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宋代 / 蘇軾 /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飛時花滿城。
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飛時花滿城。》

蘇軾 〔宋代〕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飛時花滿城。惆悵東欄一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

复制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飛時花滿城。 - 賞析

蘇東坡最為得心應手且作得最好的詩體,自然是七言古詩,然而蘇軾另有一絕,在宋朝詩壇堪稱獨步的,那就是七言絕句。比起波瀾壯闊、氣象萬千的七古,這些清新絕俗的小品詩或許更有它令人喜愛的特色。

蘇東坡的七絕純粹是性靈的流露、天才的橫溢,不假修飾,不用典故,幾乎全是白話的作品,這些全是蘇軾這位偉大的詩人,偉岸的心靈在閒暇時偶發的,對人生明澈觀照。有的如晶瑩渾圓的明珠,有的如清晨,有的如朝露,有的如兒童的嬉笑。總之這些作品是讀者一讀就會喜歡的而且百讀不厭的。《東欄梨花》就是其中最有名的一首。

《東欄梨花》是一首感傷的詩,詩人因為梨花盛開而感嘆時光的流逝。這首詩抒發了詩人感嘆春光易逝、人生短促的哀愁;也抒發了詩人淡看人生、從失意中得到解脫的思想。

《東欄梨花》,看似很平淡,好像人人都寫得出這樣的詩,但古今以來卻只有這一首寫梨花的詩篇,傳誦千古,至今仍膾炙人口。至於原因,要說出個所以然來,實在不容易,只覺得他所描寫的景物很美,又很親切,真是近在眼前。

梨花的淡白,柳的深青,這一對比,景色立刻就鮮活了,再加上第二句的動態描寫:滿城飛舞的柳絮,真是「春風不解禁楊花,蒙蒙亂撲行人面」,同時柳絮寫出梨花盛開的季節,春意之濃,春愁之深,更加烘托出來。詩人見梨花而「惆悵」是因為他感到春光易逝,人生短促

柳絮飄飛,梨花亦開遍了一城的雪白。這裡更加強調的是白色——春色之美原在萬紫千紅,花團錦簇,如錦繡般的大地——但是這裡單只描寫雪白的梨花(柳絮只是陪襯),更着眼於自己家門口東欄邊的一株梨花——它愈開得熱鬧,愈引人惆悵——到這裡,此詩的獲烈特色完全顯現出來了,一株如雪的梨花,一味強烈的白色這引起人共鳴的主要關鍵所在,任何人面對如此一幅畫面,也會為之動容:

東坡此詩似傷春而實未傷春,一點也沒有頹廢衰颯的調子,只是純美地欣賞與人生哲理地透視。

這首詩抒發了詩人感嘆春光易逝,人生短促之愁情;也抒發了詩人淡看人生,從失意中得到解脫的思想感情,讓人們感受到了「人生苦短」,引人深思。

清明時節,草薰風暖,梨花如雪,已是暮春繁華過眼即空,但是這一刻仍是一年當中最美的,人生能有幾度清明?詩人以柳青襯梨白,可謂是一青二白,這就抓住了梨花的特點,它不妖艷,也不輕狂的神態,又在「一株雪」里再次賦予梨花以神韻,並把詠梨花與自詠結合了起來。其實,這「一株雪」不正是詩人自己的化身嗎?因為蘇軾一生正道直行,清廉潔白,坦蕩如砥。在詠梨花時,蘇軾用了「柳絮飛時花滿城」來加以襯托,你看梨花既不像「顛狂柳絮隨風去」,也不像「輕薄桃花逐水流」,其品格是何其高尚的;詩人還用了「人生看得幾清明」來加以側面烘托梨花之「清明」。「一株雪」和「幾清明」是對偶的寫法,一不是指有一株梨樹,而是指一株梨樹一個作者自己,後兩句意境如下:作者惆悵的站在東欄旁,梨樹上滿是白色的梨花,同時柳絮在飄,落在作者身上,作者也變成了「一株雪」,寫的是淒清惆悵的意境,最後一句,人生看得幾清明,人生能有幾次清明,更增添悲涼的氣氛,蘇軾的詩,一向以豪放著稱,像這樣悲涼的很是少見,須得細細品味,不過,有時沒必要字斟句酌的理解詩句,意境更重要。

梨花的淡白,柳的深青,這一對比,景色立刻就鮮活了;第二句的動態描寫,滿城飛舞的柳絮,春意之濃,春愁之深,躍然紙上。

這首詩抒發了詩人感嘆春光易逝,人生短促之愁情;或者以梨花自詠,寄予了自己清正坦蕩的風骨。

蘇軾

作者:蘇軾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歷史治水名人。蘇軾是北宋中期文壇領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縱橫恣肆;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善書,「宋四家」之一;擅長文人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瀟湘竹石圖卷》《古木怪石圖卷》等。 

蘇軾其它诗文

《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

蘇軾 〔宋代〕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余獨不覺。

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十一月十三日與幾先自竹西來訪慶老不見獨與》

蘇軾 〔宋代〕

卷卷長廊走黃葉,席簾垂地香煙歇。

主人待來終不來,火紅銷盡灰如雪。

复制

《贈李彥威秀才》

蘇軾 〔宋代〕

魏王大瓠實五石,種成濩落將安適。

可憐公子持十牛,海上三年竟何得。

先生少負不羈才,従車數到單于台。

天山直欲三箭取,白衣將軍何人哉。

夜逢怪石曾飲羽,戲中戟枝何足數。

誓將馬革裹屍還,肯學班超苦兒女。

封侯衛霍知幾許,老矣先生困羈旅。

酒酣聊復說平生,結襪猶堪一再鼓。

棄書捐劍學萬人,紈絝儒冠皆誤身。

窮途政似不龜手,與世羞為西子顰。

如今惟有談天口,雲夢胸中吞八九。

世間萬事寄黃粱,且與先生說烏有。

复制

《被酒獨行,遍至子云威徽先覺四黎之舍,三首》

蘇軾 〔宋代〕

總角黎家三四童,口吹蔥葉送迎翁。

莫作天涯萬里意,溪邊自有舞雩風。

复制

《淮上早發》

蘇軾 〔宋代〕

澹月傾雲曉角哀,小風吹水碧鱗開。

此生定向江湖老,默數淮中十往來。

《江城子·夢中了了醉中醒》

蘇軾 〔宋代〕

陶淵明以正月五日游斜川,臨流班坐,顧瞻南阜,愛曾城之獨秀,乃作斜川詩,至今使人想見其處。

元豐壬戌之春,余躬耕於東坡,築雪堂居之,南挹四望亭之後丘,西控北山之微泉,慨然而嘆,此亦斜川之游也。

乃作長短句,以《江城子》歌之。

夢中了了醉中醒。

只淵明,是前生。

走遍人間,依舊卻躬耕。

昨夜東坡春雨足,烏鵲喜,報新晴。

雪堂西畔暗泉鳴。

北山傾,小溪橫。

南望亭丘,孤秀聳曾城。

都是斜川當日景,吾老矣,寄余齡。

《定風波》

蘇軾 〔宋代〕

閒臥藤床觀社柳。

复制

《將至筠,先寄遲、適、遠三猶子》

蘇軾 〔宋代〕

露宿風餐六百里,明朝飲馬南江水。未見豐盈犀角兒,先逢玉雪王郎子。

對床欲作連夜語,念汝還須戴星起。夜來夢見小於菟,猶是髧髦垂兩耳。

憶過濟南春未動,三子出迎殘雪裡。我時移守古河東,酒肉淋漓渾舍喜。

而今憔悴一羸馬,逆旅擔夫相汝爾。出城見我定驚嗟,身健窮愁不須恥。

我為乃翁留十日,掣電一歡何足恃。惟當火急作新詩,一醉兩翁勝酒美。

复制

《送南屏謙師,並引》

蘇軾 〔宋代〕

道人曉出南屏山,來試點茶三昧手。忽驚午盞兔毛斑,打作春瓮鵝兒酒。

天台乳花世不見,玉川風腋今安有。先生有意續《茶經》,會使老謙名不朽。

复制

《九日,湖上尋周、李二君,不見,君亦見尋於湖上,以詩見寄,明日乃次其韻》

蘇軾 〔宋代〕

湖上野芙蓉,含思愁脈脈。娟然如靜女,不肯傍阡陌。

詩人杳未來,霜艷冷難宅。君行逐鷗鷺,出處浩莫測。

葦間聞拿音,雲表已飛屐。使我終日尋,逢花不忍摘。

人生如朝露,要作百年客。喟彼終歲勞,幸茲一日澤。

願言竟不遂,人事多乖隔。悟此知有命,沉憂傷魂魄。

复制

《詠湯泉》

蘇軾 〔宋代〕

積水焚大槐,蓄油災武庫。

驚然丞相井,疑浣將軍布。

自憐耳目隘,未測陰陽故。

郁攸火山烈,觱沸湯泉注。

豈惟渴獸駭,坐使痴兒怖。

安能長魚鱉,僅可燖狐兔。

山中惟木客,戶外時芒屨。

雖無傾城浴,倖免亡國污。

复制

《牡丹和韻》

蘇軾 〔宋代〕

光風為花好,奕奕弄清溫。

撩理鶯情趣,留連蝶夢魂。

飲酣浮倒暈,舞倦怯新翻。

水竹傍□意,明紅似故園。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