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古籍 / 史部 / 正史類 / 舊唐書 / 列传(卷一百四十四)
拼

卷一百四十四

舊唐書

〔史部〕

突厥上

○突厥之始,啟民之前,《隋書》載之備矣,只以入國之事而述之。

始畢可汗咄吉者,啟民可汗子也。隋大業中嗣位,值天下大亂,中國人奔之者 眾。其族強盛,東自契丹、室韋,西盡吐谷渾、高昌諸國,皆臣屬焉。控弦百餘萬, 北狄之盛,未之有也。高視陰山,有輕中夏之志。

可汗者,猶古之單于;妻號可賀敦,猶古之閼氏也。其子弟謂之特勒,別部領 兵者皆謂之設。其大官屈律啜,次阿波,次頡利發,次吐屯,次俟斤,並代居其官 而無員數,父兄死則子弟承襲。

高祖起義太原,遣大將軍府司馬劉文靜聘於始畢,引以為援。始畢遣其特勒康 稍利等獻馬千匹,會於絳郡。又遣二千騎助軍,從平京城。及高祖即位,前後賞賜, 不可勝紀。始畢自恃其功,益驕踞;每遣使者至長安,頗多橫恣。高祖以中原未定, 每優容之。

武德元年,始畢使骨咄祿特勒來朝,宴於太極殿,奏《九部樂》,賚錦彩布絹 各有差。二年二月,始畢帥兵渡河,至夏州,賊帥梁師都出兵會之,謀入抄掠。授 馬邑賊帥劉武周兵五百餘騎,遣入句注,又追兵大集,欲侵太原。是月,始畢卒, 其子什缽苾以年幼不堪嗣位,立為泥步設,使居東偏,直幽州之北。立其弟俟利弗 設,是為處羅可汗。

處羅可汗嗣位,又以隋義成公主為妻,遣使入朝告喪。高祖為之舉哀,廢朝三 日,詔百官就館吊其使者,又遣內史舍人鄭德挺往吊處羅,賜物三萬段。處羅此後 頻遣使朝貢。先是,隋煬帝蕭後及齊王暕之子政道,陷於竇建德。三年二月,處羅 迎之,至於牙所,立政道為隋王。隋末中國人在虜庭者,悉隸於政道,行隋正朔, 置百官,居於定襄城,有徒一萬。時太宗在籓,受詔討劉武周,師次太原,處羅遣 其弟步利設率二千騎與官軍會。六月,處羅至并州,總管李仲文出迎勞之。留三日, 城中美婦人多為所掠,仲文不能制。俄而,處羅卒,義成公主以其子奧射設丑弱, 廢不立之,遂立處羅之弟咄苾,是為頡利可汗。

頡利可汗者,啟民可汗第三子也。初為莫賀咄設,牙直五原之北。高祖入長安, 薛舉猶據隴右,遣其將宗羅攻陷平涼郡,北與頡利連結。高祖患之,遣光祿卿宇 文歆齎金帛以賂頡利。歆說之,令絕交於薛舉。初,隋五原太守張長遜,因亂以其 所部五原城隸於突厥。歆又說頡利遣長遜入朝,以五原地歸於我。頡利並從之,因 發突厥兵及長遜之眾,並會於太宗軍所。武德三年,頡利又納義城公主為妻,以始 畢之子什缽苾為突利可汗,遣使入朝,告處羅死。高祖為之罷朝一日,詔百官就館 吊其使。

頡利初嗣立,承父兄之資,兵馬強盛。有憑陵中國之志。高祖以中原初定,不 遑外略,每優容之,賜與不可勝計。頡利言辭悖傲,求請無厭。四年四月,頡利自 率萬餘騎,與馬邑賊苑君璋將兵六千人共攻雁門。定襄王李大恩擊走之。先是漢陽 公蘇瑰、太常卿鄭元璹、左驍衛大將軍長孫順德等各使於突厥,頡利並拘之。我亦 留其使,前後數輩。至是為大恩所挫,於是乃懼,仍放順德還,更請和好。獻魚膠 數十斤,欲充二國同於此膠。高祖嘉之,放其使者特勒熱寒、阿史德等還蕃,賜以 金帛。

五年春,李大恩奏言突厥饑荒,馬邑可圖。詔大恩與殿內少監獨孤晟帥師討苑 君璋,期以二月會於馬邑。晟後期不至,大恩不能獨進,頓兵新城以待之。頡利遣 數萬騎與劉黑闥合軍,進圍大恩。王師敗績,大恩歿於陣,死者數千人。六月,劉 黑闥又引突厥萬餘騎入抄河北。頡利復自率五萬騎南侵,至於汾州。又遣數千騎西 入靈、原等州,詔隱太子出豳州道,太宗出蒲州道以討之。時頡利攻圍并州,又分 兵入汾、潞等州,掠男女五千餘口,聞太宗兵至蒲州,乃引兵出塞。

七年八月,頡利、突利二可汗舉國入寇,道自原州,連營南上。太宗受詔北討, 齊王元吉隸焉。初,關中霖雨,糧運阻絕,太宗頗患之,諸將憂見於色,頓兵於豳 州。頡利、突利率萬餘騎奄至城西,乘高而陣,將士大駭。太宗乃親率百騎馳詣虜 陣,告之曰:「國家與可汗誓不相負,何為背約深入吾地?我秦王也,故來一決。 可汗若自來,我當與可汗兩人獨戰;若欲兵馬總來,我唯百騎相御耳。」頡利弗之 測,笑而不對。太宗又前,令騎告突利曰:「爾往與我盟,急難相救;爾今將兵來, 何無香火之情也?亦宜早出,一決勝負。」突利亦不對。太宗前,將渡溝水,頡利 見太宗輕出,又聞香火之言,乃陰猜突利。因遣使曰:「王不須渡,我無惡意,更 欲共王自斷當耳。」於是稍引卻,各斂軍而退。太過因縱反間於突利,突利悅而歸 心焉,遂不欲戰。其叔侄內離,頡利慾戰不可,因遣突利及夾畢特勒阿史那思摩奉 見請和,許之。突利因自托於太宗,願結為兄弟。思摩初奉見,高祖引升御榻,頓 顙固辭。高祖謂曰:「頡利誠心遣特勒朝拜,今見特勒,如見頡利。」固引之,乃 就坐,尋封思摩為和順王。

八年七月,頡利集兵十餘萬,大掠朔州,又襲將軍張瑾於太原。瑾全軍並沒, 脫身奔於李靖。出師拒戰,頡利不得進,屯於并州。太宗帥師討之,次蒲州;頡利 引兵而去,太宗旋師。

九年七月,頡利自率十餘萬騎進寇武功,京師戒嚴。己卯,進寇高陵,行軍總 管左武候大將軍尉遲敬德與之戰於涇陽,大破之,獲俟斤阿史德烏沒啜,斬首千餘 級。癸未,頡利遣其腹心執失思力入朝為覘,自張形勢云:「二可汗總兵百萬,今 已至矣。」太宗謂之曰:「我與突厥面自和親,汝則背之,我實無愧。又義軍入京 之初,爾父子並親從,我賜汝玉帛,前後極多,何故輒將兵入我畿縣?爾雖突厥, 亦須頗有人心,何故全忘大恩,自誇強盛?我當先戮爾矣!」思力懼而請命,太宗 不許,縶之於門下省。

太宗與侍中高士廉、中書令房玄齡、將軍周范馳六騎幸渭水之上,與頡利隔津 而語,責以負約。其酋帥大驚,皆下馬羅拜。俄而,眾軍繼至,頡利見軍容大盛, 又知思力就拘,由是大懼。太宗獨與頡利臨水交言,麾諸軍卻而陣焉。蕭瑀以輕敵 固諫於馬前,上曰:「吾已籌之,非卿所知也。突厥所以掃其境內,直入渭濱,應 是聞我國家初有內難,朕又新登九五,將謂不敢拒之。朕若閉門,虜必大掠,強弱 之勢,在今一舉。朕故獨出,以示輕之;又耀軍容,使知必戰。事出不意,乖其本 圖,虜入既深,理當自懼。與戰則必克,與和則必固,制服匈奴,自茲始矣!」是 日,頡利請和,詔許焉。車駕即日還宮。乙酉,又幸城西,刑白馬與頡利同盟於便 橋之上,頡利引兵而退。蕭瑀進曰:「初,頡利之未和也,謀臣猛將多請戰,而陛 下不納,臣以為疑。既而虜自退,其策安在?」上曰:「我觀突厥之兵,雖眾而不 整,君臣之計,唯財利是視。可汗獨在水西,酋帥皆來謁我,我因而襲擊其眾,勢 同拉朽。然我已令無忌、李靖設伏於幽州以待之,虜若奔還,伏兵邀其前,大軍躡 其後,覆之如反掌矣!我所以不戰者,即位日淺,為國之道,安靜為務,一與虜戰, 必有死傷;又匈虜一敗,或當懼而修德,結怨於我,為患不細。我今卷甲韜戈,陷 以玉帛,頑虜驕恣,必自此始,破亡之漸,其在茲乎!將欲取之,必固與之,此之 謂也!」九月,頡利獻馬三千匹,羊萬口,上不受;詔頡利所掠中國戶口者悉令歸 之。

貞觀元年,陰山已北薛延陀、回紇、拔也古等部皆相率背叛,擊走其欲谷設。 頡利遣突利討之,師又敗績,輕騎奔還。頡利怒,拘之十餘日;突利由是怨望,內 欲背之。其國大雪,平地數尺,羊馬皆死,人大飢,乃懼我師出乘其弊。引兵入朔 州,揚言會獵,實設備焉。侍臣咸曰:「夷狄無信,先自猜疑,盟後將兵,忽踐疆 境。可乘其便,數以背約,因而討之。」太宗曰:「匹夫一言,尚須存信,何況天 下主乎!豈有親與之和,利其災禍而乘危迫險以滅之耶?諸公為可,朕不為也。縱 突厥部落叛盡,六畜皆死,朕終示以信,不妄討之;待其無禮,方擒取耳。」

二年,突利遣使奏言與頡利有隙,奏請擊之,詔秦武通以并州兵馬隨便應接。 三年,薛延陀自稱可汗於漠北,遣使來貢方物。頡利始稱臣,尚公主,請修婿禮。 頡利每委任諸胡,疏遠族類,胡人貪冒,性多翻覆,以故法令滋彰,兵革歲動,國 人患之,諸部攜貳。頻年大雪,六畜多死,國中大餒,頡利用度不給,復重斂諸部, 由是下不堪命,內外多叛之。上以其請和,後復援梁師都,詔兵部尚書李靖、代州 都督張公謹出定襄道。并州都督李勣、右武衛將軍丘行恭出通漢道,左武衛大將軍 柴紹出金河道,衛孝節出恆安道,薛萬徹出暢武道,並受靖節度以討之。十二月, 突利可汗及郁射設、廕奈特勒等,並帥所部來奔。

四年正月,李靖進屯惡陽嶺,夜襲定襄,頡利驚擾,因徙牙於磧口。胡酋康蘇 密等遂以隋蕭後及楊政道來降。二月,頡利計窘,竄於鐵山,兵尚數萬,使執失思 力入朝謝罪,請舉國內附。太宗遣鴻臚卿唐儉、將軍安修仁持節安撫之,頡利稍自 安。靖乘間襲擊,大破之,遂滅其國。頡利乘千里馬,獨騎奔於從侄沙缽羅部落。 三月,行軍副總管張寶相率眾奄至沙缽羅營,生擒頡利送於京師。太宗謂曰:「凡 有功於我者,必不能忘,有惡於我者,終亦不記。論爾之罪狀,誠為不小,但自渭 水曾面為盟,從此以來,未有深犯,所以錄此,不相責耳!」仍詔還其家口,館於 太僕,稟食之。頡利鬱郁不得志,與其家人或相對悲歌而泣。帝見羸憊,授虢州刺 史,以彼土多麞鹿,縱其畋獵,庶不失物性。頡利辭不願往,遂授右衛大將軍,賜 以田宅。

五年,太宗謂侍臣曰:「天道福善禍淫,事猶影響。昔啟民亡國奔隋,文帝不 吝粟帛,大興士眾,營衛安置,乃得存立。既而強盛,當須子子孫孫思念報德。才 至始畢,即起兵圍煬帝於雁門,及隋國將亂,又恃強深入,遂使昔安立其家國者, 身及子孫,並為頡利兄弟之所屠戮。今頡利破亡,豈非背恩忘義所致也!」

八年卒,詔其國人葬之,從其俗禮,焚屍於灞水之東,贈歸義王,諡曰荒。其 舊臣胡祿達官吐谷渾邪自刎以殉。

渾邪者,頡利之母婆施氏之媵臣也。頡利初誕,以付渾邪,至是哀慟而死。太 宗聞而異之,贈中郎將,仍葬於頡利墓側,樹碑以紀之。

突利可汗什缽苾者,始畢可法之嫡子,頡利之侄也。隋大業中,突利年數歲, 始畢遣領其東牙之兵,號為泥步設。隋淮南公主之北也,遂妻之。頡利嗣位,以為 突利可汗,牙直幽州之北。突利在東偏,管奚、等數十部,徵稅無度,諸部多怨 之。貞觀初,奚,等並來歸附,頡利怒其失眾,遣北征延陀,又喪師,遂囚而撻 焉。

突利初自武德時,深自結於太宗;太宗亦以恩義撫之,結為兄弟,與盟而去。 後頡利政亂,驟徵兵於突利,拒之不與,由是有隙。貞觀三年,表請入朝。上謂侍 臣曰:「朕觀前代為國者,勞心以憂萬姓,世祚乃長;役人以奉其身,社稷必滅。 今北蕃百姓喪亡。誠由其君不君之故也。至使突利情願入朝,若非困迫,何能至此? 夷狄弱則邊境無虞,亦甚為慰。然見其顛狽,又不能不懼,所以然者,慮己有不逮, 恐禍變亦爾。朕今視不能遠見,聽不能遠聞,唯藉公等盡忠匡弼,無得惰於諫諍也。」 突利尋為頡利所攻,遣使來乞師。太宗謂近臣曰:「朕與突利結為兄弟,不可以不 救。」杜如晦進曰:「夷狄無信,其來自久,國家雖為守約,彼必背之。不若因其 亂而取之,所謂取亂侮亡之道。」太宗然之。因令將軍周范屯太原,以圖進取。突 利乃率其眾來奔,太宗禮之甚厚,頻賜以御膳。

四年,授右衛大將軍,封北平郡王,食邑封七百戶,以其下兵眾置順祐等州, 帥部落還蕃。太宗謂曰:「昔爾祖啟民亡失兵馬,一身投隋,隋家翌立,遂至強盛, 荷隋之恩,未嘗報德。至爾父始畢,乃為隋家之患,自爾已後,無歲不侵擾中國。 天實禍淫,大降災變,爾眾散亂,死亡略盡。既事窮後,乃來投我,我所以不立爾 為可汗者,正為啟民前事故也。改變前法,欲中國久安,爾宗族永固,是以授爾都 督。當須依我國法,整齊所部,不得妄相侵掠,如有所違,當獲重罪。」

五年,征入朝,至并州,道病卒,年二十九。太宗為之舉哀,詔中書侍郎岑文 本為其碑文。子賀邏鶻嗣。

突利弟結社率,貞觀初入朝,歷位中郎將。十三年,從幸九成宮,陰結部落得 四十餘人,並擁賀邏鶻,相與夜犯御營,逾第四重幕,引弓亂發,殺衛士數十人。 折衝孫武開率兵奮擊,乃退。北走渡渭水,欲奔其部落。尋皆捕而斬之,詔原賀邏 鶻,流於嶺外。

頡利之敗也,其部落或走薛延陀,或走西域,而來降者甚眾。詔議安邊之術。 朝士多言突厥恃強,擾亂中國,為日久矣。今天實喪之,窮來歸我,本非慕義之心。 因其歸命,分其種落,俘之河南兗、豫之地,散居州縣,各使耕織,百萬胡虜可得 化為百姓,則中國有加戶之利,塞北可常空矣。唯中書令溫彥博議請准漢建武時置 降匈奴於五原塞下。全其部落,得為捍蔽,又不離其土俗,因而撫之,一則實空虛 之地,二則示無猜心。若遣向河南兗、豫,則乖物性,故非含育之道。太宗將從之。 秘書監魏徵奏言:「突厥自古至今,未有如斯之破敗者也,此是上天剿絕,宗廟神 武。且其世寇中國,百姓冤讎,陛下以其降伏,不能誅滅,即宜遣還河北,居其故 土。匈奴人面獸心,非我族類,強必寇盜,弱則卑服,不顧恩義,其天性也。秦、 漢患其若是,故發猛將以擊之,收取河南,以為郡縣,陛下奈何以內地居之!且今 降者幾至十萬,數年之間,孳息百倍,居我肘腋,密邇王畿,心腹之疾,將為後患, 尤不可河南處也。」溫彥博奏曰:「天子之於物也,天覆地載,有歸我者,則必養 之。今突厥破滅之餘,歸心降附,陛下不加憐愍,棄而不納,非天地之道,阻四夷 之意,臣愚甚謂不可。遣居河南,所謂死而生之,亡而存之,懷我德惠,終無叛逆。」 魏徵又曰:「晉代有魏時胡落,分居近郡,平吳已後,郭欽、江統勸武帝逐出塞外; 不用欽等言,數年之後,遂傾瀍、洛。前代覆車,殷鑑不遠,陛下必用彥博之言, 遣居河南,所謂養獸自遺患也!」彥博又曰:「聞聖人之道,無所不通,古先哲王, 有教無類。突厥余魂,以命歸我,我援護之,收居內地,稟我指麾,教以禮法,數 年之後,盡為農民。選其酋首,遣居宿衛,畏威懷德,何患之有?光武居南單于內 郡,為漢籓翰,終乎一代,不有叛逆。」彥博既口給,引類百端,太宗遂用其計, 於朔方之地,自幽州至靈州置順、祐、化、長四州都督府,又分頡利之地六州,左 置定襄都督府,右置雲中都督府,以統其部眾。其酋首至者,皆拜為將軍、中郎將 等官,布列朝廷,五品以上百餘人,因而入居長安者數千家。自結社率之反也,太 宗始患之。又上書者多雲處突厥於中國,殊謂非便,乃徙於河北,立右武候大將軍、 化州都督、懷化郡王思摩為乙彌泥孰侯利苾可汗,賜姓李氏,率所部建牙於河北。

思摩者,頡利族人也。始畢、處羅以其貌似胡人,不類突厥,疑非阿史那族類, 故歷處羅、頡利世,常為夾畢特勒,終不得典兵為設。武德初,數來朝貢,高祖封 為和順郡王。及其國亂,諸部多歸中國,唯思摩隨逐頡利,竟與同擒。太宗嘉其忠, 除右武候大將軍、化州都督,令統頡利舊部落於河南之地,尋改封懷化郡王。

及將徙於白道之北,思摩等咸憚薛延陀,不肯出塞。太宗遣司農卿郭嗣本賜延 陀璽書曰:

突厥頡利可汗未破已前,自恃強盛,抄掠中國,百姓被其殺者,不可勝紀。我 發兵擊破之,諸部落悉歸化。我略其舊過,嘉其從善,並授官爵,同我百僚,所有 部落,愛之如子,與我百姓不異。但中國禮義,不滅爾國,前破突厥,止為頡利一 人為百姓之害,所以廢而黜之,實不貪其土地,利其人馬也。自黜廢頡利以後,恆 欲更立可汗,是以所降部落等並置河南,任其放牧,今戶口羊馬日向滋多。元許冊 立,不可失信,即欲遣突厥渡河,復其國土。我策爾延陀,日月在前,今突厥居後, 後者為小,前者為大。爾在磧北,突厥居磧南,各守土境,鎮撫部落。若其逾越, 故相抄掠,我即將兵各問其罪。此約既定,非但有便爾身,貽厥子孫,長守富貴也。」

於是命禮部尚書趙郡王孝恭齎書就思摩部落,築壇於河上以拜之,並賜之鼓纛。 突厥及胡在諸州安置者,並令渡河北,還其舊部。又以左屯衛將軍阿史那忠為左賢 王,左武衛將軍阿史那泥孰為右賢王。以貳之。

薛延陀聞太宗遣思摩渡河北,慮其部落翻附磧北,預蓄輕騎,伺至而擊之。太 宗遣敕之曰:「擅相侵者,國有常刑。」延陀曰:「至尊遣莫相侵掠,敢不奉詔。 然突厥翻覆難信,其未破前,連年殺中國人,動以千萬計。至尊破突厥,須收為奴 婢,將與百姓,而反養之如子,結社率竟反,此輩獸心,不可信也。臣荷恩甚深, 請為至尊誅之。」時思摩下部眾渡河者凡十萬,勝兵四萬人,思摩不能撫其眾,皆 不愜服。至十七年,相率叛之,南渡河,請分處於勝、夏二州之間,詔許之。思摩 遂輕騎入朝,尋授右武衛將軍,從征遼東,為流矢所中;太宗親為吮血,其見顧遇 如此。未幾,卒於京師。贈兵部尚書、夏州都督,陪葬昭陵,立墳以象白道山,詔 為立碑於化州。

先是,貞觀中,突厥別部有車鼻者,亦阿史那之族也。代為小可汗,牙於金山 之北。頡利可汗之敗,北荒諸部將推為大可汗,遇薛延陀為可汗,車鼻不敢當,遂 率所部歸於延陀。為人勇烈,有謀略,頗為眾附。延陀惡而將誅之,車鼻密知其謀, 竄歸於舊所,其地去京師萬里,勝兵三萬人,自稱乙注車鼻可汗。西有歌羅祿,北 有結骨,皆附隸之。自延陀破後,遣其子沙缽羅特勒來朝,貢方物,又請身入朝。 太宗遣將軍郭廣敬征之,竟不至。太宗大怒。貞觀二十三年,遣右驍衛郎將高侃潛 引回紇、仆骨等兵眾襲擊之,其酋長歌邏祿泥孰闕俟利發及拔塞匐處木昆莫賀咄俟 斤等,率部落背車鼻,相繼來降。永徽元年,侃軍次阿息山。車鼻聞王師至,召所 部兵,皆不赴,遂攜其妻子從數百騎而遁,其眾盡降。侃率精騎追車鼻,獲之,送 於京師。仍獻於社廟,又獻於昭陵。高宗數其罪而赦之,拜左武衛將軍,賜宅於長 安,處其餘眾於郁督軍山,置狼山都督以統之。車鼻長子羯漫陀,先統拔悉密部。 車鼻未敗前,遣其子庵鑠入朝,太宗嘉之,拜左屯衛將軍,更置新黎州,以統其眾。

車鼻既破之後,突厥盡為封疆之臣,於是分置單于、瀚海二都護府。單于都護 領狼山、雲中、桑乾三都督、蘇農等一十四州;瀚海都護領瀚海、金微、新黎等七 都督、仙萼、賀蘭等八州,各以其首領為都督、刺史。高宗東封泰山,狼山都督葛 邏祿社利等首領三十餘人,並扈從至岳下,勒名於封禪之碑。自永徽已後,殆三十 年,北鄙無事。

調露元年,單于管內突厥首領阿史德溫傅、奉職二部落,始相率反叛,立泥孰 匐為可汗,二十四州並叛應之。高宗遣鴻臚卿蕭嗣業、右千牛將軍李景嘉率眾討之, 反為溫傅所敗,兵士死者萬餘人。又詔禮部尚書裴行儉為定襄道行軍大總管,率太 僕少卿李思文、營州都督周道務等統眾三十餘萬,討擊溫傅,大破之。泥孰匐為其 下所殺,並擒奉職而還。

永隆元年,突厥又迎頡利從兄之子阿史那伏念於夏州,將渡河立為可汗,諸部 落復響應從之。又詔裴行儉率將軍曹繼叔、程務挺、李崇直、李文暕等討之。伏念 窘急,詣行儉降。行儉遂虜伏念詣京師,斬於東市。永淳二年,突厥阿史那骨咄祿 復反叛。

骨咄祿者,頡利之疏屬,亦姓阿史那氏。其祖父本是單于右雲中都督舍利元英 下首領也,世襲吐屯啜。伏念既破,骨咄祿鳩集亡散,入總材山,聚為群盜,有眾 五千餘人。又抄掠九姓,得羊馬甚多,漸至強盛,乃自立為可汗。以其弟默啜為設, 咄悉匐為葉護。時有阿史德元珍,在單于檢校降戶部落,嘗坐事為單于長史王本立 所拘縶,會骨咄祿入寇,元珍請依舊檢校部落,本立許之,因而便投骨咄祿。骨咄 祿得之,甚喜,立為阿波達干,令專統兵馬事。

永淳二年,進寇蔚州。豐州都督崔智辯擊之,反為賊所殺。文明元年,又寇朔 州,殺掠人吏,則天詔左武威衛大將軍程務挺為單于道安撫大使以備之。垂拱二年, 骨咄祿又寇朔、代等州,左玉鈐衛中郎將淳于處平為陽曲道總管,與副將中郎將蒲 英節率兵赴援,行至忻州,與賊戰,大敗,死者五千餘人。三年,骨咄祿及元珍又 寇昌平,詔左鷹揚衛大將軍黑齒常之擊卻之。其年八月,又寇朔州,復以常之為燕 然道大總管,擊賊於黃花堆,大破之。追奔四十餘里,賊眾遂散走磧北。右監門衛 中郎將爨寶璧又率精兵一萬三千人出塞窮追,反為骨咄祿所敗,全軍盡沒,寶璧輕 騎遁歸。初,寶璧見常之破賊,遽表請窮其餘黨,則天詔常之與寶璧計議,遙為聲 援。寶璧以為破賊在朝夕,貪功先行。又令人出塞二千餘里覘候,見元珍等部落皆 不設備,遂率眾掩襲之。既至,又遣人報賊,令得設備出戰,遂為賊所覆,寶璧坐 此伏誅。則天大怒,因改骨咄祿為不卒祿。元珍後率兵討突騎施,臨陣戰死。骨咄 祿,天授中病卒。

默啜者,骨咄祿之弟也。骨咄祿死時,其子尚幼,默啜遂篡其位,自立為可汗。 長壽二年,率眾寇靈州,殺掠人吏。則天遣白馬寺僧薛懷義為代北道行軍大總管, 領十大將軍以討之,既不遇賊,尋班師焉。默啜俄遣使來朝,則天大悅,冊授左衛 大將軍,封歸國公,賜物五千段。明年,復遣使請和,又加授遷善可汗。

萬歲通天元年,契丹首領李盡忠、孫萬榮反叛,攻陷營府。默啜遣使上言: 「請還河西降戶,即率部落兵馬為國家討擊契丹。」制許之。默啜遂攻討契丹,部 眾大潰,盡獲其家口,默啜自此兵眾漸盛。則天尋遣使冊立默啜為特進、頡跌利施 大單于、立功報國可汗。聖曆元年,默啜表請與則天為子,並言有女,請和親。初, 咸亨中,突厥諸部落來降附者,多處之豐、勝、靈、夏、朔、代等六州,謂之降戶。 默啜至是,又索此降戶及單于都護府之地,兼請農器、種子。則天初不許,默啜大 怨怒,言辭甚慢,拘我使人司賓卿田歸道,將害之。時朝廷懼其兵勢,納言姚璹、 鸞台侍郎楊再思建議請許其和親,遂盡驅六州降戶數千帳,並種子四萬餘碩、農器 三千事以與之,默啜浸強由此也。

其年,則天令魏王武承嗣、男淮陽王延秀就納其女為妃,遣右豹韜衛大將軍閻 知微攝春官尚書,右武威衛郎將楊鸞莊攝司賓卿,大齎金帛,送赴虜庭。行至黑沙 南庭,默啜謂知微等曰:「我女擬嫁與李家天子兒,你今將武家兒來,此是天子兒 否?我突厥積代已來,降附李家,今聞李家天子種末總盡,唯有兩兒在,我今將兵 助立。」遂收延秀等,拘之別所。偽號知微為可汗,與之率眾十餘萬,襲我靜難及 平狄、清夷等軍。靜難軍使左正鋒衛將軍慕容玄皦以兵五千人降之。俄進寇媯、檀 等州,則天令司屬卿武重規為天兵中道大總管,右武威衛將軍沙吒忠義為天兵西道 前軍總管,幽州都督張仁亶為天兵東道總管,率兵三十萬擊之。右羽林衛大將軍閻 敬容為天兵西道後軍總管,統兵十五萬以為後援。默啜又出自恆岳道,寇蔚州,陷 飛狐縣。俄進攻定州,殺刺史孫彥高,焚燒百姓廬舍,虜掠男女,無少長皆殺之。 則天大怒,購斬默啜者,封王,改默啜號為斬啜。尋又圍逼趙州,長史唐波若翻城 應之,刺史高睿抗節不從,遂遇害。則天乃立廬陵王為皇太子,令充河北道行軍大 元帥。軍未發而默啜盡抄掠趙、定等州男女八九萬人,從五回道而去,所過殘殺, 不可勝紀。沙吒忠義及後軍總管李多祚等皆持重兵,與賊相望,不敢戰。河北道元 帥、納言狄仁傑總兵十萬追之,無所及。

二年,默啜立其弟咄悉匐為左廂察,骨咄祿子默矩為右廂察,各主兵馬二萬餘 人。又立其子匐俱為小可汗,位在兩察之上,仍主處木昆等十姓兵馬四萬餘人。又 號為拓西可汗,自是連歲寇邊。久視元年,掠隴右諸監馬萬餘匹而去。制右肅政御 史大夫魏元忠為靈武道行軍大總管,以備之,又命安北大都督相王旦為天兵道元帥, 統諸軍討擊,竟未行而賊退。

長安三年,默啜遣使莫賀達干,請以女妻皇太子之子。則天令太子男平恩王重 俊、義興王重明廷立見之。默啜遣大酋移力貪汗入朝,獻馬千匹,及方物以謝許親 之意。則天宴之於宿羽亭,太子、相王及朝集使三品以上並預會,重賜以遣之。

中宗即位,默啜又寇靈州鳴沙縣。靈武軍大總管沙吒忠義拒戰久之,官軍敗績, 死者六千餘人。賊遂進寇原、會等州,掠隴右群牧馬萬餘匹而去,忠義坐免。中宗 下制絕其請婚,仍購募能斬獲默啜者封國王,授諸衛大將軍,賞物二千段。又命內 外官各進破突厥諸策。右補闕盧俌上疏曰:

臣聞有虞咸熙,苗人逆命,殷宗大化,鬼方不賓,則戎狄交侵,其來遠矣。漢 高帝納婁敬之議,與匈奴和親,妻以宗女,賂以鉅萬,冒頓益驕,邊寇不止。則遠 荒之地,兇悍之俗,難以德綏,可以威制,而降自三代,無聞上策。今匈奴不臣, 擾我亭障,皇赫斯怒,將整元戎。臣聞方叔帥師,功歌周《雅》;去病耀武,勛勒 燕山,則萬里折衝,在於擇將。《春秋》謀元帥,取其說《禮樂》、敦《詩書》。 晉臣杜預,射不穿札,而建平吳之勛,是知中權制謀,不在一夫之勇。其蕃將沙吒 忠義等身雖驍悍,志無遠圖,此乃騎將之材,本不可當大任。且師出以律,將軍死 綏。秦克長平,趙括受戮;胡去馬邑,王恢坐誅,則棄軍有刑,古之常典。近者鳴 沙之役,主將先逃,輕挫國威,須正邦憲。又其中軍既敗,陳亂矢窮,義勇之士, 猶能死戰,功合紀錄,以勸戎行,賞罰既明,將士盡節,此擒敵之術也。

臣聞以蠻夷攻蠻夷,中國之長算。故陳湯統西域而郅支滅,常惠用烏孫而匈奴 敗。請購辯勇之士,班、傅之儔,旁結諸蕃,與圖攻取,此又掎角之勢也。

臣聞昔置新秦以實塞下,宜因古法,募人徙邊,選其勝兵,免其行役,次廬伍, 明教令,則狃習戎事,究識夷情,其所虜獲,因而賞之。近戰則守家,遠戰則利貨, 趨赴鋒鏑,不勞訓誓,朝賦「楊柳」,夕歌《杕杜》,十年之後,可以久安。

臣聞漢拜郅都,匈奴避境;趙命李牧,林胡遠竄。則朔方之安危,邊城之勝負, 地方千里,制在一賢。其邊州刺史不可不慎擇,得其人而任之。蒐乘訓兵,屯田積 粟,謹設烽燧,精飾戈矛,來則懲而御之,去則備而守之,此又古之善經也。去歲 亢陽,天下不稔,利在保境,不可窮兵。使內郡黔黎,各安其業,擇共宰牧,輕其 賦徭,事無過舉,爵不以私。愛人之財,節其徭役;惜人之力,不廣台榭。察地利 天時以趨耕穫,命秋獮冬狩以教戰陣。則數年之後,有勇知方,帑藏山積,金革犀 利。然後整六軍,絕大漠,雷擊萬里,風掃二庭,斬蹛林之酋,懸藁街之邸,使百 蠻震怖,五兵載戢,則上合天時,下順人事。理內以及外,綏近以來遠,以惠中國, 以靜四方。臣少慕文儒,不習軍旅,奇正之術,多愧前良,獻替是司,輕陳瞽議。

上覽而善之。默啜於是殺我行人假鴻臚卿臧思言。思言對賊不屈節,特贈鴻臚 卿,仍命左屯衛大將軍張仁亶攝右御史台大夫,充朔方道大總管以御之。仁亶始於 河外築三受降城,絕其南寇之路。

睿宗踐祚,默啜又遣使請和親。制以宋王成器女為金山公主許嫁之。默啜乃遣 其男楊我支特勒來朝,授右驍衛員外大將軍。俄而睿宗傳位,親竟不成。

初,默啜景雲中率兵西擊娑葛,破滅之。契丹及奚,自神功之後,常受其征役, 其地東西萬餘里,控弦四十萬,自頡利之後最為強盛。自恃兵威,虐用其眾。默啜 既老,部落漸多逃散。開元二年,遣其子移涅可汗及同俄特勒、妹婿火拔頡利發石 阿失畢率精騎圍逼北庭。右驍衛將軍郭虔瓘嬰城固守,俄而出兵擒同俄特勒於城下, 斬之。虜因退縮,火拔懼不敢歸,攜其妻來奔,制授左衛大將軍,封燕北郡王,封 其妻為金山公主,賜宅一區,奴婢十人,馬十匹,物千段。明年,十姓部落左廂五 咄六啜、右廂五弩失畢五俟斤及子婿高麗莫離支高文簡、睟跌都督崿跌思泰等各率 其眾,相繼來降,前後總萬餘帳。制令居河南之舊地。授高文簡左衛員外大將軍, 封遼西郡王;睟跌思泰為特進、右衛員外大將軍兼睟跌都督,封樓煩郡公。自余首 領,封拜賜物各有差。默啜女婿阿史德胡祿,俄又歸朝,授以特進。其秋,默啜與 九姓首領阿布思等戰於磧北。九姓大潰,人畜多死,阿布思率眾來降。

四年,默啜又北討九姓拔曳固,戰於獨樂河,拔曳固大敗。默啜負勝輕歸,而 不設備。遇拔曳固迸卒頡質略於柳林中,突出擊默啜,斬之。便與入蕃使郝靈荃傳 默啜首至京師。骨咄祿之子闕特勒鳩合舊部,殺默啜子小可汗及諸弟並親信略盡, 立其兄左賢王默棘連,是為毗伽可汗。

毗伽可汗以開元四年即位,本蕃號為小殺。性仁友,自以得國是闕特勒之功, 固讓之。闕特勒不受,遂以為左賢王,專掌兵馬。是時奚、契丹相率款塞,突騎施 蘇祿自立為可汗,突厥部落頗多攜貳,乃召默啜時衙官暾欲谷為謀主。初,默啜下 衙官盡為闕特勒所殺,暾欲谷以女為小殺可敦,遂免死。廢歸部落,乃復用,年已 七十餘,蕃人甚敬伏之。

俄而降戶阿悉爛、睟跌思泰等復自河曲叛歸。初,降戶南至單于,左衛大將軍 單于副都護張知運,盡收其器仗,令渡河而南,蕃人怨怒。御史中丞姜晦為巡邊使, 蕃人訴無弓矢。不得射獵,晦悉給還之。故有抗敵之具。張知運既不設備,與降戶 戰於青剛嶺,為降戶所敗。臨陣生擒知運,擬送與突厥。朔方總管薛納率兵追討之。 賊至大斌縣,又為將軍郭知運所擊。賊眾大潰散,投黑山呼延谷,釋張知運而去。 上以張知運喪師,斬之以徇。小殺既得降戶,謀欲南入為寇。暾欲谷曰:「唐主英 武,人和年豐,未有間隙,不可動也。我眾新集,猶尚疲羸,須且息養三數年,始 可觀變而舉。」小殺又欲修築城壁,造立寺觀。暾欲谷曰:「不可。突厥人戶寡少, 不敵唐家百分之一,所以常能抗拒者,正以隨逐水草,居處無常,射獵為業,又皆 習武。強則進兵抄掠,弱則竄伏山林,唐兵雖多,無所施用。若築城而居,改變舊 俗,一朝失利,必將為唐所並。且寺觀之法,教人仁弱,本非用武爭強之道,不可 置也。」小殺等深然其策。

八年冬,御史大夫王晙俊為朔方大總管,奏請西征拔悉密,東發奚、契丹兩蕃, 期以明年秋初,引朔方兵數道俱入,掩突厥衙帳於稽落河上。小殺聞之,大恐。暾 欲谷曰:「拔悉密今在北庭,與兩蕃東、西相去極遠,勢必不合。王晙兵馬,計亦 無能至此。必若能來,候其臨到,即移衙帳向北三日,唐兵糧盡,自然去矣。且拔 悉密輕而好利,聞命必是先來,王晙與張嘉貞不協,奏請有所不愜,必不敢動。若 王晙兵馬不來,拔悉密獨至,即須擊取之,勢易為也!」

九年秋,拔悉密果臨突厥衙帳,而王晙兵及兩蕃不至。拔悉密懼而引退。突厥 欲擊之,暾欲谷曰:「此眾去家千里,必將死戰,未可擊也,不如以兵躡之。」去 北庭二百里,暾欲谷分兵間道先掩北庭,因縱卒擊拔悉密之還眾。遂散走投北庭, 而城陷不得入,盡為突厥所擒,並虜其男女而還。暾欲谷回兵,因而出赤亭以掠涼 州羊馬。時楊敬述為涼州都督,遣副將盧公利、判官元澄,出兵邀擊之。暾欲谷曰: 「敬述若守城自固,即與連和;若出兵相當,即須決戰。我今乘勝,必有功矣!」 公利等兵至刪丹,遇賊,元澄令兵士揎臂持滿,仍急結其袖,會風雪凍烈,盡墜弓 矢。由是官軍大敗,元澄脫身而走。敬述坐削除官爵,白衣檢校涼州事。小殺由是 大振,盡有默啜之眾。俄又遣使請和,乞與玄宗為子,上許之。仍請尚公主,上但 厚賜而遣之。

十三年,玄宗將東巡,中書令張說謀欲加兵以備突厥。兵部郎中裴光庭曰: 「封禪者,告成之事,忽此徵發,豈非名實相乖?」說曰:「突厥比雖請和,獸心 難測。且小殺者仁而愛人,眾為之用;闕特勒驍武善戰,所向無前;暾欲谷深沉有 謀,老而益智,李靖、徐勣之流也。三虜協心,動無遺策,知我舉國東巡,萬一窺 邊,何以御之?」光庭請遣使征其大臣扈從,則突厥不敢不從,又亦難為舉動。說 然其言,乃遣中書直省袁振攝鴻臚卿,往突厥以告其意。小殺與其妻及闕特勒、暾 欲谷等環坐帳中設宴,謂振曰:「吐蕃狗種,唐國與之為婚;奚及契丹,舊是突厥 之奴,亦尚唐家公主;突厥前後請結和親,獨不蒙許,何也?」袁振曰:「可汗既 與皇帝為子,父子豈合為婚姻?」小殺等曰:「兩蕃亦蒙賜姓,猶得尚主,但依此 例,有何不可?且聞入蕃公主,皆非天子之女,今之所求,豈問真假,頻請不得, 實亦羞見諸蕃。」振許為奏請。小殺乃遣其大臣阿史德頡利發入朝貢獻,因扈從東 巡。

玄宗發都,至嘉會頓,引頡利發及諸蕃酋長入仗,仍與之弓箭。時有兔起於御 馬之前,上引弓傍射,一發獲之。頡利發便下嘛捧兔蹈舞曰:「聖人神武超絕,若 天上則不知,人間無也。」上因令問飢否。對曰:「仰觀聖武如此.十日不食,猶 為飽也!」自是常令突厥入仗馳射。起居舍人呂向上疏曰:

臣聞鴟梟不鳴,未為瑞鳥,猛虎雖伏,豈齊仁獸,是由丑性毒行,久務常積故 也。今夫突厥者,正與此類,安忍殘賊,莫顧君親!陛下持武義臨之,修文德來之, 既懾威靈,又沐聲教;以力以勢,不得不庭。故稽顙稱臣,奔命遣使。陛下乃能收 其傾效,雜以從官,赴封禪之禮,參玉帛之會,此德業自盛,固不可名焉。因復詔 許侍游,召入禁仗。仰英姿之四照,送神藝之百發,恩意俱極,誠無得逾焉。乃更 賜以馳逐,使操弓矢,競飛鏃於前,同獲獸之樂,是屑略太過,未敢取也。雖聖胸 豁達,與物無猜,而愚心徘徊,與時加栗。儻此等各懷犬吠,交肆盜憎,荊卿詭動, 何羅竊至,暫逼嚴蹕,稍冒清塵,縱即殪玄方,墟幽土,單于為醢,穹廬為污,何 塞過責?特願陛下勿復親近,使知分限。待不失常,歸於得所,以謂回兩曜之鑑, 祛九宇之憂,孰不幸甚!

上納其言,遂令諸蕃先發。東封回,上為頡利發設宴,厚賜而遣之,竟不許其 和親。

十五年,小殺使其大臣梅錄啜來朝,獻名馬三十匹。時吐蕃與小殺書,將計議 同時入寇,小殺並獻其書。上嘉其誠,引梅錄啜宴於紫宸殿,厚加賞賚,仍許於朔 方軍西受降城為互市之所,每年齎縑帛數十萬匹就邊以遺之。

二十年,闕特勒死,詔金吾將軍張去逸、都官郎中呂向,齎璽書入蕃弔祭,並 為立碑。上自為碑文,仍立祠廟,刻石為像,四壁畫其戰陣之狀。

二十年,小殺為其大臣梅錄啜所毒,藥發,未死,先討斬梅錄啜,盡滅其黨。 既卒,國人立其子為伊然可汗。詔宗正卿李佺往申弔祭,並冊立伊然,為立碑廟。 仍令史官起居舍人李融為其碑文。無幾,伊然病卒,又立其弟為登利可汗。

登利者,猶華言果報也。登利年幼,其母即暾欲谷之女,與其小臣飲斯達干奸 通,干預國政,不為蕃人所伏。登利從叔父二人分掌兵馬,在東者號為左殺,在西 者號為右殺,其精銳皆分在兩殺之下。二十八年,上遣右金吾將軍李質齎璽書,又 冊立登利為可汗。俄而登利與其母誘斬西殺,盡並其眾。而左殺懼禍及己,勒兵攻 登利,殺之。自立,號烏蘇米施可汗。左殺又不為國人所附,拔悉密部落起兵擊之。 左殺大敗,脫身遁走,國中大亂。西殺妻子及默啜之孫勃德支特勒、毗伽可汗女大 洛公主、伊然可汗小妻余塞匐、登利可汗女余燭公主及阿布思頡利發等,並率其部 眾相次來降。天寶元年八月,降虜至京師,上令先謁太廟,仍於殿庭引見,御華萼 樓以宴之,上賦詩以紀其事。

突厥下

西突厥本與北突厥同祖。初,木杆與沙缽略可汗有隙,因分為二。其國即烏孫 之故地,東至突厥國,西至雷翥海,南至疏勒,北至瀚海,在長安北七千里。自焉 耆國西北七日行,至其南庭;又正北八日行,至其北庭。鐵勒、龜茲及西域諸胡國, 皆歸附之。其人雜有都陸及弩失畢、歌邏祿、處月、處密,伊吾等諸種。風俗大抵 與突厥同,唯言語微差。其官有葉護,有特勒,常以可汗子弟及宗族為之;又有乙 斤、屈利啜、閻洪達、頡利發、吐屯、俟斤等官,皆代襲其位。

處羅可汗,隋煬帝大業中與其弟闕達設及特勒大奈入朝。仍從煬帝征高麗,賜 號為曷薩那可汗。遇江都之亂,從宇文化及至河北。化及敗,歸長安,高祖為之降 榻,引與同坐,封歸義郡王。獻大珠於高祖。高祖勞之曰:「珠信為寶,朕所重者 赤心,珠無所用。」竟不受之。先與始畢有隙,及在京師,始畢遣使請殺之,高祖 不許。群臣諫曰:「今若不與,則是存一人而失一國也,後必為患。」太宗曰: 「人窮來歸我,殺之不義。」驟諫於高祖,由是遲回者久之。不得已,乃引曷薩那 於內殿,與之縱酒,既而送至中書省,縱北突厥使殺之。太宗即位,令以禮改葬。

闕達設初居於會寧,有部落三千餘騎。至隋末,自稱闕達可汗。武德初,遣使 內屬,拜吐烏過拔闕可汗,厚加撫慰。尋為李軌所滅。

特勒大奈,隋大業中與曷薩那可汗同歸中國。及從煬帝討遼東,以功授金紫光 祿大夫。後分其部落於樓煩。會高祖舉兵,大奈率其眾以從。隋將桑顯和襲義軍於 飲馬泉,諸軍多已奔退,大奈將數百騎出顯和後,掩其不備,擊,大破之,諸軍復 振。拜光祿大夫。及平京城,以力戰功,賞物五千段,賜姓史氏。武德初,從太宗 破薛舉。又從平王世充,破竇建德、劉黑闥,並有殊功。賜宮女三人,雜彩萬餘段。 貞觀三年,累遷右武衛大將軍、檢校豐州都督,封竇國公,實封三百戶。十二年卒, 贈輔國大將軍。初,曷薩那之朝隋也,為煬帝所拘,其國人遂立薩那之叔父,曰射 匱可汗。

射匱可汗者,達頭可汗之孫也。既立後,始開土宇,東至金山,西至海,自玉 門已西諸國皆役屬之。遂與北突厥為敵,乃建庭於龜茲北三彌山,尋卒。弟統葉護 可汗代立。

統葉護可汗,勇而有謀,善攻戰。遂北並鐵勒,西拒波斯,南接罽賓,悉歸之。 控弦數十萬,霸有西域,據舊烏孫之地。又移庭於石國北之千泉。其西域諸國王悉 授頡利發,並遣吐屯一人監統之,督其征賦。西戎之盛,未之有也。

武德三年,遣使貢條支巨卵。時北突厥作患,高祖厚加撫結,與之併力以圖北 蕃,統葉護許以五年冬。大軍將發,頡利可汗聞之,大懼,復與統葉護通和,無相 征伐。統葉護尋遣使來請婚。高祖謂侍臣曰:「西突厥去我懸遠,急疾不相得力, 今請婚,其計安在?」封德彝對曰:「當今之務,莫若遠交而近攻,正可權許其婚, 以威北狄。待之數年後,中國盛全,徐思其宜。」高祖遂許之婚,令高平王道立至 其國,統葉護大悅。遇頡利可汗頻歲入寇,西蕃路梗,由是未果為婚。

貞觀元年,遣真珠統俟斤與高平王道立來獻萬釘寶鈿金帶,馬五千匹。時統葉 護自負強盛,無恩於國,部眾咸怨,歌邏祿種多叛之。頡利可汗不悅中國與之和親, 數遣兵入寇,又遣人謂統葉護曰:「汝若迎唐家公主,要須經我國中而過。」統葉 護患之,未克婚。為其伯父所殺而自立,是為莫賀咄侯屈利俟毗可汗。太宗聞統葉 護之死,甚悼之,遣齎玉帛至其死所祭而焚之。會其國亂,不果至而止。

莫賀咄侯屈利俟毗可汗,先分統突厥種類為小可汗,及此自稱大可汗,國人不 附。弩失畢部共推泥孰莫賀設為可汗,泥孰不從。時統葉護之子咥力特勒避莫賀咄 之難,亡在康居,泥孰遂迎而立之,是為乙毗缽羅肆葉護可汗。連兵不息,俱遣使 來朝,各請婚於我。太宗答之曰:「汝國擾亂,君臣未定,戰爭不息,何得言婚!」 竟不許。仍諷令各保所部,無相征伐。其西域諸國及鐵勒先役屬於西突厥者,悉叛 之,國內虛耗。

肆葉護既是舊主之子,為眾心所歸,其西面都陸可汗及莫賀咄可汗部豪帥,多 來附之。又興兵以擊莫賀咄,大敗之。莫賀咄遁於金山,尋為咄陸可汗所害,國人 乃奉肆葉護為大可汗。肆葉護可汗立,大發兵北征鐵勒,薛延陀逆擊之,反為所敗。 肆葉護性猜狠信讒,無統馭之略。有乙利可汗者,於肆葉護功最多,由是授小可汗, 以非罪族滅之。群下震駭,莫能自固。肆葉護素憚泥孰,而陰欲圖之,泥孰遂適焉 耆。其後沒卑達干與突厥弩失畢二部豪帥潛謀擊之,肆葉護以輕騎遁於康居,尋卒。 國人迎泥孰於焉耆而立之,是為咄陸可汗。

 

咄陸可汗泥孰者,亦稱大渡可汗。父莫賀設,本隸統葉護。武德中,嘗至京師。 時太宗居籓,務加懷輯,與之結盟為兄弟。既被推為可汗,遣使詣闕請降。太宗遣 使賜以名號及鼓纛。貞觀七年,遣鴻臚少卿劉善因至其國,冊授為吞阿婁拔奚利邲 咄陸可汗。明年,泥孰卒,其弟同娥設立,是為沙缽羅咥利失可汗。

沙缽羅咥利失可汗,以貞觀九年上表請婚,獻馬五百疋。朝廷唯厚加撫慰,未 許其婚。俄而其國分為十部,每部令一人統之,號為十設。每設賜以一箭,故稱十 箭焉。又分十箭為左右廂,一廂各置五箭。其左廂號五咄六部落,置五大啜,一啜 管一箭;其右廂號為五弩失畢,置五大俟斤,一俟斤管一箭,都號為十箭。其後或 稱一箭為一部落,大箭頭為大首領。五咄六部落居於碎葉已東,五弩失畢部落居於 碎葉已西,自是都號為十姓部落。

咥利失既不為眾所歸,部眾攜貳,為其統吐屯所襲,麾下亡散。咥利失以左右 百餘騎拒之,戰數合,統吐屯不利而去。咥利失奔其弟步利設,與保焉耆。其阿悉 吉闕俟斤與統吐屯等召國人,將立欲谷設為大可汗。以咥利失為小可汗。統吐屯為 人所殺,欲谷設兵又為其俟斤所破,咥利失復得舊地,弩失畢、處密等並歸咥利失。

十二年,西部竟立欲谷設為乙毗咄陸可汗。乙毗咄陸可汗既立,與咥利失大戰, 兩軍多死,各引去。因與咥利失中分,自伊列河已西屬咄陸,已東屬咥利失。咄陸 可汗又建庭於鏃曷山西,謂為北庭。自厥越失、拔悉彌、駁馬、結骨、火燅、觸水 昆諸國皆臣之。

十三年,咥利失為其吐屯俟利發與欲谷設通謀作難,咥利失窮蹙,奔拔汗那而 死。弩失畢部落酋帥迎咥利失弟伽那之子薄布特勒而立之,是為乙毗沙缽羅葉護可 汗。

乙毗沙缽羅葉護可汗既立,建庭於睢合水北,謂之南庭。東以伊列河為界,自 龜茲、鄯善,且末、吐火羅、焉耆、石國、史國、何國、穆國、康國,皆受其節度。 累遣使朝貢,太宗降璽書慰勉。

貞觀十五年,令左領軍將軍張大師往授焉,賜以鼓纛。於時咄陸可汗與葉護頗 相攻擊。會咄陸遣使詣闕,太宗諭以敦睦之道。咄陸於時兵眾漸強,西域諸國復來 歸附。未幾,咄陸遣石國吐屯攻葉護,擒之,送於咄陸,尋為所殺。

咄陸可汗既並其國,弩失畢諸姓心不服咄陸,皆叛之。咄陸復率兵擊吐火羅, 破之。自恃其強,專擅西域。遣兵寇伊州,安西都護郭恪率輕騎二千自烏骨邀擊, 敗之。咄陸又遣處月、處密等圍天山縣,郭恪又擊走之。恪乘勝進拔處月俟斤所居 之城,追奔及於遏索山,斬首千餘級,降其處密之眾而歸。咄陸初以泥孰啜自擅取 所部物,斬之以徇;尋為泥孰啜部將胡祿居所襲,眾多亡逸,其國大亂。

貞觀十五年,部下屋利啜等謀欲廢咄陸,各遣使詣闕,請立可汗。太宗遣使齎 璽書立莫賀咄乙毗可汗之子,是為乙毗射匱可汗。

乙毗射匱可汗立,乃發弩失畢兵就白水擊咄陸。自知不為眾所附,乃西走吐火 羅國。中國使人先為咄陸所拘者,射匱悉以禮資送歸長安,復遣使貢方物,請賜婚。 太宗許之,詔令割龜茲、于闐、疏勒、硃俱波、蔥嶺等五國為聘禮。及太宗崩,賀 魯反叛,射匱部落為其所並。

阿史那賀魯者,曳步利設射匱特勒之子也。初,阿史那步真既來歸國,咄陸可 汗乃立賀魯為葉護,以繼步真。居於多邏斯川,在西州直北一千五百里,統處密、 處月、姑蘇、歌羅祿、弩失畢五姓之眾。其後,咄陸西走吐火羅國,射匱可汗遣兵 迫逐,賀魯不常厥居。貞觀二十二年,乃率其部落內屬,詔居廷州。尋授左驍衛將 軍、瑤池都督。高宗即位,進拜左驍衛大將軍,瑤池都督如故。

永徽二年,與其子咥運率眾西遁,據咄陸可汗之地,總有西域諸郡,建牙於雙 河及千泉,自號沙缽羅可汗,統攝咄陸、弩失畢十姓。其咄陸有五啜:一曰處木昆 律啜;二曰胡祿居闕啜,賀魯以女妻之;三曰攝舍提暾啜;四曰突騎施賀邏施啜; 五曰鼠尼施處半啜。弩失畢有五俟斤:一曰阿悉結闕俟斤,最為強盛;二曰哥舒闕 俟斤;三曰拔塞干暾沙缽俟斤,四曰阿悉結泥孰俟斤;五曰哥舒處半俟斤。各有所 部,勝兵數十萬,並羈屬賀魯。西域諸國,亦多附隸焉。

賀魯尋立咥運為莫賀咄葉護,數侵擾西蕃諸部,又進寇廷州。三年,詔遣左武 候大將軍梁建方、右驍衛大將軍契苾何力率燕然都護所部回紇兵五萬騎討之,前後 斬首五千級,虜渠帥六十餘人。四年,咄陸可汗死,其子真珠護與五弩失畢請擊賀 魯,破其牙帳,斬首千餘級。

顯慶二年,遣右屯衛將軍蘇定方,燕然都護任雅相,副都護蕭嗣業,左驍衛大 將軍、瀚海都督回紇婆閏等率師討擊,仍使右武衛大將軍阿史那彌射、左屯衛大將 軍阿史那步真為安撫大使。定方行至曳咥河西,賀魯率胡祿居闕啜等二萬餘騎列陣 而待。定方率副總管任雅相等與之交戰,賊眾大敗,斬大首領都搭達乾等二百餘人。 賀魯及闕啜輕騎奔竄,渡伊麗河,兵馬溺死者甚眾。嗣業至千泉賀魯下牙之處,彌 射進軍至伊麗水,處月、處密等部各率眾來降。彌射又進次雙河,賀魯先使步失達 干鳩集散卒,據柵拒戰。彌射、步真攻之,大潰;又與蘇定方攻賀魯於碎葉水,大 破之。

賀魯與咥運欲投鼠耨設,至石國之蘇咄城傍,人馬飢乏,城主伊涅達干詐將酒 食出迎,賀魯信其言入城,遂被拘執。蕭嗣業既至石國,鼠耨設乃以賀魯屬之。賀 魯謂嗣業曰:「我破亡虜耳!先帝厚我,而我背之,今日之敗,天怒我也。舊聞漢 法,殺人皆於都市,至京殺我,請向昭陵,使得謝罪於先帝,是本願也。」高宗聞 而愍之。及俘賀魯至京師,令獻於昭陵及太廟,詔特免死。分其種落置昆陵、濛池 二都護府,其所役屬諸國,皆分置州府,西盡于波斯,並隸安西都護府。四年,賀 魯卒。詔葬於頡利墓側,刻石以紀其事。

阿史那彌射者,室點密可汗五代孫也。初,室點密從單于統領十大首領,有兵 十萬眾,往平西域諸胡國,自為可汗,號十姓部落,世統其眾。彌射在本蕃為莫賀 咄葉護。貞觀六年,詔遣鴻臚少卿劉善因就蕃立為奚利邲咄陸可汗,賜以鼓纛、彩 帛萬段。其族兄步真欲自立為可汗,遂謀殺彌射弟侄二十餘人。彌射既與步真有隙, 以貞觀十三年率所部處月、處密部落入朝,授右監門大將軍。其後步真遂自立為咄 陸葉護,其部落多不服,委之遁去。步真復攜家屬入朝,授左屯衛大將軍。

彌射後從太宗征高麗有功,封平襄縣伯。顯慶二年,轉右武衛大將軍。及討平 賀魯,乃冊立彌射為興昔亡可汗兼右衛大將軍、昆陵都護,分押賀魯下五咄六部落。 步真授繼往絕可汗,兼右衛大將軍、濛池都護,仍分押五弩失畢部落。因下詔曰:

自西蕃罹亂,三十餘年。比者賀魯猖狂,百姓重被劫掠。朕君臨四海,情均養 育。不可使凶狡之虜,恣行侵漁,無辜之氓,久遭塗炭。故遣右屯衛將軍蘇定方等 統率騎勇,北路討逐。卿等宣暢朝風,南道撫育。遂使凶渠畏威,夷人慕德,伐叛 柔服,西域總平。賀魯父子既已擒獲,諸頭部落須有統領。卿早歸闕庭,久參宿衛, 深感恩義,甚知法式,所以冊立卿等各為一部可汗。但諸姓從賀魯,非其本情,卿 等才至即降,亦是赤心向國。卿宜與盧承慶等准其部落大小,位望高下,節級授刺 史以下官。

龍朔中,又令彌射、步真率所部從釭海道大總管蘇海政討龜茲。步真嘗欲並彌 射部落,遂密告海政云:「彌射欲謀反,請以計誅之。」時海政兵才數千,懸師在 彌射境內,遂集軍吏而謀曰:「彌射若反,我輩即無噍類。今宜先舉事,則可克捷。」 乃偽稱有敕,令大總管齎物數百萬段分賜可汗及諸首領。由是彌射率其麾下,隨例 請物,海政盡收斬之。共後西蕃盛言彌射非反,為步真所誣,而海政不能審察,濫 行誅戮。

則天臨朝,十姓無主數年,部落多散失。垂拱初,遂擢授彌射子左豹韜衛翊府 中郎將元慶為左玉鈐衛將軍兼昆陵都護,令襲興昔亡可汗,押五咄六部落。步真子 斛瑟羅為右玉鈐衛將軍,兼濛池都護,押五弩失畢部落。尋進授元慶左衛大將軍。

如意元年,為來俊臣誣謀反被害。其子獻,配流崖州。長安三年,召還。累授 右驍衛大將軍,襲父興昔亡可汗,充安撫招慰十姓大使。獻本蕃漸為默啜及烏質勒 所侵。遂不敢還國。開元中,累遷右金吾大將軍。卒於長安。

阿史那步真者,在本蕃授左屯衛大將軍。與彌射討平賀魯,加授驃騎大將軍、 行右衛大將軍、濛池都護、繼往絕可汗,押五弩失畢部落。尋卒。其子斛瑟羅,本 蕃為步利設,垂拱初,授右玉鈐衛將軍兼濛池都護、襲繼往絕可汗,押五弩失畢部 落。天授元年,拜左衛大將軍,改封竭忠事主可汗,仍賜濛池都護。尋卒。子懷道, 神龍年累授右屯衛大將軍、光祿卿,轉太僕卿兼濛池都護、十姓可汗。自垂拱已後, 十姓部落頻被突厥默啜侵掠,死散殆盡。及隨斛瑟羅才六七萬人,徙居內地,西突 厥阿史那氏於是遂絕。

突騎施烏質勒者,西突厥之別種也。初隸在斛瑟羅下,號為莫賀達干。後以斛 瑟羅用刑嚴酷,眾皆畏之,尤能撫恤其部落,由是為遠近諸胡所歸附。其下置都督 二十員,各統兵七千人。嘗屯聚碎葉西北界,後漸攻陷碎葉,徙其牙帳居之。東北 與突厥為鄰,西南與諸胡相接,東南至西廷州。斛瑟羅以部眾削弱,自則天時入朝, 不敢還蕃,其地並為烏質勒所並。

景龍二年,詔封為西河郡王,令攝御史大夫,解琬就加冊立。未至,烏質勒卒。 其長子娑葛代統其眾,詔便立娑葛為金河郡王,仍賜以宮女四人。

初,娑葛代父統兵,烏質勒下部將闕啜忠節甚忌之,以兵部尚書宗楚客當朝任 勢,密遣使齎金七百兩以賂楚客,請停娑葛統兵。楚客乃遣御史中丞馮嘉賓充使至 其境,陰與忠節籌其事,並自致書以申意。在路為娑葛游兵所獲,遂斬嘉賓,仍進 兵攻陷火燒等城,遣使上表以索楚客頭。

景龍三年,娑葛弟遮弩恨所分部落少於其兄,遂叛入突厥,請為鄉導,以討娑 葛。默啜乃留遮弩,遣兵二萬人與其左右來討娑葛,擒之而還。默啜顧謂遮弩曰: 「汝於兄弟尚不和協,豈能盡心於我。」遂與娑葛俱殺之。默啜兵還,娑葛下部將 蘇祿鳩集餘眾,自立為可汗。

蘇祿者,突騎施別種也。頗善綏撫,十姓部落漸歸附之,眾二十萬,遂雄西域 之地,尋遣使來朝。開元三年,制授蘇祿為左羽林軍大將軍、金方道經略大使,進 為特勒,遣侍御史解忠順齎璽書冊立為忠順可汗。自是每年遣使朝獻。上乃立史懷 道女為金河公主以妻之。

時杜暹為安西都護,公主遣牙官齎馬千疋詣安西互市。使者宣公主教與暹,暹 怒曰:「阿史那氏女,豈合宣教與吾節度耶!」杖其使者,留而不遣,其馬經雪, 寒死並盡。蘇祿大怒,發兵分寇四鎮。會杜暹入知政事,趙頤貞代為安西都護,城 守久之,由是四鎮貯積及人畜並為蘇祿所掠,安西僅全。蘇祿既聞杜暹入相,稍引 退,俄又遣使入朝獻方物。

十八年,蘇祿使至京師,玄宗御丹鳳樓設宴。突厥先遣使入朝,是日亦來預宴, 與蘇祿使爭長。突厥使曰:「突騎施國小,本是突厥之臣,不宜居上。」蘇祿使曰: 「今日此宴,乃為我設,不合居下。」於是中書門下及百僚議,遂於東西幕下兩處 分坐,突厥使在東,突騎施使在西。宴訖,厚齎而遣之。

蘇祿性尤清儉,每戰伐,有所克獲,盡分與將士及諸部落。其下愛之,甚為其 用。潛又遣使南通吐蕃,東附突厥。突厥及吐蕃亦嫁女與蘇祿。既以三國女為可敦, 又分立數子為葉護,費用漸廣。先既不為積貯,晚年抄掠所得者,留不分之。又因 風病,一手攣縮,其下諸部,心始攜貳。

有大首領莫賀達干、都摩度兩部落,最為強盛。百姓又分為黃姓、黑姓兩種, 互相猜阻。

二十六年夏,莫賀達干勒兵夜攻蘇祿,殺之。都摩度初與莫賀達干連謀,俄又 相背,立蘇祿之子咄火仙為可汗,以輯其餘眾,與莫賀達干自相攻擊。莫賀達干遣 使告安西都護蓋嘉運。嘉運率兵討之,大敗都摩度之眾,臨陣擒咄火仙,並收得金 河公主而還。又欲立史懷道之子昕為可汗以鎮撫之,莫賀達干不肯,曰:「討平蘇 祿,本是我之元謀,若立史昕為主,則國家何以酬賞於我?」乃不立史昕,便令莫 賀達干統眾。

二十七年二月,嘉運率將士詣闕獻俘,玄宗御花萼樓以宴之,仍令將吐火仙獻 於太廟。俄又黃姓、黑姓自相屠殺,各遣使降附。

史臣曰:中原多事,外國窺邊,周獫狁、漢匈奴之後,其類實繁,前史論之備 矣。突厥自隋文修王道,肅軍容,示恩威以羈縻之;煬帝失政教,生戎心,肇亂離 以啟發之。高祖借其力而入平京師,群賊附其強而迭據河朔。高祖同御榻以延其使, 太宗幸便橋以約其和。當其時焉,不其盛矣!竟滅其族而身死於國者,何也?咸謂 太宗有馭夷狄之道,李勣著戡定之功。殊不知突厥之始也,賞罰明而將士戮力。遇 煬帝之亂,亡命蓄怒者既附之,其興也宜哉!頡利之衰也,兄弟扌勾隙而部族離心。 當太宗之理,謀臣猛將討逐之,其亡也宜哉!洎武后亂朝,默啜犯塞,玄宗纂嗣, 傳首京師,東封太山,西戎扈蹕,開元之代,繼踵來降。西突厥諸族,遇其理,則 眾心悅附而甲兵興焉;遇其亂,則族類怨怒而本根破矣!理亂二道,華夷一途。或 質言於盛衰倚伏,未為確論。

贊曰:中國失政,邊夷幸災。理亂之道,取鑒將來。

  • 上一篇: 卷一百四十三
  • 下一篇: 卷一百四十五
  • 舊唐書
    舊唐書
      《舊唐書》共200卷,包括《本紀》20卷、《志》30卷、《列傳》150卷,原名《唐書》,宋祁、歐陽修等所編著《新唐書》問世後,才改稱《舊唐書》,成書於後晉開運二年(945年)。
     

    更多本纪古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