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宋代 / 陳堯佐 / 踏莎行·二社良辰
拼 译 译

《踏莎行·二社良辰》

陳堯佐 〔宋代〕

二社良辰,千秋庭院。

翩翩又見新來燕。

鳳凰巢穩許為鄰,瀟湘煙暝來何晚。

亂入紅樓,低飛綠岸。

畫梁時拂歌塵散。

為誰歸去為誰來,主人恩重珠簾卷。

踏莎行·二社良辰 - 譯文及註釋

譯文春光明媚,良辰美景,庭院鞦韆高掛。燕子翩然歸來。承蒙尊貴的鳳凰垂青,才能與之相鄰。飛越湘水煙波,相從恨晚。爭先恐後飛入紅樓,成群結隊縈繞柳堤。雕梁之上輕歌漫唱。若問燕子為誰來,捲簾之恩重如山。

注釋踏莎(suō)行:詞牌名,又名《柳長春》《喜朝天》等。雙調五十八字,仄韻。二社:指春社與秋社,是祭祀社神(土地神)的節日。春社立春後第五個戊日,秋社立秋後第五個戊日。翩翩:輕快飛行的樣子。許為鄰:同意燕子來作鄰居。瀟湘:湘江的別稱,因湘江水深清得名。詞中泛指南方,是燕子所來的地方。煙暝(míng):暮靄瀰漫。亂入:紛紛飛入。紅樓:指富貴人家。畫梁:有雕刻繪畫的房梁。歌塵:樑上的塵土。據劉向《別錄》載,漢代有一個叫虞公的人,善於歌唱,其歌聲能震散樑上灰塵。燕子棲於畫梁之上,故用歌塵指樑上塵土。珠簾卷:捲起珠簾讓燕自由出入。▲

劉石主編;清華大學《宋詞鑑賞大辭典》編寫組編.宋詞鑑賞大辭典:中華書局,2011.08:第10頁

鄧紹基,周秀才,侯光復主編.中國古代十大詞人精品全集:集外卷:大連出版社,1998.03 第1版:第50頁

踏莎行·二社良辰 - 賞析

上片起首三華「二社良辰,千秋庭院。翩翩然見新來燕。」點節序,寫環境,以燕子的翩然來歸,喻朝廷的濟濟多士,同時也寄寓了詞人對如同明媚春光的盛世的讚美與熱愛,以及詞人悠然自得的心情。「千秋」有鞦韆一意,燕子於寒食前後歸來,而鞦韆正是寒食一戲。「「千秋」」暗點時令,與「二社」照應。「翩翩然見新來燕」,燕子一會兒飛向空中,一會兒貼近地面,自由一態可掬。華中着一「然」字,說明燕子的翩然來歸,非止一雙,「新來」切己一初就任,語雖淺而意深,進一步歌頌朝廷的無量恩德。「鳳凰巢穩許為鄰,瀟湘煙暝來何晚。」兩華暗喻呂夷簡的退位讓賢,並自謙依附得太晚。據《宋史》本傳,詞人任樞密副使時曾為呂夷簡的鄰信、祥符縣令陳詁開脫罪責。此事當使呂夷簡產生好感。後呂夷簡薦以自代,與此不無關係。這一層意思,自然不能明說,若是明說也沒有詞味。因此詞人將其表達得極為婉曲,含蓄蘊藉而不直白、浮淺。「鳳凰巢穩許為鄰」,詞人以鳳凰形容鄰座一巢,意突出其華美與高貴。不說「占得」,而說「許為鄰」,亦謙恭一意。「來何晚」三字,充滿感情色彩。從語氣上看,似為自責,其中大有「相從恨晚」一意。

下片「亂入紅樓,低飛綠岸。」二華以象徵、比擬手法,通過描寫心情舒暢的燕子亂入紅樓、低飛綠岸的意象,表達出詞人當時的歡樂、暢適心境。「畫梁時拂歌塵散」,華堂歌管,是富貴人家常事,燕子棲於畫梁,則梁塵亦可稱作「歌塵」。這也是居處一華貴作一點綴。結尾二華「為誰歸去為誰來,主人恩重珠簾卷。」以「主人」喻呂夷簡,以「燕」喻詞人自身,含蓄曲折地表達了感恩一情。「為誰歸去為誰來」,純為口語,一華提問,引起讀者充分注意,然後輕輕逗出「主人恩重珠簾卷」,悠然沁入人心,完成了作品的主題。這種代燕子立言以表示對主人感激的象徵手法,收到了極好的藝術效果。

這首詞雖然格調不高,但在宋代詞壇上也不失為特色一一。該詞以燕子自喻,有比興,有寄託,曲筆抒深情,韻味無窮。按當時審美標準,自然也是得「風人一旨」。這種通過燕子寄寓感恩思想的寫法,對後人也有影響。▲

程艷傑,靳艷萍編著.宋詞三百首 精讀·故事 (上冊):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02 第1版:第19頁

踏莎行·二社良辰 - 創作背影

據北宋文瑩《湘山野錄》記載,時宰相申國公呂夷簡欲致仕,宋仁宗問何人可代,呂夷簡於是推薦詞人。詞人拜相後,「極懷薦引之德,無以形其意,因撰燕詞一闋,攜觴相館,使人歌之。」可見,這首詞為感謝呂夷簡「薦引之德」而作。

夏承燾,唐圭璋,繆鉞,葉嘉瑩,周汝昌,宛敏灝,萬雲駿,鍾振振等撰寫.宋詞鑑賞辭典 珍藏本 上:上海辭書出版社,2012.01:第13-14頁

陳堯佐

作者:陳堯佐

陳堯佐(963年—1044年),字希元,號知餘子。閬州閬中人。北宋大臣、水利專家、書法家、畫家。陳省華次子,兄陳堯叟、弟陳堯咨皆狀元。太宗端拱元年(988年)進士及第,歷官翰林學士、樞密副使、參知政事。工書法,喜歡寫特大的隸書字,咸平初,任潮州通判。宋仁宗時官至宰相,景祐四年(1037年),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慶曆四年(1044年)卒。贈司空兼侍中,諡文惠。著有《潮陽編》、《野廬編》、《遣興集》、《愚邱集》等。現存詞一首。

陳堯佐其它诗文

《樂遊園歌》

杜甫 〔唐代〕

樂游古園崒森爽,煙綿碧草萋萋長。

公子華筵勢最高,秦川對酒平如掌。

長生木瓢示真率,更調鞍馬狂歡賞。

青春波浪芙蓉園,白日雷霆夾城仗。

閶闔晴開詄蕩蕩,曲江翠幕排銀牓。

拂水低徊舞袖翻,緣雲清切歌聲上。

卻憶年年人醉時,只今未醉已先悲。

數莖白髮那拋得?百罰深杯亦不辭。

聖朝亦知賤士丑,一物自荷皇天慈。

此身飲罷無歸處,獨立蒼茫自詠詩。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李白 〔唐代〕

【清平調詞其一】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清平調詞其二】一枝紅艷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清平調詞其三】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干。

复制

《始得西山宴遊記》

柳宗元 〔唐代〕

自余為僇人,居是州,恆惴慄。

其隙也,則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日與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窮回溪,幽泉怪石,無遠不到。

到則披草而坐,傾壺而醉。

醉則更相枕以臥,臥而夢。

意有所極,夢亦同趣。

覺而起,起而歸;以為凡是州之山水有異態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華西亭,望西山,始指異之。

遂命僕人過湘江,緣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窮山之高而止。

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則凡數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

其高下之勢,岈然窪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攢蹙累積,莫得遁隱。

縈青繚白,外與天際,四望如一。

然後知是山之特立,不與培塿為類。

悠悠乎與顥氣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與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窮。

引觴滿酌,頹然就醉,不知日之入。

蒼然暮色,自遠而至,至無所見,而猶不欲歸。

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

然後知吾向之未始游,游於是乎始。

故為之文以志。

是歲,元和四年也。

《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

蘇軾 〔宋代〕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复制

《江上觀月》

陸游 〔宋代〕

暗浪沖舟鞺鞳聲,夷陵城下正三更。

十分傾酒禁風力,一點無雲祟月明。

久坐不知衣露濕,浩歌時有水禽驚。

詩成莫駕長鯨去,自是虛皇白玉京。

复制

《雲津送袁生之京》

李先芳 〔明代〕

曲水平橋江岸斜,雲津門外送仙槎。

離亭握手愁將夕,遠道逢春鬢易華。

二月行人折楊柳,一年心事問桃花。

蘭橈泊處東風遍,細雨樓台燕子家。

复制

《名都多妖女,京洛出少年。》

曹植 〔兩漢〕

名都多妖女,京洛出少年。

寶劍值千金,被服麗且鮮。

鬥雞東郊道,走馬長楸間。

馳騁未能半,雙兔過我前。

攬弓捷鳴鏑,長驅上南山。

左挽因右發,一縱兩禽連。

余巧未及展,仰手接飛鳶。

觀者咸稱善,眾工歸我妍。

歸來宴平樂,美酒斗十千。

膾鯉臇胎鰕,炮鱉炙熊蹯。

鳴儔嘯匹侶,列坐竟長筵。

連翩擊鞠壤,巧捷惟萬端。

白日西南馳,光景不可攀。

雲散還城邑,清晨復來還。

复制

《苦熱》

齊己 〔唐代〕

雲勢嶮於峰,金流斷竹風。

萬方應望雨,片景欲焚空。

毒害芙蓉死,煩蒸瀑布紅。

恩多是團扇,出入畫屏中。

复制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劉禹錫 〔唐代〕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踏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复制

《浪淘沙令 其三》

程敏政 〔明代〕

秋意到郊亭。

水褪沙汀。

金莖香瀉瓮頭青。

柱杖西疇看稻了,細檢丹經。

蒲柳最先零。

羲馭難停。

舊時交友似晨星。

惟有黃花開更好,多謝園丁。

复制

《山坡羊·一個犁牛半塊田》

張養浩 〔元代〕

一個犁牛半塊田,收也憑天,荒也憑天。粗茶淡飯飽三餐,早也香甜,晚也香甜。布衣得暖勝絲綿,長也可穿,短也可穿。草舍茅屋有幾間,行也安然,待也安然。雨過天青駕小船,魚在一邊,酒在一邊。夜歸兒女話燈前,今也有言,古也有言。日上三竿我獨眠,誰是神仙,我是神仙。南山空谷書一卷,瘋也痴癲,狂也痴癲。

复制

《送東陽馬生序 / 宋》

宋濂 〔明代〕

余幼時即嗜學。

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於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

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

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

既加冠,益慕聖賢之道 。

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

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

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

當余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窮冬烈風,大雪深數尺,足膚皸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

同捨生皆被綺繡,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左佩刀,右備容臭,燁然若神人;余則縕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艷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

蓋余之勤且艱若此。

今雖耄老,未有所成,猶幸預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寵光,綴公卿之後,日侍坐備顧問,四海亦謬稱其氏名,況才之過於余者乎?今諸生學於太學,縣官日有廩稍之供,父母歲有裘葛之遺,無凍餒之患矣;坐大廈之下而誦詩書,無奔走之勞矣;有司業、博士為之師,未有問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書,皆集於此,不必若余之手錄,假諸人而後見也。

其業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質之卑,則心不若余之專耳,豈他人之過哉?東陽馬生君則,在太學已二年,流輩甚稱其賢。

余朝京師,生以鄉人子謁余,撰長書以為贄,辭甚暢達。

與之論辨,言和而色夷。

自謂少時用心於學甚勞,是可謂善學者矣。

其將歸見其親也,余故道為學之難以告之。

謂余勉鄉人以學者,余之志也;詆我夸際遇之盛而驕鄉人者,豈知予者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