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古籍 / 史部 / 正史類 / 南史 / 列传(卷十一)
拼 译文

卷十一

南史

〔史部〕

后妃上

宋孝穆趙皇后 孝懿蕭皇后 武敬臧皇后 武張夫人 文章胡太后 少帝司馬皇后 文元袁皇后 孝武昭路太后 明宣沈太后 孝武文穆王皇后 前廢帝何皇后 明恭王皇后 後廢帝陳太妃 後廢帝江皇后 順陳太妃 順謝皇后 齊宣孝陳皇后 高昭劉皇后 武穆裴皇后 文安王皇后 鬱林王何妃 海陵王王妃 明敬劉皇后 東昏褚皇后 和王皇后

六宮位號,前史代有不同。

晉武帝采漢魏之制,置貴嬪、夫人、貴人,是爲三夫人, 位視三公;淑妃、淑媛、淑儀、修華、修容、修儀、婕妤、容 華、充華,是爲九嬪,位視九卿;其餘有美人、才人、中才人, 爵視千石以下。宋武帝省二才人,其餘仍用晉制。案貴嬪,魏 文帝所制。夫人,魏武初建魏國所制。貴人,漢光武所制。淑 妃,魏明帝所制。淑媛,魏文帝所制。淑儀、修華,晉武帝所 制。修容,魏文帝所制。修儀,魏明帝所制。婕妤、容華,前 漢舊號。充華,晉武帝所制。美人,漢光武所制。及孝武孝建 三年,省夫人;置貴妃,位比相國,進貴嬪比丞相,貴人比三 司,以爲三夫人,又置昭儀、昭容、昭華,以代修華、修儀、修 容。又置中才人、充衣,以爲散位。案昭儀,漢元帝所制。昭 容,孝武所制。昭華,魏明帝所制。中才人,晉武帝所制。充 衣,前漢舊制。

及明帝泰始二年,省淑妃、昭華、中才人、充衣,復置修 華、修儀、修容、才人、良人;三年,又省貴人,置貴姬,以 備三夫人之數;又置昭華,增淑容、承徽、列榮;以淑媛、淑 儀、淑容、昭華、昭儀、昭容、修華、修儀、修容爲九嬪;婕 妤、容華、充華、承徽、列榮:凡五職,亞九嬪;美人、才人、 良人三職爲散役。其後,帝留心後房,擬百官,備置內職焉。 及齊高帝建元元年,有司奏置貴嬪、夫人、貴人爲三夫人, 修華、修儀、修容、淑妃、淑媛、淑儀、婕妤、容華、充華爲 九嬪,美人、中才人、才人爲散職。三年,太子宮置三內職: 良娣比開國侯,保林比五等侯,才人比駙馬都尉。及永明元年, 有司奏貴妃、淑妃並加金章紫綬;佩于寘玉;淑妃舊擬九棘, 以淑爲溫恭之稱,妃爲亞後之名,進同貴妃,以比三司;夫人 之號,不殊蕃國;降淑媛以比九卿。七年,復置昭容,位在九 嬪焉。

梁武撥亂反正,深鑒奢逸,配德早終,長秋曠位。定令制 貴妃、貴嬪、貴姬爲三夫人;淑媛、淑儀、淑容、昭華、昭儀、 昭容、修華、修儀、修容爲九嬪;婕妤、容華、充華、承徽、 列榮爲五職;美人、才人、良人爲三職。東宮置良娣、保林爲 二職。及簡文、元帝出自儲蕃,或迫在拘縶,或逼於寇亂;且 妃並先殂,更不建椒閫。

陳武光膺天曆,以樸素自居,故後宮員位,其數多闕。文 帝天嘉之後,詔宮職備員。其所制立,無改梁舊。編之令文, 以爲後法。然帝性恭儉,而嬪嬙不備,宣帝、後主,無所改作。 今總綴緝,以立此篇雲。

宋孝穆趙皇后諱安宗,下邳僮人也。父裔,平原太守。後 以晉穆帝昇平四年嬪於孝皇帝,以産武帝,殂于丹徒官舍,葬 晉陵丹徒縣東鄉練壁里雩山。宋初追崇號諡,陵曰興寧。永初 二年,有司奏追贈裔光祿大夫,加金章紫綬;裔命婦孫氏封豫 章郡建昌縣君。其年,又追封裔臨賀縣侯。裔子倫之自有傳。 孝懿蕭皇后諱文壽,蘭陵人也。父卓字子略,洮陽令。後 爲孝皇帝繼室,生長沙景王道憐、臨川烈武王道規。義熙七年, 拜豫章公太夫人,武帝爲宋公、宋王,又加太妃、太后之號。 帝踐阼,尊曰皇太后,居宣訓宮。上以恭孝爲行,奉太后素謹, 及即大位,春秋已高,每旦朝太后,未嘗失時刻。少帝即位, 加崇曰太皇太后。景平元年,崩於顯陽殿,年八十一。遺令: 「漢世帝後,陵皆異處。今可於塋域之內別爲一壙,一遵往式。」 乃開別壙,與興寧合墳。初,武帝微時,貧約過甚,孝皇之 殂,葬禮多闕。帝遺旨:「太后百歲後不須祔葬。」至是故稱 後遺令雲。

卓初與趙裔俱贈金紫光祿大夫,又追封封陽縣侯。妻下邳 趙氏封吳郡壽昌縣君。卓子源之襲爵,源之見子思話傳。

武敬臧皇后諱愛親,東莞人也。祖汪,尚書郎,父雋,郡 功曹。後適武帝,生會稽宣長公主興弟。帝以儉正率下,後恭 謹不違。義熙四年正月甲子,殂於東城,追贈豫章公夫人,還 葬丹徒。帝臨崩,遺詔留葬建鄴。於是備法駕迎梓宮,祔葬初 寧陵。宋初追贈雋金紫光祿大夫,妻高密叔孫氏遷陵永平鄉君。 雋子燾、熹,並自有傳。

武帝張夫人,諱闕,不知何許人也。生少帝及義興恭長公 主惠媛。永初元年拜夫人。少帝即位,有司奏上尊號爲皇太后, 宮曰永樂。少帝廢,太后還璽紱,隨居吳郡。文帝元嘉元年, 拜營陽國太妃,二年薨。

文章胡太后諱道安,淮南人也。義熙初,武帝所納。文帝 生五年,被譴賜死,葬丹徒。武帝踐阼,追贈婕妤。文帝即位, 有司奏上尊號曰章皇太后,陵曰熙寧,立廟建鄴。

少帝司馬皇后諱茂英,晉恭帝女也。初封海鹽公主,少帝 以公子尚焉。宋初拜皇太子妃,少帝即位,爲皇后。元嘉元年, 降爲營陽王妃,又爲南豐王太妃。十六年薨。

文元袁皇后諱齊嬀,陳郡陽夏人,左光祿大夫湛之庶女也。 母本卑賤,後年至六歲方見舉。後適文帝,初拜宜都王妃,生 子劭、東陽獻公主英娥。上待後恩禮甚篤,袁氏貧薄,後每就 上求錢帛以贍之。上性儉,所得不過五三萬、五三十匹。後潘 淑妃有寵,愛傾後宮,咸言所求無不得。後聞之,未知信否, 乃因潘求三十萬錢與家,以觀上意,宿昔便得。因此恚恨稱疾, 不復見上,遂憤恚成疾。元嘉十七年疾篤,上執手流涕,問所 欲言。後視上良久,乃引被覆面,崩於顯陽殿。上甚悼痛之, 詔前永嘉太守顔延之爲哀策,文甚麗。及奏,上自益「撫存悼 亡,感今懷昔」八字以致意焉。有司奏諡宣皇后,詔諡曰元。 初,後生劭,自詳視之,使馳白帝:「此兒形貌異常,必 破國亡家,不可舉。」便欲殺之。文帝狼狽至後殿戶外,手掇 幔禁之乃止。

後亡後,常有小小靈應。明帝所生沈美人嘗以非罪見責, 應賜死,從後昔所住徽音殿前度。此殿有五間,自後崩後常閉。 美人至殿前流涕大言曰:「今日無罪就死,先後若有靈當知 之。」殿戶應聲豁然開,職掌者遽白文帝,驚往視之,美人乃 得釋。 大明五年,孝武乃詔追後之所生外祖親王夫人爲豫章郡新 淦平樂鄉君,又詔趙、蕭、臧光祿、袁敬公、平樂鄉君墓,先 未給塋戶,各給蠻戶三以供灑掃。後公湛之自有傳。

潘淑妃者,本以貌進,始未見賞。帝好乘羊車經諸房,淑 妃每莊飾褰帷以候,並密令左右以鹹水灑地。帝每至戶,羊輒 舐地不去。帝曰:「羊乃爲汝徘徊,況於人乎。」於此愛傾後 宮。

孝武昭路太后諱惠男,丹陽建康人也。以色貌選入後宮, 生孝武帝,拜爲淑媛。及年長,無寵,常隨孝武出蕃。孝武即 位,有司奏奉尊號曰太后,宮曰崇憲。太后居顯陽殿,上於閨 房之內禮敬甚寡,有所御幸,或留止太后房內,故人間咸有丑 聲。宮掖事秘,亦莫能辨也。

孝建二年,追贈太后父興之散騎常侍,興之妻餘杭縣廣昌 鄉君。大明四年,太后弟子撫軍參軍瓊之上表自陳。有司承旨, 奏贈瓊之父道慶給事中,瓊之及弟休之、茂之並居顯職。太后 頗豫政事,賜與瓊之等財物,家累千金,居處器服與帝子相侔。 大明五年,太后隨上巡南豫州,妃主以下並從。廢帝立,號太 皇太后。明帝踐阼,號崇憲太后。

初,明帝少失所生,爲太后所攝養,撫愛甚篤。及即位, 供奉禮儀,不異舊日。有司奏宜別居外宮,詔欲親奉晨昏,盡 歡閨禁,不如所奏。及聞義嘉難作,太后心幸之,延上飲酒, 置毒以進。侍者引上衣,上寤,起以其卮上壽。是日太后崩, 秘之,喪事如禮。遷殯東宮,題曰崇憲宮。又詔述太后恩慈, 特齊衰三月,以申追遠。諡曰昭皇太后,葬孝武陵東南,號曰 修寧陵。

先是,晉安王子勛未平,巫者謂宜開昭太后陵,毀去梓宮 以厭勝。修復倉卒,不得如禮。上性忌,慮將來致災,泰始四 年夏,詔有司曰:「崇憲昭太后修甯陵地,大明之世,久所考 卜。前歲遭諸蕃之難,禮從權宜,未暇營改,而塋隧之所,山 原卑陋,可式遵舊典,以禮改創。」有司奏請「修甯陵玄宮補 葺毀壞,權施油殿,暫出梓宮,事畢即窆」。詔可。 廢帝景和中,又追贈興之侍中、金紫光祿大夫,諡曰孝侯。 道慶光祿大夫、開府儀同三司,諡曰敬侯。道慶女爲皇后,以 休之爲侍中。

明宣沈太后諱容姬,不知何許人也。爲文帝美人,生明帝, 拜婕妤。元嘉三十年卒,葬建康之莫府山。孝武即位,追贈湘 東國太妃。明帝即位,有司奏上尊號爲皇太后,諡曰宣,陵號 崇寧。 孝武文穆王皇后諱憲嫄,琅邪臨沂人也。元嘉二十年,拜 武陵王妃,生廢帝、豫章王子尚、山陰公主楚玉、臨淮康哀公 主楚佩、皇女楚琇、康樂公主修明。孝武在蕃,後甚寵異,及 即位爲皇后焉。

大明四年,後率六宮躬桑於西郊,皇太后觀禮,妃主以下 並加班錫。廢帝即位,尊曰皇太后,宮曰永訓。其年崩於含章 殿,祔葬景寧陵。父偃別有傳。

殷淑儀,南郡王義宣女也。麗色巧笑。義宣敗後,帝密取 之,寵冠後宮。假姓殷氏,左右宣洩者多死,故當時莫知所出。 及薨,帝常思見之,遂爲通替棺,欲見輒引替睹屍,如此積日, 形色不異。追贈貴妃,諡曰宣。及葬,給轀輬車、虎賁、班劍。 鑾輅九旒、黃屋左纛、前後部羽葆、鼓吹,上自於南掖門臨, 過喪車,悲不自勝,左右莫不掩泣。上痛愛不已,精神罔罔, 頗廢政事。每寢,先於靈床酌奠酒飲之,既而慟哭不能自反。 又諷有司奏曰:「據春秋,仲子非魯惠西元嫡,尚得考別宮。 今貴妃蓋天秩之崇班,理應創新。」乃立別廟於都下。

時有巫者能見鬼,說帝言貴妃可致。帝大喜,令召之。有 少頃,果於帷中見形如平生。帝欲與之言,默然不對。將執手, 奄然便歇,帝尤哽恨,於是擬李夫人賦以寄意焉。謝莊作哀策 文奏之,帝臥覽讀,起坐流涕曰:「不謂當今復有此才。」都 下傳寫,紙墨爲之貴。或雲,貴妃是殷琰家人入義宣家,義宣 敗入宮雲。

前廢帝何皇后諱令婉,廬江灊人也。孝建三年,納爲皇太 子妃。大明五年,薨於東宮徽光殿,諡曰獻妃。廢帝即位,追 崇曰獻皇后。明帝踐阼,遷後與廢帝合葬龍山北。

後父瑀字幼玉,晉尚書左僕射澄曾孫也。瑀尚武帝少女豫 章康長公主諱次男。公主先適徐喬,美容色,聰敏有智數。文 帝世,禮待特隆。瑀豪競於時,與平昌孟靈休、東海何勖等並 以輿馬相尚。公主與瑀情愛隆密,何氏疏戚莫不沾被恩禮。瑀 位右衛將軍,公主薨,瑀墓開,孝武追贈瑀金紫光祿大夫。

子邁尚文帝第十女新蔡公主諱英媚。邁少以貴戚居顯官, 好犬馬馳逐,多聚才力士,位南濟陰太守。廢帝納公主於後宮, 僞言薨殞,殺一婢送出邁第,殯葬行喪禮,常疑邁有異圖。邁 亦招聚同志,欲因行廢立,事覺見誅。明帝即位,追封建寧縣 侯。

瑀兄子衍性躁動,位黃門郎,拜竟,求司徒司馬;得司馬, 復求太子右率;拜一二日,復求侍中。旬日之間,求進無已。 不得侍中,以怨詈賜死。

明恭王皇后諱貞風,琅邪臨沂人也。初拜淮陽王妃,明帝 改封,又爲湘東王妃。生晉陵長公主伯姒、建安長公主伯媛。 明帝即位,立爲皇后。上嘗宮內大集,而裸婦人觀之,以爲歡 笑。後以扇鄣面,獨無所言。帝怒曰:「外舍家寒乞,今共作 笑樂,何獨不視。」後曰:「爲樂之事,其方自多;豈有姑姊 妹集聚,而裸婦人形體,以此爲樂。外舍爲歡適,與此不同。」 帝大怒,令後起。後兄揚州刺史景文以此事語從舅陳郡謝綽曰: 「後在家爲儜弱婦人,不知今段遂能剛正如此。」

廢帝即位,尊爲皇太后,宮曰弘訓。廢帝失德,太后每加 勖譬,始猶見順,後狂慝稍甚。太后嘗賜帝玉柄毛扇,帝嫌毛 扇不華,因此欲加酖害,令太醫煮藥。左右止之曰:「若行此 事,官便作孝子,豈得出入狡獪。」帝曰:「汝語大有理。」 乃止。順帝即位,齊高帝執權,宗室劉晃、劉綽、卜伯興等有 異志,太后頗與相關。順帝禪位,太后與帝遜於東邸,因遷居 丹陽宮,拜汝陰王太妃。順帝殂于丹陽,更立第都下。建元元 年,薨於第,追加諡,葬以宋禮。後父僧朗,別有傳。

後廢帝陳太妃諱妙登,丹陽建康屠家女也。孝武嘗使尉司 採訪人間子女有姿色者,太妃家在建康縣,居有草屋兩三間。 上出行,問尉曰:「御道那得此草屋,當由家貧。」賜錢三萬, 令起瓦屋。尉自送錢與之,家人並行,唯太妃在家,時年十二 三。尉見其美,即以白孝武,於是迎入宮,在路太后房內。經 二年再呼不見幸,太后因言於上,以賜明帝。始有寵,一年衰 歇,以賜李道兒。尋又迎還,生廢帝。先是人間言明帝不男, 故皆呼廢帝爲李氏子。廢帝後每微行,自稱李將軍,或自謂李 統。明帝即位,拜貴妃,秩同皇太子。廢帝踐阼,有司奏上尊 號曰皇太妃,輿服一如晉孝武李太妃故事。宮曰弘化,置家令 一人,改諸國太妃曰太姬。升明初,降爲蒼梧王太妃。

後廢帝江皇后諱簡珪,濟陽考城人也。泰始五年,明帝訪 太子妃而雅信小數,名家女多不合。江氏雖爲華族,而後父祖 並已亡,弟又弱小,以卜筮吉,故爲太子納之。六年,拜皇太 子妃,諷朝士州郡皆令獻物,多者將直百金。始興太守孫奉伯 止獻琴書,其外無餘物。上大怒,封藥賜死,既而原之。太子 即帝位,立爲皇后。帝既廢,降後爲蒼梧王妃。祖智深自有傳。

順陳太妃諱法容,丹陽建康人也。明帝素肥,晚年廢疾不 能內御,諸弟姬人有懷孕者,輒取以入宮。及生男,皆殺其母, 而與六宮所愛者養之。順帝,桂陽王休范子也,以陳昭華爲母。 明帝崩,昭華拜安成王太妃。順帝即位,進爲皇太妃。順帝禪 位,去皇存太妃之號。

順謝皇后諱梵境,陳郡陽夏人。右光祿大夫莊之孫也。父 揚,車騎功曹。升明二年,立爲皇后。順帝禪位,降爲汝陰王 妃。祖莊自有傳。

齊宣孝陳皇后諱道止,臨淮東陽人,魏司徒矯之後也。後 家貧,少勤織作,家人矜其勞,或止之,後終不改。嫁於宣帝。 宣帝庶生子衡陽元王道度、始安貞王道生,後生高帝。高帝年 二歲,乳人乏乳,後夢人以兩甌麻粥與之,覺而乳驚,因此豐 足。宣帝從任在外,後常留家,有相者謂後曰:「夫人有貴子 而不見之。」後嘆曰:「我三子,誰當應之?」呼高帝小字曰: 「政應是汝耳。」

宣帝殂後,後親執勤,婢使有過,皆恕而不問。高帝雖從 宦,而家業本貧,爲建康令時,明帝等冬月猶無縑纊,而奉膳 甚厚,後每撤去兼肉,曰:「於我過足矣。」殂於縣舍。升明 二年,追贈竟陵公國太夫人。齊國建,爲齊國太妃,並蜜印、 畫青綬,祠乙太牢。建元元年,追尊孝皇后。贈外祖父肇之金 紫光祿大夫,諡敬侯,後母胡氏爲永昌縣靖君。

永明九年,詔太廟四時祭,宣皇帝薦起麵餅鴨榷,孝皇后 薦筍鴨卵脯醬炙白肉,高皇帝薦肉膾葅羹,昭皇后薦茗粣炙魚。 並生平所嗜也。

高昭劉皇后諱智容,廣陵人也。祖玄之,父壽之,並員外 郎。後母桓氏,夢吞玉勝生後,時有紫光滿室,以告壽之。壽 之曰:「恨非是男。」桓笑曰:「雖女亦足興家矣。」後寢臥,

見有羽蓋蔭其上,家人試察之,常見其上掩藹如有雲氣。

年十七,裴方明爲子求婚,酬許已定,後夢見先有迎車至, 猶如常家迎法,後不肯去;次有迎至,龍旗豹尾,有異於常, 後喜而從之。既而與裴氏不成婚,竟嬪於上。嚴整有軌度,造 次必依禮法。生太子及豫章王嶷。太子初在孕,後嘗歸寧,遇 家奉祠,爾日陰晦失曉,舉家狼狽共營祭食。後助炒胡麻,始 復內薪,未及索火,火便自然。宋泰豫元年殂,歸葬宣帝墓側, 則泰安陵也。門生王清與墓工始下鍤,有白兔跳起,尋之不得。 及墳成,兔還棲其上。升明二年,贈竟陵公國夫人。三年,贈 齊國妃印綬。齊建元元年,尊諡昭皇后。二年。贈後父壽之金 紫光祿大夫,母桓氏上虞都鄉君。

武穆裴皇后諱惠昭,河東聞喜人也。祖封之,給事中。父 璣之,左軍參軍。後少與豫章王妃庾氏爲娣姒,庾氏勤女工, 奉事高昭後恭謹不倦,後不能及,故不爲舅姑所重,武帝亦薄 焉。

性剛嚴,竟陵王子良妃袁氏布衣時有過,後加訓罰。升明 三年,爲齊世子妃。建元元年,爲皇太子妃。二年,後薨,諡 穆妃,葬休安陵。

時議欲立石志,王儉曰:「石志不出禮典,起宋元嘉中顔 延之爲王球石志。素族無銘策,故以紀行。自爾以來,共相祖 習。儲妃之重,禮絕恆例,既有哀策,不煩石志。」從之。武 帝即位,追尊皇后。贈父璣之金紫光祿大夫,後母檀氏餘杭廣 昌鄉元君。

舊顯陽、昭陽二殿,太后皇后所居也。永明中無太后皇后, 羊貴嬪居昭陽殿西,范貴妃居昭陽殿東,寵姬荀昭華居鳳華柏 殿。宮內御所居壽昌畫殿南閣,置白鷺鼓吹二部,干光殿東西 頭,置鍾磬兩廂,皆宴樂處也。上數游幸諸苑囿,載宮人從後 車。宮內深隱,不聞端門鼓漏聲,置鍾於景陽樓上,應五鼓及 三鼓。宮人聞鐘聲,早起莊飾。車駕數幸琅邪城,宮人常從, 早發,至湖北埭,雞始鳴,故呼爲雞鳴埭。

婦人吳郡韓蘭英有文辭,宋孝武時獻中興賦,被賞入宮。 宋明帝時用爲宮中職僚。及武帝以爲博士,教六宮書學。以其 年老多識,呼爲韓公雲。

文安王皇后諱寶明,琅邪臨沂人也。祖韶之,吳興太守。 父曄之,太宰祭酒。宋世,高帝爲文惠太子納後,建元元年, 爲南郡王妃。四年,爲皇太子妃,無寵。太子爲宮人制新麗衣 裳及首飾,而後床帷陳故,古舊釵鑷十餘枚。永明十一年,爲 皇太孫太妃。鬱林即位,尊爲皇太后,稱宣德宮,置男左右三 十人,前代所未有也。贈後父曄之金紫光祿大夫,母桓氏豐安 縣君。其年十二月,備法駕謁太廟。明帝即位,出居鄱陽王故 第,爲宣德宮。

永元三年,梁武帝定建鄴,迎入宮,後稱制。至禪位,遜 居外宮。梁天監十一年薨,葬崇安陵,諡曰安後。祖韶之自有 傳。

鬱林王何妃諱婧英,廬江灊人,撫軍將軍戢女也。初將納 爲南郡王妃,文惠太子嫌戢無男,門孤,不欲與昏。王儉以南 郡王妃,便爲將來外戚,唯須高胄,不須強門。今何氏蔭華族 弱,實允外戚之義。永明三年,乃成昏。

妃稟性淫亂,南郡王所與無賴人游,妃擇其美者,皆與交 歡。南郡王侍書人馬澄年少色美,甚爲妃悅,常與斗腕較力, 南郡王以爲歡笑。

澄者本剡縣寒人,嘗於南岸逼略人家女,爲秣陵縣所錄, 南郡王語縣散遣之。澄又逼求姨女爲妾,姨不與,澄詣建康令 沈徽孚訟之。徽孚曰:「姨女可爲婦,不可爲妾。」澄曰 : 「仆父爲給事中,門戶既成,姨家猶是寒賤,政可爲妾耳。」徽 孚訶而遣之。十一年,爲皇太孫妃。又有女巫子楊瑉之,亦有 美貌,妃尤愛悅之,與同寢處,如伉儷。及太孫即帝位,爲皇 後,封后嫡母劉爲高昌縣都鄉君,所生母宋爲餘杭廣昌鄉君。 後將拜,鏡在床無因墮地。其冬,與太后同日謁太廟。楊瑉之 爲帝所幸,常居中侍。明帝爲輔,與王晏、徐孝嗣、王廣之並 面請,不聽。又令蕭諶、坦之固請,皇后與帝同席坐,流涕覆 面,謂坦之曰:「楊郎好年少,無罪過,何可枉殺。」坦之耳 語於帝曰:「此事別有一意,不可令人聞。」帝謂皇后爲阿奴, 曰「阿奴暫去」。坦之乃曰:「外間並雲楊瑉之與皇后有異情, 彰聞遐邇。」帝不得已,乃爲敕。坦之馳報明帝,即令建康 行刑,而果有敕原之,而瑉之已死。

後既淫亂,又與帝相愛褻,故帝恣之。又迎後親戚入宮, 嘗賜人百數十萬,以武帝曜靈殿處後家屬。帝廢,後貶爲王妃。 父戢自有傳。

海陵王王妃諱韶明,琅邪臨沂人,太常慈之女也。永明八 年,納爲臨汝公夫人。鬱林王即位,爲新安王妃。延興元年, 爲皇后。其年,降爲海陵王妃。妃父慈自有傳。

明敬劉皇后諱惠端,彭城人,光祿大夫道弘孫也。高帝爲 明帝納之。建元三年,除西昌侯夫人。永明七年卒,葬江乘縣 張山。延興元年,贈宣城王妃。明帝即位,追尊敬皇后。贈父 通直郎景猷爲金紫光祿大夫,母王氏平陽鄉君。明帝崩,改葬, 祔於興安陵。

東昏褚皇后諱令璩,河南陽翟人,太常澄之女也。建武二 年,納爲皇太子妃而無寵。帝謂左右曰:「若得如山陰主無恨 矣。」山陰主,明帝長女也,後遂與之爲亂。明年,妃謁敬後 廟。東昏即位,爲皇后。帝寵潘妃,後不被遇,黃淑儀生太子 誦而卒,東昏廢,後及誦並爲庶人。後父澄自有傳。

和王皇后諱蕣華,琅邪臨沂人,太尉儉之孫也。初爲隨王 妃,中興元年爲皇后。帝禪位,後降爲妃。妃祖儉自有傳。

  • 上一篇: 卷十
  • 下一篇: 卷十二
  • 南史
    南史
      《南史》,唐朝撰,中國歷代官修正史「二十四史」之一。紀傳體,共八十卷,含本紀十卷,列傳七十卷,上起宋武帝劉裕永初元年(420年),下迄陳後主陳叔寶禎明三年(589年)。記載南朝宋、齊、梁、陳四國一百七十年史事。《南史》與《北史》為姊妹篇,是由李大師及其子李延壽兩代人編撰完成的。
     

    更多本纪古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