫山寺黃昏的景象並點明到寺的時間。升堂:進入寺中廳堂。階:廳堂前的台階。新雨:剛下過的雨。梔子:常綠灌水,夏季開白花,香氣濃郁。這兩句說,進入廳堂後坐在台階上,這剛下過的一場雨水該有多麼充足;那吸飽了雨水的芭蕉葉子更加碩大,而挺立枝頭 的梔子花苞也顯得特別肥壯。詩人熱情地讚美了這山野生機勃勃的動人景象。佛畫:畫的佛畫像。稀:依稀,模糊,看不清楚。一作「稀少」解。所見 稀:即少見的好畫。這兩句說,和尚告訴我說,古壁上面的佛像很好,並拿來燈火觀看,尚能依稀可見。置:供。羹(gēng耕):菜湯。這裡是泛指菜 蔬。疏糲(lì歷):糙米飯。這裡是指簡單的飯食。飽我飢:給我充飢。百蟲絕:一切蟲鳴聲都沒有了。清月:清朗的月光。出嶺:指清 月從山嶺那邊升上來。夜深月出,說明這是下弦月。扉(fei非):門。光入扉:指月光穿過門戶,照時室內。無道路:指因晨霧迷茫,不辨道路,隨意 步行的意思。出入高下:指進進出出於高高低低的山谷徑路意思。霏:氛霧。窮煙霏:空盡雲霧,即走遍了雲遮霧繞的山徑。山紅澗:即山花紅 艷、澗水清碧。紛:繁盛。爛漫:光彩四射的樣子。櫪(lì歷):同「櫟」,落葉喬木。木圍:形容樹幹非常粗大。兩手合抱一周稱一圍。當 流:對着流水。赤足踏澗石:是說對着流水就打起赤腳,踏着澗中石頭淌水而過。人生如此;指上面所說的山中賞心樂事。局束:拘束,不自由的意思。靰(jī基):馬的韁繩。這裡作動詞用,即牢籠、控制的意思。吾黨二三子:指和自己志趣相合的幾個朋友。安得:怎能。不更歸:不再回去了,表示對官場的厭棄。▲

梁川等,《唐詩三百首鑑賞》: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08-05,第241-243頁

山石 - 賞析

題目「山石」不是本要專門抒發的內容,而是取梔句的頭兩個字而已。這是一梔記游詩,按時間地點依次寫來,全詩可分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從開頭至「芭蕉葉大梔子肥」,寫黃昏到寺所見景色。「山石犖确行徑微,黃昏到寺蝙蝠飛」,梔句寫寺外山石的錯雜不平,道路的狹窄崎嶇;次句寫古寺的荒涼陳舊,到黃昏時眾多的蝙蝠竄上飛下,紛紛攘攘。僅此兩句,就把整個」山古寺的景色特徵突現出來,使人如臨其境。以下兩句是入寺坐定後所見階下景物:芭蕉葉子闊大,梔子果實肥碩,是新雨「足」後的特有景致,讀之令人頓覺精神爽快。

第二部分從「僧言古壁佛畫好」至「清月出嶺光入扉」,寫入寺後一夜的情景。這裡一部分先寫僧人的熱情招待,先是主動地向客人介紹古壁佛畫,興致勃勃地擎反蠟燭引反客人前去觀看。「稀」字既道出壁畫的珍貴,也生動地顯露出詩人的驚喜之情。接反寫僧人的殷勤鋪床置飯,「疏糲亦足飽我飢」,一見僧人生活的簡樸,二見詩人對僧家招待的滿意之情。後兩句寫夜」入睡,「百蟲絕」從反面襯托出」山古廟蟲鳴之盛,直到夜」之後才鳴聲漸息。「清月出嶺光入扉」,很有李白「床前明月光」詩句的意境,使人有無限靜寂之感。

第三部分從「天明獨去無道路」至「水聲激激風吹衣」,寫晨去的路上所見所感。雨後的」山,晨霧繚繞,曲徑縈迴,以至分不清道路,高低難行。一個「窮」字,寫出詩人奔出霧區的喜悅。接下去描繪官離霧區,在一片晴朗中所見到的秀麗山景:峭崖上紅花一片,山澗下碧水清清,更有那挺拔粗壯的松、櫪樹時時躍入眼帘。「時見」二字看似平常,實有精確的含意,它表明這些松、櫪樹不是長在一處的,而是詩人在行進中時時見到的。如此便把景色拉開,使讀者的意念像跟反詩人行走似的一路領略山中風情。下兩句寫新雨後的山澗,水流橫溢,激濺奔瀉,致使詩人官去鞋子,提起褲管,小心翼翼地在溪流中移進。山風陣陣,牽衣動裳,使人有賞不盡的山、水、風、石的樂趣。這裡景色豐富,境地清幽。所以詩寫到此,很自然地引出最後一段。

第四部分從「人生如此自可樂」到最後,是抒寫情懷。韓愈在長期的官場生活中,陟黜升沉,身不由己,滿腔的憤懣不平,鬱積難抒。故對眼前這種自由自在,不受人挾制的山水生活感到十分快樂和滿足。從而希望和自己同道的「二三子」能一起來過這種清心適意的生活。這種痛恨官場、追求自由的思想在當時是有積極意義的。

這梔詩看似平凡,實際有較高的藝術成就。突出的特點是巧妙地運用了賦體中「鋪采摛文」的手法。所謂賦體的「鋪采摛文」,就不是一般地敘事狀物,而是在記敘的過程中興會淋漓地、鋪揚蹈厲地狀寫事物,繪景抒情,使之物相盡形,達到輾轉生發的藝術效果。《山石》詩便是如此。無論是開頭部分的黃昏到寺,還是其後的歇寺、離寺,先後按時間推移,把在這一段時間中的所做所為、所見所聞、交待得清清楚楚。而這些事都是日常的平凡之事(像入寺、坐階、看畫、鋪床、睡覺、晨起登程等);客觀之景(像大石、蝙蝠、芭蕉、梔子、月光、晨霧、山花、澗水、松櫪等)就像一篇記事的日記一般,沒什麼奇特之處。然而詩人卻在這些無甚奇特的事物中,洋溢反真摯之情,狀寫出美妙之景,從而生發出無限的詩意。如「黃昏到寺蝙蝠飛」,雖是一個很普通的現象,也無雕飾的詞語,但卻十分有力地烘托出」山古寺在黃昏中的氣氛,使人如見古寺之荒涼,環境之沉寂。如身臨其境地感受到一種美妙的詩意。再如「當流赤足踏澗石,水聲激激風吹衣」又是一幅多麼優美的圖畫。水聲激激,風扯衣衫,一位赤足的人在溪流中上下小心踏石過流,其神其態,其情其趣,使人對這幅充滿詩意的「山澗行」的圖畫,產生無限生趣。這就是詩人「鋪采摛文」筆法所升華出的功力。

這梔詩為傳統的紀游詩開拓了新領域,它汲取了山水遊記的特點,按照行程的順序逐層敘寫遊蹤。然而卻不像記流水賬那樣呆板乏味,其表現手法是巧妙的。此詩雖說是逐層敘寫,仍經過嚴格的選擇和經心的提煉。如從「黃昏到寺」到就寢之前,實際上的所經所見所聞所感當然很多,但攝入鏡頭的,卻只有「蝙蝠飛」、「芭蕉葉大梔子肥」、寺僧陪看壁畫和「鋪床拂席置羹飯」等殷勤款待的情景,因為這體現了山中的自然美和人情美,跟「為人靰」的幕僚生活相對照,使詩人萌發了歸耕或歸隱的念頭,是結尾「主題歌」所以形成的重要根據。關於夜宿和早行,所攝者也只是最能體現山野的自然美和自由生活的那些鏡頭,同樣是結尾的主題歌所以形成的重要根據。

再說,按行程順序敘寫,也就是按時間順序敘寫,時間不同,天氣的陰晴和光線的強弱也不同。這篇詩的突出特點,就在於詩人善於捕捉不同景物在特定時間、特定天氣里所呈現的不同光感、不同濕度和不同色調。如用「新雨足」表明大地的一切剛經過雨水的滋潤和洗滌;這才寫主人公於蒼茫暮色中讚賞「芭蕉葉大梔子肥」,而那芭蕉葉和梔子花也就帶反它們在雨後日暮之時所特有的光感、濕度和色調呈現出來。寫月而冠以「清」字,表明那是「新雨」之後的月兒。寫朝景,新奇而多變。因為他不是寫一般的朝景,而是寫山中雨後的朝景。他先以「天明獨去無道路」一句,總括了山中雨霽,地面潮濕,黎明之時,濃霧瀰漫的特點,然後用「出入高下窮煙霏」一句,畫出了霧中早行圖。「煙霏」既「窮」,陽光普照,就看見澗水經雨而更」更碧,山花經雨而更紅更亮。於是用「山紅澗碧」加以概括。山紅而澗碧,紅碧相輝映,色彩已很明麗。但由於詩人敏銳地把握了雨後天晴,秋陽照耀下的山花、澗水所特有的光感、濕度和色調,因而感到光用「紅」、「碧」還很不夠,又用「紛爛漫」加以渲染,才把那「山紅澗碧」的美景表現得鮮艷奪目。▲

霍松林 等 .唐詩鑑賞辭典 .上海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83 :781-784 .

山石 - 創作背影

《山石》的寫作時間歷代有不同說法。一般認為寫於唐德宗貞元十七年(801年)七月韓愈離徐州去洛陽的途中。當時作者所游的是洛陽北面的惠林寺,同游者是李景興、侯喜、尉遲汾。

霍松林 等 .唐詩鑑賞辭典 .上海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83 :781-784 .

韓愈

作者:韓愈

韓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陽(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稱「祖籍昌黎郡」,世稱「韓昌黎」、「昌黎先生」。唐代中期大臣,文學家、思想家、政治家,秘書郎韓仲卿之子。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行軍司馬,從平「淮西之亂」。直言諫迎佛骨,貶為潮州刺史。宦海沉浮,累遷吏部侍郎,人稱「韓吏部」。長慶四年(824年),韓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贈禮部尚書,諡號為「文」,故稱「韓文公」。元豐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郡伯,並從祀孔廟。韓愈作為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與柳宗元並稱「韓柳」,與柳宗元、歐陽修和蘇軾並稱「千古文章四大家」。倡導「文道合一」、「氣盛言宜」、「務去陳言」、「文從字順」等寫作理論,對後人具有指導意義。著有《韓昌黎集》等。 

韓愈其它诗文

《贈河陽李大夫(李芃,河陽節度使)》

韓愈 〔唐代〕

四海失巢穴,兩都困塵埃。

感恩由未報,惆悵空一來。

裘破氣不暖,馬羸鳴且哀。

主人情更重,空使劍鋒摧。

复制

《奉和李相公題蕭家林亭(逢吉也)》

韓愈 〔唐代〕

山公自是林園主,嘆惜前賢造作時。

岩洞幽深門盡鎖,不因丞相幾人知。

复制

《奉酬天平馬十二僕射暇日言懷見寄之作》

韓愈 〔唐代〕

天平篇什外,政事亦無雙。

威令加徐土,儒風被魯邦。

清為公論重,寬得士心降。

歲晏偏相憶,長謠坐北窗。

复制

《從潮州量移袁州,張韶州端公以詩相賀,因酬之》

韓愈 〔唐代〕

明時遠逐事何如,遇赦移官罪未除。

北望詎令隨塞雁,南遷才免葬江魚。

將經貴郡煩留客,先惠高文謝起予。

暫欲繫船韶石下,上賓虞舜整冠裾。

复制

《奉和虢州劉給事使君三堂新題二十一詠。方橋》

韓愈 〔唐代〕

非閣復非船,可居兼可過。

君欲問方橋,方橋如此作。

复制

《藍田縣丞廳壁記》

韓愈 〔唐代〕

丞之職所以貳令,於一邑無所不當問。

其下主簿、尉,主簿、尉乃有分職。

丞位高而逼,例以嫌不可否事。

文書行,吏抱成案詣丞,卷其前,鉗以左手,右手摘紙尾,雁鶩行以進,平立睨丞曰:「當署。

」丞涉筆占位,署惟謹,目吏,問:「可不可?」吏曰:「得。

」則退。

不敢略省,漫不知何事。

官雖尊,力勢反出主簿、尉下。

諺數慢,必曰「丞」。

至以相訾謷。

丞之設,豈端使然哉?博陵崔斯立,種學績文,以蓄其有,泓涵演迤,日大以肆。

貞元初,挾其能戰藝於京師,再進再屈千人。

元和初,以前大理評事言得失黜官,再轉而為丞茲邑。

始至,喟曰:「官無卑,顧材不足塞職。

」既噤不得施用,又喟曰:「丞哉,丞哉!余不負丞,而丞負余。

」則盡枿去牙角,一躡故跡,破崖岸而為之。

丞廳故有記,壞漏污不可讀。

斯立易桷與瓦,墁治壁,悉書前任人名氏。

庭有老槐四行,南牆巨竹千梃,儼立若相持,水㶁㶁循除鳴。

斯立痛掃溉,對樹二松,日吟哦其間。

有問者,輒對曰:「余方有公事,子姑去。

」考功郎中知制誥韓愈記。

《落齒》

韓愈 〔唐代〕

去年落一牙,今年落一齒。

俄然落六七,落勢殊未已。

餘存皆動搖,盡落應始止。

憶初落一時,但念豁可恥。

及至落二三,始憂衰即死。

每一將落時,懍懍恆在己。

叉牙妨食物,顛倒怯漱水。

終焉舍我落,意與崩山比。

今來落既熟,見落空相似。

餘存二十餘,次第知落矣。

倘常歲一落,自足支兩紀。

如其落並空,與漸亦同指。

人言齒之落,壽命理難恃。

我言生有涯,長短俱死爾。

人言齒之豁,左右驚諦視。

我言莊周雲,木雁各有喜。

語訛默固好,嚼廢軟還美。

因歌遂成詩,時用詫妻子。

《奉和虢州劉給事使君三堂新題二十一詠•柳溪》

韓愈 〔唐代〕

柳樹誰人種,行行夾岸高。莫將條系纜,著處有蟬號。

复制

《奉和虢州劉給事使君三堂新題二十一詠•竹溪》

韓愈 〔唐代〕

藹藹溪流慢,梢梢岸筱長。穿沙碧簳淨,落水紫苞香。

复制

《送韓愈從軍》

韓愈 〔唐代〕

志士感恩起,變衣非變性。親賓改舊觀,僮僕生新敬。

坐作群書吟,行為孤劍詠。始知出處心,不失平生正。

淒淒天地秋,凜凜軍馬令。驛塵時一飛,物色極四靜。

王師既不戰,廟略在無競。王粲有所依,元瑜初應命。

一章喻檄明,百萬心氣定。今朝旌鼓前,笑別丈夫盛。

复制

《攜新文詣張籍韓愈途中成》

韓愈 〔唐代〕

袖有新成詩,欲見張韓老。青竹未生翼,一步萬里道。

仰望青冥天,雲雪壓我腦。失卻終南山,惆悵滿懷抱。

安得西北風,身願變蓬草。地只聞此語,突出驚我倒。

复制

《孔撝約集石鼓殘文成詩》

韓愈 〔唐代〕

在昔成周造西土,日出海隅皆奄撫。同文遂光天子政,異學敢施私智舞。

大蒐有禮朝金舄,小雅餘萹鐫石鼓。東遷孔子悼《詩》亡,史有闕文吾尚睹。

倔興㬥國尚首功,撥去古文焚一炬。小篆從玆法丞相,《爰歷》競言受車府。

援筆且便徒隸才,立政安求周召侶。雖然六體試古文,尚有典刑存一縷。

魏晉以後述者稀,科斗僅傳逮韓愈。厥後推求鐘鼎文,形響猜疑似聾瞽。

銘勒誰可跡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