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唐代 / 韓愈 / 獲麟解
拼 译 译

《獲麟解》

韓愈 〔唐代〕

麟之為靈,昭昭也。

詠於《詩》,書於《春秋》,雜出於傳記百家之書,雖婦人小子皆知其為祥也。

然麟之為物,不畜於家,不恆有於天下。

其為形也不類,非若馬牛犬豕豺狼麋鹿然。

然則雖有麟,不可知其為麟也。

角者吾知其為牛,鬣者吾知其為馬,犬豕豺狼麋鹿,吾知其為犬豕豺狼麋鹿。

惟麟也,不可知。

不可知,則其謂之不祥也亦宜。

雖然,麟之出,必有聖人在乎位。

麟為聖人出也。

聖人者,必知麟,麟之果不為不祥也。

又曰:「麟之所以為麟者,以德不以形。

」若麟之出不待聖人,則謂之不祥也亦宜。

獲麟解 - 譯文及註釋

譯文麟是象徵靈異、祥瑞的動物,是顯而易見的。在《詩經》中被歌頌過,在《春秋》中也有記載,傳記百家之書也夾雜着記述。即使婦女兒童也知道它是吉祥之物。

但是麟是野生動物,不被家庭所豢養,自然界也不常有。它的外形什麼也不像,不像馬、牛、犬、豬、豺狼、麋鹿那樣。既然這樣,即使有麟,人們也不認識它是麟啊。

有角的我知道它是牛,有鬃毛的我知道它是馬,犬豬豺狼麋鹿,我知道它們是犬豬豺狼麋鹿,只有麟沒法認得。不認得,那麼人們說它不祥也就很自然了。雖然這樣,有麟出現,就必然有聖人在世謀政,麟是因為聖人才現形於世。聖人一定能認識麟。麟終究並非不祥之物啊。

又聽說:麟之所以被稱作麟,是按照德而不是按照外形。假若麟自行出現,而沒有聖人在世能夠認得,那麼說它不吉祥也是合適的。

注釋麟:麒麟(qí lín),古代傳說中的一種動物,狀如鹿,牛尾,狼額,馬蹄,五彩腹。其性柔和,古人把它當作仁獸,作為吉祥的象徵。靈:靈異,神奇之物。《禮記》曰:「麟、鳳、龜、龍,謂之四靈。」昭昭:明白。《詩》:即《詩經》,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其中就有《周南·麟之趾》篇。《春秋》:本為周代史書的通稱,到孔子根據魯史材料修成一部《春秋》時,這才變為專名,就是六經之一的《春秋經》,為我國最早的一部編年體斷代史。《史記》所謂《春秋》,實指《左傳》。《春秋》上有關於獲麟的記載。其實在《荀子》、《大戴禮記》、《史記》、《漢書》等古籍中,都提及麟。祥:祥瑞。畜(xù):飼養。恆有:常出現。類:相似。麋(mí):也叫「駝鹿」或「犴(hān)」。然則:既然如此。鬣(liè):馬頸上的長毛。果:確實,果然。▲

陰法魯.古文觀止譯註 修訂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04:465

(清)吳楚材,(清)吳調侯編.古文觀止新註:山東文藝出版社,2012.01:369

(清)曾國藩編撰.曾氏雜抄 1:崑崙出版社,2002.08:178

獲麟解 - 賞析

《獲麟解》中作者以麟設喻,說明了自己的為人及出仕的時機和意圖,感慨卓有才識之士不為封建統治者所用,寄託了懷才不遇的一腔怨憤。

據《春秋》和《左傳》所寫:魯哀公「十四年春,西狩於大野,叔孫氏之車子鈕商獲麟,以為不祥,以賜虞人。仲尼觀之,曰:『麟也。』然後取之」。麟。即麒麟,古人以之作為象徵仁人和吉祥的動物。麒麟歷來被人們視作祥獸,而作者卻另闢蹊徑,認為其長相奇特,也可「謂之不詳」。他認為麒麟之所以被視作吉祥的象徵,是因為出現在聖人在位的時候;如果它出現時沒有聖人在位,那麼就可以說它是不祥之物。

韓愈抓住「祥」與「不祥」、「知」與「不知」這兩對對立的字眼作眼目,在行文過程中通過這兩對詞語的轉換,抒發了自己的不平之鳴,表現了自我的自憐自重而又自怨自艾的意緒。細咀此文,方能在含蓄與委婉的筆調中看到悲憤。作者意在說明如果沒有聖人當道,即便出現了像麒麟一般罕見的傑出人才,恐怕也只能孤憤一世,自怨自艾。作者以麒麟自喻,說明了自己的品行和出仕的意圖,感慨卓有才學之士不為封建的統治者所重用。寄託了懷才不遇的怨憤。

作者由「祥」說入「不祥」,並以「不祥」立論,強調麒麟作為靈獸具有的象徵意義遠大於本身,做足文章,反覆辯論,乃有其寄託。作者抒發懷才不遇。不為聖主所知,才是文章的真意。文章短小,不滿二百字,而抑揚開合,變化轉折,似有長篇之勢。

文章雖短,曲折甚多.層層轉折,表意頗為含蓄委婉。幾反幾復之中。使論述的觀點更為明確、深入。文章越短越曲折變化。▲

傅德岷,盧晉主編,.教你欣賞古文觀止名篇: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2013.05:102

江龍.古文觀止鑑賞辭典 學生雙色版:江西教育出版社,2012.01:507

(清)吳楚材,吳調侯著.古文觀止:吉林大學出版社,2011.05:189

王寶華主編.唐宋八大家大全集 珍藏本: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12.01:8

獲麟解 - 創作背影

公元前481年,魯人獵獲一麒麟而不識之,孔子為此反袂試面,同年,輟筆停修《春秋》。唐元和七年(812年),麟復現東川。韓愈著文闡發己見。

(清)曾國藩編撰.曾氏雜抄 1:崑崙出版社,2002.08:178

韓愈

作者:韓愈

韓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陽(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稱「祖籍昌黎郡」,世稱「韓昌黎」、「昌黎先生」。唐代中期大臣,文學家、思想家、政治家,秘書郎韓仲卿之子。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行軍司馬,從平「淮西之亂」。直言諫迎佛骨,貶為潮州刺史。宦海沉浮,累遷吏部侍郎,人稱「韓吏部」。長慶四年(824年),韓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贈禮部尚書,諡號為「文」,故稱「韓文公」。元豐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郡伯,並從祀孔廟。韓愈作為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與柳宗元並稱「韓柳」,與柳宗元、歐陽修和蘇軾並稱「千古文章四大家」。倡導「文道合一」、「氣盛言宜」、「務去陳言」、「文從字順」等寫作理論,對後人具有指導意義。著有《韓昌黎集》等。 

韓愈其它诗文

《贈賈島(以下二首見《萬首絕句》)》

韓愈 〔唐代〕

孟郊死葬北邙山,從此風雲得暫閒。

天恐文章渾斷絕,更生賈島著人間。

复制

《答道士寄樹雞(樹雞,木耳之大者)》

韓愈 〔唐代〕

軟濕青黃狀可猜,欲烹還喚木盤迴。

煩君自入華陽洞,直割乖龍左耳來。

复制

《譴瘧鬼》

韓愈 〔唐代〕

屑屑水帝魂,謝謝無餘輝。

如何不肖子,尚奮瘧鬼威。

乘秋作寒熱,翁嫗所罵譏。

求食歐泄間,不知臭穢非。

醫師加百毒,熏灌無停機。

灸師施艾炷,酷若獵火圍。

詛師毒口牙,舌作霹靂飛。

符師弄刀筆,丹墨交橫揮。

咨汝之胄出,門戶何巍巍。

祖軒而父頊,未沫於前徽。

不修其操行,賤薄似汝稀。

豈不忝厥祖,靦然不知歸。

湛湛江水清,歸居安汝妃。

清波為裳衣,白石為門畿。

呼吸明月光,手掉芙蓉旂。

降集隨九歌,飲芳而食菲。

贈汝以好辭,咄汝去莫違。

复制

《病中贈張十八》

韓愈 〔唐代〕

中虛得暴下,避冷臥北窗。

不蹋曉鼓朝,安眠聽逢逢。

籍也處閭里,抱能未施邦。

文章自娛戲,金石日擊撞。

龍文百斛鼎,筆力可獨扛。

談舌久不掉,非君亮誰雙。

扶幾導之言,曲節初摐摐。

半途喜開鑿,派別失大江。

吾欲盈其氣,不令見麾幢。

牛羊滿田野,解旆束空槓。

傾尊與斟酌,四壁堆罌缸。

玄帷隔雪風,照爐釘明釭。

夜闌縱捭闔,哆口疏眉厖。

勢侔高陽翁,坐約齊橫降。

連日挾所有,形軀頓胮肛。

將歸乃徐謂,子言得無哤。

回軍與角逐,斫樹收窮龐。

雌聲吐款要,酒壺綴羊腔。

君乃崑崙渠,籍乃嶺頭瀧。

譬如蟻蛭微,詎可陵崆峒。

幸願終賜之,斬拔枿與樁。

從此識歸處,東流水淙淙。

复制

《送劉師服》

韓愈 〔唐代〕

夏半陰氣始,淅然雲景秋。

蟬聲入客耳,驚起不可留。

草草具盤饌,不待酒獻酬。

士生為名累,有似魚中鈎。

齎材入市賣,貴者恆難售。

豈不畏憔悴,為功忌中休。

勉哉耘其業,以待歲晚收。

复制

《廣宣上人頻見過》

韓愈 〔唐代〕

三百六旬長擾擾,不衝風雨即塵埃。

久慚朝士無裨補,空愧高僧數往來。

學道窮年何所得,吟詩竟日未能回。

天寒古寺遊人少,紅葉窗前有幾堆。

《聞梨花發贈劉師命》

韓愈 〔唐代〕

桃蹊惆悵不能過,紅艷紛紛落地多。

聞道郭西千樹雪,欲將君去醉如何。

《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韓愈 〔唐代〕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

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

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

《寄皇甫湜·湜,睦州新安人》

韓愈 〔唐代〕

敲門驚晝睡,問報睦州吏。手把一封書,上有皇甫字。

拆書放床頭,涕與淚垂四。昏昏還就枕,惘惘夢相值。

悲哉無奇術,安得生兩翅。

复制

《天恐文章渾斷絕,更生賈島著人間。》

韓愈 〔唐代〕

孟郊死葬北邙山,從此風雲得暫閒。

天恐文章渾斷絕,更生賈島著人間。

复制

《答韓愈、李觀別,因獻張徐州》

韓愈 〔唐代〕

富別愁在顏,貧別愁銷骨。懶磨舊銅鏡,畏見新白髮。

古樹春無花,子規啼有血。離弦不堪聽,一聽四五絕。

世途非一險,俗慮有千結。有客步大方,驅車獨迷轍。

故人韓與李,逸翰雙皎潔。哀我摧折歸,贈詞縱橫設。

徐方國東樞,元戎天下傑。禰生投刺游,王粲吟詩謁。

高情無遺照,朗抱開曉月。有土不埋冤,有仇皆為雪。

願為直草木,永向君地列。願為古琴瑟,永向君聽發。

欲識丈夫心,曾將孤劍說。

复制

《送李尚書》

韓愈 〔唐代〕

帝憂南國切,改命付忠良。壤畫星搖動,旗分獸簸揚。

五營兵轉肅,千里地還方。控帶荊門遠,飄浮漢水長。

賜書寬屬郡,戰馬隔鄰疆。縱獵雷霆迅,觀棋玉石忙。

風流峴首客,花艷大堤倡。富貴由身致,誰教不自強。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