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元代 / 方回 / 寄贺方回
拼 译 译

《寄贺方回》

方回 〔元代〕

少游醉卧古藤下,谁与愁眉唱一杯。

解作江南断肠句,只今唯有贺方回。

复制

寄贺方回 - 赏析

少游醉卧古藤(téng)下,谁与愁眉唱一杯。
秦少游醉倒在那古藤花下,还会有谁紧敛愁眉再唱一杯?
“少游”句:秦观,字少游,曾于梦中作《好事近》词,云“醉卧古藤阴下,杳不知南北”。后至藤州(今广西藤县)而死。这里指秦观逝世。

解作江南断肠句,只今唯有贺方回。
能够写出江南肠断的好句,如今只剩下了贺方回。
解作:能够写出。

  诗寄贺铸,却从秦观身上落笔,因为秦观既是黄庭坚的挚友,同为苏轼弟子,同时与贺铸亦是知交。秦观于绍圣元年(1094年)因被列入“元祐党籍”而被贬处州,绍圣三年(1096年)又徙郴州,而后贬横州、雷州,愈贬愈远,直至天涯海角,元符三年(1100年)五十二岁时才被赦北返,归途中卒于藤州(治所在今广西藤县)。这首诗第一句“少游醉卧古藤下”即写秦观的逝世。字面上并未明写其死,只是说“醉卧”,是因为不愿提及老友之死,他以这一描写抒发了对挚友深情绵邈的追念。但这样写,也并非杜撰,而是有事实为依据的。据惠洪《冷斋夜话》:“秦少游在处州,梦中作长短句曰:‘山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行到小溪深处,有黄鹂千百。飞云当面化龙蛇,夭矫挂空碧。醉卧古藤阴下,杳不知南北。’后南迁久之,北归,逗留于藤州,遂终于瘴江之上光华亭。时方醉起,以玉盂汲泉欲饮,笑视之而化。”(《苕溪渔隐丛话》引)当时的人认为,这首词可能是一种谶语。尽管秦观历尽磨难,但临终时却以宁静的心境面对死亡。黄庭坚此句既是化用了秦观的词,又切合其视死如归的坦荡情怀。第二句说“唱一杯”,而不说“唱一曲”,这又是黄庭坚造语的生新之处。晏殊有词说:“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唱一杯”既包含了“一曲新词”的意思,也呼应了上面的“醉卧”,针线极密。这个问题极耐人寻思。接着诗人自己作答:“解作江南断肠句,只今唯有贺方回。”这一转折使诗境从低回沉思中振起,然后一气贯注,收束全诗。这两句用逆挽的写法,形成衬垫,全力托出最后一句,挽住题目作结,有画龙点睛之妙。黄庭坚对贺铸的推重、赞美,全部凝聚在这句诗中了。在他看来,只有像贺铸这样的豪侠多才之士,才有资格为秦观唱出断肠之词。他的《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当时广为传诵,人称“贺梅子”。“江南断肠句”正是化用贺铸词中的成句,切合追悼秦观之意。秦观生前很喜欢贺铸这首词,《诗人玉屑》就载有黄庭坚的评价:“此词少游能道之。”

  此诗在尺幅之中,蕴含深情,表现了三个朋友相互间的情谊,构思精巧。但它不仅是一般的寄友怀人之作,黄庭坚的感叹中沉淀着深厚的内容。在北宋的激烈党争中,许多才识之士纷纷远贬,经历了种种磨难,有些人就死在岭南贬所。宋徽宗继位,朝野都希望能消弥党争,徽宗也以此标榜,宣布改年号为“建中靖国”,因而所谓的“元祐党人”得以遇赦,但劫后余生也不能长久,苏轼、秦观、范纯仁等都在此时去世,陈师道也死于贫病,崇宁元年(1102年),蔡京任宰相,党祸再起,开列了包括苏轼、秦观在内的百余名“奸党”的名单,在全国刻石,并下令销毁苏轼父子三人及苏门弟子等的著作。黄庭坚在遇赦时也曾对徽宗寄以厚望,但朝政如此,他又重新陷于绝望之中。师友凋零,前途未卜,他忧患余生,心情十分悲凉落寞。就在作诗的这一年,黄庭坚再贬宜州(治所在今广西宜山),不久即辞世。在这样的境遇下,他把贺铸视为知己,其寄慨之深沉,就非同一般了。贺铸虽是太祖贺皇后的族属,但秉性耿直,长期悒悒不得志,终于愤而退隐,卜居苏州、常州一带。所以他们的友谊是有共同的思想感情作基础的。

1、 朱安群 等.黄庭坚诗文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180-181
2、 黄宝华 等.宋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574-575

寄贺方回 - 创作背影

  黄庭坚在黔州与戎州度过了六年漫长的谪居岁月,好不容易在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年)被调任太平州(今安徽当涂),但到官仅九日即罢官。在贫穷困顿中,他只得漂泊于江湖间,后寓居鄂州(治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这首七绝就是崇宁二年(1103年)在鄂州寄给贺铸(字方回)的诗。  

方回

作者:方回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方回其它诗文

《过芙蓉岭对镜岭羊斗岭新岭塔岭赋短歌五首 其五》

方回 〔元代〕

混沌何年分宇宙,天地日月常如旧。

如旧之中却常新,何曾一点受尘垢。

谁凿此山为捷径,争利奔名足驰骤。

新岭终无可旧时,燠不加肥寒不瘦。

行人自无兮百年寿。

君不见岭头日日吹征尘,剩有新人无旧人。

复制

《过李景安论诗为作长句》

方回 〔元代〕

三百年来工五七,追雅媲骚谁第一。

独闻彭城陈正字,向来得法金华伯。

终古不朽语言在,以诗教人人不识。

善学少陵而不为,殆如孟子不言易。

世人往往谈神仙,便欲插翅登青天。

邀寻道士学服饵,朝呼暮吸夜炼煎。

换骨一语曾未悟,未办黄庭修内丹。

俗流无骨但有肉,虾蟆敢竞骊龙先。

姚合许浑精俪偶,青必对红花对柳。

鹄乃类鹜虎胜狗。

由陈入黄据杜坛,当知掬水月在手。

后生可畏尝闻之,君友何人师者谁。

双井白门浣花脉,实字用正虚用奇。

郁轮袍曲异筝笛,藐姑射姿无粉脂。

梯危磴绝不可近,。

复制

《荠菜花》

方回 〔元代〕

斗草吴王眩越娃,终然轮与老陶家。

雪挑霜煮春无尽,不似吾园荠菜花。

复制

《次韵康庆之秋雨喜凉书怀五首》

方回 〔元代〕

游子悲天涯,志士栖山阿。

少游一款段,何必減伏波。

矍铄岂不伟,末路终蹉跎。

催科拙下考,当如阳城何。

复制

《废宅叹》

方回 〔元代〕

兹为何人宅,桂柏犹苍苍。

楼阁已倾卸,下有室与堂。

窗户半拆卸,髹漆留余光。

釜去存破灶,画剥欹颓墙。

想见全盛时,日夜崇豆觞。

书塾在其左,子弟声琅琅。

问今安所往,岂不有死丧。

死丧则不然,避兵移他乡。

他乡亦不远,深阻逾磵冈。

自古有避地,兵来尚可避。

惟有避役难,追逮穷所至。

昔住大宅人,今为忍冻民。

复制

《与起来芳三上人游北山寺》

方回 〔元代〕

癖性爱古寺,郁郁乌龙山。

癖性爱古树,万松拥禅关。

偶与二三僧,共此一日閒。

索茗古寺里,系马古树间。

树古生凉飚,寺古殊尘寰。

古貌各清怪,古心俱恬憪。

忽有古笛声,牧儿度前湾。

古人谓不足,古风斯已还。

复制

《舟行青溪道中入歙十二首》

方回 〔元代〕

蕨拳欲动茗抽芽,节近清明路近家。

五日缓行三百里,夹溪随处有桃花。

复制

《别秀亭五首》

方回 〔元代〕

醉翁亭记四时乐,我乐谓何宁不惭。

满地落花供妓席,隔江残雪认僧庵。

邦人解学推敲势,野叟时同尔汝谈。

盗贼猖狂兵革沸,谁怜此老苦中甘。

复制

《为魏塘王居士留三日二首 其二》

方回 〔元代〕

魏塘酒贱蟹螯肥,久要人情忍重违。

呼妓访僧俱不必,醉三昼夜可言归。

复制

《赵氏鄮山书院诗》

方回 〔元代〕

国学在国,乡校在乡。

在遂曰序,在党曰庠。

虞夏殷周,厥制弥详。

家亦有塾,以修以藏。

蒙而已养,长罔不臧。

下而为士,上而侯王。

莫不有师,扶纲植常。

生人之类,赖此以生。

四海九州,以治以平。

家德户行,靡刑靡兵。

岂若后世,丧实存名。

业岂无斋,论亦有堂。

所习伊何,止于词章。

剽窃掇拾,青紫为荣。

高虚卑浅,烛理弗明。

亦儒其冠,亦公亦卿。

鄮山之塾,谁实成之。

匪有所觊,而斯营之。

一圣百贤,厥庑煌煌。

睎之则是,景行是行。

复制

《题程氏麟嘉寿域》

方回 〔元代〕

当年此地瑞麒麟,预卜佳城寿槚春。

早把一官为长物,永期千岁作全人。

盈消虚息知时命,战履兢临保性真。

马革裹尸空大,宁骑款段了閒身。

复制

《偶题五言绝句五首》

方回 〔元代〕

春秋逾致仕,南北粗知名。

有客有相问,如何不治生。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