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唐代 / 自在 / 寓中元旦
拼

《寓中元旦》

自在 〔唐代〕

韶華本是一般天,不道天公也自偏。世上有錢自有節,客中無酒亦無年。

數莖淡菜尋常飯,一枕輕風自在眠。頭髮不梳冠不着,更無人到館庭前。

复制

寓中元旦 - 賞析

自在

作者:自在

(741—821)唐僧。湖州吳興人,俗姓李。早歲投徑山出家。受戒後,乃往諸方參學,終嗣馬祖道一。好隱棲山谷,常住伏牛山,世稱伏牛和尚。曾至龍門、王屋、嵩山尋訪古蹟,與丹霞天然為莫逆交。作《三傷歌》,勸誡世人,宣揚禪旨,盛傳當世。後卒於隨州開元寺。

自在其它诗文

《三個不歸頌 其二》

自在 〔唐代〕

苦節勞形守法威,幸逢知識決玄微。慧燈初照昏衢朗,唯報自親二不歸。

复制

《郭郎兒慢·自在逍遙》

自在 〔唐代〕

自在逍遙,清靜恣閒行走。拄靈杖、慢垂寬袖。任彩霞、繚繞緊相隨,更遠遠香風,翠霧同來誘。忽昂頭,驀觀瑩景添秀。見青衣、半空召手。便喚余、休更別追尋,指白雲深處,這裡神仙有。

复制

《寧國道間喜晴》

自在 〔唐代〕

怪得虛檐寂溜聲,起來雲淡月微明。

只消一夜西風力,盡掃千山宿霧清。

農舍少酬終歲望,客途似過小春晴。

枝禽亦似欣欣意,飛入煙林自在鳴。

复制

《思佳客(次韻蔡文同集錢漕池亭)》

自在 〔唐代〕

花信今無一半風。芙蓉出水幾時紅。看成弱柳陰陰綠,自在遷鶯巧語中。

風傍戶,月留空。金尊相對醉珠櫳。歸鞭欲指江南去,回首霞標憶舊峰。

复制

《鷓鴣天 高嘯桐病中索賦》

自在 〔唐代〕

眼底罡風事事新。太虛何用競浮雲。偶然出手從盧雉,未肯低頭拾惠文。

憂國病,苦吟身。全家搗藥起秋塵。酒船茶具江天好,乞取鸕鶿自在春。

复制

《結夏西山諸佛剎效初盛體為排律十首 其三》

自在 〔唐代〕

杖履遵山麓,欄杆列澗阿。飛梁攢泰岱,畫拱壓岷峨。

實閣慈恩近,雕宮淨飯多。天台浮海嶠,嶽麓控江沱。

振錫啼猿下,登堂法雁過。焚香馴怖鴿,乞食叩靈鼉。

曲徑穿黃葉,迴廊步綠莎。崖亭交竹樹,石室掛藤蘿。

萬億先明藏,三千窣堵波。雙林開覺路,八水渡恆河。

白足依龍樹,緇衣住鳥窠。禪燈圍帝釋,梵樂奏仙娥。

雪竇偏宜頌,雲門不厭訶。大悲觀自在,上首阿難陀。

幻夢清圓覺,真如會密多。將紉居士服,一榻伴維摩。

复制

《游西湖》

自在 〔唐代〕

岸柳汀蘭入望幽,西湖佳景稱遨遊。山高僧住空中寺,水靜漁撐鏡里舟。

眼隘乾坤今日醉,心懸廊廟古人憂。明朝塵跡匆匆去,慚愧沙頭自在鷗。

复制

《【中呂】普天樂_水挪藍,山》

自在 〔唐代〕

水挪藍,山橫黛。水光山色,掩映書齋。圖畫中,囂塵外。暮醉朝吟妨何礙?正黃花三徑齊開,家山在眼,田園稱意,其樂無涯。

樹連村,山為界。分開煙水,隔斷塵埃。桑柘田,相襟帶。錦里風光春常在,看循環四季花開。香風拂面,彩雲隨步,其樂無涯。

折腰慚,迎塵拜。槐根夢覺,苦盡甘來。花也喜歡,山也相愛。萬古東籬天留在,做高人輪到吾儕。山妻稚子,團欒笑語,其樂無涯。

看了些榮枯,經了些成敗。子猷興盡,元亮歸來。把翠竹栽,黃茅蓋。你便占盡白雲無人怪,早子收心波竹杖芒鞋。遊山玩水,吟風弄月,其樂無涯。只為愛山的別,耽書的煞。輕輕搽下,黃閣烏台。整八年,江村外。償卻從前鶯花債,但客至玳瑁筵開。金瓢勸酒,玉人同坐,其樂無涯。

芰荷衣,松筠蓋。風流盡勝,畫戟門排。看時節採藥苗,挑芹菜。捕得金鱗船頭賣,怎肯直搶入千丈塵埃?片帆煙雨,一竿風月,其樂無涯。楚《離騷》,誰能解?就中之意,日月明白。恨尚存,人何在?空快活了湘江魚蝦蟹,這先生暢好是胡來。怎如向青山影里,狂歌痛飲,其樂無涯。莫剛直,休豪邁。於身無益,惹禍招災。放的這眼界高,胸襟大。問甚幾度江南浮雲壞,且對青山適意忘懷。子真谷口,元龍樓上,其樂無涯。布袍穿,綸巾戴。傍人休做,隱士疑猜。鬢髮皤,心神怠。拱出無邊功名賽,我直待要步走上蓬萊。神遊八表,眼高四海,其樂無涯。

洞壺中,紅塵外。友從江上,載得春來。煙水間,乾坤大。緩步雲山無遮礙,勝王家舞榭歌台。酒斟色艷,詩吟破膽,其樂無涯。

辭參議還家

昨日尚書,今朝參議。榮華休戀,歸去來兮!遠是非,絕名利。蓋座團茅松陰內,更穩似新築沙堤。有青山勸酒,白雲伴睡,明月催詩。

閒居

好田園,佳山水。閒中真樂,幾個人知?自在身,從吟醉。一片閒雲無拘系,說神仙恰是真的。任雞蟲失得,夔蚿多寡,鵬鷫高低。

秋日

喜歸休,中年後。放懷詩酒,到處追游。羅綺圍,笙歌奏。正值黃花開時候,把陶淵明生紐得風流。霜林簇錦,雲山展翠,煙水橫秋。

大明湖泛舟

畫船開,紅塵外。人從天上,載得春來。煙水閒,乾坤大。四面雲山無遮礙,影搖動城郭樓台。杯斟的金波灩灩,詩吟的青霄慘慘,人驚的白鳥皚皚。

复制

《【仙呂】賞花時》

自在 〔唐代〕

秋水粼粼古岸蒼,蕭索疏籬偎短岡。山色日微茫,黃花綻也,妝點馬蹄香。

【勝葫蘆】見一簇人家入屏帳,竹籬折,補苔牆,破設設柴門上張着破網。幾間茅屋,一竿風旆,搖曳掛長江。

【賺尾】晚風林,蕭蕭響,一弄兒淒涼旅況。見壁指一似桑榆侵着道旁,草橋崩柱摧梁。唱道向紅蓼灘頭,見個黑足呂的漁翁鬢似霜。靠着那駝腰拗樁,癭累垂脖項,一鈎香餌釣斜陽。水到湍頭燕尾分,橋掂河梁龍背穩。流水繞孤村,殘霞隱隱,天際褪殘雲。

【幺】客況淒淒又一春,十載區區已四旬。猶自在紅塵,愁眉鎮鎖,白髮又添新。

【煞尾】腹中愁,心間悶,九曲柔腸悶損。白日傷神猶自輕,到晚來更關情。唱道則聽得玉漏聲頻,搭伏定鮫綃枕頭兒盹。客窗夜永,有誰人存問?二三更睡不得被兒溫。花點蒼苔繡不勻,鶯喚垂楊語未真。簾幕絮紛紛,日長人困,風暖獸煙噴。

【幺】一自檀郎共錦衾,再不曾暗擲金錢卜遠人。香臉笑生春,舊時衣裉,寬放出二三分。

【賺煞尾】調養就舊精神,妝點出嬌風韻,將息劃損苔牆玉筍。拂掉了香冷妝奩寶鑑塵,舒開系東風兩葉眉顰。曉妝新,高綰起烏雲。再不管暖日朱簾鵲噪頻,從今聽鴉鳴不嗔。燈花誰信,一任教子規聲啼破海棠魂。麗人春風三月天,準備西園賞禁煙。院宇立鞦韆,桃花噴火,楊柳綠如煙。

【幺】倚定門兒語笑喧,來往星眸廝顧戀。彼各正當年,花陰柳影,月底共星前。

【尾】口兒口店,心兒怨,時急難尋輕便。天也似閒愁無處展,蘸霜毫寫滿雲箋。唱道各辦心堅,休教萬里關山靠夢傳。不是雙生自專,小卿緊勸,只休教花殘鶯老了麗春園。

复制

《雨中採石菖蒲 其一》

自在 〔唐代〕

皂蓋銅章久污人,青鞋布襪亦生塵。今朝獨向秋雲里,幻出林泉自在身。

复制

《送餞從叔辭豐州幕歸嵩陽舊居》

自在 〔唐代〕

白須宗孫侍坐時,願持壽酒前致詞。

致詞何所擬?願自邊城始。

邊城貴者李將軍,戰鼓遙疑天上聞。

屯田布錦周千里,牧馬攢花溢萬群。

白雲本是喬松伴,來繞青營復飛散。

三聲畫角咽不通,萬里蓬根一時斷。

豐州聞說似涼州,沙塞清明部落稠。

行客已去依獨戍,主人猶自在高樓。

夢視旌旆何由見,每值清風一回面。

洞裡先生那怪遲,人天無路自無期。

砂泉丹井非同味,桂樹榆林不並枝。

吾翁致身殊得計,地仙亦是三千歲。

莫着戎衣期上清,東方曼倩逢人輕。

复制

《魏公子列傳》

自在 〔唐代〕

  魏公子無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異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為信陵君。是時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齊故,秦兵圍大梁,破魏華陽下軍,走芒卯。魏王及公子患之。公子為人仁而下士,士無賢不肖皆謙而禮交之,不敢以其富貴驕士。士以此方數千里爭往歸之,致食客三千人。當是時,諸侯以公子賢,多客,不敢加兵謀魏十餘年。

  公子與魏王博,而北境傳舉烽,言「趙寇至,且入界」。魏王釋博,欲召大臣謀。公子止王曰:「趙王田獵耳,非為寇也。」復博如故。王恐,心不在博。居頃,復從北方來傳言曰:「趙王獵耳,非為寇也。」魏王大驚,曰:「公子何以知之?」公子曰:「臣之客有能深得趙王陰事者,趙王所為,客輒以報臣,臣以此知之。」是後魏王畏公子之賢能,不敢任公子以國政。魏有隱士曰侯嬴,年七十,家貧,為大梁夷門監者。公子聞之,往請,欲厚遺之。不肯受,曰:「臣脩身潔行數十年,終不以監門困故而受公子財。」公子於是乃置酒大會賓客。坐定,公子從車騎,虛左,自迎夷門侯生。侯生攝敝衣冠,直上載公子上坐,不讓,欲以觀公子。公子執轡愈恭。侯生又謂公子曰:「臣有客在市屠中,願枉車騎過之。」公子引車入巿,侯生下見其客朱亥,俾倪,故久立與其客語,微察公子。公子顏色愈和。當是時,魏將相宗室賓客滿堂,待公子舉酒。巿人皆觀公子執轡。從騎皆竊罵侯生。侯生視公子色終不變,乃謝客就車。至家,公子引侯生坐上坐,遍贊賓客,賓客皆驚。酒酣,公子起,為壽侯生前。

  侯生因謂公子曰:「今日嬴之為公子亦足矣。嬴乃夷門抱關者也,而公子親枉車騎,自迎嬴於眾人廣坐之中,不宜有所過,今公子故過之。然嬴欲就公子之名,故久立公子車騎巿中,過客以觀公子,公子愈恭。巿人皆以嬴為小人,而以公子為長者能下士也。」於是罷酒,侯生遂為上客。侯生謂公子曰:「臣所過屠者朱亥,此子賢者,世莫能知,故隱屠間耳。」公子往數請之,朱亥故不復謝,公子怪之。

  魏安釐王二十年,秦昭王已破趙長平軍,又進兵圍邯鄲。公子姊為趙惠文王弟平原君夫人,數遺魏王及公子書,請救於魏。魏王使將軍晉鄙將十萬眾救趙。秦王使使者告魏王曰:「吾攻趙旦暮且下,而諸侯敢救者,已拔趙,必移兵先擊之。」魏王恐,使人止晉鄙,留軍壁鄴,名為救趙,實持兩端以觀望。平原君使者冠蓋相屬於魏,讓魏公子曰:「勝所以自附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義,為能急人之困。今邯鄲旦暮降秦而魏救不至,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且公子縱輕勝,棄之降秦,獨不憐公子姊邪?」公子患之,數請魏王,及賓客辯士說王萬端。魏王畏秦,終不聽公子。公子自度終不能得之於王,計不獨生而令趙亡,乃請賓客,約車騎百餘乘,欲以客往赴秦軍,與趙俱死。

  行過夷門,見侯生,具告所以欲死秦軍狀。辭決而行,侯生曰:「公子勉之矣,老臣不能從。」公子行數里,心不快,曰:「吾所以待侯生者備矣,天下莫不聞,今吾且死而侯生曾無一言半辭送我,我豈有所失哉?」復引車還,問侯生。侯生笑曰:「臣固知公子之還也。」曰:「公子喜士,名聞天下。今有難,無他端而欲赴秦軍,譬若以肉投餒虎,何功之有哉?尚安事客?然公子遇臣厚,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復返也。」公子再拜,因問。侯生乃屏人間語,曰:「嬴聞晉鄙之兵符常在王臥內,而如姬最幸,出入王臥內,力能竊之。嬴聞如姬父為人所殺,如姬資之三年,自王以下欲求報其父仇,莫能得。如姬為公子泣,公子使客斬其仇頭,敬進如姬。如姬之欲為公子死,無所辭,顧未有路耳。公子誠一開口請如姬,如姬必許諾,則得虎符奪晉鄙軍,北救趙而西卻秦,此五霸之伐也。」公子從其計,請如姬。如姬果盜晉鄙兵符與公子。公子行,侯生曰:「將在外,主令有所不受,以便國家。公子即合符,而晉鄙不授公子兵而復請之,事必危矣。臣客屠者朱亥可與俱,此人力士。晉鄙聽,大善;不聽,可使擊之。」於是公子泣。侯生曰:「公子畏死邪?何泣也?」公子曰:「晉鄙嚄唶宿將,往恐不聽,必當殺之,是以泣耳,豈畏死哉?」於是公子請朱亥。朱亥笑曰:「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親數存之,所以不報謝者,以為小禮無所用。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遂與公子俱。公子過謝侯生。侯生曰:「臣宜從,老不能。請數公子行日,以至晉鄙軍之日,北鄉自剄,以送公子。」公子遂行。

  至鄴,矯魏王令代晉鄙。晉鄙合符,疑之,舉手視公子曰:「今吾擁十萬之眾,屯於境上,國之重任,今單車來代之,何如哉?」欲無聽。朱亥袖四十斤鐵椎,椎殺晉鄙,公子遂將晉鄙軍。勒兵下令軍中曰:「父子俱在軍中,父歸;兄弟俱在軍中,兄歸;獨子無兄弟,歸養。」得選兵八萬人,進兵擊秦軍。秦軍解去,遂救邯鄲,存趙。趙王及平原君自迎公子於界,平原君負韊矢為公子先引。趙王再拜曰:「自古賢人未有及公子者也。」當此之時,平原君不敢自比於人。公子與侯生決,至軍,侯生果北鄉自剄。

  魏王怒公子之盜其兵符,矯殺晉鄙,公子亦自知也。已卻秦存趙,使將將其軍歸魏,而公子獨與客留趙。趙孝成王德公子之矯奪晉鄙兵而存趙,乃與平原君計,以五城封公子。公子聞之,意驕矜而有自功之色。客有說公子曰:「物有不可忘,或有不可不忘。夫人有德於公子,公子不可忘也;公子有德於人,願公子忘之也。且矯魏王令,奪晉鄙兵以救趙,於趙則有功矣,於魏則未為忠臣也。公子乃自驕而功之,竊為公子不取也。」於是公子立自責,似若無所容者。趙王埽除自迎,執主人之禮,引公子就西階。公子側行辭讓,從東階上。自言罪過,以負於魏,無功於趙。趙王侍酒至暮,口不忍獻五城,以公子退讓也。公子竟留趙。趙王以鄗為公子湯沐邑,魏亦復以信陵奉公子。公子留趙。公子聞趙有處士毛公藏於博徒,薛公藏於賣漿家,公子欲見兩人,兩人自匿不肯見公子。公子聞所在,乃間步往從此兩人游,甚歡。平原君聞之,謂其夫人曰:「始吾聞夫人弟公子天下無雙,今吾聞之,乃妄從博徒賣漿者游,公子妄人耳。」夫人以告公子。公子乃謝夫人去,曰:「始吾聞平原君賢,故負魏王而救趙,以稱平原君。平原君之游,徒豪舉耳,不求士也。無忌自在大梁時,常聞此兩人賢,至趙,恐不得見。以無忌從之游,尚恐其不我欲也,今平原君乃以為羞,其不足從游。」乃裝為去。夫人具以語平原君。平原君乃免冠謝,固留公子。平原君門下聞之,半去平原君歸公子,天下士復往歸公子,公子傾平原君客。公子留趙十年不歸。秦聞公子在趙,日夜出兵東伐魏。魏王患之,使使往請公子。公子恐其怒之,乃誡門下:「有敢為魏王使通者,死。」賓客皆背魏之趙,莫敢勸公子歸。毛公、薛公兩人往見公子曰:「公子所以重於趙,名聞諸侯者,徒以有魏也。今秦攻魏,魏急而公子不恤,使秦破大梁而夷先王之宗廟,公子當何面目立天下乎?」語未及卒,公子立變色,告車趣駕歸救魏。魏王見公子,相與泣,而以上將軍印授公子,公子遂將。魏安釐王三十年,公子使使遍告諸侯。諸侯聞公子將,各遣將將兵救魏。公子率五國之兵破秦軍於河外,走蒙驁。遂乘勝逐秦軍至函谷關,抑秦兵,秦兵不敢出。當是時,公子威振天下,諸侯之客進兵法,公子皆名之,故世俗稱魏公子兵法。秦王患之,乃行金萬斤於魏,求晉鄙客,令毀公子於魏王曰:「公子亡在外十年矣,今為魏將,諸侯將皆屬,諸侯徒聞魏公子,不聞魏王。公子亦欲因此時定南面而王,諸侯畏公子之威,方欲共立之。」秦數使反間,偽賀公子得立為魏王未也。魏王日聞其毀,不能不信,後果使人代公子將。公子自知再以毀廢,乃謝病不朝,與賓客為長夜飲,飲醇酒,多近婦女。日夜為樂飲者四歲,竟病酒而卒。其歲,魏安釐王亦薨。秦聞公子死,使蒙驁攻魏,拔二十城,初置東郡。其後秦稍蠶食魏,十八歲而虜魏王,屠大梁。

  高祖始微少時,數聞公子賢。及即天子位,每過大梁,常祠公子。高祖十二年,從擊黥布還,為公子置守冢五家,世世歲以四時奉祠公子。

  太史公曰:吾過大梁之墟,求問其所謂夷門。夷門者,城之東門也。天下諸公子亦有喜士者矣,然信陵君之接岩穴隱者,不恥下交,有以也。名冠諸侯,不虛耳。高祖每過之而令民奉祠不絕也。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