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 / 李清照 /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拼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李清照 〔宋代〕

李清照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复制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 赏析

根据这首词本身看来,很可能写于李清照南渡后。词中写的是一种思乡的浓愁,颇耐思味。当时是早春时节,天气温和,风光柔丽,女词人刚刚卸去冬装,换上夹衫,心情轻快而又愉悦。这是美好的大自然给词人心灵投上的一抹明亮的色彩。女词人睡起,感到几丝寒意,鬓上的“梅花”也已残破。上阕四句,委婉地透露出来的是一种含蓄、朦胧、带有几分凄冷的心境和幽细的愁思;女词人先淡淡几笔轻轻拈出了春“寒”和花“残”这样的审美感觉,放在读者的心头,通过这种“微寒”之感和残破的“梅花”意象,巧妙地闪射出她心灵深处的某种不如人意但又难言的惆怅之感。一位心灵触觉极为敏锐细腻的知识女性对良辰美景的复杂感触在这里已微露端倪。

下阕则波澜顿起,女词人将上阕曲折透露出来的那种凄清感和残缺美的底蕴一笔揭示出来:“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这实在是带着血泪的痛楚悲呼。她只能将一怀思乡愁绪诉诸杯中物。至此,读者已经明白了女词人心灵深处不安的原因;而上阕预先作为一种情感铺垫而悬垂的“微寒”之感以及那残破的“梅花”,也有了着落。

李清照在表达白己的这种思乡心绪时,很讲究笔法和技巧。全词风格婉约、含蓄,深沉、强烈的情绪并不施以浓墨重彩,却以清淡、省简的文字轻描淡写,情感表达得强烈而又有羁勒,陡然从心灵深处涌出,但随即又轻轻一笔打住,使这短短的一首小词在情感表达上产生一种起伏和跌宕,形成美感上的节奏。上阕的情感,一路平稳而冲淡,下阕劈头便是“故乡何处是”,使前面那一路冲淡的情绪顿起波澜。而上阕那种乍着夹衫的好心情到了下阕也陡然一变,跳到思念故乡的一怀愁绪上来。这种情感上的节奏和突变,无疑具有诗词创作和审美欣赏上的美学意义,但从另一方面看,也实在是女词人复杂、深刻的精神心理的真实显示。这首词相当深刻、有力地揭示出女词人灵魂深处的悲愤、不安和强烈的思乡情绪。细心的读者不难透过女词人深闺中的袅袅香雾、沉沉酒杯、昏昏醉意而窥见那颗与民族命运共存亡的崇高心灵。

李清照

作者: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李清照其它诗文

《瑞鹧鸪·双银杏》

李清照 〔宋代〕

风韵雍容未甚都,尊前甘橘可为奴。

谁怜流落江湖上,玉骨冰肌未肯枯。

谁教并蒂连枝摘,醉后明皇倚太真。

居士擘开真有意,要吟风味两家新。

复制

《失调名》

李清照 〔宋代〕

条脱闲揎系五丝。

复制

《投翰林学士綦崇礼启》

李清照 〔宋代〕

清照启:素习义方,粗明诗礼。

近因疾病,欲至膏肓,牛蚁不分,灰钉已具。

尝药虽存弱弟,应门惟有老兵。

既尔苍皇,因成造次。

信彼如簧之说,惑兹似锦之言。

弟既可欺,持官文书来辄信;身几欲死,非玉镜架亦安知?僶俛难言,优柔莫诀,呻吟未定,强以同归。

视听才分,实难共处,忍以桑榆之晚节,配兹驵侩之下才。

身既怀臭之可嫌,惟求脱去;彼素抱璧之将往,决欲杀之。

遂肆侵凌,日加殴击,可念刘伶之肋,难胜石勒之拳。

局天扣地,敢效谈娘之善诉;升堂入室,素非李赤之甘心。

外援难求,自陈何害,岂期末事,乃得上闻。

取自宸衷,付之廷尉。

被桎梏而置对,同凶丑以陈词。

岂惟贾生羞绛灌为伍,何啻老子与韩非同传。

但祈脱死,莫望偿金。

友凶横者十旬,盖非天降;居囹圄者九日,岂是人为!抵雀捐金,利当安往;将头碎璧,失固可知。

实自谬愚,分知狱市。

此盖伏遇内翰承旨,搢绅望族,冠盖清流,日下无双,人间第一。

奉天克复,本缘陆贽之词;淮蔡底平,实以会昌之诏。

哀怜无告,虽未解骖,感戴鸿恩,如真出己。

故兹白首,得免丹书。

清照敢不省过知惭,扪心识愧。

责全责智,已难逃万世之讥;败德败名,何以见中朝之士。

虽南山之竹,岂能穷多口之谈;惟智者之言,可以止无根之谤。

高鹏尺鷃,本异升沉;火鼠冰蚕,难同嗜好。

达人共悉,童子皆知。

愿赐品题,与加湔洗。

誓当布衣蔬食,温故知新。

再见江山,依旧一瓶一钵;重归畎亩,更须三沐三薰。

忝在葭莩。

敢兹尘渎。

复制

《打马赋》

李清照 〔宋代〕

岁令云徂,卢或可呼。

千金一掷,百万十都。

樽俎具陈,已行揖让之礼;主宾既醉,不有博奕者乎!打马爰兴,樗蒱遂废。

实博奕之上流,乃闺房之雅戏。

齐驱骥騄,疑穆王万里之行;间列玄黄,类杨氏五家之队。

珊珊佩响,方惊玉蹬之敲;落落星罗,急见连钱之碎。

若乃吴江枫冷,胡山叶飞,玉门关闭,沙苑草肥。

临波不渡,似惜障泥。

或出入用奇,有类昆阳之战;或优游仗义,正如涿鹿之师。

或闻望久高,脱复庾郎之失;或声名素昧,便同痴叔之奇。

亦有缓缓而归,昂昂而出。

鸟道惊驰,蚁封安步。

崎岖峻坂,未遇王良;跼促盐车,难逢造父。

且夫丘陵云远,白云在天,心存恋豆,志在著鞭。

止蹄黄叶,何异金钱。

用五十六采之间,行九十一路之内。

明以赏罚,覈其殿最。

运指麾于方寸之中,决胜负于几微之外。

且好胜者,人之常情;小艺者,士之末技。

说梅止渴,稍苏奔竟之心;画饼充饥,少谢腾骧之志。

将图实效,故临难而不四;欲报厚恩,故知机而先退。

或衔枚缓进,已逾关塞之艰;或贾勇争先,莫悟阱堑之坠。

皆因不知止足,自贻尤悔。

况为之不已,事实见于正经;用之以诚,义必合于天德。

故绕床大叫,五木皆卢;沥酒一呼,六子尽赤。

平生不负,遂成剑阁之师;别墅未输,已破淮淝之贼。

今日岂无元子,明时不乏安石。

又何必陶长沙博局之投,正当师袁彦道布帽之掷也。

辞曰:佛狸定见卯年死,贵贱纷纷尚流徙,满眼骅骝杂騄駬,时危安得真致此?木兰横戈好女子,老矣谁能志千里,但愿相将过淮水。

《好事近·风定落花深》

李清照 〔宋代〕

风定落花深,帘外拥红堆雪。

长记海棠开后,正伤春时节。

酒阑歌罢玉尊空,青缸暗明灭。

魂梦不堪幽怨,更一声鶗鴂。

《蝶恋花·晚止昌乐馆寄姊妹》

李清照 〔宋代〕

泪湿罗衣脂粉满,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

人道山长山又断,萧萧微雨闻孤馆。

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

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

《春残》

李清照 〔宋代〕

春残何事苦思乡,病里梳头恨最长。

梁燕语多终日在,蔷薇风细一帘香。

《孤雁儿·藤床纸帐朝眠起》

李清照 〔宋代〕

世人作梅词,下笔便俗。

予试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耳。

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

沉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

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

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

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鹧鸪天·寒日萧萧上锁》

李清照 〔宋代〕

寒日萧萧上锁窗,梧桐应恨夜来霜。

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

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

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

李清照 〔宋代〕

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

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

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

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

《小重山·春到长门春草青》

李清照 〔宋代〕

春到长门春草青,江梅些子破,未开匀。

碧云笼碾玉成尘,留晓梦,惊破一瓯春。

花影压重门,疏帘铺淡月,好黄昏。

二年三度负东君,归来也,著意过今春。

《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

李清照 〔宋代〕

欧阳公作《蝶恋花》,有“深深深几许”之句,予酷爱之。

用其语作“庭院深深”数阕,其声即旧《临江仙》也。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

柳梢梅萼渐分明。

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

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

谁怜憔悴更凋零。

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