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宋代 / 蘇軾 / 過永樂文長老已卒
拼 译 译

《過永樂文長老已卒》

蘇軾 〔宋代〕

初驚鶴瘦不可識,旋覺雲歸無處尋。

三過門間老病死,一彈指頃去來今。

存亡慣見渾無淚,鄉井難忘尚有心。

欲向錢塘訪圓澤,葛洪川畔待秋深。

過永樂文長老已卒 - 譯文及註釋

譯文上次見面我為文長老消瘦的容顏而吃驚,而他不久的離世,讓我頗感意外。三國秀州見了你的生和病和死去,一彈指的時間便已是過去此生和來世了。存在和死亡我見過很多所以沒有落淚,同鄉的離去讓我也愁心重重。想去那錢塘尋訪高僧圓澤,葛洪在江畔已等到深秋之時了。

注釋永樂:在今浙江嘉興西北。文長老:即文及,嘉興報本禪院住持。鶴瘦:比喻生病。雲歸:比喻圓寂。一彈指頃:一彈指的時間,比喻時間極短暫。去來今:佛教語,指過去、未來、現在。鄉井難忘:文及也是蜀人,二人相見時,有懷念故鄉之語。圓澤:唐人袁郊《甘澤謠》載,圓觀與李源相友善,曾與李源相約,卒後十二年,在杭州天竺寺相見。十二年後,李源如約來到寺前,聽一牧童口中作歌:「三生石上舊精魂,賞月吟風不要論。慚愧情人遠相訪,此身雖異性長存。」蘇軾曾根據《甘澤謠》而成《僧圓澤傳》,惟圓觀作圓澤,未知何據。葛洪:東晉人,字稚川,號抱朴子,始以儒術得名,後好神仙導養之術。▲

霍松林 等.宋詩鑑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87:363-364

王水照 朱剛.蘇軾詩詞文選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59

過永樂文長老已卒 - 賞析

這是作者悼念亡友文長老的一首詩。這首詩寫病中和圓寂之後的文長老,並回首過去的交往以及寫世事無常的感嘆,讚美了文長老道行高,又發出前緣未盡的思念之情。此篇詩意沉着,語言流美,寫得別有深意。

這首詩對前二首詩來說,是總束兩人的幾次會面。首句寫上次見面時文及的病容使他吃驚,次句寫此時到來文及已死。「初驚」、「旋覺」兩句說明如飄風驟雨,純出意外。用「鶴瘦」、「雲歸」比喻病和死,非常切合和尚的身份(唐末五代詩僧貫休不受錢鏐改詩的無理要求,就說:「閒雲野鶴,何天不可飛!」)。「不可識」、「無處尋」,有空虛無常之感,正顯出悼念僧人不同於世俗的特點。

三四兩句是有名的巧對。「三過門間」、「一彈指頃」、「老病死」、「去來今」,扣緊佛家術語和兩人交往的事實。第一句講兩人交往。佛家以生老病死為四苦,這樣寫,從詩人自己來說,是感慨世事無常;對文及來說,則如同有解脫意。佛家以「去來今」為三世,這裡暗伏結語,有「來世因緣」的意思在內。這兩句是流水對,語氣直下。如果全用這樣的方式,詩易流於滑易。五六句就作一頓挫,「存亡慣見」,重在「慣」字,見亡應流淚,卻接以「渾無淚」三字,語特沉重。由文及的圓寂推向已逝的師友,作者的詩集中,在這幾年寫了不少輓詩。「存亡」二字着眼於「亡」。見亡而淚如泉湧,固然可以表示悲感之深,而淚泉已竭、無可再流則更為沉重。由於習以為常而麻木無淚,心頭的沉重更甚於有淚如雨,作者重在此點。作者與文及的交往是因同鄉而起,聯繫他寫的第一首,更容易表現出「尚有心」的含意。見同鄉死於他鄉,見親朋日漸凋謝,更加深對鄉井的懷念,感到歸耕無日。這「尚有心」三字又和結語引用《甘澤謠》的故事相聯繫。

結尾兩句,前人贊為用典極切。用圓澤比文及,既讚美他道行高,和第二首「病不開堂道益尊」相應;又有前緣未盡的思念之情。所以這個結尾,前人特別樂於稱道。這樣正好為三首詩做一總結。這首詩一氣呵成,前四句傾瀉而出,後四句如紀昀所評,是「曲折頓挫」。特別是五六句那一聯,意極沉着而筆力飛動,引出尾聯,使人有語盡而情意無盡之感。▲

霍松林 等.宋詩鑑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87:363-364

過永樂文長老已卒 - 創作背影

熙寧四年(公元1071年)六月,蘇軾因議新法和王安石不合,以太常博士直史館通判杭州,十一月到任。次年末,因事到秀州(今浙江嘉興),過永樂鄉,遊覽報本禪院,遇到一個四川同鄉在那兒住持,名叫文及,蘇軾寫了一首詩,題為《秀州報本禪院鄉僧文長老方丈》說:「萬里家山一夢中,吳音漸已變兒童。每逢蜀叟談終日,便覺峨眉翠掃空。師已忘言真有道,我除搜句百無功。明年採藥天台去,更欲題詩滿浙東。」熙寧六年十一月,蘇軾赴常州賑濟災民,又過秀州,夜過永樂,至報本禪院,這時文及已臥病退院,蘇軾又做一首《夜至永樂文長老院文時臥病退院》。熙寧七年五月返回杭州,再過報本禪院,文及已圓寂,因而又寫了這首悼詩。

霍松林 等.宋詩鑑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87:363-364

蘇軾

作者:蘇軾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歷史治水名人。蘇軾是北宋中期文壇領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縱橫恣肆;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善書,「宋四家」之一;擅長文人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瀟湘竹石圖卷》《古木怪石圖卷》等。 

蘇軾其它诗文

《上巳日與二子迨過游塗山荊山記所見》

蘇軾 〔宋代〕

此生終安歸,還軫天下半。

朅來乘樏廟,復作微禹嘆。

(昔自南河赴杭州過此,蓋二十二年矣。

)従祠及彼呱,(有啟廟。

)像設偶此粲。

(謂塗山氏。

)秦祖當侑坐,(廟有柏翳。

)夏郊亦薦裸。

(有鯀廟。

)可憐淮海人,尚記弧矢旦。

(淮南人謂禹以六日生,是日,數萬人會山上。

雖傳記不載,然相傳如此。

)荊山碧相照,楚水清可亂。

刖人有餘坑,美石肖溫瓚。

(荊山下有卞氏采玉坑,石色如玉,不受鑱刻。

取出山下,輒變色不復溫瑩。

)龜泉木杪出,牛乳石池漫。

(龜泉在荊山下色白而甘,真陸羽所謂石池漫流者。

有石記云:唐貞元中隨白龜流出。

)小兒強好古,侍史笑流汗。

歸時蝙蝠飛,炬火記遠岸。

复制

《送晁美叔發運右司年兄赴闕》

蘇軾 〔宋代〕

我年二十無朋儔,當時四海一子由。

君來扣門如有求,頎然病鶴清而修。

醉翁遣我従子游,翁如退之蹈軻丘。

尚欲放子出一頭,(嘉祐初,軾與子由寓興國浴室,美叔忽見訪。

云:吾従歐陽公游久矣,公令我來,與子定交,謂子必名世,老夫亦須放他出一頭地。

)酒醒夢斷四十秋。

病鶴不病骨愈虬,惟有我顏老可羞。

醉翁賓客散九州,幾人白髮還相收。

我如懷祖拙自謀,正作尚書已過優。

君求會稽實良籌,往看萬壑爭交流。

(君近乞越州。

)。

复制

《臂痛謁告作三絕句示四君子》

蘇軾 〔宋代〕

公退清閒如致仕,酒餘歡適似還鄉。

不妨更有安心病,臥看縈簾一炷香。

心有何求遣病安,年來古井不生瀾。

只愁戲瓦閒童子,卻作泠泠一水看。

小閣低窗臥晏溫,瞭然非默亦非言。

維摩示病吾真病,誰識東坡不二門。

复制

《日喻》

蘇軾 〔宋代〕

生而眇者不識日,問之有目者。

或告之曰:「日之狀如銅盤。

」扣槃而得其聲,他日聞鍾,以為日也。

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燭。

」捫燭而得其形,他日揣樾,以為日也。

日之與鍾、龠亦遠矣,而眇者不知其異,以其未嘗見而求之人也。

道之難見也甚於日,而人之未達也,無以異於眇。

達者告之,雖有巧譬善導,亦無以過於槃與燭也。

自盤而之鐘,自燭而之龠,轉而相之,豈有既乎?故世之言道者,或即其所見而名之,或莫之見而意之,皆求道之過也。

然則道卒不可求歟?蘇子曰:「道可致而不可求。

」何謂致?孫武曰:「善戰者致人,不致於人。

」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學以致其道。

」莫之求而自至,斯以為致也歟?南方多沒人,日與水居也,七歲而能涉,十歲而能浮,十五而能浮沒矣。

夫沒者豈苟然哉?必將有得於水之道者。

日與水居,則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識水,則雖壯,見舟而畏之。

故北方之勇者,問於沒人,而求其所以浮沒矣,以其言試之河,未有不溺者也。

故凡不學而務求道,皆北方之學沒者也。

昔者以聲律取士,士雜學而不志於道;今者以經術取士,士求道而不務學。

渤海吳君彥律,有志於學者也,方求舉於禮部,作《日喻》以告之。

《浪淘沙·探春》

蘇軾 〔宋代〕

昨日出東城,拭探春情。

牆頭紅杏暗如傾。

檻內群芳芽未吐,早已回春。

綺陌斂香塵,雪霽前村。

東君用意不辭辛。

料想春光先到處,吹綻梅英。

《減字木蘭花·春月》

蘇軾 〔宋代〕

二月十五夜,與趙德麟小酌聚星堂春庭月午,搖盪香醪光欲舞。

步轉迴廊,半落梅花婉娩香。

輕雲薄霧,總是少年行樂處。

不似秋光,只與離人照斷腸。

《醉落魄·述情》

蘇軾 〔宋代〕

輕雲微月。二更酒醒船初發。孤城回望蒼煙合。公子佳人,不記歸時節。巾偏扇墜滕床滑。覺來幽夢無人說。此生飄蕩何時歇。家在西南,長作東南別。

复制

《胡穆秀才遺古銅器,似鼎而小,上有兩柱,可以覆而不蹶,以為鼎則不足,疑其飲器也,胡有詩,答之》

蘇軾 〔宋代〕

只耳獸齧環,長唇鵝擘喙。三趾下銳春蒲短,兩柱高張秋菌細。

君看翻覆俯仰間,覆成三角翻兩髻。古書雖滿腹,苟有用我亦隨世。

嗟君一見呼作鼎,才注升合已漂逝。不如學鴟夷,盡日盛酒真良計。

复制

《題淨因院》

蘇軾 〔宋代〕

門外黃塵不見山,箇中草木亦常閒。

履聲如渡薄冰過,催粥華鯨守夜蘭。

复制

《書《渾令公燕魚朝恩圖》

蘇軾 〔宋代〕

咸寧英氣似汾陽,夜飲軍容出紅妝。

不須纏頭萬匹錦,知君未辦作呂強。

复制

《鳳翔八觀,並敘 其七 李氏園》

蘇軾 〔宋代〕

朝游北城東,回首見修竹。下有朱門家,破牆圍古屋。

舉鞭叩其戶,幽響答空谷。入門所見夥,十步九移目。

異花兼四方,野鳥喧百族。其西引溪水,活活轉牆曲。

東注入深林,林深窗戶綠。水光兼竹淨,時有獨立鵠。

林中百尺松,歲久蒼鱗蹙。豈惟此地少,意恐關中獨。

小橋過南浦,夾道多喬木。隱如城百雉,挺若舟千斛。

陰陰日光淡,黯黯秋氣蓄。盡東為方池,野雁雜家鶩。

紅梨驚合抱,映島孤雲馥。春光水溶漾,雪陣風翻撲。

其北臨長溪,波聲卷平陸。北山臥可見,蒼翠間磽禿。

我時來周覽,問此誰所築?雲昔李將軍,負險乘衰叔。

抽錢算間口,但未榷羹粥。當時奪民田,失業安敢哭。

誰家美園囿,籍沒不容贖。此亭破千家,鬱郁城之麓。

將軍竟何事,蟣虱生刀䪅。何嘗載美酒,來此駐車轂。

空使後世人,聞名頸猶縮。我今官正閒,屢至因休沐。

人生營居止,竟為何人卜。何當辦一身,永與清景逐。

复制

《漁家傲·千古龍蟠並虎踞》

蘇軾 〔宋代〕

金陵賞心亭送王勝之龍圖。王守金陵,視事一日移南郡。

千古龍蟠並虎踞。從公一吊興亡處。渺渺斜風吹細雨。芳草渡。江南父老留公住。

公駕飛車凌彩霧。紅鸞驂乘青鸞馭。卻訝此洲名白鷺。非吾侶。翩然欲下還飛去。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