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清代 / 鄭燮 / 濰縣署中寄舍弟墨第一書
拼 译 译

《濰縣署中寄舍弟墨第一書》

鄭燮 〔清代〕

讀書以過目成誦為能,最是不濟事。

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無多,往來應接不暇,如看場中美色,一眼即過,與我何與也?千古過目成誦,孰有如孔子者乎?讀《易》至韋編三絕,不知翻閱過幾千百遍來,微言精義,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窮。

雖生知安行之聖,不廢困勉下學之功也。

東坡讀書不用兩遍,然其在翰林讀《阿房宮賦》至四鼓,老吏苦之,坡洒然不倦。

豈以一過即記,遂了其事乎!惟虞世南、張睢陽、張方平,平生書不再讀,迄無佳文。

且過輒成誦,又有無所不誦之陋。

即如《史記》百三十篇中,以《項羽本紀》為最,而《項羽本紀》中,又以巨鹿之戰、鴻門之宴、垓下之會為最。

反覆誦觀,可欣可泣,在此數段耳。

若一部《史記》,篇篇都讀,字字都記,豈非沒分曉的鈍漢!更有小說家言,各種傳奇惡曲,及打油詩詞,亦復寓目不忘,如破爛廚櫃,臭油壞醬悉貯其中,其齷齪亦耐不得。

濰縣署中寄舍弟墨第一書 - 譯文及註釋

譯文讀書把看了一遍便能背誦作為值得肯定的才能,(其實)是最不能成事的。

眼裡看得清楚,心裡匆匆而過,(其實)留在心中的並不多,(這樣)看來看去眼睛根本應付不過來,就像看歌舞場中的美女,看上一眼就過去了,和我(又)有什麼相關呢?自古以來過目成誦的人,有誰(能)比得上孔子呢?孔子研讀《周易》,(翻來覆去地讀),使穿連《周易》竹簡的皮條都斷了好幾次,不知道他翻閱過幾千幾百遍了,精微的語言,深刻的道理,越探索越明白,越鑽研越深入,越是深入鑽研就越是不知道它的盡頭。即使是像孔子那樣不用學習而懂得道理,能從容不迫地實行大道的聖人,也不會停止刻苦勤奮地學習人情事理的功夫。蘇東坡讀書不需要讀第二遍,然而他在翰林院時讀《阿房宮賦》直到四更天,掌管翰林院的老官吏覺得他讀得辛苦,可蘇東坡卻十分暢快,毫無倦意。怎麼能因為看一遍就能記誦,便丟下書本,草草結束學習呢!只有虞世南、張睢陽、張方平,一生讀書從不讀第二遍,但他們始終也沒有寫出好文章。

況且過目一遍能背,又有什麼都背的壞處。就像《史記》一百三十篇中,《項羽本紀》寫得最好,而《項羽本紀》中,又要數巨鹿之戰、鴻門之宴、垓下之會(幾個片斷)寫得最好。反覆誦讀觀賞,值得欣喜、值得悲泣(的內容),只在這幾個片斷罷了。如果一部《史記》,篇篇都讀,字字都記,豈不成了不懂道理的愚鈍之人!還有小說家的作品,各種品味低俗的戲曲,以及打油詩詞,也都過目不忘,這樣的人就像一個破爛的廚櫃,發臭的油,腐壞的醬全都貯藏在裡面,他的品位低俗也是讓人難以忍受的!

注釋選自《板橋家書》。鄭燮,字克柔,號板橋,江蘇興化人,清朝書法家、文學家。濰縣署,當時鄭燮供職於此。濰縣,今屬山東省。舍弟,謙稱自己的弟弟。濰縣署中寄舍弟第一書,鄭燮在官署中給自己的弟弟的第一封家書。以…為:把…作為。濟事:能成事,中用。濟,對事情有益。了了:明白。方寸:指人的內心。不暇:沒有空閒,指應付不過來。即:立刻。與:和。與:相關。孰:誰。如:比得上。韋編三絕:相傳孔子晚年很愛讀《周易》,翻來覆去地讀,使穿連《周易》竹簡的皮條斷了好幾次。韋,皮革。微言精義:精微的語言,深刻的道理。愈:越。探:探討,探尋。出:顯露,明白。研:鑽研。入:深入。往:前行。窮:窮盡。雖:即使。生知安行:生,出生。知,懂得。安,從容不迫。行,實行。即「生而知之」(不用學習而懂得道理)、「安而行之」(發於本願從容不迫地實行)。這是古人以為聖人方能具有的資質。困勉下學:刻苦勤奮地學習人情事理的基本常識。功:努力。翰林:皇帝的文學侍從官。這裡指翰林院,翰林學士供職之所。洒然:暢快的樣子。《阿房宮賦》:唐朝杜牧的文章。四鼓:四更,凌晨~時。苦:以......為苦,對.....感到辛苦。豈:難道。以:因為。過:過目。了:結束,完結。再:第二次。迄:始終,一直。且:況且。輒:就。陋:弊端。即:就。《史記》: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西漢朝司馬遷撰。以:認為。為:是。() 會:包圍。觀:觀賞。可欣可泣:值得欣喜值得悲泣。耳:罷了。沒分曉:不懂道理。鈍:遲鈍,愚笨。傳奇:這裡指明清兩代盛行的戲曲。及:以及。打油詩詞:內容和詞句通俗詼諧、不拘平仄韻律的舊體詩詞;相傳為唐朝張打油所創,因而得名。亦:也。復:又。寓目:觀看,過目。悉:都。貯:貯藏。齷齪(wòchuò):不乾淨,這裡有品位低俗的意思。不得:不能夠。洒然:暢快的樣子。與我何與也:相關。暇:空閒。然:但是。惟:只有▲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本站免費發布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濰縣署中寄舍弟墨第一書 - 賞析

這封家書實際上是對「讀書以過目成誦為能」的批駁,從而引導家中子弟樹立讀書必須深入研究的正確態度。  第一段作者便提出過目成誦「最是不濟事」,表明了鮮明的態度。  第二段作者先是指出匆匆而讀其實什麼收穫也沒有,接着又以孔子、蘇東坡、虞世南等人為事實論據,從正反兩面論證,強調只有深入研讀才能真正讀懂書中真諦的道理。  第三段作者進一步論述「過目成誦」的另一弊端——「無所不誦」:不辨真偽精粗,一概成誦,結果只能成為「臭油壞醬悉貯其中」的「破爛廚櫃」,論證了讀書應該有所選擇,取其精華,令讀者的認識又深一層。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本站免費發布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鄭燮

作者:鄭燮

鄭板橋(1693—1765)清代官吏、書畫家、文學家。字克柔,漢族,江蘇興化人。一生主要客居揚州,以賣畫為生。「揚州八怪」之一。其詩、書、畫均曠世獨立,世稱「三絕」,擅畫蘭、竹、石、松、菊等植物,其中畫竹已五十餘年,成就最為突出。著有《板橋全集》。康熙秀才、雍正舉人、乾隆元年進士。中進士後曾歷官河南范縣、山東濰縣知縣,有惠政。以請臻饑民忤大吏,乞疾歸。 

鄭燮其它诗文

《念奴嬌 台城》

鄭燮 〔清代〕

秋之為氣,正一番風雨,一番蕭瑟。

落日雞鳴山下路,為問台城舊跡。

老蔓藏蛇,幽花賤血,壞堞零煙碧。

有人牧馬,城頭吹起觱篥。

當初面代犧牲,食惟菜果,恪守沙門律。

何事餓來翻掘鼠,雀卵攀巢而吸?再曰荷荷,跏趺竟逝,得亦何妨失?酸心硬語,英雄淚在胸臆。

复制

《濰縣署中畫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 墨竹圖題詩》

鄭燮 〔清代〕

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

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

《山中雪後》

鄭燮 〔清代〕

晨起開門雪滿山,雪晴雲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凍,一種清孤不等閒。

《盆蘭》

鄭燮 〔清代〕

春蘭未了夏蘭開,萬事催人莫要呆;

閱盡榮枯是盆盎,幾回拔去幾回栽。

复制

《小廊》

鄭燮 〔清代〕

小廊茶熟已無煙,折取寒花瘦可憐。

寂寂柴門秋水闊,亂鴉揉碎夕陽天。

复制

《念奴嬌 桃葉渡》

鄭燮 〔清代〕

橋低紅板,正秦淮水長,綠楊飄撇。

管領春風陪舞燕,帶露含淒惜別。

煙軟梨花,雨嬌寒食,芳草催時節。

畫船簫鼓,歌聲繚繞空闊。

究竟桃葉桃根,古今豈少,色藝稱雙絕?

一縷紅絲偏系左,閨閣幾多埋沒。

假使夷光,苧蘿終老,誰道傾城哲?

王郎一曲,千秋艷說江楫。

复制

《道情十首 其十》

鄭燮 〔清代〕

撥琵琶,續續彈,喚庸愚,警懦頑,四條弦上多哀怨。

黃沙白草無人跡,古戍寒雲亂鳥還。虞羅慣打孤飛雁,收拾起、漁樵事業,任從他、風雪關山。

复制

《揚州 其三》

鄭燮 〔清代〕

西風又到洗妝樓,衰草連天落日愁。瓦礫數堆樵唱晚,涼雲幾片燕驚秋。

繁華一刻人偏巒,嗚咽千年水不流。借問累累荒冢畔,幾人耕出玉搔頭。

复制

《游白狼山兩首》

鄭燮 〔清代〕

懸岩小閣碧梧桐,似有人聲在半空。

百叩銅環渾不應,松花滿地午蔭濃。

复制

《揚州 其四》

鄭燮 〔清代〕

江上澄鮮秋水新,邗溝幾日雪迷津。千年戰伐百餘次,一歲變更何限人。

盡把黃金通顯要,惟余白眼到清貧。可憐道上饑寒子,昨日華堂臥錦茵。

复制

《范縣》

鄭燮 〔清代〕

四五十家負郭民,落花廳事淨無塵。苦蒿菜把鄰僧送,禿袖鶉衣小吏貧。

尚有隱幽嘆盡燭,何曾頑梗竟能馴。縣門一尺情猶隔,況是君門隔紫宸。

复制

《行書五絕扇面》

鄭燮 〔清代〕

霧裡山疑失,雷鳴雨未休。

夕陽開一半,吐出望江樓。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