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魏晋 / 王羲之 / 咏史下·王羲之
拼

《咏史下·王羲之》

王羲之 〔魏晋〕

不缘廓庙尽谈空,安得狐狸啸晋宫。

王氏可人惟逸少,更容谢万作三公。

复制

咏史下·王羲之 - 赏析

王羲之

作者:王羲之

王羲之(3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年),字逸少,汉族,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祖籍琅琊(今属山东临沂),后迁无锡,晚年隐居剡县金庭(今属浙江)。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在书法史上,他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 

王羲之其它诗文

《兰亭集序》

王羲之 〔魏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趣 一作:曲)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复制

《咏史下·王羲之》

王羲之 〔魏晋〕

不缘廓庙尽谈空,安得狐狸啸晋宫。

王氏可人惟逸少,更容谢万作三公。

复制

《王羲之兰亭图》

王羲之 〔魏晋〕

犹记兰亭三月三,流觞曲水畅清酣。分明一段永和意,好向羲之笔外参。

复制

《墨池记》

王羲之 〔魏晋〕

  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以临于溪,曰新城。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临川记》云也。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

  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而尝极东方,出沧海,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岂其徜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于此邪?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则学固岂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邪?

  墨池之上,今为州学舍。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又告于巩曰:“愿有记”。推王君之心,岂爱人之善,虽一能不以废,而因以及乎其迹邪?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学者邪?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后人尚之如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

  庆历八年九月十二日,曾巩记。

复制

《读史述 其二十四 王羲之》

王羲之 〔魏晋〕

茂弘经世才,安石更文雅。逸少故风流,岂是悠悠者。

殷谢啖空名,人心同败瓦。好语不入耳,世事解人寡。

作书换鹅群,山水秀而野。

复制

《题王羲之爱鹅图》

王羲之 〔魏晋〕

双翎閒汎墨池冰,悟入霜毫思不胜。遂使萧郎穷墨妙,兰亭应是掩昭陵。

复制

《题夏慱士晋王羲之右军像》

王羲之 〔魏晋〕

上东门外胡雏啸,万里尘飞洛阳道。潜龙东渡晋中兴,群马南浮国重造。

石城巃嵷昔所都,庶事草草嗟良图。衣冠简傲礼乐废,朝廷放旷君臣疏。

大令平生最超卓,早年门第居台阁。内史新除典要枢,右军任重参帷幄。

擅场翰墨出神奇,蔡卫钟张早得之。昼长燕寝森兵卫,日暖鹅群戏墨池。

来禽青李囊盛寄,裹鲊《黄庭》醉后题。春风三月山阴曲,群彦流觞映脩竹。

一时簪冕属高风,百年文藻怀芳躅。流落斯文慨古今,后代宸聪复购寻。

小字昭陵传玉匣,数行定武抵千金。忽见画图双眼失,采采丰神惊玉立。

羽扇萧疏晚日晴,乌纱彷佛秋尘袭。繁华如梦转头非,典午山河几落晖。

唯有凤凰台上月,春风依旧紫箫吹。

复制

《刘伶谢安陶潜王羲之像 其一》

王羲之 〔魏晋〕

鹿车载酒竹间期,不记山妻泣谏时。已识形骸为外物,何须荷锸镇相随。

复制

《刘伶谢安陶潜王羲之像 其三》

王羲之 〔魏晋〕

五儿长大翟妻贤,解绶归来只醉眠。篱下黄花门外柳,秋光不似义熙前。

复制

《刘伶谢安陶潜王羲之像 其四》

王羲之 〔魏晋〕

白葛为巾不裹头,兰亭会里最风流。老来忘却观鹅癖,只爱山人许远游。

复制

《答许询诗 其二》

王羲之 〔魏晋〕

争先非吾事,静照在忘求。

复制

《兰亭诗二首 其一》

王羲之 〔魏晋〕

代谢鳞次,忽焉以周。欣此暮春,和气载柔。咏彼舞雩,异世同流。

迤携齐契,散怀一丘。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