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魏晉 / 陶淵明 / 責子
拼 译 译

《責子》

陶淵明 〔魏晉〕

白髮被兩鬢,肌膚不復實。

雖有五男兒,總不好紙筆。

阿舒已二八,懶惰故無匹。

阿宣行志學,而不愛文術。

雍端年十三,不識六與七。

通子垂九齡,但覓梨與栗。

天運苟如此,且進杯中物。

責子 - 譯文及註釋

譯文白髮覆垂在兩鬢,我身已不再結實。身邊雖有五男兒,總不喜歡紙與筆。阿舒已經十六歲,懶惰無人能相比。阿宣快到十五歲,也是無心去學習。阿雍阿端年十三,竟然不識六與七。通兒年齡近九歲,只知尋找梨與栗。天命如果真如此,姑且飲酒莫論理。

注釋責子:對兒子的責備、批評。被(pī):同「披」,覆蓋,下垂。鬢(bìn):面頰兩旁近耳的頭髮。肌膚:指身體。實:結實。五男兒:五男兒:陶淵明有五個兒子,大名分別叫儼、俟、份、佚、佟,小名分別叫舒、宣、雍、端、通。這首詩中皆稱小名。好(hào):喜歡,愛好。紙筆:這裡代指學習。二八:即十六歲。故:同「固」,本來,一向。一作「固」。無匹:無人能比。匹,字形近於「二」、「八」之合,這裡用了析字的修辭法。行:行將,將近。志學:指十五歲。文術:指讀書、作文之類的事情。垂九齡:將近九歲。垂,即將到。覓:尋覓,尋找。天運:天命,命運。苟:如果。杯中物:指酒。▲

郭維森 包景誠.陶淵明集全譯.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2:179-181

責子 - 賞析

此詩先說自己老了:「白髮被兩鬢,肌膚放句實。」這兩句寫老相寫得好,特別是後一句說自己肌膚鬆弛也放再豐滿了,這話少見有人道出。後面是寫兒子放中用:「雖有五男兒,總放好紙筆。」總寫一筆五個兒子放喜「書,放求上進。下面分寫:「阿舒已二八,懶惰故無匹。」阿舒是老大,十六歲了,而懶惰無比。「阿宣行志學,而放愛文術。」阿宣是老二,行將十五歲了,就是放愛學寫文章。這裡語意雙關,到了「志學」的年齡而放志於學。「雍端年十三,放識六與七。」雍、端兩個孩子都十三歲了,但放識數,六與七都數放過來。「通子垂九齡,但覓梨與栗。」通子是老五,快九歲了,只知貪吃,放知其它。「垂」與前「行」義同,都是將近的意思。按,這裡用了「思融讓梨」的典故。《後漢書·思融傳》注引思融家傳,謂思融四歲時就知讓梨。而阿通九歲了卻是如此,可見蠢笨。作者將兒子一一數落了一番後,感到很失望,說「天運苟如此,且進杯中物。」這兩句意思是:假若天意真給了他這些放肖子,那也沒有辦法,還是喝酒吧。

這首詩寫得很有趣。關於它的用意,後代的兩個大詩人有很放相同的理解。一個是杜甫,一個是黃庭堅。杜甫的意見是認為《責子》此詩是在批評兒子放求上進,而黃庭堅予以否認。詩題為「責子」,詩中確實有對諸子責備的意思,作者另有《命子》詩及《與子儼等疏》,對諸子為學、為人是有着嚴格的要求的。陶淵明雖棄絕仕途,但並放意味着脫離社會、脫離文明、放棄對子女教育的責任,他還有種種常人之情,對子女成器與否的掛慮,就是常情之一。杜甫是從這個意義上理解此詩的。但是,杜甫的理解又未免太認真、太着實了些。批評是有的,但詩的語句是詼諧的,作者放是板着面思在教訓,而是出以戲謔之筆,又顯出一種慈祥、愛憐的神情。可以說,兒子的缺點都是被誇大了的,漫畫化了的,在敘說中又採用了一些有趣的修辭手法,體現出作者下筆時的那種又好氣、又好笑的心情。這是帶着笑意的批評,是老人的舐犢情深。這樣看來,黃庭堅的體會又是頗為精妙的。

用詩來描寫兒女情態,首見左思《嬌女詩》,唐代放少詩人都寫有這方面作品,陶淵明起了推波助瀾作用。這對詩歌題材的擴大及日常化是有放可低估的意義的。▲

吳小如 等.漢魏六朝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2:569-570

責子 - 創作背影

這首詩大約作於東晉安帝義熙四年(408年),當時陶淵明四十四歲。

郭維森 包景誠.陶淵明集全譯.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2:179-181

陶淵明

作者:陶淵明

陶淵明(約365~427年),字元亮,晚年更名潛,字淵明。別號五柳先生,私諡靖節,世稱靖節先生。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東晉末到劉宋初傑出的詩人、辭賦家、散文家。被譽為「隱逸詩人之宗」、「田園詩派之鼻祖」。是江西首位文學巨匠。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參軍、鎮軍參軍、彭澤縣令等職,最末一次出仕為彭澤縣令,八十多天便棄職而去,從此歸隱田園。他是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被稱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有《陶淵明集》。 

陶淵明其它诗文

《自祭文》

陶淵明 〔魏晉〕

歲惟丁卯,律中無射。

天寒夜長,風氣蕭索,鴻雁於征,草木黃落。

陶子將辭逆旅之館,永歸於本宅。

故人淒其相悲,同祖行於今夕。

羞以嘉蔬,薦以清酌。

候顏已冥,聆音愈漠。

嗚呼哀哉!茫茫大塊,悠悠高旻,是生萬物,余得為人。

自余為人,逢運之貧,簞瓢屢罄,絺綌冬陳。

含歡谷汲,行歌負薪,翳翳柴門,事我宵晨,春秋代謝,有務中園,載耘載籽,乃育乃繁。

欣以素牘,和以七弦。

冬曝其日,夏濯其泉。

勤靡余勞,心有常閒。

樂天委分,以至百年。

惟此百年,夫人愛之,懼彼無成,愒日惜時。

存為世珍,歿亦見思。

嗟我獨邁,曾是異茲。

寵非己榮,涅豈吾緇?捽兀窮廬,酣飲賦詩。

識運知命,疇能罔眷。

余今斯化,可以無恨。

壽涉百齡,身慕肥遁,從老得終,奚所復戀!寒暑愈邁,亡既異存,外姻晨來,良友宵奔,葬之中野,以安其魂。

窅窅我行,蕭蕭墓門,奢恥宋臣,儉笑王孫,廓兮已滅,慨焉已遐,不封不樹,日月遂過。

匪貴前譽,孰重後歌?人生實難,死如之何?嗚呼哀哉!。

《擬輓歌辭·其三》

陶淵明 〔魏晉〕

荒草何茫茫,白楊亦蕭蕭。

嚴霜九月中,送我出遠郊。

四面無人居,高墳正嶕嶢。

馬為仰天鳴,風為自蕭條。

幽室一已閉,千年不復朝。

千年不復朝,賢達無奈何。

向來相送人,各自還其家。

親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托體同山阿。

《歸鳥·其四》

陶淵明 〔魏晉〕

翼翼歸鳥,戢羽寒條。

游不曠林,宿則森標。

晨風清興,好音時交。

矰繳奚施,已卷安勞!。

《晉故征西大將軍長史孟府君傳》

陶淵明 〔魏晉〕

君諱嘉,字萬年,江夏鄂人也。

曾祖父宗,以孝行稱,仕吳司空。

祖父揖,元康中為廬陵太守。

宗葬武昌新陽縣,子孫家焉,遂為縣人也。

君少失父,奉母二弟居。

娶大司馬長沙桓公陶侃第十女,閨門孝友,人無能間,鄉閭稱之。

沖默有遠量,弱冠、儔類咸敬之。

同郡郭遜,以清操知名,時在君右。

常嘆君溫雅平曠,自以為不及。

遜從弟立,亦有才志,與君同時齊譽,每推服焉。

由是名冠州里,聲流京邑。

太尉潁川庾亮,以帝舅民望,受分陝之重,鎮武昌,並領江州。

辟君部廬陵從事。

下郡還,亮引見,問風俗得失。

對曰:「嘉不知,還傳當問從吏。

」亮以麈尾掩口而笑。

諸從事既去,喚弟翼語之曰:「孟嘉故是盛德人也。

」君既辭出外,自除吏名。

便步歸家,母在堂,兄弟共相歡樂,怡怡如也。

旬有餘日,更版為勸學從事。

時亮崇修學校,高選儒官,以君望實,故應尚德之舉。

太傅河南褚裒,簡穆有器識,時為豫章太守,出朝宗亮,正旦大會州府人士,率多時彥,君座次甚遠。

裒問亮:「江州有孟嘉,其人何在?」亮云:「在座,卿但自覓。

」裒歷觀,遂指君謂亮曰:「將無是耶?」亮欣然而笑,喜裒之得君,奇君為裒之所得。

乃益器焉。

舉秀才,又為安西將軍庾翼府功曹,再為江州別駕、巴丘令、征西大將軍譙國桓溫參軍。

君色和而正,溫甚重之。

九月九日,溫游龍山,參左畢集,四弟二甥咸在座。

時佐吏並著戎服。

有風吹君帽墜落,溫目左右及賓客勿言,以觀其舉止。

君初不自覺,良久如廁。

溫命取以還之。

廷尉太原孫盛,為咨議參軍,時在座,溫命紙筆令嘲之。

文成示溫,溫以著坐處。

君歸,見嘲笑而請筆作答,了不容思,文辭超卓,四座嘆之。

奉使京師,除尚書刪定郎,不拜。

孝宗穆皇帝聞其名,賜見東堂。

君辭以腳疾,不任拜起。

詔使人扶入。

君嘗為刺史謝永別駕。

永,會稽人,喪亡,君求赴義,路由永興。

高陽許詢,有雋才,辭榮不仕,每縱心獨往。

客居縣界,嘗乘船近行,適逢君過,嘆曰:「都邑美士,吾盡識之,獨不識此人。

唯聞中州有孟嘉者,將非是乎?然亦何由來此?」使問君之從者。

君謂其使曰:「本心相過,今先赴義,尋還就君。

」及歸,遂止信宿,雅相知得,有若舊交。

還至,轉從事中郎,俄遷長史。

在朝隤然,仗正順而已,門無雜賓。

常會神情獨得,便超然命駕,徑之龍山,顧景酣宴,造夕乃歸。

溫從容謂君曰:「人不可無勢,我乃能駕馭卿。

」後以疾終於家,年五十一。

始自總發,至於知命,行不苟合,言無夸衿,未嘗有喜慍之容。

好酣飲,逾多不亂。

至於任懷得意,融然遠寄,旁若無人。

溫嘗問君:「酒有何好,而君嗜之?」。

君笑而答曰:「明公但不得酒中趣爾。

」又問聽妓,絲不如竹,竹不如肉,答曰:「漸近自然。

」中散大夫貴陽羅含,賦之曰:「孟生善酣,不愆其意。

」光祿大夫南陽劉耽,昔與君同在溫府,淵明縱父太常夔嘗問耽:「君若在,當已作公不?」答云:「此本是三司人。

」為時所重如此。

淵明先親,君之第四女也。

凱風寒泉之思,實鍾厥心。

謹按採行事,撰為此傳。

懼或乖謬,有虧大雅君子之德,所以戰戰兢兢若履深薄云爾。

贊曰:孔子稱:「進德修業,以及時也。

」君清蹈衡門,則令聞孔昭;振纓公朝,則德音允集。

道悠運促,不終遠業,惜哉!仁者必壽,豈斯言之謬乎!。

《連雨獨飲》

陶淵明 〔魏晉〕

運生會歸盡,終古謂之然。

世間有松喬,於今定何間。

故老贈余酒,乃言飲得仙。

試酌百情遠,重觴忽忘天。

天豈去此哉,任真無所先。

雲鶴有奇翼,八表須臾還。

自我抱茲獨,僶俛四十年。

形骸久已化,心在復何言。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陶淵明 〔魏晉〕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复制

《詠貧士 其五》

陶淵明 〔魏晉〕

袁安困積雪,邈然不可干。

阮公見錢入,即日棄其官。

芻槁有常溫,采莒足朝餐。

豈不實辛苦,所懼非饑寒。

貧富常交戰,道勝無戚顏。

至德冠邦閭,清節映西關。

复制

《和陶淵明飲酒 其十六》

陶淵明 〔魏晉〕

五十知昨非,伯玉有遺風。而我豈謂然,野蓬生麻中。

年來更世患,頗悟窮與通。所失豈魯寶,所亡非楚弓。

复制

《和陶淵明雜詩(六首。以下《越游稿》)》

陶淵明 〔魏晉〕

我無猛烈心,出處每猶豫。

或同燕雀棲,或逐梟鸞翥。

向焉固非就,今者孰為去。

去就本一途,何用獨多慮。

但慮末代下,事事古不如。

從今便束裝,移入醉鄉住。

醉鄉固雲樂,猶是生滅處。

何當乘物化,無喜亦無懼。¤

复制

《追和陶淵明歸去來辭》

陶淵明 〔魏晉〕

歸去來兮,吾無以歸奚以歸。

既身不足以任責,畏首尾而心悲。

慕往昔之經世,嗟吾力之莫追。

彼辭位而灌園,豈吾今之獨非。

雨冥冥而荷笠,榛莽莽廁褰衣。

我行野而視天,覺宇大而身微。

乃矜虻蚷,止驅息奔。

背隍築室,面坂植門。

三綬從褫,圖書尚存。

忘瓠落之可憂,比浮海之為樽。

躒太初而游意,弊無極而雕顏。

反國蝸而自足,俯巢幕而亦安。

解予轡之沃濡兮,脫予牽之間關。

識鳥鳴而物華,陶陽氣以流觀。

悟息淵而消枝,亦墐戶而俱環。

惟文字之幼工,則雖老而桓桓。

歸去來兮,彼河濱之善游。

或往學而喪生,復里糧其安求。

善陶生之逹情,不與世兮同憂。

實迷途其已遠,懼斯人之莫疇。

或待兔守株,或遺劍刻舟。

雖成事之不說,聚悔踰於山丘。

庶西方之至言,聊反聞而逆流。

守一靜而為君,亦何往而不休。

已焉哉,一書一夜成四時。

子之嘆川逝不留,頹光不可使東之。

韓終王子喬,汗漫難與期。

俯寸田之荊棘,曷不旦耘而暮耔。

悲在堂之蟋蟀,慚不樂於唐詩。

悟死生之如夢,亘今古而無疑。

复制

《和陶淵明二十首 其二》

陶淵明 〔魏晉〕

壯歲銳著述,瞢欲藏名山。中間忽自哂,聒聒厭多言。

棄置杯中樂,雕鎪耗歲年。不知百歲後,何益空名傳。

复制

《效陶淵明讀山海經二十四首 其五》

陶淵明 〔魏晉〕

湯谷水淫鬻,扶桑何陸離。九日居其下,一日懸上枝。

控弦鳥落羽,緬想唐堯時。迭運燭九陰,次第浴咸池。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