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小學文言文)

/ 詩人(小學文言文) / 小說(小學文言文) / 古籍(小學文言文)

《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 〔明代〕

余幼時即嗜學。

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於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

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

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

既加冠,益慕聖賢之道 。

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

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

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

當余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窮冬烈風,大雪深數尺,足膚皸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

同捨生皆被綺繡,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左佩刀,右備容臭,燁然若神人;余則縕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艷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

蓋余之勤且艱若此。

今雖耄老,未有所成,猶幸預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寵光,綴公卿之後,日侍坐備顧問,四海亦謬稱其氏名,況才之過於余者乎?今諸生學於太學,縣官日有廩稍之供,父母歲有裘葛之遺,無凍餒之患矣;坐大廈之下而誦詩書,無奔走之勞矣;有司業、博士為之師,未有問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書,皆集於此,不必若余之手錄,假諸人而後見也。

其業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質之卑,則心不若余之專耳,豈他人之過哉?東陽馬生君則,在太學已二年,流輩甚稱其賢。

余朝京師,生以鄉人子謁余,撰長書以為贄,辭甚暢達。

與之論辨,言和而色夷。

自謂少時用心於學甚勞,是可謂善學者矣。

其將歸見其親也,余故道為學之難以告之。

謂余勉鄉人以學者,余之志也;詆我夸際遇之盛而驕鄉人者,豈知予者哉?。

《敢问夫子恶乎长》

孟子 〔先秦〕

「敢問夫子惡乎長?」曰:「我知言,我善養吾浩然之氣。

」「敢問何謂浩然之氣?」曰:「難言也。

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於天地之間。

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

是集義所生者,非義襲而取之也。

行有不慊於心,則餒矣。

我故曰,告子未嘗知義,以其外之也。

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長也。

無若宋人然: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芒芒然歸,謂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其子趨而注視之,苗則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長者寡矣。

以為無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長者,揠苗者也,非徒無益,而又害之。

」「何謂知言?」曰:「詖辭知其所蔽,淫辭知其所陷,邪辭知其所離,遁辭知其所窮。

——生於其心,害於其政;發於其政,害於其事。

聖人復起,必從吾言矣。

」。

《公输》

墨子及弟子 〔先秦〕

公輸盤為楚造雲梯之械,成,將以攻宋。

子墨子聞之,起於魯,行十日十夜,而至於郢,見公輸盤。

公輸盤曰:「夫子何命焉為?」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願借子殺之。

」公輸盤不說。

子墨子曰:「請獻十金。

」公輸盤曰:「吾義固不殺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請說之。

吾從北方聞子為梯,將以攻宋。

宋何罪之有?荊國有餘於地,而不足於民,殺所不足而爭所有餘,不可謂智;宋無罪而攻之,不可謂仁;知而不爭,不可謂忠。

爭而不得,不可謂強。

義不殺少而殺眾,不可謂知類。

」公輸盤服。

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公輸盤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子墨子曰:「胡不見我於王?」公輸盤曰:「諾。

」子墨子見王,曰:「今有人於此,舍其文軒,鄰有敝輿而欲竊之;舍其錦繡,鄰有短褐而欲竊之;舍其粱肉,鄰有糠糟而欲竊之——此為何若人?」王曰:「必為有竊疾矣。

」子墨子曰:「荊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猶文軒之與敝輿也。

荊有雲夢,犀兕麋鹿滿之,江漢之魚鱉黿鼉為天下富,宋所謂無雉兔鮒魚者也,此猶粱肉之與糠糟也。

荊有長松文梓楩楠豫章,宋無長木,此猶錦繡之與短褐也。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為與此同類。

」王曰:「善哉!雖然,公輸盤為我為雲梯,必取宋。

」於是見公輸盤。

子墨子解帶為城,以牒為械,公輸盤九設攻城之機變,子墨子九距之。

公輸盤之攻械盡,子墨子之守圉有餘。

公輸盤詘,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楚王問其故。

子墨子曰:「公輸子之意不過欲殺臣。

殺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

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雖殺臣,不能絕也。

」楚王曰:「善哉。

吾請無攻宋矣。

」子墨子歸,過宋。

天雨,庇其閭中,守閭者不內也。

故曰:治於神者,眾人不知其功。

爭於明者,眾人知之。

《娘子军》

孔平仲 撰 〔宋代〕

唐高祖之第三女,微時嫁柴紹。

高祖起兵反隋,紹與妻謀曰:「尊公欲掃平天下,紹欲迎接義旗,二人同去則不可,吾獨行又俱後害,未知機如何?」妻曰:「公宜速去。

予一婦人,臨時自為計。

」紹即間行至太原投高祖。

妻乃歸酃縣,散家資,起兵以應高祖,得兵七萬人,頗多為女子,與太宗俱圍京城,號曰娘子軍。

京城平,封為平陽公主。

《郑人买履》

韩非 〔先秦〕

鄭人有欲買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歸取之。

及反,市罷,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試之以足? 」曰:「寧信度,無自信也。

」。

《曾子杀彘 / 曾子烹彘》

韩非 〔先秦〕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隨之而泣。

其母曰:「汝還,顧反為女殺彘。

」妻適市來,曾子欲捕彘殺之。

妻止之曰:「特與嬰兒戲耳。

」曾子曰:「嬰兒非與戲也。

嬰兒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學者也,聽父母之教。

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遂烹彘也。

《墨子怒耕柱子》

墨子及弟子 撰 〔先秦〕

墨子怒耕柱子。

耕柱子曰:「我無愈於人乎?」墨子曰:「我將上太行,以驥與牛駕,子將誰策?」耕柱子曰:「將策驥也。

」墨子曰:「何故策驥也?」耕柱子曰 :「驥足以策。

」 墨子曰:「我亦以子為足以策,故怒之。

」耕柱子悟。

《陈万年教子》

班固 撰 〔两汉〕

陳萬年乃朝中重臣也,嘗病,召子咸教戒於床下。

語至三更,咸睡,頭觸屏風。

萬年大怒,欲杖之,曰:「乃公戒汝,汝反睡,不聽吾言,何也?」咸叩頭謝曰:「具曉所言,大要教咸諂也。

」萬年乃不復言。

《一箧磨穴砚》

佚名 〔未知〕

古人有學書於人者,自以為藝成,辭而去。

師曰:「吾有一篋物,不欲付他人,願托置於某山下。

」其人受之,因其封題不甚密,乃啟而視之,皆磨穴之硯也,數十枚,方知師夙用者。

頓覺羞愧,及反而學,至精其藝。

《陈谏议教子》

朱熹、李幼武撰 〔宋代〕

宋陳諫議家有劣馬,性暴,不可馭,蹄齧傷人多矣。

一日,諫議入廄,不見是馬,因詰仆:「彼馬何以不見?」仆言為陳堯咨售之賈人矣。

堯咨者,陳諫議之子也。

諫議遽召子,曰:「汝為貴臣,家中左右尚不能制,賈人安能蓄之?是移禍於人也!」急命人追賈人取馬,而償其直。

戒仆養之終老。

時人稱陳諫議有古仁之風。

《田子方教育子击》

司马光 〔宋代〕

子擊出,遭田子方於道,下車伏謁。

子方不為禮。

子擊怒,謂子方曰:「富貴者驕人乎?貧賤者驕人乎?」子方曰:「亦貧賤者驕人耳!富貴者安敢驕人!國君而驕人,則失去國;大夫而驕人則失去家。

失其國者未聞有以國待之者也,失其家者未聞有以家待之者也。

夫士貧賤,言不用,行不合,則納履而去耳,安往而不得貧賤哉!」子擊乃謝之。

《孟子见梁襄王》

孟子及弟子 〔先秦〕

孟子見梁襄王。

出,語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見所畏焉。

卒然問曰:『天下惡乎定?』吾對曰:『定於一。

』『孰能一之?』對曰:『不嗜殺人者能一之。

』『孰能與之?』對曰:『天下莫不與也。

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間旱,則苗槁矣。

天油然作雲,沛然下雨,則苗浡然興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殺人者也。

如有不嗜殺人者,則天下之民皆引領而望之矣。

誠如是也,民歸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誰能御之?』」。

《逍遥游(节选)》

庄周 〔先秦〕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

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

化而為鳥,其名為鵬。

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

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齊諧》者,志怪者也。

《諧》之言曰:「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

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

覆杯水於坳堂之上,則芥為之舟;置杯焉則膠,水淺而舟大也。

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

故九萬里,則風斯在下矣,而後乃今培風;背負青天而莫之夭閼者,而後乃今將圖南。

蜩與學鳩笑之曰:「我決起而飛,搶榆枋而止,時則不至,而控於地而已矣,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適莽蒼者,三餐而反,腹猶果然;適百里者,宿舂糧,適千里者,三月聚糧。

之二蟲又何知?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楚之南有冥靈者,以五百歲為春,五百歲為秋。

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

此大年也。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眾人匹之。

不亦悲乎!湯之問棘也是已:「窮髮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有魚焉,其廣數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為鯤。

有鳥焉,其名為鵬。

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雲。

摶扶搖羊角而上者九萬里,絕雲氣,負青天,然後圖南,且適南冥也。

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適也?我騰躍而上,不過數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間,此亦飛之至也。

而彼且奚適也?』」此小大之辯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鄉,德合一君,而征一國者,其自視也,亦若此矣。

而宋榮子猶然笑之。

且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舉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內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斯已矣。

彼其於世,未數數然也。

雖然,猶有未樹也。

夫列子御風而行,泠然善也。

旬有五日而後反。

彼於致福者,未數數然也。

此雖免乎行,猶有所待者也。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故曰: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

《荆轲刺秦王》

刘向 编 〔两汉〕

秦將王翦破趙,虜趙王,盡收其地,進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懼,乃請荊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則雖欲長侍足下,豈可得哉?」荊卿曰:「微太子言,臣願得謁之。

今行而無信,則秦未可親也。

夫今樊將軍,秦王購之金千斤,邑萬家。

誠能得樊將軍首,與燕督亢之地圖,獻秦王,秦王必說見臣,臣乃得有以報太子。

」太子曰:「樊將軍以窮困來歸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傷長者之意,願足下更慮之!」荊軻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見樊於期,曰:「秦之遇將軍,可謂深矣。

父母宗族,皆為戮沒。

今聞購樊將軍之首,金千斤,邑萬家,將奈何?」樊將軍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於骨髓,顧計不知所出耳!」軻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國之患,而報將軍之仇者,何如?」於期乃前曰:「為之奈何?」荊軻曰:「願得將軍之首以獻秦,秦王必喜而善見臣。

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則將軍之仇報,而燕國見陵之恥除矣。

將軍豈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進曰:「此臣之日夜切齒拊心也,乃今得聞教!」遂自刎。

太子聞之,馳往,伏屍而哭,極哀。

既已,不可奈何,乃遂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於是太子預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趙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藥 淬之。

以試人,血濡縷,人無不立死者。

乃為裝遣荊軻。

燕國有勇士秦武陽,年十二,殺人,人不敢與忤視。

乃令秦武陽為副。

荊軻有所待,欲與俱,其人居遠未來,而為留待。

頃之未發,太子遲之。

疑其有改悔,乃復請之曰:「日以盡矣,荊卿豈無意哉?丹請先遣秦武陽!」荊軻怒, 叱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豎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測之強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與俱。

今太子遲之,請辭決矣!」遂發。

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至易水上,既祖,取道。

高漸離擊築,荊軻和而歌,為變徵之聲,士皆垂淚涕泣。

又前而為歌曰:「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復為慷慨羽聲,士皆瞋目,發盡上指冠。

於是荊軻遂就車而去,終已不顧。

既至秦,持千金之資幣物,厚遺wèi秦王寵臣中庶子蒙嘉。

嘉為先言於秦王曰:「燕王誠振怖大王之威,不敢興兵以拒大王,願舉國為內臣。

比諸侯之列,給貢職如郡縣,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廟。

恐懼不敢自陳,謹斬樊於期頭,及獻燕之督亢之地圖,函封,燕王拜送於庭,使使以聞大王。

唯大王命之。

」秦王聞之,大喜。

乃朝服,設九賓,見燕使者咸陽宮。

荊軻奉樊於期頭函,而秦武陽奉地圖匣,以次進。

至陛下,秦武陽色變振恐,群臣怪之,荊軻顧笑武陽,前為謝曰:「北蠻夷之鄙人,未嘗見天子,故振懾,願大王少假借之,使畢使於前。

」秦王謂軻曰:「起,取武陽所持圖!」軻既取圖奉之, 發圖,圖窮而匕首見。

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

未至身,秦王驚,自引而起,絕袖。

拔劍,劍長,操其室。

時恐急,劍堅,故不可立拔。

荊軻逐秦王,秦王還柱而走。

群臣驚愕,卒起不意,盡失其度。

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諸郎中執兵,皆陳殿下,非有詔不得上。

方急時,不及召下兵,以故荊軻逐秦王,而卒惶急無以擊軻,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時,侍醫夏無且以其所奉藥囊提軻。

秦王方還柱走,卒惶急不知所為。

左右乃曰:「王負劍!王負劍!」遂拔以擊荊軻,斷其左股。

荊軻廢,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

秦王復擊軻,被八創。

軻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罵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約契以報太子也。

」左右既前,斬荊軻。

秦王目眩良久。

《季氏将伐颛臾》

孔子及弟子 〔先秦〕

季氏將伐顓臾。

冉有、季路見於孔子曰:「季氏將有事於顓臾。

」孔子曰:「求!無乃爾是過與?夫顓臾,昔者先王以為東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

何以伐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陳力就列,不能者止。

』危而不持,顛而不扶,則將焉用彼相矣?且爾言過矣。

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是誰之過與?」冉有曰:「今夫顓臾,固而近於費。

今不取,後世必為子孫憂。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

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

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

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

既來之,則安之。

今由與求也,相夫子,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而謀動干戈於邦內。

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牆之內也。

」。

《黔之驴》

柳宗元 〔唐代〕

黔無驢,有好事者船載以入。

至則無可用,放之山下。

虎見之,龐然大物也,以為神,蔽林間窺之。

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驢一鳴,虎大駭,遠遁;以為且噬己也,甚恐。

然往來視之,覺無異能者;益習其聲,又近出前後,終不敢搏。

稍近,益狎,盪倚沖冒。

驢不勝怒,蹄之。

虎因喜,計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㘚,斷其喉,盡其肉,乃去。

噫!形之龐也類有德,聲之宏也類有能。

向不出其技,虎雖猛,疑畏,卒不敢取。

今若是焉,悲夫!。

《夸父逐日》

佚名 〔先秦〕

夸父與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飲,飲於河、渭;河、渭不足,北飲大澤。

未至,道渴而死。

棄其杖,化為鄧林。

《世无良猫》

乐钧 〔清代〕

某惡鼠,破家求良貓。

厭以腥膏,眠以氈罽。

貓既飽且安,率不食鼠,甚者與鼠遊戲,鼠以故益暴。

某怒,遂不復蓄貓,以為天下無良貓也。

是無貓邪,是不會蓄貓也。

《贾人食言》

邹弢 〔清代〕

濟陰之賈人,渡河而亡其舟,棲於浮苴之上,號呼救命。

有漁者以舟往救之。

未至,賈人曰:"我富者也,能救我,予爾百金!"漁者載而登陸,則予十金。

漁者曰:"向許百金而今但予十金?"賈人勃然作色曰:"若漁者也,一日捕魚能獲幾何?而驟得十金猶為不足乎?"漁者黯然而退。

他日,賈人浮呂梁而下,舟薄於石,又覆,而漁者在焉。

或曰:"何以不就?"漁者曰:"是許金而不酬者也!"未久,賈人沒。

《秋​水​(节​选)》

庄子及门徒 〔先秦〕

秋水時至,百川灌河。

涇流之大,兩涘渚崖之間,不辯牛馬。

於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

順流而東行,至於北海。

東面而視,不見水端。

於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嘆曰:「野語有之曰:『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

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始吾弗信,今吾睹子之難窮也,吾非至於子之門,則殆矣,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

」 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曲士不可以語於道者,束於教也。

今爾出於崖涘,觀於大海,乃知爾丑,爾將可與語大理矣。

天下之水,莫大於海。

萬川歸之,不知何時止而不盈;尾閭泄之,不知何時已而不虛;春秋不變,水旱不知。

此其過江河之流,不可為量數。

而吾未嘗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於天地,而受氣於陰陽,吾在天地之間,猶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

方存乎見少,又奚以自多!計四海之在天地之間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澤乎?計中國之在海內不似稊米之在大倉乎?號物之數謂之萬,人處一焉;人卒九州,穀食之所生,舟車之所通,人處一焉。

此其比萬物也,不似豪末之在於馬體乎?五帝之所連,三王之所爭,仁人之所憂,任士之所勞,盡此矣!伯夷辭之以為名,仲尼語之以為博。

此其自多也,不似爾向之自多於水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