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宋代 / 張伯端 / 西江月·十二之七
拼

《西江月·十二之七》

張伯端 〔宋代〕

雄里內含雌質,負陰抱卻陽精。兩般和合藥方成。點化魄纖魂勝。信道金丹一粒,蛇吞立變龍形。雞餐亦乃化鸞鵬。飛入真陽清境。

复制
張伯端

作者:張伯端

張伯端(公元983年— 1082年),一說(公元984年—1082年),道教南宗初祖,字平叔,號紫陽、紫陽山人,後改名用成(或用誠)。人稱「悟真先生」,傳為「紫玄真人」,又尊為「紫陽真人」。臨海(今屬浙江)人。自幼博覽群書,學貫古今中外,涉獵諸種方術。張伯端與杏林翠玄真人石泰、道光紫賢真人薛式、泥丸翠虛真人陳楠、瓊炫紫虛真人白玉蟾被奉為「全真道南五祖」(「北五祖」為:東華帝君王玄甫、正陽帝君鍾離權、純陽帝君呂洞賓、純佑帝君劉海蟾、輔極帝君王重陽)。張伯端真人之師為劉海蟾,桂林劉仲遠真人系張伯端真人所度化。

張伯端其它诗文

《西江月·十三》

張伯端 〔宋代〕

丹是色身至寶,煉成變化無窮。更於性上究真宗。決了死生妙用。不待他身後世,現前獲福神通。自從龍虎著斯功。爾後誰能繼踵。

复制

《西江月·十二》

張伯端 〔宋代〕

欲了無生妙道,莫如自見真心。真心無相亦無音。清淨法身只恁。此道非無外有,非中亦莫求尋。二邊俱遣棄中心。見了名為上品。

复制

《西江月·二》

張伯端 〔宋代〕

本自無生無滅,強將生滅區分。只如罪福亦何根。妙體何曾增損。我有一輪明鏡,從來只為蒙分。今朝磨瑩照乾坤。萬象超然難隱。

复制

《即心是佛頌》

張伯端 〔宋代〕

佛即心兮心即佛,心佛從來皆妄物。

若知無佛復無心,始是真如法身佛。

法身佛,沒模樣,

一顆圓光含萬象。無體之體即真體,

無相之相即實相。非色非空非不空,

不動不靜不來往。無異無同無有無,

難取難捨難聽望。內外圓通到處通,

一佛國在一沙中。一粒沙含大千界,

一個身心萬個同。知之須會無心法,

不染不滯為淨業。善惡千端無所為,

便是南無及迦葉。

复制

《西江月·妄想不須強滅》

張伯端 〔宋代〕

妄想不須強滅,真如何必希求。本源自性佛齊修。迷悟豈拘先後。

悟則剎那成佛,迷則萬劫淪流。若能一念契真修。滅盡恆沙罪垢。

复制

《抱一》

張伯端 〔宋代〕

國富民安後,修成體屬乾。

凝神歸妙道,抱一守丹田。

去住渾無礙,升騰任自然。

九年功滿日,獨步大羅仙。

复制

《西江月·魚兔若還入手》

張伯端 〔宋代〕

魚兔若還入手,自然忘卻筌蹄。渡河筏子上天梯。到彼悉皆遺棄。未悟須憑言說,悟來言說皆非。雖然四句屬無為。此等何須脫離。

复制

《西江月(十二之四)》

張伯端 〔宋代〕

若要真鉛留汞,親中不離家臣。木金間隔會無因。須仗媒人勾引。

本性愛金順義,金情戀木慈仁。相吞相陷卻相親。始覺男兒有孕。

复制

《西江月(九)》

張伯端 〔宋代〕

魚兔若還入手,自然忘卻筌蹄。渡河筏子上天梯。到彼悉皆遺棄。

未悟須憑言說,悟來言說皆非。雖然四句屬無為。此等何須脫離。

复制

《西江月(十)》

張伯端 〔宋代〕

悟了莫求寂滅,隨緣只接群迷。尋常邪見及提攜。方便指歸實際。

五眼三身四智,六度萬行修齊。圓光一顆好摩尼。利物兼能自利。

复制

《鍊鉛火候》

張伯端 〔宋代〕

三十文爻七十武,二百六十分明數。首尾須教用武烹,中間文火溫溫煮。

爐中鍊出五彩光,赫赫一粒大如黍。將來掌上和殼吞,逍遙永作真仙侶。

复制

《火記六百篇》

張伯端 〔宋代〕

火記六百篇,十月如轉轂。

朝昏各一卦,屯蒙相趁逐。

子時發陽火,二百一十六。

午時起陰爻,十八八個足。

鉛消汞自乾,熏蒸丹已熟。

陰盡變純陽,體貌如瓊玉。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