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宋代 / 歐陽修 / 送李太傅知冀州
拼

《送李太傅知冀州》

歐陽修 〔宋代〕

吾慕李漢超,為將勇無儔。

養士三千人,人人百貔貅。

關南三十年,天子不北憂。

吾愛李允則,善覘多計籌。

虜動靜寢食,皎如在雙眸。

出入若變化,談笑摧敵謀。

恩信浹南北,聲名落燕幽。

二公材各異,戰守兩堪尤。

天下不用兵,爾來三十秋。

今其繼者誰,守冀得李侯。

李侯年尚少,文武學彬彪。

河朔一尺雪,北風暖貂裘。

上馬擘長弓,白羽飛金鍭。

臨行問我言,我◇本儒鯫。

漢超雖已久,故老尚歌謳。

允則事最近,猶能想風流。

將此聊為贈,勉哉行無留。

复制

送李太傅知冀州 - 賞析

歐陽修

作者:歐陽修

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漢族,吉州永豐(今江西省永豐縣)人,因吉州原屬廬陵郡,以「廬陵歐陽修」自居。諡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與韓愈、柳宗元、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後人又將其與韓愈、柳宗元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 

歐陽修其它诗文

《秋聲賦》

歐陽修 〔宋代〕

歐陽子方夜讀書,聞有聲自西南來者,悚然而聽之,曰:「異哉!」初淅瀝以蕭颯,忽奔騰而砰湃,如波濤夜驚,風雨驟至。

其觸於物也,鏦鏦錚錚,金鐵皆鳴;又如赴敵之兵,銜枚疾走,不聞號令,但聞人馬之行聲。

余謂童子:「此何聲也?汝出視之。

」童子曰:「星月皎潔,明河在天,四無人聲,聲在樹間。

」 余曰:「噫嘻悲哉!此秋聲也,胡為而來哉?蓋夫秋之為狀也:其色慘澹,煙霏雲斂;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氣慄冽,砭人肌骨;其意蕭條,山川寂寥。

故其為聲也,淒淒切切,呼號憤發。

豐草綠縟而爭茂,佳木蔥蘢而可悅;草拂之而色變,木遭之而葉脫。

其所以摧敗零落者,乃其一氣之餘烈。

夫秋,刑官也,於時為陰;又兵象也,於行為金,是謂天地之義氣,常以肅殺而為心。

天之於物,春生秋實,故其在樂也,商聲主西方之音,夷則為七月之律。

商,傷也,物既老而悲傷;夷,戮也,物過盛而當殺。

」 「嗟乎!草木無情,有時飄零。

人為動物,惟物之靈;百憂感其心,萬事勞其形;有動於中,必搖其精。

而況思其力之所不及,憂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為槁木,黟然黑者為星星。

奈何以非金石之質,欲與草木而爭榮?念誰為之戕賊,亦何恨乎秋聲!」 童子莫對,垂頭而睡。

但聞四壁蟲聲唧唧,如助予之嘆息。

《醉翁亭記》

歐陽修 〔宋代〕

環滁皆山也。

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於兩峰之間者,釀泉也。

峰迴路轉,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

太守與客來飲於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開,雲歸而岩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

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

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至於負者歌於途,行者休於樹,前者呼,後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

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餚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譁者,眾賓歡也。

蒼顏白髮,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

樹林陰翳,鳴聲上下,遊人去而禽鳥樂也。

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

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朝中措·送劉仲原甫出》

歐陽修 〔宋代〕

平山闌檻倚晴空,山色有無中。

手種堂前垂柳,別來幾度春風?文章太守,揮毫萬字,一飲千鍾。

行樂直須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笙歌散盡遊人去,始覺春空。》

歐陽修 〔宋代〕

群芳過後西湖好,狼籍殘紅,飛絮濛濛。垂柳闌干盡日風。笙歌散盡遊人去,始覺春空。垂下簾櫳,雙燕歸來細雨中。

复制

《送沈學士知常州》

歐陽修 〔宋代〕

舊館芸香鎖寂寥,齋舲東下入秋濤。

江晴風暖旌旗揚,木落霜清鼓角高。

吟就彩牋賓已醉,舞翻紅袖飲方豪。

平生粗得為州樂,因羨君行首重搔。

复制

《馬齧雪》

歐陽修 〔宋代〕

馬飢齧雪渴飲冰,北風捲地來崢嶸。

馬悲躑躅人不行,日暮塗遠千山橫。我謂行人止嘆聲,馬當勉力無悲鳴。

白溝南望如掌平,十里五里長短亭。

臘雪銷盡春風輕,火燒原頭青草生。遠客還家紅袖迎,樂哉人馬歸有程。

男兒雖有四方志,無事何須勤遠征。

复制

《鎮陽讀書》

歐陽修 〔宋代〕

春深夜苦短,燈冷焰不長。

塵蠹文字細,病眸濮無光。

坐久百骸倦,中遭群慮戕。

尋前顧後失,得一念十忘。

乃知學在少,老大不可強。

廢書誰與語,嘆息自悲傷。

因憶石夫子,徂徠有茅堂。

前年來京師,講學居上庠。

青衫綴朝士,面有數畝桑。

不耐群兒嗤,束書歸故鄉。

卻尋茅堂在,高臥泰山傍。

聖經日陳前,弟子羅兩廂。

大論叱佛老,高聲誦虞唐。

賓朋足棗栗,兒女飽糟糠。

雖雲待官闕,便欲解朝裳。

有似蠶作繭,縮身思自藏。

嗟我一何愚,貪得不自量。

平生事筆硯,自可娛文章。

開口攬時事,論議爭煌煌。

退之嘗有雲,名聲暫膻香。

誤蒙天子知,侍從列班行。

官榮日已寵,事業闇不彰。

器小以任大,躋顛理之堂。

聖君雖不誅,在汝豈自遑。

不能雖欲止,怳若失其方。

卻欲尋舊學,舊學已榛荒。

有類邯鄲步,兩失皆茫茫。

便欲乞身去,君恩厚須償。

又欲求一州,俸錢買歸裝。

譬如歸巢鳥,將棲少徊翔。

自覺誠未晚,收愚老縑緗。

复制

《贈李士寧》

歐陽修 〔宋代〕

蜀狂士寧者,不邪亦不正。

混世使人疑,詭譎非一行。

平生不把筆,對酒時高詠。

初如不著意,語出多奇勁。

傾財解人難,去不道名姓。

金錢買酒醉高樓,明月空床眠不醒。

一身四海即為家,獨行萬里聊乘興。

既不採藥賣都市,又不點石化黃金。

進不干公卿,退不隱山林。

與之游者但愛其人而莫見其術,安知其心。

吾聞有道之士游心太虛,逍遙出入,

常與道俱。故能入火不熱,

入水不濡。嘗聞其語,

而未見其人也,豈斯人之徒歟。

不然言不純師,行不純德,

而滑稽玩世,其東方朔之流乎。

复制

《送左殿丞入蜀》

歐陽修 〔宋代〕

傳聞蜀道難,行客若登天。

紫竹深無路,黃花忽見川。

聞禽嗟異域,問俗訪耆年。

欲識京都遠,惟應望日邊。

复制

《琅琊山六題·歸雲洞》

歐陽修 〔宋代〕

洞門常自起煙霞,泂穴傍穿透溪谷。

朝看石上片雲陰,夜半山前春雨足。

复制

《寄題劉著作羲叟家園效聖俞體》

歐陽修 〔宋代〕

嘉子治新園,乃在太行谷。

山高地苦寒,當樹所宜木。

群花媚春陽,開落一何速。

凜凜心節奇,惟應松與竹。

毋栽當暑槿,寧種深秋菊。

菊死抱枯枝,槿艷隨昏旭。

黃楊雖可愛,南土氣常燠。

未知經雪霜,果自保其綠。

顏色苟不衰,始知根性足。

此外眾草花,徒能悅凡目。

千金買姚黃,慎勿同流俗。

复制

《黃河八韻寄呈聖俞》

歐陽修 〔宋代〕

河水激箭險,誰言航葦游。

堅冰馳馬渡,伏浪卷沙流。

樹落新摧岸,湍驚忽改洲。

鑿龍時退鯉,漲潦不分牛。

萬里通槎漢,千帆下漕舟。

怨歌今罷築,故道失難求。

灘急風逾響,川寒霧不收。

詎能窮禹跡,空欲問張侯。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