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代 / 刘禹锡 /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拼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刘禹锡 〔唐代〕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复制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 赏析

《乌衣巷》这是唐朝诗人刘禹锡感慨藏而不露,寄物咏怀的名篇,是组诗《金陵五题》中的一篇。诗人当时还没到过金陵,始终对这个六朝古都怀着憧憬,正好有友人将自己写的五首咏金陵古迹诗给他看,他便乘兴和了五首。乌衣巷原是六朝贵族居住的地方,最为繁华,如今有名的朱雀桥边竟长满野草,乌衣巷口也不见车马出入,只有夕阳斜照在昔日的深墙上。

这是一首怀古诗。凭吊东晋时南京秦淮河上朱雀桥和南岸的乌衣巷的繁华鼎盛,而今野草丛生,荒凉残照。感慨沧海桑田,人生多变。以燕栖旧巢唤起人们想象,含而不露;以“野草花”、“夕阳斜”涂抹背景,美而不俗。语虽极浅,味却无限。

施补华的《岘佣说诗》评这首诗的三、四句时说:“若作燕子他去,便呆。盖燕子仍入此堂,王谢零落,已化作寻常百姓矣。如此则感慨无穷,用笔极曲。本诗感慨藏而不露,寄物咏怀的名篇,是组诗《金陵五题》中的一篇。

首句“朱雀桥边野草花”,朱雀桥横跨南京秦淮河上,是由市中心通往乌衣巷的必经之路。桥同河南岸的乌衣巷,不仅地点相邻,历史上也有瓜葛。东晋时,乌衣巷是高门土族的聚居区,开国元勋王导和指挥淝水之战的谢安都住在这里。旧日桥上装饰着两只铜雀的重楼,就是谢安所建。

在字面上,朱雀桥又同乌衣巷偶对天成。用朱雀桥来勾画乌衣巷的环境,既符合地理的真实,又能造成对仗的美感,还可以唤起有关的历史联想,是“一石三鸟”的选择。句中引人注目的是桥边丛生的野草和野花。草长花开,表明时当春季。“草花”前面按上一个“野”字,这就给景色增添了荒僻的气象。再加上这些野草野花是滋蔓在一向行旅繁忙的朱雀桥畔,这就使我们想到其中可能包含深意。

记得作者在“万户千门成野草”(《台城》)的诗句中,就曾用“野草”象征衰败。在这首诗中,这样突出“野草花”,不正是表明,昔日车水马龙的朱雀桥,今天已经荒凉冷落了吗!

第二句“乌衣巷口夕阳斜”,表现出乌衣巷不仅是映衬在败落凄凉的古桥的背景之下,而且还呈现在斜阳的残照之中。句中作“斜照”解的“斜”字,同上句中作“开花”解的“花”字相对应,全用作动词,它们都写出了景物的动态。“夕阳”,这西下的落日,再点上一个“斜”字,便突出了日薄西山的惨淡情景。本来,鼎盛时代的乌衣巷口,应该是衣冠来往、车马喧阗的。而作者却用一抹斜晖,使乌衣巷完全笼罩在寂寥、惨淡的氛围之中。

经过环境的烘托、气氛的渲染之后,按说,似乎该转入正面描写乌衣巷的变化,抒发作者的感慨了。但作者没有采用过于浅露的写法,诸如,“乌衣巷在何人住,回首令人忆谢家”(孙元宴《咏乌衣巷》)、“无处可寻王谢宅,落花啼鸟秣陵春”(无名氏)之类;而是继续借助对景物的描绘,写出了脍炙人口的名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他出人意料地忽然把笔触转向了乌衣巷上空正在就巢的飞燕,让人们沿着燕子飞行的去向去辨认,如今的乌衣巷里已经居住着普通的百姓人家了。

为了使读者明白无误地领会诗人的意图,作者特地指出,而今这些飞入普通老百姓家筑巢的燕子,以往却是栖息在王导、谢安两家权门高大厅堂的檐檩之上的旧燕。“旧时”两个字,赋予燕子以历史见证人的身份。“寻常”两个字,又特别强调了今日的老百姓是多么不同于往昔。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地听到作者对这一变化发出的沧海桑田的无限感慨。乌衣巷王谢故居乌衣巷王谢故居

飞燕形象的设计,好像信手拈来,实际上凝聚着作者的艺术匠心和丰富的想象力。晋傅咸《燕赋序》说:“有言燕今年巢在此,明年故复来者。其将逝,剪爪识之。其后果至焉。”当然生活中,即使是寿命极长的燕子也不可能是四百年前“王谢堂前”的老燕。但是作者抓住了燕子作为候鸟有栖息旧巢的特点,这就足以唤起读者的想象,暗示出乌衣巷昔日的繁荣,起到了突出今昔对比的作用。《乌衣巷》在艺术表现上集中描绘乌衣巷的现况;对它的过去,仅仅巧妙地略加暗示。诗人的感慨更是藏而不露,寄寓在景物描写之中。因此它虽然景物寻常,语言浅显,却有一种蕴藉含蓄之美,使人读起来余味无穷。

这首诗写诗人对盛衰兴败的深沉感慨。朱雀桥和乌衣巷依然如故,但野草丛生,夕阳已斜。荒凉的景象,已经暗含了诗人对荣枯兴衰的敏感体验。后二句藉燕子的栖巢,表达作者对世事沧桑、盛衰变化的慨叹,用笔尤为曲折。此诗为刘禹锡著名的咏史诗《金陵五题》中的第二首。

刘禹锡

作者: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刘禹锡其它诗文

《望洞庭》

刘禹锡 〔唐代〕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相和歌辞。阿娇怨》

刘禹锡 〔唐代〕

望见葳蕤举翠华,试开金屋扫庭花。

须臾宫女传来信,云幸平阳公主家。

复制

《与歌者米嘉荣》

刘禹锡 〔唐代〕

唱得凉州意外声,旧人唯数米嘉荣。

近来时世轻先辈,好染髭须事后生。

复制

《纥那曲 其一》

刘禹锡 〔唐代〕

蹋曲兴无穷,调同辞不同。

愿郎千万寿,长作主人翁。

复制

《纥那曲》

刘禹锡 〔唐代〕

杨柳郁青青,竹枝无限情。

同郎一回顾,听唱纥那声。

复制

《乐天是月长斋鄙夫此时愁卧里闾非远云雾难披因以…惊禅》

刘禹锡 〔唐代〕

五月长斋月,文心苦行心。

兰葱不入户,薝卜自成林。

——刘禹锡护戒先辞酒,嫌喧亦彻琴。

尘埃宾位静,香火道场深。

——白居易我静驯狂象,餐馀施众禽。

定知于佛佞,岂复向书淫。

——刘禹锡阑药凋红艳,庭槐换绿阴。

风光徒满目,云雾未披襟。

——白居易树为清凉倚,池因盥漱临。

蘋芳遭燕拂,莲坼待蜂寻。

——刘禹锡舍下环流水,窗中列远岑。

苔斑钱剥落,石怪玉嶔岑。

——白居易鹊顶迎秋秃,莺喉入夏瘖。

绿杨垂嫩色,綖棘露长针。

——刘禹锡散秩身犹幸,趋朝力不任。

官将方共拙,年与病交侵。

——白居易徇乐非时选,忘机似陆沈。

鉴容称四皓,扪腹有三壬。

——刘禹锡携手惭连璧,同心许断金。

紫芝虽继唱,白雪少知音。

——白居易忆罢吴门守,相逢楚水浔。

舟中频曲晏,夜后各加斟。

——刘禹锡浊酒销残漏,弦声间远砧。

酡颜舞长袖,密坐接华簪。

——白居易持论峰峦峻,战文矛戟森。

笑言诚莫逆,造次必相箴。

——刘禹锡往事应如昨,馀欢迄至今。

迎君常倒屣,访我辄携衾。

——白居易阴魄初离毕,阳光正在参。

待公休一食,纵饮共狂吟。

——刘禹锡。

复制

《古词二首 其二》

刘禹锡 〔唐代〕

簿领乃俗士,清谈信古风。

吾观苏令绰,朱墨一何工。

复制

《酬杨八庶子喜韩吴兴与余同迁见赠》

刘禹锡 〔唐代〕

早遇圣明朝,雁行登九霄。

文轻傅武仲,酒逼盖宽饶。

舍矢同瞻鹄,当筵共赛枭。

琢磨三益重,唱和五音调。

台柏烟常起,池荷香暗飘。

星文辞北极,旗影度东辽。

直道由来黜,浮名岂敢要。

三湘与百越,雨散又云摇。

远守惭侯籍,征还荷诏条。

悴容唯舌在,别恨几魂销。

满眼悲陈事,逢人少旧僚。

烟霞为老伴,蒲柳任先凋。

虎绶悬新印,龙舼理去桡。

断肠天北郡,携手洛阳桥。

幢盖今虽贵,弓旌会见招。

其如草玄客,空宇久寥寥。

复制

《詶乐天闻新蝉见赠》

刘禹锡 〔唐代〕

碧树鸣蝉后,烟云改容光。

瑟然引秋气,芳草日夜黄。

夹道喧古槐,临池思垂杨。

离人下忆泪,志士激刚肠。

昔闻阻山川,今听同匡床。

人情便所遇,音韵岂殊常。

因之比笙竽,送我游醉乡。

复制

《田顺郎歌》

刘禹锡 〔唐代〕

清歌不是世间音,玉殿尝闻称主心。

唯有顺郎全学得,一声飞出九重深。

复制

《寄湖州韩中丞》

刘禹锡 〔唐代〕

老郎日日忧苍鬓,远守年年厌白蘋.终日相思不相见,长频相见是何人。

复制

《答后篇》

刘禹锡 〔唐代〕

昔日慵工记姓名,远劳辛苦写西京。

近来渐有临池兴,为报元常欲抗行。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