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宋代 / 張伯端 / 性地頌
拼 译 译

《性地頌》

張伯端 〔宋代〕

佛性非同異,千燈共一光。

增之寧解溢,減著且無傷。

取捨皆為過,焚漂總不妨。

見聞知覺法,無一可猜量。

复制
張伯端

作者:張伯端

張伯端(公元983年— 1082年),一說(公元984年—1082年),道教南宗初祖,字平叔,號紫陽、紫陽山人,後改名用成(或用誠)。人稱「悟真先生」,傳為「紫玄真人」,又尊為「紫陽真人」。臨海(今屬浙江)人。自幼博覽群書,學貫古今中外,涉獵諸種方術。張伯端與杏林翠玄真人石泰、道光紫賢真人薛式、泥丸翠虛真人陳楠、瓊炫紫虛真人白玉蟾被奉為「全真道南五祖」(「北五祖」為:東華帝君王玄甫、正陽帝君鍾離權、純陽帝君呂洞賓、純佑帝君劉海蟾、輔極帝君王重陽)。張伯端真人之師為劉海蟾,桂林劉仲遠真人系張伯端真人所度化。

張伯端其它诗文

《讀雪竇禪師祖英集》

張伯端 〔宋代〕

曹溪一水分千派,照古澄今無滯礙。

近來學者不窮源,妄指蹄窪為大海。

雪竇老師達真趣,大震雷音椎法鼓。

獅王哮吼出窟來,百獸千邪皆恐懼。

或歌詩,或語句,丁寧指引迷人路。

言辭磊落義高深,擊玉敲金響千古。

爭奈迷人逐境留,卻將言相尋名數。

真如實相本無言,無下無高無有邊。

非色非空非二體,十方塵剎一輪圓。

正定何曾分語默,取不得兮捨不得。

但於諸相不留心,即是如來真軌則。

為除妄相將真對,妄若不生真亦晦。

能知真妄兩俱非,方得真心無罣礙。

無罣礙兮能自在,一悟頓消窮劫罪。

不施功力證菩提,從此永離生死海。

吾師近而言語暢,留在世間為榜樣。

昨宵被我喚將來,把鼻孔穿放杖上。

問他第一義如何,卻道有言皆是謗。

复制

《西江月·十二之九》

張伯端 〔宋代〕

冬至一陽來服,三旬增一陽爻。月中復卦溯晨潮。望罷乾終姤兆。日又別為寒暑,陽生復起中宵。午時姤象一陰朝。煉藥須知昏曉。

复制

《西江月·三》

張伯端 〔宋代〕

我性入諸佛性,諸方佛性皆然。亭亭蟾影照寒泉。一月千潭普現。小則毫分莫識,大時遍滿三千。高低不約信方圓。說甚短長深淺。

复制

《西江月·二八誰家奼女》

張伯端 〔宋代〕

二八誰家奼女,九三何處郎君。自稱木液與金精。遇土卻成三姓。

更假丁公鍛煉,夫妻始結歡情。河車不敢暫留停。運入崑崙峰頂。

复制

《西江月·人我眾生壽者》

張伯端 〔宋代〕

人我眾生壽者,寧分彼此高低。法身通照沒吾伊。念念體分同異。見是何曾是是,聞非未必非非。往來諸用不相知。生死誰能礙你。

复制

《西江月(三)》

張伯端 〔宋代〕

我性入諸佛性,諸方佛性皆然。亭亭蟾影照寒泉。一月千潭普現。

小則毫分莫識,大時遍滿三千。高低不約信方圓。說甚短長深淺。

复制

《西江月(十二之十一)》

張伯端 〔宋代〕

德行修逾八百,陰功積滿三千。均齊物我與親冤。始合神仙本願。

虎兕刀兵不害,無常火宅難牽。寶符降後去朝天。穩駕鸞車鳳輦。

复制

《七言四韻十六首 其十一》

張伯端 〔宋代〕

黃芽白雪不難尋,達者須憑德行深。四象五行全藉土,三元八卦豈離壬。

鍊成靈質人難識,消盡陰魔鬼莫侵。欲向人間留秘訣,未聞一個是知音。

复制

《七言四韻十六首 其十二》

張伯端 〔宋代〕

草木陰陽亦兩齊,若還缺一不芳菲。初開綠葉陽先唱,次發紅花陰後隨。

常道只斯為日用,真源返覆有誰知。報言學道諸君子,不識陰陽莫強嗤。

复制

《性地頌》

張伯端 〔宋代〕

佛性非同異,千燈共一光。

增之寧解溢,減著且無傷。

取捨皆為過,焚漂總不妨。

見聞知覺法,無一可猜量。

复制

《絕句六十四首 其五十九》

張伯端 〔宋代〕

饒君聰慧過顏閔,不遇師傳莫強猜。只為丹經無口訣,教君何處結靈胎。

复制

《西江月 其七》

張伯端 〔宋代〕

人我眾生壽者,寧分彼此高低。法身通照沒吾伊。

念念體分同異。

見是何曾是是,聞非未必非非。往來諸用不相知。

生死誰能礙你。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