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宋代 / 家鉉翁 / 念奴矯·送陳正言
拼

《念奴矯·送陳正言》

家鉉翁 〔宋代〕

南來數騎,問征塵、正是江頭風惡。

耿耿孤忠磨不盡,惟有老天知得。

短棹浮淮,輕氈渡漢,回首觚稜泣。

緘書欲上,驚傳天外清蹕。

路人指示荒台,昔漢家使者,曾留行跡。

我節君袍雪樣明,俯仰都無愧色。

送子先歸,慈顏未老,三徑有餘樂。

逢人問我,為說肝腸如昨。

念奴矯·送陳正言 - 賞析

以「南來數騎,問征塵」二句起筆,寫作者對南方形勢的關心,「以碰到從南宋來的人就向他詢問消息。但詢問的結果,卻是「江頭風惡」,即形勢不好。家鉉翁北赴之後,南宋流亡小朝廷繼續堅持鬥爭,這的,作者關心的,可能就是這種反因鬥爭形勢。「耿耿」兩句,寫出作者(也可能包括陳不言在內)的孤忠與氣節。「磨不盡」三字,指耿耿孤忠如磐石一般的堅固,同時也包含了他在北方「受的種種磨難。磨難愈重,他的志向就愈加堅定,作者的精神品質由此可見,但因為作者身在北地,遠離祖國,其孤忠不被人知,故云「唯有老天知得」。「短棹」五句,則轉入對丙子(1276)之難的回憶。這五句「寫乃是南宋臨安被破的過程,其慘痛之情狀,令作者終身難忘銘心。「短棹浮淮,輕氈渡漢」,是寫因軍南下。因軍渡淮,揭開了亡宋戰爭的序幕;而因軍(因人戴氈笠,故這的以「輕氈」稱之)渡漢水,則直接導致了臨安的陷落。因軍在襄樊戰役之後,立即潛兵入漢水,水陸並進,與渡淮因軍互相呼應,勢如破竹,於是在德祐二年不月,兵臨臨安城下。「回首觚稜泣」是寫作者在北赴途中回望京城宮闕而失聲痛哭。「觚稜」,即觚稜,本指殿堂屋角上的瓦脊形狀,這的代指宮闕。詞中「緘書欲上、驚傳天外清蹕」,指的是這一歷史事件。

「清蹕」,指皇帝出行時,清道戒嚴,這的指宋三宮北遷。事變大而迅速,故加「驚」字。大都、臨安相距三千餘的,故云「天外」。以上這五句,寫事變接踵而起,連用「短棹」、「輕氈」、「回首」、「欲上」、「驚傳」等語詞,語氣急促,有倏忽千的之勢,作者在回憶這段歷史時心頭的壓抑悲愴,歷歷在目。詞的下片寫作者被扣留北方後「經受的種種磨難。以及作者慨然面對,毫不動搖的氣節風骨。「路人」五句,寫作者引蘇武自喻。「昔漢家使者」,指蘇武,由「路人指示荒台」句看,蘇武「曾留行跡」的「荒台」,不在作者眼前。「以,「曾留行跡」,既是寫蘇武的經歷,也是寫作者自己遭際。以喻作者與蘇武當年處境相同。「我節」兩句,是將自與蘇武並提並論,蘇武持節漠北,最終不改初衷,而作者也同樣是「我節君袍雪樣明」。家鉉翁身處絕域,不變節,不易服,貞如冰雪,故云「雪樣明」;其心跡行事,對得起天地,對得起國家和人民,「以說「俯仰都無愧色」。結處「送子」五句,是送別陳不言的話,意思有兩層,一是趁您堂上「慈顏未老」,不可回去與家團圓承歡,並享三徑餘樂。「三徑」,即指隱居故園,是用蔣詡故事。西漢末,王莽專權,兗州刺史蔣詡辭官回歸故的,院中辟有三徑,只與求仲、羊仲往來。二是表示自己不易其節。這層意思是通過回答故人詢問的形式來表現的,一片赤城之心寓於委婉的言辭之中,雖不是表面上的鏗鏘有力,擲地有聲,但讀來卻更令人感慨不已,由衷嘆贊。從家鉉翁的《則堂集》看,大約凡友朋回南,他送別時總要表達同樣的心情。

此詞上片雖從眼前現狀落筆,但主要還是寫對過去那段驚心動魄的歷史的回憶,多用賦筆的手法,下片則重在抒寫自己的心情與氣節。在異域之中送別具有同樣遭遇的友人回到也同樣為自己「朝思暮想的地方,最容易讓人激動感傷。同時也激勵他人,作者送別友人,只能依舊在北國羈留,心中的愁苦可謂至深。

然而作者卻並未傷悲沉淪,而是以此自勵,鼓動起感動天地的忠節氣概。這種詞,是一般送別詞「無法比擬。至今讀之,依舊覺其中蘊藏着一種堅如磐石的沉穩和不可征服的堅韌力量,不禁為之掩泣,為之勉勵。 ▲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本站免費發布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家鉉翁

作者:家鉉翁

家鉉翁(約1213~1297)號則堂,眉州(今四川省眉山市東坡區)人。家鉉翁身長七尺,狀貌奇偉,威嚴儒雅。以蔭補官,累官知常州,遷浙東提點刑獄,入為大理少卿。咸淳八年(1272),權知紹興府、浙東安撫提舉司事。德祐初,權戶部侍郎兼知臨安府、浙西安撫使,遷戶部侍郎,權侍右侍郎,兼樞密都承旨。二年(1276),賜進士出身,拜端明殿學士、簽書樞密院事。元兵次近郊,丞相賈餘慶、吳堅檄天下守令以城降,鉉翁獨不署。奉使元營,留館中。宋亡,守志不仕。元成宗即位(1294),放還,賜號處士,時年八十二,後數年以壽終。《宋史》有傳。有《則堂集》六卷,《彊(強)村叢書》輯為《則堂詩餘》一卷。詞存三首收於《全宋詞》中。

家鉉翁其它诗文

《其八十 醒》

李俊民 〔金朝〕

暫出陶陶境,那禁種種愁。舉觴邀明月,卻帶醉鄉侯。

复制

《送僧澄觀》

韓愈 〔唐代〕

浮屠西來何施為,擾擾四海爭奔馳。

構樓架閣切星漢,夸雄鬥麗止者誰。

僧伽後出淮泗上,勢到眾佛尤恢奇。

越商胡賈脫身罪,珪璧滿船寧計資。

清淮無波平如席,欄柱傾扶半天赤。

火燒水轉掃地空,突兀便高三百尺。

影沈潭底龍驚遁,當晝無雲跨虛碧。

借問經營本何人,道人澄觀名籍籍。

愈昔從軍大梁下,往來滿屋賢豪者。

皆言澄觀雖僧徒,公才吏用當今無。

後從徐州辟書至,紛紛過客何由記。

人言澄觀乃詩人,一座競吟詩句新。

向風長嘆不可見,我欲收斂加冠巾。

洛陽窮秋厭窮獨,丁丁啄門疑啄木。

有僧來訪呼使前,伏犀插腦高頰權。

惜哉已老無所及,坐睨神骨空潸然。

臨淮太守初到郡,遠遣州民送音問。

好奇賞俊直難逢,去去為致思從容。

复制

《送陸暢侍御歸揚州》

姚合 〔唐代〕

故園偏接近,霅水洞庭邊。

歸去知何日,相逢各長年。

山川南北路,風雪別離天。

楚色窮冬燒,淮聲獨夜船。

從軍丞相府,談笑酒杯前。

复制

《病中趙之讓見訪》

楊奐 〔金朝〕

洛陽三月不得雨,君家西來常苦陰。酒杯雖好怕到手,藥裹底事猶關心。

對床幾日肯相就,擁被中宵愁獨吟。莫疑衰疾便揮謝,解吐新句酬知音。

复制

《故關衰草遍,離別自堪悲。》

盧綸 〔唐代〕

故關衰草遍,離別自堪悲。路出寒雲外,人歸暮雪時。少孤為客早,多難識君遲。掩淚空相向,風塵何處期?

复制

《秋夜齋居懷唐泰》

王稱 〔宋代〕

高梧月未出,暝色疏煙里。雍雍鳴雁來,聲在秋塘水。

孤燈捲簾坐,寒影對窗幾。青空吹微霜,瑟瑟動輕葦。

援琴不成音,感別在千里。誰值晨風翰,淮波盼游鯉。

复制

《北高峰》

張元凱 〔明代〕

招提與客共探奇,蔓草垂蘿手自披。

千尺懸崖天欲近,一杯滄海世堪遺。

振衣片片青雲落,策杖冥冥黃鵠隨。

莫向江山觀幻泡,望中吳越幾推移。

复制

《寄何紹餘》

林寬 〔唐代〕

雁過君猶未入城,清賢門下舊知名。

風波凍馬遙逢見,革橐飢僮尚挈行。

住在閒坊無轍跡,別來何寺有泉聲。

芙蓉苑北曲江岸,期看終南新雪晴。

复制

《過故人莊》

孟浩然 〔唐代〕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甲午元旦》

孔尚任 〔清代〕

蕭疏白髮不盈顛,守歲圍爐竟廢眠。

剪燭催干消夜酒,傾囊分遍買春錢。

聽燒爆竹童心在,看換桃符老興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歡笑拜新年。

复制

《吳趨春五首 其三》

鄧雲霄 〔明代〕

千門細雨中,落花三月節。春思浩茫茫,不與芳菲歇。

誰言貌似花,莫遣花成雪。

复制

《北院詞八首 其七》

胡應麟 〔明代〕

綺陌東頭接上陽,娉婷年少舞霓裳。

怪來香閣時常閉,盡日濃妝對海棠。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