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唐代 / 韋應物 / 聽嘉陵江水聲寄深上人
拼 译 译

《聽嘉陵江水聲寄深上人》

韋應物 〔唐代〕

鑿崖泄奔湍,古稱神禹跡。

夜喧山門店,獨宿不安席。

水性自雲靜,石中本無聲;如何兩相激,雷轉空山驚?貽之道門舊,了此物我情。

聽嘉陵江水聲寄深上人 - 譯文及註釋

譯文擊鑿山崖飛瀉急速的水流,號稱是喧古的大禹遺蹟。晚上旅館佛寺的大門喧騰聲,獨自一人夜裡睡覺不能安然熟睡。水的特點本是安靜的,石頭中本來也沒有聲音。為什麼兩者互相衝擊(水衝擊石頭),雷鳴下深少人的山林使人驚。把這個問題遺留給寺觀的舊友,了卻它給我的疑問。

注釋嘉陵江,在今四川I省境內,為長江上游支流。上人,唐人稱僧人為「上人」。泄,渲泄,排放。奔湍,奔騰的激流。神禹跡,傳說中夏禹治水留下的遺蹟。自,本來,原來。雲,語助詞。相激,相撞擊。雷轉,像雷聲一樣迴旋。空山,空寂的山間。「貽之」二句:貽,贈送。之,指上面提出的問題。道門,佛門。舊,故舊,朋友。道門舊,即深上人。了,盡,結束,引申為解決,解答。物我情,指客觀外物的實情與主觀自我的認識。這二句是說,我把個問題呈請佛門舊友深上人,望能給予透徹的解答。▲

李文初,陳海烈選注.歷代理詩精華:廣東人民出版社,1996.05:第133頁

聽嘉陵江水聲寄深上人 - 賞析

這是一首充滿禪趣的妙詩,全篇抓住嘉陵江水聲展開構思。

發端兩句借大禹治水的傳說寫嘉陵江水聲的由來。意思是說,大概由於大禹的神奇力量,他鑿開險峻的山崖,使飛流急湍奔騰直瀉,發出巨響。起筆即緊扣詩題,顯得氣勢雄偉。

詩的三、四兩句寫詩人夜宿出門店,由於水聲的喧鬧,通夜無法安寢。這兩句一方面承接上文,進一步具體寫出嘉陵江水聲之大;另一方面又極自然地引發出下文對水性的議論。這是闡發禪理、表現禪趣的轉折點。

而五、六、七、八四句借水聲與山石激盪出巨響的自然現象展開議論,頗含折理。大意是說,水性本來是安靜的,山石也不會發出聲響,可是兩者一激盪,竟發出驚雷一樣的巨響,完全喪失了水石的本性。我們從這一自然現象中,可以悟出很深的禪理:人在社會中,應當以無念為宗,不取不舍,不染不著,任運自然,自在解脫,應當象水石一樣保持安靜和無聲的本性,清靜無為,也就具備了佛性。水石保持住本性就具備了佛性,人向自性中求取,保持住清靜無為的本性,也就具備了佛性。韋應物這種思想帶着很濃的消極成分,應予批判。不過,從這首詩中,卻可看出韋應物禪學修養是很深的。

詩的最後兩句,表示自己寫這首詩的目的是以此贈給深上人,彼此交流禪學心理,並對深上人徹悟物我之情的禪學修養無限嚮往。詩的結尾頗有意味,詩人提出了問題,但是自己並不去回答,而是把疑惑推給了老友,有一種故意責難的狡黠。另一方面傳達了一種深奧的禪意,表達了詩人對於物性和人情的感悟。因為人的心性在遇到外物相激時,也會產生強烈反映,物性和人情本來就是相通的。我們不知道深上人是如何作答的,事實上,這個問題也不需要回答。這個結尾,寫得既很切題,又留有餘味,不失韋氏平淡有味的風格。▲

李文初,陳海烈選注.歷代理詩精華:廣東人民出版社,1996.05:第133頁

《唐詩鑑賞辭典補編》.四川文藝出版社,1990年版,第384-385頁

姜劍雲著.禪詩百首:中華書局,2008.10:第161頁

聽嘉陵江水聲寄深上人 - 創作背影

當時作者正在蘇州山寺獨宿,嘉陵江水的濤喧如雷,使作者不能安席,於是引起了作者對佛性、對物理的思索,主要是思索靜的自性怎麼會轉而成動的喧響,思索間由頗多感觸,便寫下了這首詩。

李淼編著.禪詩大智慧:中國社會出版社,2005年01月第1版:第79頁

韋應物

作者:韋應物

韋應物(737~792),中國唐代詩人。漢族,長安(今陝西西安)人。今傳有10卷本《韋江州集》、兩卷本《韋蘇州詩集》、10卷本《韋蘇州集》。散文僅存一篇。因出任過蘇州刺史,世稱「韋蘇州」。詩風恬淡高遠,以善於寫景和描寫隱逸生活著稱。 

韋應物其它诗文

《滁州西澗》

韋應物 〔唐代〕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野次聽元昌奏橫吹》

韋應物 〔唐代〕

立馬蓮塘吹橫笛,微風動柳生水波。

北人聽罷淚將落,南朝曲中怨更多。

复制

《尋簡寂觀瀑布》

韋應物 〔唐代〕

躡石欹危過急澗,攀崖迢遞弄懸泉。

猶將虎竹為身累,欲付歸人絕世緣。

复制

《乘月過西郊渡》

韋應物 〔唐代〕

遠山含紫氛,春野靄雲暮。

值此歸時月,留連西澗渡。

謬當文墨會,得與群英遇。

賞逐亂流翻,心將清景悟。

行車儼未轉,芳草空盈步。

已舉候亭火,猶愛村原樹。

還當守故扃,悵恨秉幽素。

复制

《冬夜宿司空曙野居,因寄酬贈》

韋應物 〔唐代〕

南北與山鄰,蓬庵庇一身。

繁霜疑有雪,荒草似無人。

遂性在耕稼,所交唯賤貧。

何掾張椽傲,每重德璋親。

复制

《答令狐侍郎(令狐峘)》

韋應物 〔唐代〕

一凶乃一吉,一是復一非。

孰能逃斯理,亮在識其微。

三黜故無慍,高賢當庶幾。

但以親交戀,音容邈難希。

況昔別離久,俱忻藩守歸。

朝宴方陪廁,山川又乖違。

吳門冒海霧,峽路凌連磯。

同會在京國,相望涕沾衣。

明時重英才,當複列彤闈。

白玉雖塵垢,拂拭還光輝。

复制

《答裴處士》

韋應物 〔唐代〕

遺民愛精舍,乘犢入青山。

來署高陽里,不遇白衣還。

禮賢方化俗,聞風自款關。

況子逸群士,棲息蓬蒿間。

复制

《送鄭端公弟移院常州》

韋應物 〔唐代〕

時瞻憲臣重,禮為內兄全。

公程儻見責,私愛信不愆。

況昔陪朝列,今茲俱海壖。

清觴方對酌,天書忽告遷。

豈徒咫尺地,使我心思綿。

應當自此始,歸拜雲台前。

复制

《送黎六郎赴陽翟少府》

韋應物 〔唐代〕

試吏向嵩陽,春山躑躅芳。

腰垂新綬色,衣滿舊芸香。

喬樹別時綠,客程關外長。

只應傳善政,日夕慰高堂。

复制

《答釋子良史送酒瓢》

韋應物 〔唐代〕

此瓢今已到,山瓢知已空。

且飲寒塘水,遙將回也同。

复制

《寄中書劉舍人》

韋應物 〔唐代〕

雲霄路竟別,中年跡暫同。

比翼趨丹陛,連騎下南宮。

佳詠邀清月,幽賞滯芳叢。

迨予一出守,與子限西東。

晨露方愴愴,離抱更忡忡。

忽睹九天詔,秉綸歸國工。

玉座浮香氣,秋禁散涼風。

應向橫門度,環珮杳玲瓏。

光輝恨未矚,歸思坐難通。

蒼蒼松桂姿,想在掖垣中。

复制

《答蘇州韋應物郎中》

韋應物 〔唐代〕

詩教殆淪缺,庸音互相傾。忽觀風騷韻,會我夙昔情。

蕩漾學海資,郁為詩人英。格將寒松高,氣與秋江清。

何必鄴中作,可為千載程。受辭分虎竹,萬里臨江城。

到日掃煩政,況今休黷兵。應憐禪家子,林下寂無營。

跡隳世上華,心得道中精。脫略文字累,免為外物攖。

書衣流埃積,硯石駁蘚生。恨未識君子,空傳手中瓊。

安可誘我性,始願愆素誠。為無鸑鷟音,繼公雲和笙。

吟之向禪藪,反愧幽松聲。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