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先秦 / 孟子 / 上張僕射書
拼

《上張僕射書》

孟子 〔先秦〕

  九月一日,愈再拜:受牒之明日,在使院中,有小吏持院中故事節目十餘事來示愈。其中不可者,有自九月至明年二月之終,皆晨入夜歸,非有疾病事故,輒不許出。當時以初受命,不敢言,古人有言曰:人各有能有不能。若此者,非愈之所能也。抑而行之,必發狂疾,上無以承事於公,忘其將所以報德者;下無以自立,喪失其所以為心。夫如是,則安得而不言?

  凡執事之擇於愈者,非為其能晨入夜歸也,必將有以取之。苟有以取之,雖不晨入而夜歸,其所取者猶在也。下之事上,不一其事;上之使下,不一其事。量力而仕之,度才而處之,其所不能,不強使為,是故為下者不獲罪於上,為上者不得怨於下矣。孟子有云:今之諸侯無大相過者,以其皆「好臣其所教,而不好臣其所受教」,今之時,與孟子之時又加遠矣,皆好其聞命而奔走者,不好其直己而行道者。聞命而奔走者,好利者也;直己而行道者,好義者也。未有好利而愛其君者,未有好義而忘其君者。今之王公大人,惟執事可以聞此言,惟愈於執事也可以此言進。愈蒙幸於執事,其所從舊矣。若寬假之,使不失其性,加待之,使足以為名,寅而入,盡辰而退;申而入,終酉而退,率以為常,亦不廢事。天下之人聞執事之於愈如是也,必皆曰:執事之好士也如此,執事之待士以禮如此,執事之使人不枉其性而能有容如此,執事之欲成人之名如此,執事之厚於故舊如此。又將曰:韓愈之識其所依歸也如此,韓愈之不諂屈於富貴之人如此,韓愈之賢能使其主待之以禮如此,則死於執事之門無悔也。若使隨行而入,逐隊而趨,言不敢盡其誠,道有所屈於己;天下之人聞執事之於愈如此,皆曰:執事之用韓愈,哀其窮,收之而已耳;韓愈之事執事,不以道,利之而已耳。苟如是,雖日受千金之賜,一歳九遷其官,感恩則有之矣,將以稱於天下曰知己知己則未也。

  伏惟哀其所不足,矜其愚,不錄其罪,察其辭而垂仁採納焉。愈恐懼再拜。

复制

上張僕射書 - 賞析

孟子

作者:孟子

孟子(約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軻,字子輿 ,鄒國(今山東鄒城東南)人。戰國時期哲學家、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之後、荀子之前的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與孔子並稱「孔孟」。孟子宣揚「仁政」,最早提出「民貴君輕」思想,被韓愈列為先秦儒家繼承孔子「道統」的人物,元朝追封為「亞聖」。孟子的言論著作收錄於《孟子》一書。其中《魚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人之於國也》和《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等篇編入中小學語文教科書中。

孟子其它诗文

《巷伯》

孟子 〔先秦〕

萋兮斐兮,成是貝錦。彼譖人者,亦已大甚!

哆兮侈兮,成是南箕。彼譖人者,誰適與謀。

緝緝翩翩,謀欲譖人。慎爾言也,謂爾不信。

捷捷幡幡,謀欲譖言。豈不爾受?既其女遷。

驕人好好,勞人草草。蒼天蒼天,視彼驕人,矜此勞人。

彼譖人者,誰適與謀?取彼譖人,投畀豺虎。豺虎不食,投畀有北。有北不受,投畀有昊!

楊園之道,猗於畝丘。寺人孟子,作為此詩。凡百君子,敬而聽之。

复制

《第八十三回》

孟子 〔先秦〕

  建文帝敕議君臣典禮 唐月君頒行男女儀制

  奉建文皇帝敕旨來者,正使是程亨,副使是鄭洽。程享原官戶部侍郎,當日在宮中見帝祝髮,願隨出亡。帝以其大臣,蹤跡難掩,麾之使去。後於吳、楚間再謁行在,至是又覲帝於白龍庵,適與史彬、鄭洽相遇。留侍匝月,帝足疾稍愈,遂令史彬暫回吳門,程享、鄭洽面授天語,齎手敕御詩,來到濟南。當下眾文武官員於皇華亭接着敕旨。程亨道:「行在詔書,不宜到闕下開讀,就此排班跪聽。」鄭洽隨宣讀曰:

  朕以涼德,薦膺大寶,方幸四海承平,豈意一門戕賊,或者朕有乖親親之義與!然而火婿深宮,鬼門倉卒,願從亡者,至於稽顙泣血,抑何其眾多而哀迫也!迨黼座潛移、掛冠遁跡者若干人,擊笏碎首、嚼齒穿斷者若干人,蹈鼎鑊、甘斧杴者若干人,屠三黨、赤九族、株連鄉間、抄洗朋類者若干人,間關萬里、訪求行在、之死靡悔者又若干人。甚至童稚塗血於囹圄,婦女碎骨於教坊,又不知凡幾人。嗟乎!是皆為朕一人,朕獲罪於天矣!稽之唐、虞天代,君臣一體,如元首之與心膂股肱。至秦而始制君尊臣卑之禮,若奴隸之於家主、胥役之於宮長,歷代沿之。由此而世風益薄,人心益偽。君臣之際,以面相承,朕有何德,而致忠臣義士、孝子烈媛,若此其同心一德哉!夫殺身之忍,殉死之慘,雖父兄子弟,秉天性之親者,尚且難能,何況君臣以道合者乎!朕清夜思之,轉輾而不能自得於心也。今帝師以女子之身,起義於草莽,黃旗一舉,奄有中原。邀皇天之眷佑,藉祖宗之蔭庇,乘輿之返,當自有日。我太祖以三尺劍而定海內,出天縱之聖,蕩蕩乎民無能名,君尊臣卑,理固宜然。若朕則顛覆之餘,安得硯顏日吾君也?至尊無對,而亦可以蔑視夫臣子乎?爾諸文武、新舊大臣,務考三王之典禮,二帝之儀文,固何道之由,而直使如家人父子之同聚一堂也。廷議僉允,奏請帝師裁正,後送朕覽。非敢更議祖宗之制,蓋因適當其時,有可復古禮之機,復之而已。手敕。建文二十年秋八月日。

  諸舊臣聽畢,感激帝旨諄切,嗚咽流涕,皆俯伏不能起。

  其新文武諸臣,亦皆欷欷太息,隨將敕書交與黃門官員轉達帝師。百官遵旨會議,自不必說。

  次日,程亨、鄭洽隨同眾文武朝見帝師於正殿,月君詢帝起居,程亨前奏:「聖躬甚安,只是兩足受了濕氣,步履艱難。近來服薏苡粥,頗有效驗。」鄭洽即呈上御製詩函奏道:「帝諭,詩意內有復位之期,令臣轉達帝師睿覽。」啟函看時,是絕句二首。云:

  出震乘干黼座新,誰知矛盾在親親。玄黃交戰龍潛去,天地溟濛不見春。

  三界鬟華梵帝春,廿年飛錫出風塵。只今欲脫雙芒升,踏破燕雲入紫宸。

  月君覽畢,以示諸臣曰:「帝意在先取北平,然後復位。今兩軍師各領重鎮,不可調遣,孤家當親率六師,克取燕山,奉迎鑾輿也。」諸臣皆頓首稱謝。程亨、鄭洽齊奏道:「臣等臨行,面奉帝諭,俟兵部侍郎廖平來謁,即令前赴黔中,敦請東宮,先來監國。」月君道:「帝旨良是。青宮監國,可以系四海臣民之望,即孤家北征,亦心安也。」時大冢宰周尚文已經予告致仁,月君即命程亨為天卿,鄭洽補黃門侍郎,同議典禮,罷朝各散。

  程亨蒞任之後,一面抄錄敕書,行知兩軍師及開府大將軍外,齊集眾文武官員於行闕下會議,皆垂紳委佩,肅然拱立,不敢創發一語。互相遜讓,商榷竟日,絕無個主張。只因三代典章,毀於秦焰,無可考據。自漢叔孫通摭拾秦制,參以己意,定為一朝制度。君太尊而臣太卑,非復古禮。歷代雖有損益,要皆大同小異。至本朝太祖命李善長等酌定朝儀,大約不出唐、宋舊制。今日要改弦易轍,原屬繁難,況且建文帝主意,要臣不太卑、而君不太尊,就是孟子所云「天子不召師」的議論。

  為臣子者,越不敢專擅了。程亨亦沒奈何,遂去請教於相府。

  吳學誠道:「帝旨原請帝師裁正,今不妨取其可更易者,更易幾條,其不可更易者,奏請帝師定奪便了。」於是諸臣等只將細微之處略為損益,交於相府上達帝師。吳學誠、趙天泰、梁田玉等又面行奏請月君,乃更定數條,計列於左:

  一、大會朝:

  三公、三孤,總率百官朝賀畢,公、孤並賜榻重茵,分左右帶斜而坐;正六卿與黃門尚書、薇省大學士、都憲御史,並賜錦墩;亞卿與黃門侍郎、薇省左右學士、僉憲御史,及京尹,皆賜茵席地而坐;祭酒、通政、監察御史、侍讀、侍講與撰文學士,並都給諫,及靈台正,皆賜席地而坐;外起居注官一員,立於黼座之側,簪筆御史一員,立於殿楹之內。余皆兩行鵠立,其右班,以元勛封公侯者,與六卿對坐;封伯爵,並京營大將軍,與黃門尚書及亞卿等對坐;將軍、副將、參將,與京尹、祭酒、靈台監等對坐。余依品次待立。並再賜蔡荼。天子玉鍾,公、孤金鐘,六卿銀鍾,以下統用瓷器。天子舉手,公、孤鞠躬半揖,六卿以下皆全揖,飲畢而退。如有大元帥與朝,照依文銜,列入左班之內。若外而開府與朝,當列都憲御史之次,若外鎮大將軍與朝,應在京營大將軍之下。

  一、燕饗:

  文武列坐如大會朝儀,其小臣統賜席地而坐。天子降榻,北向正立,令二內監執爵、箸,為公、孤定席。天子舉手,公、孤向上三揖。天子就榻南面而立,令內監為六卿定席。天子亦舉手,六卿向上三叩首。天子就坐,令內監自亞卿以下至靈台正止,均送酒畢。余小臣,每席各賜一壺。自斟酒畢,三公乃舉玉爵,同三孤跪獻天子三爵,天子降榻,拱手親受。六卿候御坐畢,方舉玉爵,率亞卿以下至京尹,叩首獻天子三爵,天子於御座上舉手,內臣接受。以下祭酒、都諫、靈台正,各舉玉爵,率同諸臣等咸叩首,獻天子三爵。不舉手,內臣接受畢。

  然後作樂,飲至九爵,公卿率群工謝恩。小臣先退,次第至於六卿、公、孤出。天子下座送至殿檐,看公孤降陛,由通道將出門。公、孤遙向上再揖,天子舉手回宮。其武臣大小各員,統隨文臣班次行禮,不令執爵。

  一、常朝:

  天子平日視朝,三公、三孤總不與,唯六卿率百官朝謁。賜坐如大會朝儀,並賜茶一次,文職至靈台官止,武職至參將止。余小臣皆不賜。天子不舉鍾,飲畢而退。若天子召公、孤問道,或諮詢軍國事宜,公、孤方同入朝。其大元帥有公、孤銜者,常朝亦不與。或天子召問軍政,及邊塞事宜,方與朝會。其儀制悉如大會朝之禮。

  一、燕見:

  三公、三孤入殿,天子降榻相迎。公、孤扶杖三揖,天子答以半禮,南向就坐,公、孤皆兩帝北向斜坐。外六卿等,若在偏殿,賜坐如大會朝儀;若在內殿,六卿等賜榻,亞卿等賜錦墩,祭酒等賜茵,余皆席地賜坐。武臣官職大小,悉照文官之制。

  一、奏對:

  凡日行政事,自六卿至靈台正,叩首畢,皆立奏,天子有問,亦立對,均不賜坐;余小臣皆跪奏,天子有問,拜手而對。若系特奏事宜,自六卿至靈台,皆俯伏跪奏,天子命平身乃起;若小臣特奏,無面對之禮,許封章奏,從黃門上達,伏地候旨。三公、三孤,無常奏事情,其有特奏,但就座上起立,奏畢仍坐。外武職亦悉從文官儀制。

  一、經筵:

  天子南向坐,講官側坐。三公、三孤,左右帶斜坐,同聽。義理有可辨者,公、孤正之。外起居注官一員,席地而坐。講畢賜茶。青宮講筵,太子北向坐,講官西向坐,紫薇省大學士,並左右學士,皆東向坐,陪聽。意旨有不當者,辨之。外簪筆御史一員,席地坐,專糾太子失儀。凡三進茶而畢。

  一、游宴:

  謂游林苑,登台榭,泛舟之類,止紫薇學士及黃門官員陪從。其餘大小諸臣,皆不與焉。或賦詩飲酒,征伎聽歌,侍坐侍立,均無一定禮儀。但於日夕告退,若秉燭不散,給諫、御史共彈之。

  一、稱呼:

  天子稱公、孤日「先生」。其拜起,令內侍扶掖。不鳴贊,不蹈舞。正六卿並紫薇大學士、都憲御史、黃門尚書及亞卿等,皆稱為「卿」。紫薇左右諸學士與黃門侍郎、僉憲御史、大司成、都給諫等,皆呼官銜。監察御史、給事中及各衙門五品以下,悉呼名字,凡經筵官進講之時,天子亦呼為「先生」,其平日仍照品稱呼。若東宮講官,皇太子自始至終,總稱為「先生」。紫薇左右學士,不在經筵,亦稱為「先生」。若大學士,稱為「老先生」。三公、三孤,則稱「元老先生」。其正六卿與都憲御史、黃門尚書,皆呼日「先生」。加以官銜,如大宗伯,稱為「稱宗伯先生」。大司空,稱日「司空先生」、「都憲先生」、「尚書先生」之類。亞六卿起,至黃門侍郎、僉憲、京尹、司成與薇省諸學士,悉稱為「卿」。都給諫、監察御史與給事中、眾御史及各衙門五品以上,悉呼官銜。余小臣各呼名字。

  以上皆平日常行制度。其吉、凶、軍、賓、嘉五大禮,別有儀文。字跡繁多,茲不能載。

  月君草創畢,以示諸仙師曰:「禮儀制度,古來創自聖賢,後代因之考據。而今杜撰出來,也可行得否?」鮑師道:「這也與古禮多有相合,怎行不得?」

  曼師道:「舜何人也?予何人也?難道後世就沒有個可以制禮作樂的?畢竟後人做來,說是杜撰。當時未有禮儀,驀地造出,有個不是杜撰的麼?秦之李斯、漢之叔孫通,他是何物?尚且說白道黑,造起一代典章,至今也還宗他些制度。何況帝師,道統天人,學貫今古,半述半作的?諺雲『禮失而求諸野』,帝師起於草野,正合着這句話。若說行不得,就是不知禮的皇帝了!」鮑師等皆大笑。

  公孫大娘道:「還有一說,君太尊,臣太卑,猶且不可,若帝與後原系敵體夫妻,因何跪拜迎接,無異僕婦之見家主。今帝師以女子而登九五,也要定個典禮,使皇后像個皇后,與眾妃嬪之俯伏跪叩者,有些分別,未為不可。」鮑師道:「公孫仙師說得極是。帝為 乾道,後為坤道。《羲經》曰:『大哉干元,萬物資始。至哉坤元,萬物資生。』雖尊卑有體,要亦不至懸絕若是,且後字與帝字同義,豈可稱曰『帝後』,行的是仆妾之禮?」月君道:「皇帝之女下嫁,亦夫婦也。何以舅姑之尊,尚用臣禮相見?堯降二女於媯,不聞瞽瞽、瞍夫婦,跪之叩之?這也是最不平的。我當折而衷之,定個儀制。」曼師道:「我看帝師只是護短女人,那裡行得去?」月君笑道:「這是裁其過而補其不及,曼師因何反說?」曼師道:「反說,反說,反轉來卻是正說。你看天下婦女與男人行禮,男子深深一揖至地,女人只把膝磕子來一典,直挺挺的立着,也算個行禮麼?平等親戚尚使不得,何況見了尊長,也做出這個模樣,豈不可笑?唐朝武墨登極,受享四海,臣民朝謁,就把女人抬貴起來,造下這曲膝之儀,美其名曰『萬福』,流傳至今,把鄉村里巷之匹婦,也都尊重了!何況公主是皇帝的女兒,豈不應該的?今帝師但要把至尊之女抑他下來,到不議及至賤之婦人,豈不是與武墨一般護短的了?」月君笑道:「曼師舉一世而變化之,固出於大公至正,但帝旨只為朝儀起見。后妃朝帝主,駙馬朝公主,似可類及,若說到民間婦女,則絕不相涉,如何可以牽連奏聞?」聶隱娘道:「定個典禮,竟自頒行,何必連着朝儀啟奏呢?」公孫大娘道:「如今怕老婆的,一百個里到有九十八九個,難道個個是絨男子?也有錯認了周公制禮,只道婦人是應大的!帝師移風易俗,整飭他轉來,也為鬚眉吐一吐氣!」

  曼師道:「如今帝師威風,九州島之外,八荒之內,沒有個不震服的,自己也要存個地步,怎肯把這些女人來屈抑他?」月君笑道:「曼師用着激將之法了!」鮑師道:「帝師不知。他一個問訊,直要曲腰俯首至地,那女人只說個『師父不勞』,連膝磕子也不曲一曲,他心上好不惱麼?」眾仙師皆大笑。

  於是月君草定《女儀》數則,開列於左:

  一、后妃未經冊立者,雖元配,仍從妃制。必告之宗廟、百官,進冊奉璽綬者,方名日「後」。帝至後宮,則後出殿檐,降階俯躬而接。帝舉手下輦,肩隨同行進殿。後拜,帝答以牛禮。設位,帝南向,後北向坐,設宴亦如之,不同席,不並肩也。帝出,送之階下,候帝升輦,後乃還宮。若宮中有廣筵宴會,眾妃畢集,帝與後皆正席南向,妃皆側立,俟後賜坐,乃坐。宴將畢,後選辭帝行,帝起送後至殿檐間,諸妃皆下陛跪送,俟後升輦出宮,乃還。其平日,妃、嬪見後,一如見帝之禮。後不賜坐,雖位至貴妃,亦不敢坐。後有失德,非淫、妒、悍三者不廢。廢必告之宗廟,宣諸公、孤,無專廢之禮。

  一、公主下降,無論是何等人家,凡未經廟見之前,翁姑、夫婿,皆行臣下見公主之禮。禮未廟見者,不執婦功,故《魏風》之刺儉不中禮,令未廟見之婦縫裳者,曰:「纖纖女手,可以縫掌,」仍謂之女而不謂之婦;若已經廟見,乃應執婦功之候,雖天子之女,其奉翁姑與事夫婿,皆須恪盡婦道。與臣、庶家無異也。若有故而出,亦總照七出之例。若公主留於宮中,而駙馬入見,仍行臣禮。在國與在家,各盡其道。

  一、臣、庶家女子末出閣者,除拜見叔、伯、母舅,余皆不見;其已出閣者,凡九族親戚在五服以內者,有事皆得接見。凡三黨親戚平等者,男子向上拜,婦人側向答拜;若男系長親,婦人向上拜,男子側向答拜;男子系卑幼,亦向上拜,婦人側立答以半禮。若作揖,男子俯首至地,婦人俯躬,衣袖至地而止。其有通家、朋友,與鄰里往來相見者,無論長幼,總照平等親戚之例。若孀居婦人,年五十以內者,止與己之胞弟兄及內侄,與夫之嫡侄相見,,並照平等及卑幼之例;其五十以上者,一切接見,均得與有夫之婦人同一例。向來曲膝萬福之禮,永行禁絕。

  月君方才寫竟,曼師大笑道:「婦人揖不至地,到底護短!」月君也笑道:「雖然,婦人高髻雲鬟,教他垂首至地,恐釵卸冠傾,不好看相。」曼師道:「這也罷了。倘有和尚、道士、女尼、女冠,系是應見的親戚,作何行禮?怎不定個制度?怪不得帝師與我等道姑、尼姑混在一處了!」鮑師等又皆大笑。月君道:「雖出戲言,然其間到是要防閒的。」鮑師道:「還要防閒的哩!譬如奴僕、丫鬟,見主子、主母,雖然貴賤有別,到底有男女之嫌。而今世界主奸僕婦,像個理所當然;還有奴才奸主母的,其主礙於體面,竟至明知不問;或有己奸其仆之婦女,自覺內慚,不便究治,大家和同混一起來,也還成個人麼?

  從來刑罰治於已然,禮法治於未然,帝師何以不慮及耶?」月君點首道;「善哉!善哉!此等深意,皆補聖賢所未備。」正欲染筆起草,素英又進言道:「我最惱的是婦人搽粉塗朱,妝得似小鬼一般。亦應禁止才是!」月君道:「定的是禮,這等妝飾之事,不在禮文上的,如何說到這個地步?」曼師道:「怎說不到?只教他在禮上梳妝便了。」月君道:「我有個道理在。」隨又寫出數條,云:

  一、奴僕與主母,平常無事不許相見;其有叩節拜壽,並吉凶事宜,或奉使稟令應入見者,主母出中堂南向,奴僕於階下背跪叩首,起亦背立,稟命已畢,即趨出;如非緊要之事,令小童或婦女傳言,不得擅入中門。若主母孀居,則垂簾而見,奴僕仍行背叩之禮。其傍主母,若家主之嫂與弟婦,並姊妹之親,均照此背叩,只行半禮;唯家主之母年五十以上者,見而稟對與家主同。

  一、家主與僕婦,除自幼以丫鬟、婢女配合童僕,照常服役外,其餘收買僕從,另居外宅者,苟無正事,婦女與家主亦不見面。其仆與婦同見家主,一體面叩;若止僕婦入見,亦行背叩之禮。有稟令事宜,但請命於主母。若僕婦寡居,止許見主母,不見家主。或奉命至親黨之家,亦止見旁主之婦,雖家主之嫡叔伯、胞弟兄,亦不見面、行禮。若系祖父傳下之人,未經分析,體統宜一;若已分析,則各有各主,其仆見家主之弟兄、叔伯,仍行全禮。其餘只行半禮,若僕婦,概止行半禮可也。

  一、大家閨門內服役者,男系童子,女系丫鬟。若已匹配,均出中門外居住。其小戶人家,既無內外之別,亦不可有奴婢之名,當稱為義男義婦,其體與子孫同。

  一、凡和尚、道士,已是方外,雖至戚婦女,無相見之禮。若系婦尼、女冠,無論是親非親,尊卑長幼,一體平行。

  曼師道:「差了!差了!倘若祖太太一輩出了家,也與子孫婦輩平行,有這理麼?」鮑師道:「好胡說!現今你做尼姑,見了你外甥剎魔主,還怕得他狠哩!」月君笑道:「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我如今依着曼師,除親姑、親祖姑外,方照此例而行,何如?」公孫仙師道:「這個沒得說。」

  月君隨添注在方外條下。又將汝飾事宜,另寫一款,云:

  一、夫婦百年偕老,終日相對,須如賓客一般。所謂情慾之感,無介平儀容,燕私之意,不形,乎動靜,方為君子、淑女。正不必蘭麝熏肌,粉脂塗面,以為容悅之態。諺云:「醜婦良家之寶。」無鹽、德耀,為千古第一醜婦,即為千古第一賢嬡,不聞其稍有妝飾也。丑者尚不須妝飾,況其美者乎!然而詩云「刑於寡妻」,此尤在為丈夫者,整其大綱,而使閨人不屑屑於畫眉點額,如謝女之有林下風範,豈非絕代佳事?至夫侍妾、媵婢,舞女、歌姬,粉白黛綠,爭妍而取憐,處其地位,理所當然,不在禁例;又若娼家樂戶,獻笑倚門,迎新送舊,全在乎異樣新妝,作為狐媚以惑人心,尤不在此禁例。

  鮑師諸師看了,大讚道:「禁得妙!禁得妙!不禁的尤妙!從此天下閨中,皆化為淡汝真色矣!」月君遂命素英,一併封發相府,除會朝儀制與后妃、公主二則應奏覆皇帝外,其臣、庶家五條,即頒敕各郡、縣一體遵行。

  越數日,呂律與高咸寧各有聯銜奏疏二道,不知也為朝儀大典與否。從來草野師儒,每負禮樂典章之學問;廟堂君相,寧無損益因革之權宜?且看下文。

复制

《孟子·乍見入井》

孟子 〔先秦〕

乍見無從那處生,非思非勉出天真。

苟無物慾相攻奪,人性如何有不仁。

复制

《孟子·思誠》

孟子 〔先秦〕

氣形與理一齊生,誠妄相須兩並行。

須是本心無走失,所存熟後自能誠。

复制

《予行為魏倉監門忽得前監倉官詩人江南彭少逸詩因次韻時彭以遺火失官 其二》

孟子 〔先秦〕

廟堂鼎實待鹽梅,幕府千金政築台。孟子勸人蕭傅作,抱關不必是凡才。

复制

《義田記》

孟子 〔先秦〕

  范文正公,蘇人也,平生好施與,擇其親而貧,疏而賢者,咸施之。

  方貴顯時,置負郭常稔之田千畝,號曰義田,以養濟群族之人。日有食,歲有衣,嫁娶凶葬,皆有贍。擇族之長而賢者主其計,而時共出納焉。日食人一升,歲衣人一縑,嫁女者五十千,再嫁者三十千,娶婦者三十千,再娶者十五千,葬者如再嫁之數,葬幼者十千。族之聚者九十口,歲入給稻八百斛。以其所入,給其所聚,沛然有餘而無窮。屏而家居俟代者與焉;仕而居官者罷其給。此其大較也。

  初,公之未貴顯也,嘗有志於是矣,而力未逮者二十年。既而為西帥,及參大政,於是始有祿賜之入,而終其志。公既歿,後世子孫修其業,承其志,如公之存也。公雖位充祿厚,而貧終其身。歿之日,身無以為斂,子無以為喪,唯以施貧活族之義,遺其子而已。

  昔晏平仲敝車羸馬,桓子曰:「是隱君之賜也。」晏子曰:「自臣之貴,父之族,無不乘車者;母之族,無不足於衣食者;妻之族,無凍餒者;齊國之士,待臣而舉火者,三百餘人。以此而為隱君之賜乎?彰君之賜乎?」於是齊侯以晏子之觴而觴桓子。予嘗愛晏子好仁,齊侯知賢,而桓子服義也。又愛晏子之仁有等級,而言有次也;先父族,次母族,次妻族,而後及其疏遠之賢。孟子曰:「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晏子為近之。觀文正之義,賢於平仲,其規模遠舉又疑過之。

  嗚呼!世之都三公位,享萬鍾祿,其邸第之雄,車輿之飾,聲色之多,妻孥之富,止乎一己而已,而族之人不得其門而入者,豈少也哉!況於施賢乎!其下為卿,為大夫,為士,廩稍之充,奉養之厚,止乎一己而已;而族之人操瓢囊為溝中瘠者,又豈少哉?況於他人乎!是皆公之罪人也。

  公之忠義滿朝廷,事業滿邊隅,功名滿天下,後必有史官書之者,予可無錄也。獨高其義,因以遺於世雲。

复制

《莊生》

孟子 〔先秦〕

莊生演黃老,孟子述唐虞。古今事已異,見謂為狂迂。

章甫豈不貴,越人非所須。嗟嗟後代士,高論將焉如。

复制

《哭周岳父追憶前事 其一》

孟子 〔先秦〕

我本樗櫟姿,供奉冰玉清。言念八歲時,與公未識荊。

高聲讀孟子,防馬踐田滕。公來予起揖,作意問姓名。

手揭明堂章,詢我王政行。予既誦之遍,講義亦粗明。

公大為嘆息,興宗良後生。荊釵甫二歲,已屬桃夭情。

先君重交誼,即此訂昏盟。山頭亦紅葉,他年故事增。

复制

《哭孟子乾行人三首 其三》

孟子 〔先秦〕

乘時狐鼠日憑凌,欲借朱雲劍未能。獨抗皂囊輝白日,肯將素履負青燈。

乾坤回首成今古,陵谷何心自廢興。錄蔭共憐新上舍,踽涼誰念老中丞。

复制

《孟子河孫氏樓》

孟子 〔先秦〕

江上青山山上樓,憑闌俯瞰大江流。海門煙樹熹微見,雲是三山與十洲。

复制

《雜劇·崔鶯鶯待月西廂記·張君瑞鬧道場(第一本)》

孟子 〔先秦〕

楔子

(外扮老夫人上,開)老身姓鄭,夫主姓崔,官拜前朝相國,不幸因病告殂。只生得個小姐,小字鶯鶯。年一十九歲,針指女工,詩詞書算,無不能者。老相公在日,曾許下老身之侄--乃鄭尚書之長子鄭恆--為妻。因俺孩兒父喪未滿,未得成合。又有個小妮子,是自幼伏侍孩兒的,喚作紅娘。一個小廝,喚做歡郎。先夫棄世之後,老身與女孩兒扶柩至博陵安葬;因路途有阻,不能得去,來到河中府,將這靈柩寄在普救寺內。這寺是先夫相國修造的,是則天娘娘香火院,況兼法本長老又是俺相公剃度的和尚;因此俺就這西廂下一座宅子安下。一壁寫書附京師去,喚鄭恆來相扶回博陵去。我想先夫在日,食前方丈,從者數百;今日至親則這三四口兒,好生傷感人呵!

【仙呂】【賞花時】夫主京師祿命終,子母孤孀途路窮;因此上旅櫬在梵王宮。盼不到博陵舊冢,血淚灑杜鵑紅。

今日暮春天氣,好生困人,不免喚紅娘出來分付他。紅娘何在?(旦來,扮紅見科)(夫人云)你看佛殿上沒人燒香呵,和小姐閒散心耍一回去來。(紅雲)謹依嚴命。(夫人下)(紅雲)小姐有請。(正旦扮鶯鶯上)(紅雲)夫人着俺和姐姐佛殿上閒耍一回去來。(旦唱)

【么篇】可正是人值殘春蒲郡東,門掩重關蕭寺中;花落水流紅,閒愁萬種,無語怨東風。(並下)

第一折

(正末扮張生騎馬,引倈人上,開)小生姓張,名珙,宇君瑞,本貫西洛人也。先人拜禮部尚書,不幸五旬之上,因病身亡。後一年喪母。小生書劍飄零,功名未遂,游於四方。即今貞元十七年二月上旬,唐德宗即位,欲往上朝取應,路經河中府過。蒲關上有一故人,姓杜名確,字君實,與小生同郡同學,當初為八拜之交。後棄文就武,遂得武舉狀元,官拜征西大元帥,統領十萬大軍,鎮守着蒲關。小生就望哥哥一遭,卻往京師求進。暗想小生螢窗雪案,刮垢磨光,學成滿腹文章,尚在湖海飄零,何日得遂大志也呵!萬金寶劍藏秋水,滿馬春愁壓繡鞍。

【仙呂】【點絳唇】遊藝中原,腳根無線、如蓬轉。望眼連天,日近長安遠。

【混江龍】向詩書經傳,蠹魚似不出費鑽研。將棘圍守暖,把鐵硯磨穿。投至得雲路鵬程九萬里,先受了雪窗螢火二十年。才高難入俗人機,時乖不遂男兒願。空雕蟲篆刻,綴斷簡殘編。

行路之間,早到蒲津。這黃河有九曲,此正古河內之地,你看好形勢也呵!

【油葫蘆】九曲風濤何處顯,則除是此地偏。這河帶齊梁,分秦晉,隘幽燕;雪浪拍長空,天際秋雲卷;竹索纜浮橋,水上蒼龍偃;東西潰九州,南北串百川。歸舟緊不緊如何見?卻便似弩箭乍離弦。

【天下樂】只疑是銀河落九天;淵泉、雲外懸,入東洋不離此徑穿。滋洛陽千種花,潤梁園萬頃田,也曾泛浮槎到日月邊。

話說間早到城中。這裡一座店兒,琴童接下馬者!店小二哥那裡?(小二上,雲)自家是這狀元店裡小二哥。官人要下呵,俺這裡有乾淨店房。(末雲)頭房裡下,先撒和那馬者!小二哥,你來,我問你:這裡有甚麼閒散心處?名山勝境,福地寶坊皆可。(小二雲)俺這裡有一座寺,名曰普救寺,是則天皇后香火院,蓋造非俗:琉璃殿相近青宵,舍利塔直侵雲漢。南來北往,三教九流,過者無不瞻仰;則除那裡可以君子遊玩。(末雲)琴童料持下晌午飯!俺到那裡走一遭便回來也。(童雲)安排下飯,撒和了馬,等哥哥回家。(下)

(法聰上)小僧法聰,是這普救寺法本長老座下弟子。今日師父赴齋去了,着我在寺中,但有探長老的,便記着,待師父回來報知。山門下立地,看有甚麼人來。(末上,雲)卻早來到也。(見聰了,聰問雲)客官從何來?(末雲)小生西洛至此,聞上剎幽雅清爽,一來瞻仰佛像,二來拜謁長老。敢問長老在麼?(聰雲)俺師父不在寺中,貧僧弟子法聰的便是,請先生方丈拜茶。(末雲)既然長老不在呵,不必吃茶;敢煩和尚相引,瞻仰一遭,幸甚!(聰雲)小僧取鑰匙,開了佛殿、鐘樓、塔院、羅漢堂、香積廚,盤桓一會,師父敢待回來。(做看科)(未雲)是蓋造得好也呵!。

【村里迓鼓】隨喜了上方佛殿,早來到下方僧院。行過廚房近西,法堂北,鐘樓前面。遊了洞房,登了寶塔,將迴廊繞遍。數了羅漢,參了菩薩,拜了聖賢。(鶯鶯引紅娘捻花枝上,雲)紅娘,俺去佛殿上耍去來。(末做見科)呀!正撞着五百年前風流業冤。

【元和令】顛不剌的見了萬千,似這般可喜娘的龐兒罕曾見。則着人眼花撩亂口難言,魂靈兒飛在半天。他那裡盡人調戲嚲着香肩,只將花笑捻。

【上馬嬌】這的是兜率宮,休猜做了離恨天。呀,誰想着寺里遇神仙!我見他宜嗔宜喜春風面,偏、宜貼翠花鈿。

【勝葫蘆】則見他宮樣眉兒新月偃,斜侵入鬢雲邊。(旦雲)紅娘,你覷:寂寂僧房人不到,滿階苔襯落花紅。(末雲)我死也!未語人前先靦腆,櫻桃紅綻,玉粳白露,半響恰方言。

【幺篇】恰便似嚦嚦鶯聲花外囀,行一步可人憐。解舞腰肢嬌又軟,千般裊娜,萬般旖旎,似垂柳晚風前。

(紅雲)那壁有人,咱家去來。(旦回顧覷末,下)(末雲)和尚,恰怎麼觀音現來?(聰雲)胡說,這是河中開府崔相國的小姐。(末雲)世間有這等女子,豈非天姿國色乎?休說那模樣兒,則那一對小腳兒,價值百縊之金。(聰雲)偌遠地,他在那壁,你在這壁,繫着長裙兒,你便怎知他腳兒小?(末雲)法聰,來、來、來,你問我怎便知,你覷:

【後庭花】若不是襯殘紅,芳徑軟,怎顯得步香塵底樣兒淺。且休題眼角兒留情處,則這腳蹤兒將心事傳。慢俄延,投至到櫳門兒前面,剛挪了一步遠。剛剛的打個照面,風魔了張解元。似神仙歸洞天,空餘下楊柳煙,只聞得鳥雀喧。

【柳葉兒】呀,門掩着梨花深院,粉牆兒高似青天。恨天,天不與人行方便,好着我難消遣,端的是怎留連。小姐呵,則被你兀的不引了人意馬心猿?(聰雲)休惹事,河中開府的小姐去遠了也。(末唱)

【寄生草】蘭麝香仍在,珮環聲漸遠。東風搖曳垂楊線,遊絲牽惹桃花片,珠簾掩映芙蓉面。你道是河中開府相公家,我道是南海水月觀音現。"十年不識君王面,始信嬋娟解誤人"。小生便不往京師去應舉也罷。(覷聰雲)敢煩和尚對長老說知,有僧房借半間,早晚溫習經史,勝如旅邸內冗雜。房金依例拜納,小生明日自來也。

【賺煞】餓眼望將穿,饞口涎空咽,空着我透骨髓相思病染,怎當他臨去秋波那一轉!休道是小生,便是鐵石人也意惹情牽。近庭軒,花柳爭妍,日午當庭塔影圓。春光在眼前,爭奈玉人不見,將一座梵王宮疑是武陵源。(並下)

第二折

(夫人上,白)前日長老將錢去與老相公做好事,不見來回話。道與紅娘,傳着我的言語去問長老:幾時好與老相公做好事?就着他辦下東西的當了,來回我話者。(下)(淨扮潔上)老僧法本,在這普救寺內做長老。此寺是則天皇后蓋造的,後呆崩損,又是崔相國重修的,觀今崔第夫人領着家眷扶柩回博陵,因路阻暫寓本寺西廂之下,待路通回博陵遷葬。夫人處事溫儉,治家有方,是是非非,人莫敢犯。夜來老僧赴齋,不知曾有人來望老僧否?(喚聰問科)(聰雲)夜來有一秀才自西洛而來,特謁我師,不遇而返。(潔雲)山門外覷着,若再來時,報我知道。(末上)昨日見了那小姐,倒有顧盼小生之意。今日去問長老借一間僧房,早晚溫習經史;倘遇那小姐出來,必當飽看一會。

【中呂】【粉蝶兒】不做周方,埋怨殺你個法聰和尚!借與我半間兒客舍僧房,與我那可憎才居止處門兒相向。雖不能夠竊玉偷香,且將這盼行雲眼睛兒打當。

【醉春風】往常時見傅粉的委實羞,畫眉的敢是謊;今日多情人一見了有情娘,着小生心兒里早癢、癢。迤逗得腸慌,斷送得眼亂,引惹得心忙。(末見聰科)(聰雲)師父正望先生來哩,只此少待,小僧通報去。(潔出見末科)(末雲)是好一個和尚呵!

【迎仙客】我則見他頭似雪,鬢如霜,面如童,少年得內養;貌堂堂,聲朗朗,頭直上只少個圓光。恰便似捏塑來的僧伽像。

(潔雲)請先生方丈內相見。夜來老僧不在,有失迎迓,望先生恕罪!(末雲)小生久聞老和尚清譽,欲來座下聽講,何期昨日不得相遇。今能一見,是小生三生有幸矣。(潔雲)先生世家何郡?敢問上姓大名,因甚至此?(末雲)小生姓張,名珙,字君瑞。

【石榴花】大師一一問行藏,小生仔細訴衷腸,自來西洛是吾鄉,宦遊在四方,寄居咸陽。先人拜禮部尚書多名望,五旬上因病身亡。(潔雲)老相公棄世,必有所遺。(末唱)平生正直無偏向,止留下四海一空囊。

【斗鶴鶉】俺先人甚的是渾俗和光,衠一味風清月朗。(潔雲)先生此一行,必上朝取應去。(末唱)小生無意求官,有心待聽講。小生特謁長老,奈路途奔馳,無以相饋。量着窮秀才人情則是紙半張,又沒甚七青八黃,盡着你說短論長,一任待掂斤播兩。徑稟:有白銀一兩,與常住公用,略表寸心,望笑留是幸!(潔雲)先生客中,何故如此?(末雲)物鮮不是辭,但充講下一茶耳。

【上小樓】小生特來見訪,大師何須謙讓。(潔雲)老僧決不敢受,(末唱)這錢也難買柴薪,不夠齋糧,且備茶湯。(覷聰雲)這一兩銀末為厚禮。你若有主張,對艷妝,將言詞說上,我將你眾和尚死生難忘。(潔雲)先生必有所請。(末雲)小生不揣有懇,因惡旅邸冗雜,早晚難以溫習經史;欲假一室,晨昏聽講。房金按月任意多少。(潔雲)敝寺頗有數問,任先生揀選。(末唱)

【幺篇】也不要香積廚,枯木堂。遠着南軒,離着東牆,靠着西廂。近主廊,過耳房,都皆停當。(潔雲)便不呵,就與老僧同處何如?(末笑雲)要恁怎麼。你是必休提着長老方丈。

(紅上,雲)老夫人着俺問長老:幾時好與老相公做好事?看得停當回話。須索走一遭去來。(見潔科)長老萬福!夫人使侍妾來問:幾時好與老相公做好事?着看的停當了回話。(末背雲)好個女子也呵!

【脫布衫】大人家舉止端詳,全沒那半點兒輕狂。大師行深深拜了,啟朱唇語言得當。

【小梁州】可喜娘的龐兒淺淡妝,穿一套縞素衣裳;胡伶淥老不尋常,偷睛望,眼挫里抹張郎。

【幺篇】若共他多情的小姐同鴛帳。怎捨得他疊被鋪床。我將小姐央,夫人央,他不令許放,我親門寫與從良。

(潔雲)二月十五日,可與老相公做好事。(紅雲)妾與長老同去佛殿看了,卻回夫人話。(潔雲)先生請少坐,老僧同小娘子看一遭便來(末雲)何故卻小生?便同行一遭,又且何如?(潔雲)便同行。(末雲)着小娘子先行,俺近後些。(潔雲)一個有道理的秀才。(末雲)小生有一句話敢道麼?(潔雲)便道不妨。(末唱)

【快活三】崔家女艷汝,莫不是演撒你個老潔郎?(潔雲)俺出家人那有此事?(末唱)既不沙,卻怎睃趁着你頭上放毫光,打扮的特來晃。

(潔雲)先生是何言語!早是那小娘子不聽得哩,若知呵,是甚意思!(紅上撈殿科)(末唱)

【朝天子】過得主廊,引入洞房,好事從天降。我與你看着門兒,你進去。(潔怒雲)先生,此非先王之法言。豈不得罪於聖人之門乎?老僧偌大年紀,焉肯作此等之態?(末唱)好模好樣忒莽撞,沒則羅便罷,煩惱怎麼那唐三藏?怪不得小生疑你,偌大一個宅堂,可怎生別沒個兒郎,使得梅香來說勾當。(潔雲)老夫人治家嚴肅,內外並無一個男子出入。(末背雲)這禿廝巧說。你在我行、口強,硬抵着頭皮撞。(潔對紅雲)這齋供道場都完備了,十五日請夫人小姐拈香。(末問雲)何故?(潔雲)這是崔相國小姐至孝,為報父母之恩。又是老相公禫日,就脫孝服,所以做好事。(末哭科,雲)"哀哀父母,生我劬勞,欲報深恩,吳天罔極。"小姐是一女子,尚然有報父母之心;小生湖海飄零數年,自父母下世之後,並不曾有一陌紙錢相報。望和尚慈悲為本,小生亦備錢五千,怎生帶得一分兒齋,追薦俺父母咱!便夫人知也不妨,以盡人子之心。(潔雲)法聰與這先生帶一分者。(末背問聰雲)那小姐明日來麼?(聰雲)他父母的勾當,如何不來。(末背雲)這五千錢使得有些下落者。

【四邊靜】人間天上,看鶯鶯強如做道場。軟玉溫香,休道是相親傍;若能夠盪他一盪,倒與人消災障。

(潔雲)都到方丈吃茶。(做到科)(末雲)小生更衣咱。(末出科,雲)那小娘子已定出來也,我只在這裡等待問他咱。(紅辭潔雲)我不吃茶了,恐夫人怪來遲,去回話也。(紅出科)(末迎紅娘祗揖科)小娘子拜揖!(紅雲)先生萬福!(末雲)小娘子莫非鶯鶯小姐的侍妾麼?(紅雲)我便是,何勞先生動問?(末雲)小生姓張,名珙,字君瑞,本貫西洛人也,年方二十三歲,正月十七日子時建生,並不曾娶妻……(紅雲)誰問你來?(末雲)敢問小姐常出來麼?(紅怒雲)先生是讀書君子,孟子曰:"男女授受不親,禮也。"君子"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道不得個"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俺夫人治家嚴肅,有冰霜之操。內無應門五尺之童,年至十二三者,非呼召不敢輒入中堂。向日鶯鶯潛出閨房,夫人窺之,召立鶯鶯於庭下,責之日:"汝為女子,不告而出閨門,倘遇遊客小僧私視,豈不自恥。"鶯立謝而言曰:"今當改過從新,毋敢再犯。"是他親女,尚然如此,何況以下侍妾乎?先生習先王之道,尊周公之禮,不干己事,何故用心?早是妾身,可以容恕,若夫人知其事呵,決無干休。今後得問的問,不得問的休胡說!(下)(末雲)這相思索是害也!

【哨遍】聽說罷心懷悒怏,把一天愁都撮在眉尖上。說"夫人節操凜冰霜,不召呼,誰敢輒入中堂?"自思想,比及你心兒里畏懼老母親威嚴,小姐呵,你不合臨去也叫頭兒望。待颺下教人怎颺?赤緊的情沾了肺腑,意惹了肝腸。若今生難得有情人,是前世燒了斷頭香。我得時節手掌里奇擎,心坎兒里溫存,眼皮兒上供養。

【耍孩兒】當初那巫山遠隔如天樣,聽說罷又在巫山那廂。業身軀雖是立在迴廊,魂靈兒巴在他行。本待要安排心事傳幽客,我只怕漏泄春光與乃堂。夫人怕女孩兒春心蕩,怪黃鶯兒作對,怨粉蝶兒成雙。

【五煞】小姐年紀小,性氣剛。張郎倘得相親榜,乍相逢厭見何郎粉,看邂逅偷將韓壽香。才到得風流況,成就了會溫存的嬌婿,怕甚麼能拘束的親娘。

【四煞】夫人忒慮過,小生空妄想,郎才女貌合相仿。休直待眉兒淺淡思張敞,春色飄零憶阮郎,非是咱自誇獎:他有德言工貌,小生有恭儉溫良。

【三煞】想着他眉兒淺淺描,臉兒淡淡妝,粉香膩玉搓咽項。翠裙鴛繡金蓮小,紅袖鸞銷玉筍長。不想呵其實強:你撇下半天風韻,我拾得萬種思量。卻忘了辭長老。(見潔科)小生敢問長老,房舍如何?(潔雲)塔院側過西廂一間房,甚是瀟灑,正可先生安下。現收拾下了,隨先生早晚來。(末雲)小生便回店中搬去。(潔雲)吃齋了去。(末雲)老僧收拾下齋,小生取行李便來。(潔雲)既然如此,老僧準備下齋,先生是必便來。(下)(末雲)若在店中人鬧,倒好消遣;搬在寺中靜處,怎麼捱這淒涼也呵。

【二煞】院宇深,枕簟涼,一燈孤影搖書幌。縱然酬得今生志,着甚支吾此夜長。睡不着如翻掌,少可有一萬聲長吁短嘆,五千遍搗枕槌床。

【尾】嬌羞花解語,溫柔玉有香,我和他乍相逢記不真嬌模樣,我則索手低着牙兒慢慢的想。(下)

第三折

(正旦上,雲)老夫人着紅娘問長老去了,這小賤人不來我行回話。(紅上,雲)回夫人話了,去回小姐話去。(旦雲)使你問長老:幾時做好事?(紅雲)恰回夫人話也。正待回姐姐話:二月十五日,請夫人姐姐拈香。(紅笑雲)姐姐,你不知,我對你說一件好笑的勾當。咱前日寺里見的那秀才,今日也在方丈里。他先出門兒外等着紅娘,深深唱個喏道:"小生姓張,名珙,字君瑞,本貫西洛人也,年二十三歲,正月十七日子時建生,並不曾娶妻。"姐姐,卻是誰問他來?他又問:"那壁小娘子莫非鶯鶯小姐的侍妾乎?小姐常出來麼?"被紅娘搶白了一頓呵回來了。姐姐,我不知他想甚麼哩,世上有這等傻角!(旦笑雲)紅娘,休對夫人說。天色晚也,安排香案,咱花園內燒香去來。(下)(末上,雲)搬至寺中,正近西廂居址。我問和尚每來,小姐每夜花園內燒香。這個花園和俺寺中合着。比及小姐出來,我先在太湖石畔牆角兒邊等待,飽看一會。兩廊僧眾都睡着了。夜深人靜,月朗風清,是好天氣也呵!正是"閒尋方丈高僧語,悶對西廂皓月吟。"

【越調】【鬥鵪鶉】玉宇無塵,銀河瀉影;月色橫空,花陰滿庭;羅袂生寒,芳心自警。側着耳朵兒聽,躡着腳步兒行,悄悄冥冥,潛潛等等。

【紫花兒序】等待那齊齊整整,裊裊婷婷,姐姐鶯鶯。一更之後,萬籟無聲,直至鶯庭。若是迴廊下沒揣的見俺可憎,將他來緊緊的摟定;只問你那會少離多,有影無形。

(旦引紅娘上,雲)開了角門兒,將香桌出來者。(末唱)

【金蕉葉】猛聽得角門呀的一聲,風過處花香細生。踮着腳兒仔細定睛,比我那初見時龐兒越整。(旦雲)紅娘,移香桌兒近太湖石畔放者!(末做看科,雲)料想着嬌厭拘束,等閒飛出廣寒宮。看他容分一捻,體露半襟,辨香袖以無言,垂羅裙而不語。似湘陵妃子,斜倚舜廟朱扉;如玉殿嫦娥,微觀蟾宮素影。是好女子也呵!

【調笑令】我這裡甫能,見娉婷,比着那月殿嫦娥也不恁般撐。遮遮掩掩穿芳徑,料應來小腳兒難行。可喜娘的臉兒百媚生,兀的不引子人魂靈。(旦雲)取香來!(末雲)聽小姐祝告甚麼?(旦雲)此一炷香,願化去先人,早生天界!此一柱香,願中堂老母,身安無事!此一炷香,……(做不語科)(紅雲)姐姐不祝這一炷香,我替姐姐祝告:願俺姐姐早尋一個姐夫,拖帶紅娘咱!(旦再拜雲)心中無限傷心事,盡在深深兩拜中。(長吁科)(末雲)小姐倚欄長嘆,似有動情之意。

【小桃紅】夜深香靄散空庭。簾幕東風靜。拜罷也斜將曲欄憑,長吁了兩三聲。剔團圝明月如懸鏡。又不見輕雲薄霧,都只是香煙人氣,兩般兒氤氳得不分明。

我雖不及司馬相如,我則看小姐頗有文君之意,我且高吟一絕,看他說甚的:"月色溶溶夜,花陰寂寂春;如何臨皓魄,不見月中人?"(旦雲)有人牆角吟詩。(紅雲)這聲音便是那二十三歲不曾娶妻的那傻角。(旦雲)好清新之詩,我依韻做一首。(紅雲)你兩個是好做一首。(旦念詩云)"蘭閨久寂寞,無事度芳春;料得行吟者,應憐長嘆人。"(末雲)好應酬得快也呵!

【禿廝兒】早是那臉兒上撲堆着可憎,那堪那心兒里埋沒着聰明。他把那新詩和得忒應聲,一字字,訴衷情,堪聽。

【聖藥王】那語句清,抒律輕,小名兒不枉了喚做鶯鶯。他若是共小生、廝覷定,隔牆兒酬和到天明。方信道"惺惺的自古惜惺惺。"

我撞出去,看他說甚麼。

【麻郎兒】我拽起羅衫欲行,(旦做見科)他陪着笑臉兒相迎。(紅雲)姐姐,有人,咱家去來,怕夫人嗔着。(鶯回顧下)(末唱)不做美的紅娘太淺情,便做道"謹依來命"。

【幺篇】我忽聽、一聲、猛驚。原來是撲剌刺宿鳥飛騰,顫巍巍花梢弄影,亂紛紛落紅滿徑。小姐,你去了呵,那裡發付小生!

【絡絲娘】空撇下碧澄澄蒼苔露冷,明皎皎花篩月影。白日淒涼枉耽病,今夜把相思再整。

【東原樂】簾垂下,戶已扃,卻才個悄悄相問,他那裡低低應。月朗風清恰二更。廝傒爭:他無緣,小生薄命。

【綿搭絮】恰尋歸路,佇立空庭,竹梢風擺,斗柄雲橫。呀!今夜淒涼有四星,他不瞅人待怎生!雖然是眼角兒傳情,咱兩個口不言心自省。

今夜甚睡到我眼裡呵!

【拙魯速】對着盞碧螢螢短檠燈,倚着扇冷清清舊幃屏。燈兒又不明,夢兒又不成;窗兒外淅零零的風兒透疏欞,忒楞楞的紙條兒鳴;枕頭兒上孤另,被窩兒坐寂靜。你便是鐵石人,鐵石人也動情。

【幺篇】怨不能,恨不成,坐不安,睡不寧。有一日柳遮花映,霧帳雲屏,夜闌人靜,海誓山盟。恁時節風流嘉慶,錦片也似前程,美滿恩情,咱兩個畫堂春自生。

【尾】一天好事從今定,一首詩分明照證;再不向青瑣闥夢兒中尋,則去那碧桃花樹兒下等。(下)

第四折

(潔引聰上,雲)今日二月十五日開啟,眾僧動法器者。請夫人小姐拈香。比及夫人未來,先請張生拈香。怕夫人問呵,則說道貧僧親者。(末上,雲)今日二月十五日,和尚請拈香,須索走一遭。

【雙調】【新水令】梵王宮殿月輪高,碧琉璃瑞煙籠罩。香煙雲蓋結,諷咒海波潮。幡影飄遙,諸檀越盡來到。

【駐馬聽】法鼓金鐸,二月春雷響殿角;鐘聲佛號,半天風雨灑松梢。侯門不許老僧敲,紗窗外定有紅娘報。害相思的饞眼腦,見他時須看個十分飽。(末見潔科)(潔雲)先生先拈香,恐夫人問呵,則說是老僧的親,(末拈香科)

【沈醉東風】惟願存在的人間壽高,亡化的天上逍遙。為曾、祖、父先靈,禮佛、法、僧三寶。焚名香暗中禱告:則願得紅娘休劣,夫人休焦,犬兒休惡!佛囉,早成就了幽期密約!

(夫人引旦上,雲)長老請拈香,小姐,咱走一遭。(末做見科)(覷聰雲)為你志誠呵,神仙下降也。(聰雲)這生卻早兩遭兒也。(末唱)

【雁兒落】我則道這玉天仙離了碧霄,原來是可意種來清醮。小子多愁多病身,怎當他傾國傾城貌。

【得勝令】恰便似檀口點櫻桃,粉鼻兒倚瓊瑤,淡白梨花面,輕盈楊柳腰。妖嬈,滿面兒撲堆着俏;苗條,一團兒是嬌。

(潔雲)貧僧一句話,夫人行敢道麼?老僧有個敝親,是個飽學的秀才,父母亡後,無可相報。對我說"央及帶一分齋,追薦父母。"貧僧一時應允了,恐夫人見責。(夫人云)長老的親便是我的親,請來廝見咱。(末拜夫人科)(眾僧見旦發科)(末唱)

【喬牌兒】大師年紀老,法座上也凝眺;舉名的班首真呆僗,覷着法聰頭做金磬敲。

【甜水令】老的小的,村的俏的,沒顛沒倒,勝似鬧元宵。稔色人兒,可意冤家,怕人知道,看時節淚眼偷瞧。

【折桂令】着小生迷留沒亂,心癢難撓。哭聲兒似鶯囀喬林,淚珠兒似露滴花梢。大師也難學,把一個發慈悲的臉兒來朦着,擊磬的頭陀懊惱,添香的行者心焦。燭影風搖,香靄雲飄;貪着鶯鶯,燭滅香消。

(潔雲)風滅燈也。(末雲)小生點燈燒香。(旦與紅雲)那生忙了一夜。

【錦上花】外像兒風流,青春年少;內性兒聰明,冠世才學。扭捏着身子兒百般做作,米往向人前賣弄俊俏。

(紅雲)我猜那生。

【幺篇】黃昏這一回,白日那一覺,窗兒外那會鑊鐸。到晚來向書幃里比及睡着,千萬聲長吁怎捱到曉。

(末雲)那小姐好生顧盼小子。

【碧玉簫】情引眉梢,心緒你知道;愁種心苗,情思我猜着。暢懊惱!響鐺鐺雲板敲。行者又嚎,沙彌又哨,您須不奪人之好。

(潔與眾僧發科了)(動法器了,潔搖鈴杵宣疏了,燒紙科)(潔雲)天明了也,請夫人小姐回宅。(末雲)再做一會也好,那裡發付小生也呵!

【鴛鴦煞】有心爭似無心好,多情卻被無情惱。勞攘了一宵,月兒沈,鍾兒響,雞兒叫。暢道是玉人歸去得疾,好事收拾得早,道場畢諸人散了。酩子裡各歸家,葫蘆提鬧到曉。(並下)

【絡絲娘煞尾】則為你閉月羞花相貌,少不得剪草除根大小。

題目老夫人閒春院

崔鶯鶯燒夜香

正名小紅娘傳好事

張君瑞鬧道場

复制

《次韻郡博士賀龜山祠新成 其三》

孟子 〔先秦〕

業從師授巧無師,孟子何曾負子思。華月不從修處缺,景星還自望中垂。

偽從所惡生成黨,判自持方不中規。欲扣兩端今已矣,忘言獨與故吾期。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