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古籍 / 子部 / 儒家類 / 近思錄 / 卷十二·警戒
拼

卷十二·警戒

近思錄

〔子部〕

1、濂溪先生曰:仲由喜聞過,令名無窮焉。今人有過,不喜人規,如護疾而忌醫,寧滅其身而無悟也。噫!——周敦頤《通書·過》

2、伊川先生曰:德善日積,則福祿日臻。德逾於祿,則雖盛而非滿。自古隆盛,未有不失道而喪敗者也。——《程氏易傳·泰傳》

3、人之豫樂,心悅之,故遲遲,遂至於耽戀不能已也。《豫》之六二,以中正自守,其介如石,其去之速,不俟終日。如二可謂見幾而作者也。蓋中正故其守堅,而能辨之早,去之速也。——《程氏易傳·豫傳》

4、聖人為戒,必於方盛之時。方其盛而不知戒,故狃安富則驕侈生,樂舒肆則綱紀壞,忘禍亂則釁孳萌,是以浸婬不知亂之生也。——《程氏易傳·臨傳》

5、《復》之六三,以陰躁處動之極,復之頻數而不能固者也。復貴安固,頻復頻失,不安於復也。復善而屢失,危之道也。聖人開遷善之道,與其復而危其屢失,故云「厲無咎,」不可以頻失而戒其復也,頻失則為危,屢復何咎?過在失而不在復也。——《程氏易傳·復傳》

6、睽極則喭戾而難合,剛極則躁暴而不詳,明極則過察而多疑。暌之上九,有六三之正應,實不孤。而其才性如此,自睽孤也。如人雖有親黨,而多自疑猜,妄生乖離,雖處骨肉親黨之間,而常孤獨也。——《程氏易傳·暌傳》

7、《解》之六三曰:「負且乘,致寇至,貞吝。」傳曰:小人而竊盛位,雖勉為正事,而氣質卑下,本非在上之物,終可吝也。若能大正,則如何?曰:大亞非陰柔所能也。若能之,則是化為君子矣。——《程氏易傳·解傳》

8、《益》之上九曰:「莫益之,或擊之。」傳曰:理者天下之至公,利者眾人所同欲。苟公其心,不失其正理,則與眾同利,無侵於人,人亦欲與之,若切於好利,蔽於自私,求自益以損於人,則人亦與之力爭,故莫肯益之,而有擊奪之者矣。——《程氏易傳·益傳》

9、《艮》之九三曰:「艮其限,列其夤,厲薰心。」傳曰:夫止道貴乎得宜,行止不能以時,而定於一,則處世乖戾,與物睽絕,其危甚矣。人之固止一隅,而舉世莫與宜者,則艱蹇忿畏,焚撓其中,豈有安裕之理?厲薰心」,謂不安之勢,熏爍其中也。——《程氏易傳·艮傳》

10、雖舜之聖,且畏巧言令色,說之惑人,易入而可懼也如此。——《程氏易傳·兌傳》

11、治水,天下之大任也,非其至公之心,能捨己從人,盡天下之議,則不能成其功,豈方命圮族者所能乎?鯀雖九年而功弗成,然其所治,固非他人所及也。惟其功有敘,故其自任益強,喭戾圮益甚,公議隔而人心離矣,是其惡益顯,而功卒不可成也。——《程氏經說·書解》

12、人於外物奉身者,事事要好,只有自家一個身與心卻不要好。苟得外面物好時,卻不知道自家身與心已先不好了也。——《一程遺書》卷一

  • 上一篇: 卷十一·教學
  • 下一篇: 卷十三·異端
  • 近思錄
    近思錄
    本書是南宋朱熹和呂祖謙編訂的理學入門書和概論性著作,選取了北宋理學家周敦頤、程顥、程頤、張載4人語錄622條,分類編輯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