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宋代 / 蘇軾 / 與毛令方尉游西菩提寺二首·其一
拼 译 译

《與毛令方尉游西菩提寺二首·其一》

蘇軾 〔宋代〕

推擠不去已三年,魚鳥依然笑我頑。

人未放歸江北路,天教看盡浙西山。

尚書清節衣冠後,處士風流水石間。

一笑相逢那易得,數詩狂語不須刪。

與毛令方尉游西菩提寺二首·其一 - 譯文及註釋

譯文推不去擠不走在這裡已經三年,魚鳥都嘲笑把愚頑過頭。沒有放回江北的都城,老天有意讓把把浙西的山水遍游。毛先生品節清正,是魏代著名尚書毛玠之後。方先生宛如唐朝高人方干,徜徉在水石間多麼閒雅風流。和祐們相逢歡笑是這樣難得,趁興寫出狂放詩篇不必把字句細究。

注釋毛令:指於潛(今浙江臨安)縣令毛國華,字君寶。方尉:指於潛縣尉方武,字君武。西菩提寺:一作「西菩寺」,寺在於潛縣西十五里的西菩山上,始建於唐天祐年間,宋時易名為「明智寺」。推擠:排擠。頑:愚鈍。江北路:指返回帝京的道路。看盡:一作「盡看」。浙西山:浙江西部的山。衣冠,指士大夫。清節,高潔的節操。不須刪:謂不須增刪、修改。▲

孫凡禮 劉尚榮.蘇軾詩詞選:中華書局,2005:49-50

王水照 朱剛.蘇軾詩詞文選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60-61

與毛令方尉游西菩提寺二首·其一 - 賞析

蘇軾生性愛好登山臨水,對祖國山河具有濃厚的興致。政治上的失意,使他更加縱情於山水之間,以領略人生的另一種樂趣。這組七律,即既寫其遊山玩水之樂,又抒其心中感慨。

第一首前二聯詩人的萬端感慨已湧現於筆端了。詩人到杭州任,至此時已屆三年。三年來,雖與知州陳述古唱酬往還,交誼頗深,但仍遭人排擠,故曰:「推擠不去已三年」。仕途既艱,則該稍斂鋒芒

熙寧初,因為詩人數次上書論新法不便於民,退而亦多與賓客譏誚時政,其表兄文同就極不以為然,故在他出為杭州通判時,就有《送行詩》相贈:「北客若來休問事,西湖雖好莫吟詩」,可是詩人不聽,繼續不斷作詩譏刺新政,諸如《山村五絕》、《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絕》等等,不一而足。所以詩人自己也覺得好笑:這就怪不得連那魚鳥也要嘲笑我的頑固不化了。首聯詩人慨嘆自己實在過於「賦性剛拙,議論不隨」(見《乞罷學士除閒慢差遣札子》),便也怨不得自己不能「放歸江北路」了。詩人杭州之任,雖屬自願請行,但也形同放逐(那是由於政敵的攻擊,不使安於朝廷),因道:放逐南來,既未蒙賜環,我也就樂得任性逍遙,這可是天教我「看盡浙西山」了。浙西這一帶是山明水秀之區,真夠詩人盡興游賞的了。頷聯在達觀之言的後面,強抑着內心的憤懣。

詩人為首,一行三人,迤邐而行,儘管感慨叢生,然而去游寺,畢竟是令人高興的事,故而下面二聯便轉筆寫同游者,寫他自己隨興賦詩的心情。

尚書,用毛玠典故。毛玠典選舉,所用皆清正之士,故曹操嘗嘆曰:「用人如此,使天下人自治,吾復何為哉!」(《三國志·魏志·毛玠傳》)處士——唐末詩人方干,終身不仕,隱居於會稽鑑湖之濱,以漁釣為樂,時號「逸士」。頸聯先讚美縣令毛國華是有清風亮節的毛尚書之後,又將縣尉方武比作「風流水石間」的處士方干。同游者既都是清流雅望之士,詩人自然覺得十分難得:「一笑相逢那易得」,由不得他不興致勃勃起來。詩人興來必要賦詩,又自以為「數詩狂語不須刪」——這幾句詩乃我率真狂放的本色之言,不必過於認真,推敲刪改。▲

孫凡禮 劉尚榮.蘇軾詩詞選:中華書局,2005:49-50

王水照 朱剛.蘇軾詩詞文選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60-61

與毛令方尉游西菩提寺二首·其一 - 創作背影

這組詩寫於熙寧七年(1074年)杭州通判任上,時詩人年三十九。是年蘇軾因察看蝗災,過於潛,八月二十七日與毛、方二人同游西菩提寺,作此二詩。

孫凡禮 劉尚榮.蘇軾詩詞選:中華書局,2005:49-50

蘇軾

作者:蘇軾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歷史治水名人。蘇軾是北宋中期文壇領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縱橫恣肆;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善書,「宋四家」之一;擅長文人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瀟湘竹石圖卷》《古木怪石圖卷》等。 

蘇軾其它诗文

《和李太白(並敘〔四庫原收有太白全詩,今刪》

蘇軾 〔宋代〕

李太白有《潯陽紫極宮感秋》詩,紫極宮,今天慶觀也。

道士胡洞微以石本示余,蓋其師卓玘之所刻。

玘有道術,節義過人,今亡矣。

太白詩云:「四十九年非,一往不可復。

」今予亦四十九,感之,次其韻。

玉芝一名瓊田草,洞微種之七八年矣,雲更數年可食,許以遺余。

故並記之。

寄臥虛寂堂,月明浸疏竹。

泠然洗我心,欲飲不可掬。

流光發永嘆,自昔非予獨。

行年四十九,還此北窗宿。

緬懷卓道人,白首寓醫卜。

謫仙固遠矣,此士亦難復。

世道如弈棋,變化不容覆。

惟應玉芝老,待得蟠桃熟。

次韻道潛留別為聞廬岳多真隱,故就高人斷宿攀。

已喜禪心無別語,尚嫌剃髮有詩斑。

異同更莫疑三語,物我終當付八還。

到後與君開北戶,舉頭三十六青山。

复制

《書上元夜遊》

蘇軾 〔宋代〕

己卯上元,予在儋州,有老書生數人來過,曰:「良月嘉夜,先生能一出乎?」予欣然從之。

步城西,入僧舍,歷小巷,民夷雜揉,屠沽紛然。

歸舍已三鼓矣。

舍中掩關熟睡,已再鼾矣。

放杖而笑,孰為得失?過問先生何笑,蓋自笑也。

然亦笑韓退之釣魚無得,更欲遠去,不知走海者未必得大魚也。

《立秋日禱雨宿靈隱寺同周徐二令》

蘇軾 〔宋代〕

百重堆案掣身閒,一葉秋聲對榻眠。

床下雪霜侵戶月,枕中琴築落階泉。

崎嶇世味嘗應遍,寂寞山棲老漸便。

惟有憫農心尚在,起瞻雲漢更茫然。

复制

《汲江煎茶》

蘇軾 〔宋代〕

活水還須活火烹,自臨釣石取深清。

大瓢貯月歸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處腳,松風忽作瀉時聲。

枯腸未易禁三碗,坐聽荒城長短更。

《臨江仙·贈王友道》

蘇軾 〔宋代〕

誰道東陽都瘦損,凝然點漆精神。

瑤林終自隔風塵。

試看披鶴氅,仍是謫仙人。

省可清言揮玉塵,真須保器全真。

風流何似道家純。

不應同蜀客,惟愛卓文君。

《西江月·再用前韻戲曹子方》

蘇軾 〔宋代〕

怪此花枝怨泣,托君詩句名通。

憑將草木記吳風。

繼取相如雲夢。

點筆袖沾醉墨,謗花面有慚紅。

知君卻是為情穠。

怕見此花撩動。

《荷華媚·荷花》

蘇軾 〔宋代〕

霞苞電荷碧。天然地、別是風流標格。重重青蓋下,千嬌照水,好紅紅白白。每悵望、明月清風夜,甚低迷不語,嬌邪無力。終須放、船兒去,清香深處住,看伊顏色。

复制

《洞霄宮》

蘇軾 〔宋代〕

上帝高居憫世頑,故留瓊館在凡間。青山九鎖不易到,作者七人相對閒。

庭下流泉翠蛟舞,洞中飛鼠白鴉翻。長松怪石宜霜鬢,不用金丹苦駐顏。

复制

《又答氈帳》

蘇軾 〔宋代〕

臥病經旬減帶圍,清樽忘卻故人期。

莫嫌雪裡閒氈帳,作事猶來未合時。

复制

《劉壯輿長官是是堂》

蘇軾 〔宋代〕

閒燕言仁義,是非安可無。非非義之屬,是是仁之徒。

非非近乎訕,是是近乎諛。當為感麟翁,善惡分錙銖。

抑為阮嗣宗,臧否兩含糊。劉君有家學,三世道益孤。

陳古以刺今,紬史行天誅。皎如大明鏡,百陋逢一姝。

鶚立時四顧,何由擾群狐。作堂名是是,自說行坦途。

孜孜稱善人,不善自遠徂。願君置座右,此語禹所謨。

复制

《陶驥子駿佚老堂二首 其二》

蘇軾 〔宋代〕

我從廬山來,目送孤飛雲。路逢陸道士,知是千歲人。

試問當時友,虎溪已埃塵。似聞佚老堂,知是幾世孫。

能為五字詩,仍戴漉酒巾。人呼小靖節,自號葛天民。

复制

《自題臨文與可畫竹》

蘇軾 〔宋代〕

石室先生清興動,落筆縱橫飛小鳳。

借君妙意寫篔簹,留與詩人發吟諷。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