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唐代 / 高適 / 送李侍御赴安西
拼 译 译

《送李侍御赴安西》

高適 〔唐代〕

行子對飛蓬,金鞭指鐵驄。

功名萬里外,心事一杯中。

虜障燕支北,秦城太白東。

離魂莫惆悵,看取寶刀雄!。

送李侍御赴安西 - 譯文及註釋

譯文作為行客面對着飛蓬,手持金鞭指揮着鐵驄。功名在萬里之外,心聲在一杯之中。虜障在燕支之北,長安在太白之東。離別時不要難過,看取寶刀稱雄。

注釋李侍御,名不詳。「侍御」,專管糾察非法,有時也出使州郡執行任務。安西:安西都護府,治所在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庫車縣。驄(cōng):指黑色的駿馬。虜(lǔ)障:指防禦工事。燕支:山名,這裡代指安西。太白東:具體指秦嶺太白峰以東的長安。離魂:指離別時的心情。惆悵:失意、難過。寶刀雄:指在邊地作戰建立軍功的雄心壯志。▲

(唐)蘅塘退士編著.《中國傳統文化經典薈萃唐詩三百首》:江蘇鳳凰美術出版社,2015.07:第165頁

章培恆,安平秋,馬樟根主編,謝楚發譯註,.《古代文史名著選譯叢書 高適岑參詩選譯 修訂版》:鳳凰出版社,2011.05:第81頁

送李侍御赴安西 - 賞析

此詩為送友人從軍塞外而作,其中強烈表達了立功異域的戰鬥激情,和樂觀豪邁的昂揚意緒。

首聯「行子對飛蓬,金鞭指鐵驄」,緊扣題意,寫李侍御即將跨馬遠征。以「飛蓬」喻「行子」,自然使人聯想到「行子」身影的輕疾,可謂形神畢現。

「鐵驄」為青黑色相雜的馬,本已矯健迅疾,再加上主人揮鞭,自然是凌厲如飛了。以「金」、「鐵」來修飾「鞭」和「驄」,平添堅強的力度。故一發端,頗具頓挫之力,使「行子」輕捷如飛,意氣昂揚的氣勢與英姿如在眼前。

頷聯「功名萬里外,心事一杯中」,緊承上聯送別之意。友人遠征「萬里」,是為求取「功名」,自當鼓勵,因此不得挽留。臨別之際,萬千「心事」,一言難盡,全寄托在「一杯」別酒之中。此聯極盡縱橫捭闔之能事。先從「萬里外」一筆推開,展現出巨大的空間,表現李侍御豪邁的激情、飛動的氣勢。但緊接着一筆收勒,又回到別筵。這「一杯」中包含了哪些「心事」,詩人沒有明寫,但不難推測,它包含着深摯的惜別,「萬里」征途的擔心;前程珍重的祝願;「功名」早立的期望等等,感情極為深沉厚重。一開一闔之際,極富抑揚頓挫之力。

頸聯「虜障燕支北,秦城太白東」。指李侍御遠赴安西所經之地。漢代李陵與匈奴交戰的遮虜障遠在燕支山之北,而李侍御所赴的安西則更在此之外。此句上承「金鞭」句、 「功名」句;對句指李侍御家室親友所在之地——太白峰東的長安。這句上承「行子」句、「心事」句,雖不明言心事,而心事自含其中。 「虜障」與「秦城」之間,遙隔萬里,臨發之際,回望秦城, 自不免有所繫戀,但「功名萬里外」的豪情壯志又激勵征人揮鞭直指前路。這一聯只列地名,不直接書事言情,而情、事俱含其中。

尾聯再一筆宕開,境界進一步擴大。安西與長安,相距萬里,關山阻隔,歸路茫茫,在地域廣闊的畫面上,濃墨重彩的勾勒,既是寫景,更是托情。尾聯繼「離魂莫惆悵」的殷切勸慰之後,奇峰突起,以「看取寶刀雄」的放聲高唱,將激昂壯別、立功異域的雄心壯志噴涌而出,具有驚心動魄的藝術力量。

這首送別詩最動人的地方,是融注於詩中的雄壯豪放之情,同時,詩人以意驅象,既有「飛蓬」、「鐵驄」的形象描繪,又有廣袤萬里的空間描繪,這些超邁遒勁、雄渾闊大的形象,不僅體現了詩人感情的豪壯,同時也煥發出昂揚奮發的盛唐時代精神。▲

劉學鍇撰.《唐詩選注評鑑 上卷》:中州古籍出版社,2013.09:第475頁

《唐詩鑑賞辭典補編》.四川文藝出版社,1990年6月版,第206-208頁

送李侍御赴安西 - 創作背影

此詩作於天寶十一載(752)秋天,高適當時在長安。當時高適正想到軍中去展示才能,求取功名,恰逢朋友先走這條道路,也有說不出的羨慕之情,於是寫下了這首送別詩來表達自己對友人的不舍之情。

章培恆,安平秋,馬樟根主編,謝楚發譯註,.《古代文史名著選譯叢書 高適岑參詩選譯 修訂版》:鳳凰出版社,2011.05:第81頁

高適

作者:高適

高適(704—765年),字達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景縣)人,後遷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陽)。安東都護高侃之孫,唐代大臣、詩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騎常侍,封渤海縣侯,世稱高常侍。於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贈禮部尚書,諡號忠。作為著名邊塞詩人,高適與岑參並稱「高岑」,與岑參、王昌齡、王之渙合稱「邊塞四詩人」。其詩筆力雄健,氣勢奔放,洋溢着盛唐時期所特有的奮發進取、蓬勃向上的時代精神。有文集二十卷。 

高適其它诗文

《別劉大校書》

高適 〔唐代〕

昔日京華去,知君才望新。

應猶作賦好,莫嘆在官貧。

且復傷遠別,不然愁此身。

清風幾萬里,江上一歸人。

《東平路中遇大水》

高適 〔唐代〕

天災自古有,昏墊彌今秋。

霖霪溢川原,澒洞涵田疇。

指途適汶陽,掛席經蘆洲。

永望齊魯郊,白云何悠悠。

傍沿鉅野澤,大水縱橫流。

蟲蛇擁獨樹,麋鹿奔行舟。

稼穡隨波瀾,西成不可求。

室居相枕藉,蛙黽聲啾啾。

仍憐穴蟻漂,益羨雲禽游。

農夫無倚著,野老生殷憂。

聖主當深仁,廟堂運良籌。

倉廩終爾給,田租應罷收。

我心胡鬱陶,征旅亦悲愁。

縱懷濟時策,誰肯論吾謀。

《奉酬北海李太守丈人夏日平陰亭》

高適 〔唐代〕

天子股肱守,丈人山嶽靈。

出身侍丹墀,舉翮凌青冥。

當昔皇運否,人神俱未寧。

諫官莫敢議,酷吏方專刑。

谷永獨言事,匡衡多引經。

兩朝納深衷,萬乘無不聽。

盛烈播南史,雄詞豁東溟。

誰謂整隼旟,翻然憶柴扃。

寄書汶陽客,回首平陰亭。

開封見千里,結念存百齡。

隱軫江山麗,氛氳蘭茝馨。

自憐遇時休,漂泊隨流萍。

春野變木德,夏天臨火星。

一生徒羨魚,四十猶聚螢。

從此日閒放,焉能懷拾青。

《寄孟五少府》

高適 〔唐代〕

秋氣落窮巷,離憂兼暮蟬。

後時已如此,高興亦徒然。

知君念淹泊,憶我屢周旋。

征路見來雁,歸人悲遠天。

平生感千里,相望在貞堅。

《登隴》

高適 〔唐代〕

隴頭遠行客,隴上分流水。

流水無盡期,行人未雲已。

淺才通一命,孤劍適千里。

豈不思故鄉?從來感知己。

《邯鄲少年行》

高適 〔唐代〕

邯鄲城南遊俠子,自矜生長邯鄲里。

千場縱博家仍富,幾度報仇身不死。

宅中歌笑日紛紛,門外車馬常如雲,未知肝膽向誰是,今人卻憶平原君。

君不見即今交態薄,黃金用盡還疏索。

以茲感嘆辭舊遊,更於時事無所求。

且與少年飲美酒,往來射獵西山頭。

《使青夷軍入居庸三首》

高適 〔唐代〕

匹馬行將久,征途去轉難。

不知邊地別,只訝客衣單。

溪冷泉聲苦,山空木葉干。

莫言關塞極,雲雪尚漫漫。

古鎮青山口,寒風落日時。

岩巒鳥不過,冰雪馬堪遲。

出塞應無策,還家賴有期。

東山足松桂,歸去結茅茨。

登頓驅征騎,棲遲愧寶刀。

遠行今若此,微祿果徒勞。

絕坂水連下,群峰雲共高。

自堪成白首,何事一青袍。

《送李少府貶峽中王少府貶長沙》

高適 〔唐代〕

嗟君此別意何如,駐馬銜杯問謫居。

巫峽啼猿數行淚,衡陽歸雁幾封書。

青楓江上秋帆遠,白帝城邊古木疏。

聖代即今多雨露,暫時分手莫躊躇。

《主人酒盡君未醉,薄暮途遙歸不歸。》

高適 〔唐代〕

相逢旅館意多違,暮雪初晴候雁飛。

主人酒盡君未醉,薄暮途遙歸不歸。

复制

《和高與權》

高適 〔唐代〕

相逢休說昧平生,高適能詩久擅名。

欲課荒蕪來入社,羞將老丑對傾城。

近來客里仍多病,強向花前舉一觥。

樂極自傷頭白早,樽前知我孟雲卿。

复制

《挽高孺人》

高適 〔唐代〕

泝源高適譜,作媲鄭虔家。

賢子搴丹桂,高才補白華。

病猶觀冕輅,沒不待笄珈。

阡表堪傳遠,何須挽誄加。

复制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圖應制》

高適 〔唐代〕

洪慈均動植,至德俯深玄。出豫從初地,登高適梵天。

白雲飛御藻,慧日暖皇編。別有秋原藿,長傾雨露緣。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