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唐代 / 李賀 / 人不語向何處?下階自折櫻桃花。
拼

《人不語向何處?下階自折櫻桃花。》

李賀 〔唐代〕

西施曉夢綃帳寒,香鬟墮髻半沉檀。

轆轤咿啞轉鳴玉,驚起芙蓉睡新足。

雙鸞開鏡秋水光,解鬟臨鏡立象床。

一編香絲雲撒地,玉釵落處無聲膩。

紆手卻盤老鴉色,翠滑寶釵簪不得。

春風爛漫惱嬌慵,十八鬟多無氣力。

妝成婑鬌欹不斜,雲裾數步踏雁沙。

人不語向何處?下階自折櫻桃花。

复制

人不語向何處?下階自折櫻桃花。 - 賞析

  李賀以其穠麗的筆觸寫過一些堪稱「艷詩」的詩,如《洛姝真珠》、《惱公》、《夜飲朝眠曲》、《河陽歌》、《花游曲》、《石城曉》、《夜來樂》等等。其中的一些主人公是倡家者流,濃艷之外,略帶幾分輕佻;另一些是貴婦或名門閨秀,雖然俊俏,但貪圖享樂,貴族氣相當濃郁。這首詩屬於後者,它詠歌的「美人」嬌嗔慷懶,卻頗有風韻,顯得楚楚動人。詩人選擇的題材不是美人整個白天或夜晚的生活狀況,而是其中的一個片斷——梳頭。對於一般人來說梳頭是件小事,不值得一提;而于美人,卻是件不可等閒視之的大事,因為頭髮(包括髮式)的美,乃是女性最富特徵的方面,梳理頭髮,關係到能不能充分展示自己美麗的姿色和迷人的風韻。李賀巧妙地選取美人梳頭時的情狀,以表現她的整體美。

  詩分三個部分,開頭四句寫梳頭前的情狀:「西施曉夢綃帳寒,香鬟墮髻半沉檀。」西施代指所寫美人。此時天色已明,而她還躺在薄薄的羅帳里週遊夢鄉哩。句中的「曉」字點明時間,曉而未起,見出其「嬌慵」。而「寒」字除標明節令是早春外,還暗示她是孤眠。孤枕寒衾,已是無耐,況值春天,尤其難堪。此處透露了「惱」的直接原因。「香鬟」句是梳頭的伏筆。睡在床上的她,鬟髻不整,欲墜未墜,散發陣陣清香,就像懸浮在水中的檀香木。此刻有人從井中汲水,那咿咿啞啞的轆轤聲傳來,把美人驚醒。她睜開惺忪的睡眼,容光煥發,恰似出水芙蓉。

  中間八句正面寫梳頭。梳頭要臨鏡,不然就無法審視自己。這位美人下得床來,首先打開飾着雙鸞,像秋水般放射出耀眼光芒的明鏡,然後解開鬟髻,讓頭髮自然地披散下來。儘管她站立在象床上,那濃密如雲、纖細如絲的長髮,仍然拖至地面,散發出誘人的濃香。玉釵從長發上滑落下來,幾乎沒有聲響。「無聲膩」為「膩無聲」之倒裝,「膩」指長發柔細而滑,是「無聲」的緣由。接着動手梳理,把像烏鴉羽毛那樣黑中帶碧的長髮盤結起來,恢復鬟髻的原擇。由於梳得勻,盤得實,映着光線,如同碧絲一般,滑膩得連寶釵也插不穩。可見這位美人在梳理上花了不少功夫。此時她顯得既嬌美又疲憊:「春風爛漫惱嬌慵,十八鬟多無氣功。」這略帶誇張的筆墨,把主人公此時此刻特有的美充分表現出來。明代的評家丘象升、姚佺激賞此二句。丘就其中的「惱、嬌、慵」發表見解說:「三者美人之恆態也。」姚對美人梳頭後顯得「無氣力」作了這樣的分析:「雖緣鬟多,亦緣惱,亦緣嬌,亦緣慵也。」二人所論極是。「金屋藏阿嬌」,阿嬌之所以「嬌」,就因生活在「金屋」里,錦衣玉食,給寵壞了。嬌慣了就喜愛生氣,養成了懶散的習性。總而言之,這位美人身上有着濃烈的貴族氣。貴族氣固然不好,但美貌的少女或少婦帶點嬌嗔,卻也別有風致。其中或者含有美的價值的自我評估,通過心理傳導,使觀賞者於美感快感之外,產生一種仰慕之情。真正的美理應受到永恆的尊重。

  末四句寫梳頭完畢後的身姿步態:髮式秀美大方,無論是鬟是髻,都不偏不倚。「婑(此字應為『髟』下加『委』)鬌」,音wǒduǒ,頭髮美好的樣子。此處,頭髮梳成後的狀貌只一筆帶過。接着描述她如何曳動雲裾,緩緩走下台階。「踏雁沙」是比喻,形容其步履所至,如大雁行於沙地,顯得勻緩從容。然後默默起走向庭院,採摘繁英如雪的櫻桃樹枝。詩歌結尾與杜甫的《佳人》頗有相似之處。凡是美人都有天生的麗質,這樣的「麗質」會在一舉一動中表現出來。不過杜甫寫的是落拓的佳人,她摘花、采柏的風姿儘管高雅,卻帶有清苦的況味;李賀筆下的這位美人的身姿步態則攙有優美與傲慢。這些是客觀環境影響所致,屬於「後天」。

  這首詩主要表述行動過程,按照通常寫法,當以賦筆為主,詩人卻純用畫筆把它表現出來。全詩十六句,句句是畫,或者說句句有畫,即是像「背人不語向何處」也是一幅無聲的畫。這位美人的氣質、情緒和心性,通過「不語」更加充分地顯現出來。

  這是李賀創作的一首艷體詩,當作於元和(唐憲宗年號,806—820年)早期,具體作年不詳。

李賀

作者:李賀

李賀(約公元790年-約817年),字長吉,漢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陽宜陽縣)人,家居福昌昌谷,後世稱李昌谷,是唐宗室鄭王李亮後裔。有「詩鬼」之稱,是與「詩聖」杜甫、「詩仙」李白、「詩佛」王維相齊名的唐代著名詩人。著有《昌谷集》。李賀是中唐的浪漫主義詩人,與李白、李商隱稱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長吉鬼才』之說。李賀是繼屈原、李白之後,中國文學史上又一位頗享盛譽的浪漫主義詩人。李賀長期的抑鬱感傷,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辭去奉禮郎回昌谷,27歲英年早逝。 

李賀其它诗文

《沙路曲》

李賀 〔唐代〕

柳臉半眠丞相樹,佩馬釘鈴踏沙路。

斷燼遺香裊翠煙,燭騎啼烏上天去。

帝家玉龍開九關,帝前動笏移南山。

獨垂重印押千官,金窠篆字紅屈盤。

沙路歸來聞好語,旱火不光天下雨。

复制

《秋涼詩,寄正字十二兄》

李賀 〔唐代〕

閉門感秋風,幽姿任契闊。

大野生素空,天地曠肅殺。

露光泣殘蕙,蟲響連夜發。

房寒寸輝薄,迎風絳紗折。

披書古芸馥,恨唱華容歇。

百日不相知,花光變涼節。

弟兄誰念慮,箋翰既通達。

青袍度白馬,草簡奏東闕。

夢中相聚笑,覺見半床月。

長思劇尋環,亂憂抵覃葛。

复制

《春歸昌谷》

李賀 〔唐代〕

束髮方讀書,謀身苦不早。

終軍未乘傳,顏子鬢先老。

天網信崇大,矯士常慅慅。

逸目駢甘華,羈心如荼蓼。

旱雲二三月,岑岫相顛倒。

誰揭赬玉盤,東方發紅照。

春熱張鶴蓋,兔目官槐小。

思焦面如病,嘗膽腸似絞。

京國心爛漫,夜夢歸家少。

發軔東門外,天地皆浩浩。

青樹驪山頭,花風滿秦道。

宮台光錯落,裝盡偏峰嶠。

細綠及團紅,當路雜啼笑。

香風下高廣,鞍馬正華耀。

獨乘雞棲車,自覺少風調。

心曲語形影,隻身焉足樂。

豈能脫負檐,刻鶴曾無兆。

幽幽太華側,老柏如建纛。

龍皮相排戛,翠羽更盪掉。

驅趨委憔悴,眺覽強容貌。

花蔓閡行輈,縠煙暝深徼。

少健無所就,入門愧家老。

聽講依大樹,觀書臨曲沼。

知非出柙虎,甘作藏霧豹。

韓鳥處矰繳,湘鯈在籠罩。

狹行無廓落,壯士徒輕躁。

复制

《雜曲歌辭。十二月樂辭。十一月》

李賀 〔唐代〕

宮城團回凜嚴光,白天碎碎墮瓊芳。

撾鍾高飲千日酒,卻天凝寒作君壽。

御溝泉合如環素,火井溫水在何處。

复制

《官不來(題皇甫湜先輩廳)》

李賀 〔唐代〕

官不來,官庭秋,老桐錯干青龍愁。

書司曹佐走如牛,疊聲問佐官來不?官不來,門幽幽。

复制

《過華清宮》

李賀 〔唐代〕

春月夜啼鴉,宮簾隔御花。

雲生朱絡暗,石斷紫錢斜。

玉碗盛殘露,銀燈點舊紗。

蜀王無近信,泉上有芹芽。

《長歌續短歌》

李賀 〔唐代〕

長歌破衣襟,短歌斷白髮。

秦王不可見,旦夕成內熱。

渴飲壺中酒,飢拔隴頭粟。

淒涼四月闌,千里一時綠。

夜峰何離離,明月落石底。

徘徊沿石尋,照出高峰外。

不得與之游,歌成鬢先改。

《唐兒歌》

李賀 〔唐代〕

頭玉磽磽眉刷翠,杜郎生得真男子!骨重神寒天廟器,一雙瞳人剪秋水。

竹馬梢梢搖綠尾,銀鸞睒光踏半臂。

東家嬌娘求對值,濃笑書空作唐字。

眼大心雄知所以,莫忘作歌人姓李!。

《七夕》

李賀 〔唐代〕

別浦今朝暗,羅帷午夜愁。

鵲辭穿線月,花入曝衣樓。

天上分金鏡,人間望玉鈎。

錢塘蘇小小,更值一年秋。

《馬詩二十三首·其十八》

李賀 〔唐代〕

伯樂向前看,旋毛在腹間。

只今掊白草,何日驀青山?。

《洞庭明月一千里,涼風雁啼天在水。》

李賀 〔唐代〕

洞庭明月一千里,涼風雁啼天在水。

九節菖蒲石上死,湘神彈琴迎帝子。

山頭老桂吹古香,雌龍怨吟寒水光。

沙浦走魚白石郎,閒取真珠擲龍堂。

复制

《酬湘幕徐員外見寄》

李賀 〔唐代〕

東海儒宗事業全,冰棱孤峭類神仙。詩同李賀精通鬼,

文擬劉軻妙入禪。珠履早曾從相府,玳簪今又別官筵。

篇章幾謝傳西楚,空想雄風度十年。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