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元代 / 刘因 / 秋莲
拼 译 译

《秋莲》

刘因 〔元代〕

瘦影亭亭不自容,淡香杳杳欲谁通?不堪翠减红销际,更在江清月冷中。

拟欲青房全晚节,岂知白露已秋风。

盛衰老眼依然在,莫放扁舟酒易空。

秋莲 - 译文及注释

译文盛开在夏季的莲花到了秋天经受不住风霜的侵袭而渐渐凋不了。淡淡的清香也不再引起路人欣赏的兴趣了。在江清月冷中,更不能让人忍受的是秋莲的花叶已经败落了。本来还以为莲蓬成长起来可以保持秋莲的晚节,哪里知道白高之时秋风已经刮起。大自然的变化和人世的变化一样,盛衰都在我的老眼中历历分明,还是不要让小船上的酒杯空着,珍惜眼前的好时光吧。

注释秋莲:宋代理学创始人周敦颐有一篇著名的散文《爱莲说》,借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寄托高洁的志趣。这首咏物诗,以秋莲自喻,寄托身世之感,感情真挚沉痛,理趣隽永,从中可以看出宋代理学对刘因的深刻影响。亭亭:耸立的样子。不自容:形容荷茎细弱不能自持。杳杳:深远的样子。此处形容香气飘得很远。欲谁通:想同谁人同消息呢?不堪:不能忍受。翠减红销:指秋天红花凋残,绿叶飘零。拟:打算。青房:指莲蓬。白高:节气名,这里亦可解释为高水。盛衰:有双关之意,既可指莲花的盛衰,也可以指世代的盛衰、朝代的更迭。老:这里借指阅历多有经验。莫放:不要让,不要使得。扁舟:小舟。▲

邓安生,叶君远.《中国古典诗歌基础文库·元明清诗卷》.杭州:浙江文学出版社,1996:50

王德明.《古代咏物诗精选点评》.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262

胡光舟,周满江.《中国历代名诗分类大典(1)》.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2:603

武安国,聂振弢.《元诗选注》.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99

黄益庸,张亚真.《千年千家诗》.哈尔滨:黑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1990:172

容城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容城县拒马诗社.《容城诗选》.北京:改革出版社,1989:17

王坤.《中华古诗文精品导读》.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1:295

《新编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编委会.《新编古汉语常用字字典》.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1

秋莲 - 赏析

孟浩然诗有“看取莲税净,应方不染心”之句;周敦颐谓。莲,花之君于者也”,极赞其。出淤泥而不染”。自古以来,莲花便是人们心圆中高洁品性的象征,诗家墨客每每称叹颂美,寄情写意,留下不少名篇佳句。

然而,刘因这首《秋莲》却独脱旧制,不是正面歌颂莲花之洁美形质,而是以深沉抑郁的笔调伤惋秋后莲花之凋萎衰残。诗旨所在,是对美好事物横遭厄运的悼惜,也是自己坎坷身世、苦闷心绪的写照,别具一番情味,别呈一种意趣。

首联开笔于“瘦影”二字,写出了“秋莲”枯衰的躯形,虽然仍是“亭亭”竖起,却瘦弱乏力,难以自持。“影”固如此,“香”更微淡,杳杳飘散之时,不知欲与谁相通消息。“不自容”,已见立身极其不易,随时均有倒下的可能;“欲谁通”,又显寂寞无朋,四周寻不到足以互慰的同伴,自怜、自叹、孤立、怅惘,种种辛酸情绪在两句中流露无遗。

颔联进一步针对。秋莲’的遭遇与严酷的环境作了具体描述,当日盛开的花朵凋谢了,碧绿的叶子枯萎了,正是不堪忍受的“翠减红销”之际。尤有甚者,眼前的环境,江水清凉,月色冷漠,更增添了寒惨凄苦的气息。如果说前两句写了“秋莲”萎顿落寞的状态,那么,这两句则点明造成此种状态的原因是大自然消长生杀的基本规律所致,这是一种不可抗拒的规律。

颈联笔意转深,谓“秋莲”虽已落尽铅华,却欲留得青青莲房,以保持美好的“晚节”;不料白露寒霜中吹来了凛冽秋风,连这一颗微小的秋实也将被横扫净尽。显然无论往日的花开得何等鲜艳,无论它的本质何等洁美,在严酷的季节,面临无情的风霜,“秋莲”被摧残而衰亡的命运是不可逃脱的。

至此,这三联六句,字面上是句句写“秋莲”,但实际上却是处处写诗人自己。联系刘因的身世,他是南宋入元的遗民,作为元初的一位有影响的诗人,他在不少诗作中表露了对宋朝的追忆和怀恋、对当代政治与社会现实的不满以及对自己坎坷遭遇的感伤。这首诗正是以象征的手法,借咏“秋莲”来寄托感慨,诗中所写“秋莲”的一切情状都暗示着诗人自身的遭遇。因此,尾联两句,便明确点出世道、人生的盛衰变化,在自己眼中依然历历分明,还是聊且逍遥自乐,不要令小船上的酒杯空着。于愁闷之时想到了酒,希望在“醉乡”中逃避现实、自我完善,这是古代历遭磨难的不得志的知识分子常常采用的一种“解脱”手段;就诗歌作品中的此类内容而论,所造成的感情韵味,则宛如发出一声无可奈何的叹息。

这首律诗以四分之三的笔墨吟咏秋莲,笔触细腻入微,既写了此花在特定环境下的形态、香气、色泽、花实,又写了江、月、风、露等与之同时并存的自然景物。其中以“瘦影亭亭”对“淡香杏杏”、“翠减红销”对“江清月冷”(此为句中对)。“青房全晚节”对“白露已秋风”,均见工巧贴切,独开新意。至于末两句的抒情,可谓真挚沉痛,寓旨幽深,为读者留下了品味回思的余地。▲

王坤.《中华古诗文精品导读》.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1:295

秋莲 - 创作背影

这首七律是托物寄意之作。诗人生于蒙古军灭金之后的1249年,其时南宋政权已处在风雨飘摇之中。宋亡后他也一度被迫仕元,任赞善大夫之职,虽然不久借口母病辞归.但始终悔恨自己的失节。这首诗就是借咏秋莲来写自己无可奈何的处晓和难全晚节的悔恨。

王坤.《中华古诗文精品导读》.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1:295

刘因

作者:刘因

刘因(1249~1293) 元代著名理学家、诗人。字梦吉,号静修。初名骃,字梦骥。雄州容城(今河北容城县)人。3 岁识字,6岁能诗,10岁能文,落笔惊人。年刚20,才华出众,性不苟合。家贫教授生徒,皆有成就。因爱诸葛亮“静以修身”之语,题所居为“静修”。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应召入朝,为承德郎、右赞善大夫。不久借口母病辞官归。母死后居丧在家。至元二十八年,忽必烈再度遣使召刘因为官,他以疾辞。死后追赠翰林学士、资政大夫、上护军、追封“容城郡公”,谥“文靖”。明朝,县官乡绅为刘因建祠堂。 

刘因其它诗文

《玉漏迟 泛舟东溪》

刘因 〔元代〕

故园平似掌。

人生何必,武陵溪上。

三尺蓑衣,遮断红尘千丈。

不学东山高卧,也不似、鹿门长往。

君试望。

远山*处,白云无恙。

自唱。

一曲渔歌,觉无复当年,缺壶悲壮。

老境羲皇,换尽平生豪爽。

天设四时佳兴,要留待、幽人清赏。

花又放。

满意一篙春浪。

复制

《龙潭》

刘因 〔元代〕

盘磴脱交荫,平坛得高岑。

高岑不可攀,哀湍激幽音。

穷源岂不得,爽气来骎骎。

灵润发山骨,沮洳下崖阴。

为问石上苔,妙理谁曾寻。

乾坤有乾溢,此水无古今。

下有灵物栖,倒影毛发森。

东州旱连岁,呼龙动云林。

顾此百丈潭,岂无三日霖。

为霖此虽能,鞭策由天心。

日暮碧云合,空山深复深。

复制

《即席以韵课诸生东斋诸物 其三 醉梨》

刘因 〔元代〕

白雪春香洗未残,玄霜谁遣冻成团。

涞封圆颗盘增滑,蜜和浓浆齿避寒。

绿蚁从今忘病渴,金花无地著馀酸。

快人风味依然在,莫作寻常软熟看。

《观梅有感》

刘因 〔元代〕

东风吹落战尘沙,梦想西湖处士家。

只恐江南春意减,此心元不为梅花。

《咏曾点》

刘因 〔元代〕

独向舞雩风下来,心斋门外欲生苔。归时过著颜家巷,说与城南花正开。

复制

《西山》

刘因 〔元代〕

西山龙蟠几千里,力尽西风吹不起。

夜来赤脚踏苍鳞,一著神鞭上箕尾。

天风泠泠清入肌,醉抱明月人间归。

嫦娥洒泪不敢语,银河鼓浪沾人衣。

寄谢君平莫饶舌,袖中此物无人知。

复制

《清平乐·山翁醉也》

刘因 〔元代〕

山翁醉也。欲返黄茅舍。醉里忽闻留我者。说道群花未谢。脱巾就挂松龛。觉来酒兴方酣。欲借白云为笔,淋漓洒遍晴岚。

复制

《白马篇》

刘因 〔元代〕

白马谁家子?翩翩秋隼飞。袖中老蛟鸣,走击秦会之。

事去欲名留,自言臣姓施。二十从军行,三十始来归。

矫首望八荒,功业无可为。将身弭大患,报效或在兹。

岂不知非分,常恐负所期。非干复雠怨,不为酬恩思。

伟哉八尺躯,胆志世所希。惜此博浪气,不遇黄石师。

代天出威福,国柄谁当持?匹夫赫斯怒,时事亦堪悲。

复制

《菩萨蛮 回文》

刘因 〔元代〕

元龙未减当年气。呼山卧向高楼底。今日到山村。青山故意昏。商歌聊一振。千里浮云尽。老子气犹豪。山灵未可骄。

复制

《荷》

刘因 〔元代〕

碧筒和露卷晴霞,锦浪随鲸落晚沙。风趁歌声来弄叶,酒知人意要浮花。

胸中壁立三峰玉,醉里神游太一家。明日清霜看红翠,人生容易鬓成华。

复制

《采石图》

刘因 〔元代〕

何年凿江倚青壁,乞与中原作南北。天公老眼如看画,万里才堪论咫尺。

蛾眉亭中愁欲滴,曾见江南几亡国。百年回首又戈船,可怜辛苦矶头石。

江头老父说当年,夜卷长风晓无迹。古人衮衮去不返,江水悠悠来无极。

只今莫道昔人非,未必山川似旧时。龙蟠虎踞有时歇,月白风清无尽期。

古人看画论兵机,我今看画诗自奇。平生曾有金陵梦,似记扁舟月下归。

复制

《白雁行》

刘因 〔元代〕

北风初起易水寒。北风再起吹江干。北风三起白雁来,寒气直薄朱崖山。

乾坤噫气三百年。一风扫地无留钱。万里江湖想潇洒,伫看春水雁来还。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