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古籍 / 子部 / 類書類 / 藝文類聚 / 卷八十九·木部下
拼

卷八十九·木部下

藝文類聚

〔子部〕

楊柳 檉 椒 梓 桂 楓 豫章 無患 朱樹 君子 樅檜 茱萸柟柞 楸 櫟 楛 靈壽 女貞 長生 木槿 樗 木蘭 夫栘 橚若木合歡 杉 並閭 荊 棘 黃蓮 梔子 竹

◇楊柳

《爾雅》曰:旄,澤柳,[生澤中也。]楊,蒲柳。

《詩》曰:楊柳依依。

《左傳》曰:董澤之蒲。

《莊子》:支離叔觀於冥伯之丘,崑崙之墟,黃帝之所休,俄而柳生其左肘。

《戰國策》曰:楚有養由基,善射,去楊葉百步而射之,百發百中。

《漢書》曰:昭帝時,上林苑中大柳樹斷,臥地,一朝起生枝葉,有蟲蝕其葉為字,曰公孫病已立,及昭帝崩,亡嗣,大臣迎立昌邑王,王即位,淫亂失道,霍光廢之,更立昭帝兄衛太子之孫,是為宣帝,帝本名病已雲。

《文士傳》曰:嵇康性絕巧,能鍛,家有一柳樹,乃激水以圜之,夏天甚涼,居其下遨戲及鍛。

陶潛曰:五柳先生,不知何許人,亦不詳姓字,宅邊有五柳,因以為號。

許慎淮南子注曰:展禽之家,樹柳行惠德,因號柳下惠,一曰邑名。

《琴操》曰:其思革子尹文子叔儋子,相與為友,聞楚成王賢,俱往見之,至嶔岩之間,卒逢飄風暴雨,共伏於空柳之下,衣寒糧乏,自度不能俱活,以革子為賢,乃並衣糧與之,二子遂凍餓而死,革子見楚王,楚王知其賢,陳酒設鍾鼓而樂之,革子操琴而作別散之音,楚王賜其百金,以葬二子。

《易大過卦》曰:枯楊生梯,[注(原訛窪,據馮校本改。)生華。]老夫得其女妻。

焦贛《易林》:豫之晉曰,鵲巢柳樹,鳩奪其處,任力劣薄,天命不祐。

《毛詩》:東方未明曰:折柳樊圃,[柳,弱枙(《太平御覽》九百五十六作脆。)之木,樊,藩也,折柳為藩,無益於禁。]

《毛詩義疏》曰:蒲柳之木二種,一種皮正白,可為箭竿,傳曰:董澤之蒲,今人以為其雚,可為矢。

《詩義疏》曰:樹杞,杞柳也,生水旁,樹如柳,葉粗而白,木理微赤,今人以為轂,《大戴禮》曰:正月柳梯,梯者發葉也。

《爾雅》曰:檉,河柳。

《說文》曰:楊,薄柳也,從木昜聲,檉,河柳也,從木聖聲,柳,小楊也,從木卯聲也。

《晉中興書》曰:陶侃明識過人,武昌道種柳,人有竊之,植於其家,侃見而識之,問何以盜官柳種,於時以為神。

沈約《宋書》曰:蕭惠開為少府,不得志,寺內齋前香草蕙蘭悉剷除,列種白柳。

《續搜神記》曰:上虞魏金,家在縣北,忽有一人,著孝子服,皂笠,手巾掩口,來詣金家,語曰:居有錢一千萬,銅器亦如之,大柳樹錢在其下,取錢當得耳,書居大不吉,仆尋為君作此,便去,自爾出三十年,遂不復來,金亦不取錢。

盛弘之《荊州記》曰:緣城堤邊,悉植細柳,綠條散風,清陰交陌。

三齊略記曰:台城東南,有蒲台,高八丈,始皇所頓處,在台下縈馬,至今蒲生猶縈,似水楊而堪為箭。

孔氏志怪記曰:會稽盛逸,嘗晨興,路未有行人,見門內柳樹上,有一人,長二尺,衣朱衣冠冕,俯以舌舐樹葉上露,良久,忽見逸,神意如驚,遽即隱不見。

《管子》曰:五沃之土宜柳。

《孟子》曰:性猶杞柳,義猶柸棬。

崔寔《四民月令》曰:三月三日,以及上除,采柳絮,柳絮愈瘡。

夢書曰:楊為使者。

《本草經》曰:柳花一名絮。

《論語》曰:鑽燧改火,春取柳榆木。

《毛詩》曰:昔我往矣,楊柳依依。

又曰:東門之楊,其葉牂牂。

又曰:東門之楊,刺時也,婚姻失時,男女多違。

又曰:北山有柳。

又曰:菀彼柳斯,鳴蜩嘒嘒。

又曰:菀柳,[篇名。]刺幽王也,暴虐而刑罰不中,有菀者柳,不尚息焉。

楊之水,不流束蒲,[蒲柳可以為矢。]

《文選》曰:閒居賦,長楊映碧沼,脩楊夾廣津。

又曰:細柳夾道生。

又,高楊拂地垂。

又,二月楊花滿路飛。

春林本自奇,楊柳最相宜。

又曰:長楊蔭清沼。

鬱郁園中柳。

潘岳又曰:柳條恆著地,弱柳蔭脩衢。

古樂府有折柳曲。

一齊,[《太平御覽》九百五十七作齊書。]劉悛之為益州刺史,獻蜀柳數株,條甚長,狀若絲縷,武帝植於太昌雲和殿前,常玩嗟之,曰:楊柳風流可愛,似張緒常,[御覽作當時二字。]見賞如此。

晉,[《太平御覽》九百五十六作《晉書》:下桓溫條同。]王恭,字孝伯,美姿容,人多悅之,或目之濯濯如春月之柳。

桓溫自江陵北行,往少時所,種柳處,皆十圍,慨然嘆曰:木猶如此,人何以堪,攀枝執條,泫然流涕。

顧愷之,字長康,痴信小術,桓玄嘗以一葉柳詒之,曰:此蟬翳葉也,以自蔽,人不見己,愷之引葉自蔽,玄就溺焉,愷之信不見,以珍重之,俗傳愷之有三絕,此痴之一絕。

《山海經》曰:沃民之國有白柳。

《戰國策》曰:夫楊橫樹之則生,倒樹之亦生,折而樹之又生,然十人拊之,一人拔之,則無楊矣,且以十人眾拊易生之初,然而不勝一人者何也,拊之難而去之易故也。

《古今注》曰:楊員華弱蒂,微風則大搖,[云云。]一名高飛,一名燭搖。

先賢傳曰:鄭敬以弟[按當作茅。]葭為席,隨杞柳之陰。

又曰:有細柳營。

【詩】古詩曰:白楊初生時,乃在豫章山,上葉拂青雲,下根通黃泉。

梁簡文帝詠柳詩曰:垂陰滿上路,結草早知春,花絮時隨鳥,風枝屢拂塵,欲散依依采,時要歌吹人。

又折楊柳詩曰:楊柳亂成絲,攀折上春時,葉密鳥飛礙,風輕花落遲,城高短簫發,林空畫角悲,曲中無別意,並是為相思。

又和湘東王陽雲樓檐柳詩曰:曖曖陽雲台,春柳發新梅,柳枝無極軟,春風隨意來,潭拖青帷閉,玲瓏朱扇開,佳人有所望,車聲非是雷。

梁元帝詠陽雲樓檐柳詩曰:楊柳非花樹,依樓自覺春,枝邊通粉色,葉里映吹綸,帶日交簾影,因吹掃席塵,拂檐應有意,偏宜桃李人。

又折楊柳詩曰:巫山巫峽長,垂柳復垂楊,同心宜同折,故人懷故鄉,山似蓮花艷,流如明月光,寒夜猿鳴澈,遊子淚沾裳。

又淥柳詩曰:長條垂拂地,輕花上逐風,露霑疑染淥,葉小未鄣空。

梁劉邈折楊柳詩曰:高樓十載別,楊柳濯絲枝,摘葉驚開駛,攀枝恨久離,年年阻音息,月月減容儀,春來誰不思,想思君自知。

梁沈約玩庭柳詩曰:輕陰拂建章,夾道連未央,因風結復解,霑露柔且長,楚妃思欲絕,班女淚成行,留人未應去,為此還故鄉。

陳祖孫登詠柳詩曰:馳道藏烏日,鬱郁正翻風,抽翠爭連影,飛綿亂上空,高葉臨朝塞,長枝拂漢宮,欲驗傷攀折,三春橫笛中。

【賦】魏文帝柳賦,昔建安五年,上與袁紹戰於官渡時,余始植斯柳,自彼迄今,十有五載矣,感物傷懷,乃作斯賦,曰:伊中域之偉木,瑰姿妙其可珍,彼庶卉之未動,固肇萌而先辰,應隆時而繁育,揚翠葉之青純,脩幹偃蹇以虹指,柔條阿那而蛇伸,上扶疏而孛散,下交錯而龍鱗,在餘年之二七,植斯柳乎中庭,始圍寸而高尺,今連拱而九成,嗟日月之逝邁,忽亹亹以遄征,昔週遊而處此,今倏忽而弗形,感遺物而懷故,俯惆悵以傷情。

魏應瑒楊柳賦曰:赴陽春之和節,植纖柳以承涼,攄豐節而廣布,紛鬱勃以敷陽,三春倏其奄過,景日赫其垂光,振鴻條而遠壽,回雲蓋於中唐。

魏繁欽柳賦曰:有寄生之孤柳,託余寢之南隅,順肇陽以吐牙,因春風以揚敷,交綠葉而重葩,轉紛錯以扶疏,郁青青以暢茂,紛冉冉以陸離,浸朝露之清液,曜華采之猗猗。

魏王粲柳賦曰:昔我君之定武,改天屆而徂征,元子從而撫軍,植佳木於茲庭,歷春秋以逾紀,行復出於斯鄉,覽茲樹之豐茂,紛旖旎以脩長,枝扶疏而覃布,莖森梢以奮揚。

晉成公綏柳賦曰:宅京宇之西偏,濱犢鼻之清渠,啟橫門於大路,臨九達之通衢,愍行旅之靡休,樹雙柳於道隅,彌年載而成陰,紛憚援而扶疏。

晉伍輯之柳花賦曰:步江皋兮騁望,感春柳之依依,垂柯葉而雲布,揚零華而雪飛,或風回而游薄,或霧亂而飈零,野淨穢而同降,物均色而齊明。

晉傅玄柳賦曰:無邦壤而不植兮,象乾道之屢遷,紛猗靡以從風兮,若將往而復旋。

【序】魏陳王曹植柳頌序曰:余以閒暇,駕言出遊,過友人楊德祖之家,視其屋宇廖廓,庭中有一柳樹,聊戲刊其枝葉,故著斯文,表之遺翰,遂因辭勢,以譏當今之士。

◇檉

《爾雅》曰:檉,河柳,[河旁赤莖小楊也。]

《南越志》曰:綏南縣多連山檉松杞梓。

【詩】梁簡文帝詠檉詩曰:凌寒競貞節,負雪固難虧,無慚雲母桂,詎減珊瑚枝。

【頌】梁江淹檉頌曰:碧葉菴藹,赬柯翕赩,方陋筠檟,遠笑荊棘。

◇椒

《春秋運斗樞》曰:玉衡星散為椒。

《爾雅》{毀木},大椒也,[今椒實大者名{毀木}也。]

《山海經》曰:琴鼓之山,其木多椒,景山多秦椒。

《毛詩》曰:椒聊之實。

范子《計然》曰:蜀椒出武都,赤色者善,秦椒出天水隴西,細者善。

《離騷》曰:雜申椒與菌桂,[申,重也。]

又,播椒芳兮成堂,[布香椒於堂上。]

又,奠桂酒兮椒漿。

《孫卿子》曰:民之視我,驩若父母,其好我,芬若椒蘭。

應劭《漢官儀》曰:皇后稱椒房,取其實曼延盈升,以椒塗室,亦取其溫暖。

張璠《漢記》曰:桓帝竇皇后崩,中常侍曹節王甫,欲以貴人禮葬,太尉李固,自抉[《太平御覽》九百五十八作扶。]輿起,搗椒自隨,謂妻子曰:若太后不得配桓帝,吾不生還矣。

崔寔《四民月令》曰:正月之旦,進酒降神畢,室家無大小,次坐先祖之前,子孫各上椒酒於其家長,稱舉白。

《魏氏春秋同異》曰:鍾繇嬖庶子會之母,黜其夫人,文帝命繇復焉,繇恚忿,餐椒致禁,帝乃止。

《世說》:石崇以椒為泥,泥屋,王君夫以赤石脂泥壁。

《援神契》:椒姜御溫,蒲益聰。

《博物志》曰:外國豉法,以酒浸,令極乾,以麻油蒸之,後曝三日,篩椒屑,以意多少合投之,胡椒酒方,以好酒五升,乾姜一兩,胡椒七十枚,末好石榴五枚,管收計[句有訛。]著中下氣。

《毛詩》曰:貽我握椒,男女結情好也。

《文選》曰:大王之風,徘徊椒桂之間。

【頌】晉劉臻妻元日獻椒花頌曰:美哉靈葩,爰采爰獻,聖容映之,永壽於萬。

蜀椒久服之,頭不白,令寒者熱,熱者輕,輕者重,出武都,赤色者,[按本條見本草經,末句下有脫文。]

《離騷》:荃壁兮紫壇,芳椒兮成堂,[按此與上條,當移前藝類中。]

【銘】晉成公綏椒華銘曰:嘉哉芳椒,載繁其實,厥味惟珍,蠲除百疾,肇惟歲始,月正元日,永介眉壽,以祈初吉。

【贊】晉郭璞椒贊曰:椒之灌植,實繁有榛,薰林烈薄,馞其芬辛,服之不已,洞見通神。

◇梓

大傳曰:伯禽康叔見周公,三見而三笞,商子曰:二三子觀乎南山之陰,見梓,晉然實而俯,[晉,肅貌。]二子見商子,曰:梓者,子道也,二子入門而趨,登堂而跪,周公拂其首,勞而食之。

《毛詩》曰:惟桑與梓,必恭敬止,椅桐梓漆,爰伐琴瑟,北山有梓。

秋小葉復,[本條《太平御覽》九百五十八作爾雅曰楸小葉曰榎。]

《左傳》曰:季孫為已樹六檟於蒲圃東門之外,定姒薨,匠慶請蒲圃之檟以為櫬,君子曰:多行無禮,必自及也。

《禮斗威儀》曰:君乘火而王,其政和平,梓為常生。

《爾雅》曰:楰,鼠梓。

《史記》曰:子胥告其人曰:必樹梓吾墓上。

漢元帝初光年,皇后曾祖父濟南平陵王伯墓門梓柱,卒生枝葉,上屈,劉向以為王氏代漢之象,是王莽之歲。

衛子夫入宮,歲餘不得見,涕泣請出,曰:吾昨夢子夫中庭生梓樹,出非至告乎,[本條《太平御覽》九百五十八作漢武故事,出非至告乎作豈非天乎。]

曹子建書曰:斬泗濱之梓,以為箏也。

◇桂

《春秋運斗樞》曰:椒桂合剛陽,[椒桂,陽星之精所生也,合猶連體而生也。]

《山海經》曰:招搖之山,其上多桂,[桂長丈餘,味辛。]皋塗之山,上多桂木。

桂木[《太平御覽》九百五十七作林。]八樹,在賁隅東,[八樹成林,言其大也,賁隅,番禺。]

《禮斗威儀》曰:君乘金而王,其政訟平,芳桂常生。

《春秋潛潭巴》曰:宮桂鳴,下土諸侯號有聲,[桂好木,植於宮中,猶天子封有聲譽者為諸侯,令(《太平御覽》九百五十七作今。)乃鳴,是乃成聲名於下土之祥也。]

《楚辭》曰:桂棹兮蘭枻。又,桂棟兮蘭橑。

又曰:結桂枝兮延佇。

又,桂樹叢生兮山之幽,偃蹇連卷兮枝相繚。

又曰:麗桂樹之冬榮。

又曰:沛吾乘兮桂舟。

《呂氏春秋》:伊尹說曰:物之美者,招搖之桂。

《戰國策》曰:蘇秦謂楚王曰:楚國食貴於玉,薪貴於桂。

《韓詩外傳》曰:宋玉因其友見楚襄王,襄王待之無以異,讓其友,其友曰:夫薑桂因地而生,不因地而辛,女因媒而嫁,不因媒而親。

《列仙傳》曰:范蠡好食桂,飲水賣藥,人世世見之。

又曰:桂父,象林人,常服桂皮葉,以龜腦和之。

《漢書》:陸賈傳曰:尉他獻桂蠹二器,[桂樹之蠹蟲也。]

《廣志》曰:桂出合浦,而生必於高山之巔,冬夏常青,其類自為林,間無雜樹,交阯置桂園。

《神仙傳》曰:離婁公服竹汁,餌桂得仙,許由父,箕山得丹石桂英,今在中嶽。

《闞子》曰:魯人有好釣者,以桂為餌,黃金為鈎。

《羅浮山記》曰:羅浮山頂有桂,《山海經》曰:所謂賁禺之桂。

《臨海記》曰:石山望之如雪,山有湖,傳雲金鵝之所集,八桂之所植。

《說文》曰:桂江南木,百藥之長。

《爾雅》曰:梫,木桂,皮厚曰木桂,一樹,[二字衍。]

漢武帝悼李夫人賦曰:氣潛以悽戾兮,桂枝落而銷亡,神煢煢而遙鬼兮,精浮游而去疆,淮南王安好道,感八公,共登山,少攀桂樹,安作詩曰:攀桂樹兮聊淹留。

《異物志》曰:桂之灌生,必粹其族,柯葉不渝,冬夏常綠,匪桂植,[句有脫文。]在乎嵩岳。

《文選》曰:秋風生桂枝。

又,蒼蒼山中桂,團團霜露色,桂枝生自直。

又,桂樹冬榮。

吳都賦,丹桂灌叢。

天台賦曰:八桂森挺以凌霜。

桂椒信芳,而非園林之實。

《山海經》曰:桂生南隅,拔萃岑嶺,廣熙葩陵,霜秀津穎,氣王百藥,森然雲挺,[按此郭璞桂贊,見下,重出應刪。]

廬山記曰:山有三石樑,廣不盈尺,俯盻者[《太平御覽》九百五十七作杳。]然無底,吳猛將弟子過此梁,見老翁坐桂樹下,以玉杯承甘露與猛。

《世說》曰:客問陳季方曰:足下家君太丘,有何功德,而荷天下重名,答曰:吾家君,譬如桂樹生太山之阿,上有萬仞之高,下有不測之泉,上為甘露所霑,下為川泉所潤,當斯之時,桂樹焉知太山之高,川泉之深,不知有功德歟。

莊子,桂可食,故斧伐之,夫人生天地之間,猶騁駟而過隙,然在用之,有盈篋爨之不足,食之則厭,一則令人用其身也,若爨之然,故曰不足,若用之於善,則與天地相弊。

又,春華秋英名曰桂,[按本條尸子文,見下,重出應刪。]

《洞冥記》曰:酆過國,獻能言之龜,青玉匣,朔日惟桂露以飲之,置之於通風之器。

甘泉宮南,有昆明,中有靈波殿,皆以桂為柱,風來自香,[明本本條作漢武故事,按今見三輔黃圖。]

《拾遺記》曰:岱名[《太平御覽》九百五十七名字無,此衍。]輿一名浮折,北有玉梁千丈,駕玄流之上,峰旁有丹桂,墨紫白,可為舟。

始皇起定明台,窮四方木,南得熛有碧,是,[句有脫文。]

闇河之北,有紫桂成林,群仙餌焉,韓終採藥詩曰:闇河之桂,實大如粟,得而食之,後天而老。

《離騷》曰:桂樹列兮紛敷,吐紫花兮布條,實孤鸞之兩居,今集兮唯鴞。

又曰:乘赤豹兮從文貍,華移車兮結桂旗。

又曰:飲菌若之朝露兮,構桂木以為室。

又曰:桂蠹不知所淹留兮,蓼蟲不知死乎葵葉,葛藟累之於桂樹,[喻小人在位。]

《尸子》曰:春華秋英曰桂。

《選》曰:青霞雜桂旗。

又,桂棟留夏飈。

又,矯菌桂以紉蕙。

【詩】梁范雲詠桂詩曰:南中有八樹,繁華無四時,不識風霜苦,安知零落期。

梁庾肩吾詠桂樹詩曰:新叢入望苑,舊幹別層城,倩視今移處,何如月里生。

周王褒詠定林寺桂樹詩曰:歲餘彫晚葉,年至長新圍,月輪三五映,烏生八九飛。

【贊】晉郭璞桂贊曰:桂生南裔,拔萃岑嶺,廣莫熙葩,凌霜津穎,氣王百藥,森然雲挺。

◇楓

《山海經》曰:黃帝殺蚩尤,棄其械,化為楓樹。

《離騷·招魂》曰:湛湛江水上有楓,目極千里傷春心。

《晉宮閣名》曰:華林園楓香三株。

《南方草木狀》曰:楓香樹,子大如鴨卵,二月華色,乃連著實,八九月熟,曝乾可燒,惟九真郡有之。

《異苑》曰:烏傷陳氏,有女未醮,著屐遙上大楓樹顛,了無危閡,顧曰:我應為神,今便長去,惟左蒼右黃,當蹔歸耳,家人悉出見之,舉手辭訣,於是飄聳輕越,極睇乃沒,既不了蒼黃之意,每春輒以蒼狗,秋黃犬,設祀於樹下。

《爾雅》曰:楓,聶,[之枼反。]天風則鳴,故曰聶,聶樹似白楊,葉圓而岐,有脂而香,今之楓者,[《太平御覽》九百五十七作今之楓香是。]

山名見老[《太平御覽》九百五十七作名山記曰天姥六字,此有脫訛。]山上,長楓千餘丈,肅肅臨澗水。

《周書》曰:渠州言鳳皇集于楓樹,有烏列侍。

【詩】梁簡文帝賦得詠疏楓詩曰:萎綠映青葭,疏紅分浪白,花葉灑行舟,仍持送遠客。

◇豫章

《左傳》曰:白公作亂,殺子西子期,豫章[《太平御覽》九百五十七作子期。]曰:昔者以力事君,不可以[御覽作不。]終,扶[御覽作抉,抉下有豫章二字,此誤竄上。]以殺人而後死。

莊子,騰猿得事事,[《太平御覽》九百五十七作豫章。]攬蔓而生長其間,便也。

陳留尉氏年樹生逕中酸棗名朔[本條訛倒,不可句。]

《淮南子》:豫章生七年可知,《荊州記》曰:山陽縣豫章木,徑可伐作鼓顙,顙成,便取奔去。

◇無患

纂文曰:無患,木名也,實可以去垢,核黑如{殹土}。

問[本條《太平御覽》九百五十九作崔豹古今注程雅問,此脫書名。]櫨木曰無患何也,答曰:昔有神巫曰無患,[御覽作実毦。]此木[二字御覽無。]能作符劾百鬼,則以此木為棒殺之,世人相傳以此木為眾鬼所惡,競取為器,用以厭鬼,故號無患。

【贊】齊卞敬宗無患枕贊曰:爰茲素樸,名為吉始,匠人斯制,以獻君子。

◇朱樹

《世說》曰:朱,松柏屬,故類朱赤公也,[句有訛。]

《山海經》曰:崑崙山上有朱樹。

◇君子

晉宮閣記曰:華林園中,有君子樹三株。

◇樅

《爾雅》曰:樅松葉柏身曰樅。

《尸子》曰:松柏之鼠,不知堂密之有美樅。

魯連子曰:松樅高千仞而無枝,非夏王室無柱。

◇檜

《尚書》曰:杶幹栝柏。

《爾雅》曰:柏葉松身曰檜。

祀應記曰:孔子廟列七碑,無象,檜柏猶茂,西北二里,有顏母廟,廟象猶嚴,有脩,[句有脫文。]

◇茱萸

《說文》曰:榝似茱萸,出淮南。

《風土記》曰:茱萸,榝也,九月九日熟,色赤,可采時也。

洞林曰:郭璞避難至新息,有以茱萸令璞射之,璞曰:子如赤鈴含玄珠,案文言之是茱萸。

《異苑》曰:庾紹為湘東郡,亡,宗協與紹中表,且服茱萸酒,忽見紹來,仍求酒,執酒柸還置,雲有茱萸氣,協雲,惡之耶,紹雲,上官皆畏之,況我乎。

荊楚記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令人長壽。

續齊諧記曰:汝南桓景,隨費長房遊學,謂之曰:九月九日,汝南當有災厄,急令家人縫囊,盛茱萸系臂,登山飲菊酒,此禍可消,景如其言,舉家上山,夕還,見雞犬一時暴死,長房曰:此可代之,今人九月九日登高是也。

《離騷》曰:椒專佞以慢諂兮,榝又充其佩幃。

【賦】晉孫楚茱萸賦曰:有茱萸之嘉木,植茅茨之前庭,歷漢女而始育,關百載而長生,森蔓延以盛興,布綠葉於紫莖,鶉火西徂,白藏授節,零露既凝,鷹隼飄厲,攀紫房於纖柯,綴朱實之酷烈,應神農之本草,療生民之疹疾。

◇柟

《莊子》曰:騰猿得杉柟,攬蔓枝而生長其間,得便也。

《山海經》曰:搖碧山,朝歌山,脆山,多柟。

負霜停翠。

◇柞

《詩》曰:陟彼高崗,折其柞薪,其葉湒兮,維柞之枝,其葉蓬蓬,疏,栩今柞,殼為斗,可以染皂,今俗及河內雲杼斗,或橡斗。

《爾雅》栩,杼。

《漢書》:五柞宮。

風土[《太平御覽》九百五十八作周處風土記。]舜所耕多柞樹。

瑟彼柞棫,民所燎矣,柞棫佩矣。

◇楸

瑞楸梓常生,[按本條有脫訛,御覽九百五十八作禮斗威儀。]

潘岳懷舊賦,望彼楸矣,感於餘思。

別賦,望青楸之離霜。

陳思王詩曰:走馬長楸間。

漢[《太平御覽》九百五十八作漢書。]淮北滎南河齊之間千樹楸與千戶侯等。

小居千重之[按本條有脫訛,不可句。]

◇櫟

疏,周秦謂柞為櫟,河南謂蓼為櫟。

《爾雅》曰:其實梂椒之屬,其子房生為梂,[具菊。]

莊子,匠石之齊,至曲園,見社樹,曰:是不才,故若是之壽,杜見夢曰:若此文木也,楂梨橘柚之屬邪,熟則剝,故不終天年。

◇楛[音戶,切雲木中矢。]

楛,荊楚中貢簵楛。

疏,上黨人篾以為箱器,屋[《太平御覽》九百五十九作屈。]以為釵,調問婦人,欲質赭不,灶中自有黃土,買釵不,山中自有楛矢,[具前。]

《詩》曰:瞻彼旱麓,榛楛濟濟。

《選》曰:彼榛楛之勿箭,[《太平御覽》九百五十九作剪。]亦蒙榮於集萃。

◇靈壽

漢哀帝賜霍[本條《太平御覽》九百五十九作《漢書》:霍作孔,此訛。]光靈壽杖。

◇女貞

《山海經》曰:太山多貞木。

鄭氏婚禮謁文贊曰:女貞之樹,柯葉冬生,寒涼守節,險不能傾。

典術曰:女貞木者,少陰之精,冬葉不落。

《晉宮閣名》曰:華林園女貞一株。

【頌】晉蘇彥女貞頌曰:昔東阿王作楊柳頌,辭義慷愷,旨在其中,余今為女貞頌,雖事異於往作,蓋亦以厲冶容之風也,女貞之樹,一名冬生,負霜蔥翠,振柯凌風,故清士欽其質,而貞女慕其名,或樹之於雲堂,或植之於階庭。

◇長生

《洛陽宮殿簿》曰:明光殿前,長生二株,含章殿前,長生一株。

《晉宮閣名》曰:華林園長生六株,萬年殿前,長生二株。

《鄴中記》曰:金華殿後,有皇后浴室,種雙長生樹,枝條交於棟上,團團車蓋形,冬日不彫,葉大如掌,至八九月乃生華,華色白,子赤,大如橡子,不中啖也,世人謂之西王母長生樹。

【賦】晉嵇含長生樹賦曰:余嬰丁閔凶,靡所定居,老母垂聖善之訓,以為生事愛敬,沒則無改,宜居墓次,瞻奉威靈,兼覽藝文,可以不殞先軌,祗奉慈令,遂家於墳左,掃除壇封,種植松柏,松柏之下,不滋非類之草,猥有長生,育於域內,豈老母至行,表徵於嘉木哉,美我親之仁孝,固徵瑞之必招,降祖宗之遺德,振奇木之青條,結根擢幹,載生無漸,弱莖猗猗,綠葉冉冉,處陰冬而愈茂,豈莖葉之有點,感自然以旌賢,諒有道之不掩。

◇木槿

《爾雅》曰:椵,木槿,櫬,木槿,[別二名也,似李樹,花朝生夕落,可食也。]

《說文》曰:舜,木槿也,朝華暮落。

《廣志》曰:日及,木槿也。

《毛詩》曰:有女同車,顏如舜華,[木槿也。]

《禮記》曰:仲夏之月,木槿榮。

《成相篇》曰:莊子貴支離,悲木槿,[成相,淮南王所作也。]

晉宮閣名曰:華林園有三株。

《外國圖》曰:君子之國,多木槿之華,人民食之,去琅耶三萬里。

《玄中記》曰:君子之國,地方千里,多木槿之華。

《羅浮山記》曰:木槿一名赤槿,華甚丹,四時敷榮。

【賦】晉盧諶朝華賦曰:覽庭隅之嘉永,莫朝華之可玩,俯浸潤之泉壤,仰晞影於雲漢,晉傅咸舜華賦曰:佳其日新之美,故種之前庭而為之賦,覽中唐之奇樹,稟沖氣之至清,應青春而敷孽,逮朱夏而誕英,布夭夭之纖枝,發灼灼之殊榮,紅葩紫蒂,翠葉素莖,含暉吐曜,爛若列星,朝陽照灼以舒暉,逸藻采粲而光明,罄天壤而莫儷,何菱華之足營。

晉羊徽木槿賦曰:有木槿之初榮,藻眾林而間色,在青春而資氣,逮中夏以呈飾,挹宵露以舒采,暉晨景而吸赩。

晉夏侯湛朝華賦曰:咨神樹之脩異,寔積陽之純精,蜿潛根以誕節,據川壤以擢莖,皎日升而朝華,玄景逝而夕零,逮明晨而繁沸,若靜夜之眾星,長莖欑起,柔條列布,濯靈柯於時雨,滋逸采於豐露,灼煌煌以煒煒,獨崇朝而達暮,於是茂樹蒼蒼,纖枝翩翩,潛光玉朗,綠葉翠鮮。

隋江總南越木槿賦曰:日及多名,蕤賓肇生,東方記乎夕死,郭璞贊以朝榮,潘文體其夏盛,嵇賦憫其秋零,此則京華之麗木,非于越之舜英,南中斬草,眾花之寶,雅什未名,騷人失藻,雨來翠潤,露歇紅燥,疊萼疑檠,低莖若倒,朝霞映日殊未研,珊瑚照水定非鮮,千葉芙蓉詎相似,百枝燈花復羞燃,蹔欲寄根對滄海,大原移華廁綺錢,井上桃蟲難可雜,庭中桂蠹豈見憐,乃為歌曰:啼妝梁冀婦,紅妝盪子家,若持花並笑,宜笑不勝花,趙女垂金珥,燕姬插寶珈,誰知紅槿艷,無因寄狹邪,徒令萬里道,攀折自咨嗟。

【頌】宋顏延之赤槿頌曰:日御北至,夏德南宣,玉蒸榮心,氣動上玄,華繅間物,受色朱天,是謂珍樹,含艷丹間。

【序】晉蘇彥舜華詩序曰:其為花也,色甚鮮麗,迎晨而榮,日中則衰,至夕而零,莊周載朝菌不知晦朔,況此朝不及夕者乎,苟映采於一朝,燿穎於當時,焉識夭壽之所在哉,余既玩其葩,而嘆其榮不終日。

晉傅玄朝華賦序曰:朝華,麗木也,晉成公綏日及賦序曰:日及者,華甚鮮茂,榮於仲春,訖於孟秋。

晉潘尼朝菌賦序曰:朝菌者,蓋朝華而暮落,世謂之木槿,或謂之日及,詩人以為舜華,宣尼以為朝菌,其物向晨而結,逮明而布,見陽而盛,終日而殞,不以其異乎,何名之多也。

晉嵇含朝生暮落樹賦序曰:草木春榮秋悴,此樹朝生暮落。

【書】東方朔與丞相公孫弘借車馬書曰:木槿夕死朝榮,士亦不長貧也。

◇樗

《詩》曰:蔽芾其樗。

又,山有栳,[栳,山樗。]

又,南山有樗。

惠子曰:[本條《太平御覽》九百五十九引作莊子,此脫書名。]吾有大樹,人謂之樗,其本擁腫,不中繩,小枝拳曲,不中規矩,至於逢匠者不顧,今子之言,大而無用,眾所同去,子曰:何不樹之於無何之鄉,廣莫之野,逍遙乎寢臥之下。

◇木蘭

《離騷》曰:朝搴阰之木蘭,[搴,取也,阰,山名也。]

《古今注》曰:孝哀帝元嘉元年,芝生後庭木蘭樹上。

《神仙傳》曰:北海於君病癩,見市有賣藥,姓公孫帛,因問之,公曰:明日木蘭樹下當教卿,明日往,授素書二卷,以消災救病,無不愈者。

《洛陽宮殿簿》曰:顯陽殿前,有木蘭二株。

《晉宮閣名》曰:華林園木蘭四株。

戴延之《西征記》曰:顯陽殿前有木蘭。

【賦】晉成公綏木蘭賦曰:許昌西園中木蘭樹,余往觀之,遂為賦曰:覽眾樹之列植,嘉木蘭之殊觀,至於玄冥授節,猛寒嚴烈,峨峨堅冰,霏霏白雪,木應霜而枯零,草隨風而摧折,顧青翠之茂葉,繁旖旎之弱條,諒抗節而矯時,獨滋茂而不雕。

◇夫栘

《爾雅》曰:唐棣,栘,[似白楊,江東呼夫栘。]

《詩》曰:何彼穠矣,唐棣之華。

又,山有苞棣。

六月食郁及薁,[薁,夫栘也,音郁。]

夫栘,燕兄弟也,閔管蔡之失道,夫栘之華,萼不煒煒,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禮記疏》曰:夫栘一名薁李,一名郁梅,一名車下李,一名郁。

◇橚[音肅,木也。]

《晏子春秋》曰:景公登青堂,見斷橚淮門者,令誅之,晏子諫曰:前冕旒,惡多見也,黈纊塞耳,惡多聞也,人君自生其民,公曰:趨舍之。

◇若木

《山海經》曰:灰野之山,有赤樹青葉,名曰若木,[生崑崙西附西極,其光華赤炤下也。]

《離騷》曰:折若木以拂日,《淮南子》曰:若木在建木西,上有十日,其華照下地。

【贊】晉郭璞若木贊曰:若木之生,崑山是濱,朱華電照,碧葉玉津,食之靈智,為力為仁。

◇合歡

《本草經》曰:合歡,味甘平,生川谷,安五臟,和心志,令人歡樂無憂,久服輕身明目,生益州。

仲長統《昌言》曰:漢哀帝時,有異物生於長樂宮東廡柏樹,及永巷南闥合歡樹,議者以為芝草也,群臣皆賀受賜,《古今注》曰:知蠲人之忿,則贈以青囊,[《太平御覽》九百六十作裳。]三[御覽作一。]名合歡,則忘忿,枝葉若繁互相交結,每一風來,輒自相解,不相牽綴,嵇康種之舍前。

《晉宮閣名》曰:華林園合歡四株。

【詩】晉楊方合歡詩曰:南鄰有奇樹,承春挺素華,豐翹被長條,綠葉蔽朱柯,因風吐微音,芳氣入紫霞,我心羨此木,原徙著余家,夕得游其下,朝得弄其葩,爾根深且固,余宅淺且洿,移植良無期,嘆息將如何。

◇杉

《爾雅》曰:披,煔,[今之杉木。]

晉咸康《起居注》曰:侍御史秦武,奏平陵前道東杉樹一株萎死,以備預柏栽補之,請收陵令推劾。

鄧德明《南康記》曰:南野巘山,有漢太傅陳蕃,[《太平御覽》九百五十七蕃下有墓字]遙望兩杉樹,聳柯出嶺,垂蔭覆谷。

劉欣期交州記曰:合浦東一百里,有一杉樹,葉落,隨風入洛陽城內,漢時善相者,雲此休徵,當出王者,故遣二人伐樹,役夫多死,三百人坐株上食,過足相容。

《居名山志》曰:華子崗上,紫杉千仞,被在崖側。

又雲,金州山西面杉疏,偏為白猿所凶,竟夕哀鳴,行人所惡。

【頌】梁江淹杉頌曰:桐梓舊麗,松括稱奇,焉如茲品,獨秀青崖,群木斂望,雜卉不闚,長入煙氛,永驂鸞螭。

◇並閭

《廣雅》曰:並閭,椶也。

《山海經》曰:脆之山,其木多椶,[椶樹高二丈許,無枝條,葉大而員,岐生枝頭,美實,皮相重被,一行一皮者為一節,可為索也。]

《廣志》曰:椶一名並閭,葉似車輪,乃在顛下,有皮纏之,附地起,二旬一采,轉復上生。

吳錄《地理志》曰:武陵臨沅縣,多並閭木,生山中。

《晉令》曰:其夷民守護椶皮者,一身不輸。

【頌】梁江淹並閭頌曰:異木之生,疑竹疑草,攢叢石逕,森蓯山道,煙岫相珍,雲壑共寶,不錦不縟,何避工巧。

◇荊

《春秋運斗樞》曰:玉衡星散為荊。

《廣志》曰:楚,荊也,牡荊,蔓荊也。

《廣志》曰:赤莖大實者,名曰牡荊。又有山荊。

《左傳》曰:伍舉入鄭,聲子將如晉,遇之於鄭郊,班荊相與食,而言復故,[布荊坐地,共議歸楚。]

《漢書》曰:淮南王安謀反,伍被諫曰:昔子胥諫吳王雲,臣今見麋鹿游姑蘇之台,臣今亦將見宮中生荊棘,露沾衣也。

《東觀漢記》曰:尹勤治韓詩,事薛漢,身牧豕,事親至孝,無有交遊,門生荊棘。

周景式《孝子傳》曰:古有兄弟,忽欲分異,出門見三荊同株,接葉連陰,嘆曰:木猶欣聚,況我而殊哉,還為雍和。

《神仙傳》曰:吳有徐隨,居丹徒,左慈過隋,門下有宿客車六七乘,欺慈,雲徐公不在,慈去,客皆見牛在楊樹杪,車轂中皆生荊木,長一二丈,客懼,入報隋,隋曰:此左公,遣追之,客逐慈,叩頭謝,客還,見牛故在地,無復荊木也。

顧微《廣州記》曰:撫納縣出金荊。

《禮》弓矢圖:楚燩以荊為之,然以灼,正以荊者,凡木心圓,荊心方也。

《廣州記》曰:白荊堪為履,紫荊堪為床。

萬南[《太平御覽》九百五十九作淮南萬畢術。]杜[御覽作牡。]荊指病自愈,節不相當者,月暈時剋之,養病。

《毛詩》曰:翹翹錯薪,言刈其楚,[楚,荊也。]

又曰:楊之水,不流束楚。

又曰:綢繆束楚。

又曰:交交黃鳥,止於楚。

《老子》曰:師之所處,荊棘生焉。

《文選》曰:不別荊者,慶雲之惠君也,荒郁蕭森,參天榛之蒙籠。

《史記》曰:廉頗肉袒負荊,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

【詩】晉陸機樂府歌詩曰:三荊歡同株,四鳥悲異林。

【頌】梁江淹金荊頌曰:江南之山,連鄣連天,既抱紫霞,亦嗽絳煙,金荊佳樹,涵雲宅仙,姱節詎及,幽意誰傳。

【贊】宋顏峻幾贊序曰:今上在彭城,賜金荊臥幾。

◇棘

《周書》,程寤曰:文王在翟,夢南[逸周書作商。]庭生棘,小子發取周庭之梓於闕間,化松柏栻乍,驚以告文王,文王召發於明堂,拜吉夢,受商大命,秋朝士。

《周禮》曰:左九棘,孤卿大夫位焉,右九棘,公侯伯子男位焉,樹棘以為位,取赤心而外刺。

元命苞曰:樹棘聽訟其下者,原心不其赤實也。

吳都賦曰:亦猶棘林之螢耀,與夫尋木之龍燭。

魏都賦曰:榮其文身,驕其險棘。

又曰:尋靡萍於中逵,造木猴於棘刺。

《春秋繁露》曰:美惡之類,各以類應,故以龍致雨,以扇逐暑,軍之所處,生以棘楚。

石季龍大饗群臣於大武殿,[本條《太平御覽》九百五十九作晉書。]佛圖澄曰:殿乎殿乎,棘子成林,將壞人衣,龍發下石,果有棘生。

《陳留耆舊傳》曰:魏尚[《太平御覽》九百五十九尚下有被系二字,(本條亦見本書九十二卷,文有詳略。)]詔獄,棘[御覽棘上有有雀集獄四字。]樹上,占曰:夫棘中心赤,外有棘[御覽作刺,下同。]蒙[御覽作象。]我言有棘而赤心之至誠也。

《離騷》曰:甘棠苦於豐草,荊棘生於中庭。

《毛詩》曰:凱風自南,吹彼棘心。

又曰:尸鳩在桑,其子在棘。

又,肅肅鴇羽,集於苞棘。

又,湛湛露斯,在彼杞棘。

又,營營青蠅,止於棘。

又曰:吹彼棘薪。

《後漢書》曰:我有枳棘,岑君伐之。

◇黃蓮

《本草經》曰:黃蓮一名王蓮,味苦寒,治熱。

【頌】梁江淹黃蓮頌曰:黃蓮上草,丹沙之次,御孽辟妖,長靈久視,驂龍行天,馴馬匝地,鴻飛以儀,順道則利。

◇梔子

《漢書》曰:梔,茜園,[梔,支子也。]

《本草經》曰:支子一名木丹。

《地鏡圖》曰:望氣占人家黃氣者,梔子樹也。

《晉令》曰:諸宮[《太平御覽》九百五十九作官]有秩梔子守護者,置吏一人。

《晉宮閣名》曰:華林園梔子五株。

游名山志曰:樓石山多梔子。

【詩】齊謝朓牆北梔子樹詩曰:有美當階樹,霜露未能移,金蕡發朱采,映日以離離,幸賴夕陽下,餘景及四枝,還思照綠水,君階無曲池,餘榮未能已,晚實猶見奇,復留傾筐德,君恩信未貲。

梁簡文帝詠梔子花詩曰:素華偏可憙,的的半臨池,疑為霜裹葉,復類雪封枝,日斜光隱見,風還影合離。

【贊】宋顏測梔子贊曰:濯雨時摛素,當飈獨含芬,豐榮殊未紀,銷落竟誰聞。

◇竹

《尚書》曰:筱簜既敷,[筱,竹箭也。]

《山海經》曰:雲山有桂竹,甚毒,傷人必死,[始興小桂縣,出桂竹也。]

《說文》曰:箭矢竹也。

《爾雅》曰:東南之美者,有會稽之竹箭焉。

又曰:桃枝四寸有節。

《禮記》曰:如竹箭之有筠。

竹譜曰:桃枝竹,皮滑而黃,可以為席。

《山海經》曰:嶓冢之山,嚚水之上,多桃枝竹。

《魏志》曰:倭國有桃枝竹。

裴氏《廣州記》曰:廣州有桃枝竹。

永嘉記曰:陽嶼有仙石山,頂上有平石,方十餘丈,名仙壇,壇陬輒有一筋竹,凡有四竹,葳蕤青翠,風來動音,自成宮商,石上淨潔,初無粗籜,相傳雲,曾有卻粒者,於此羽化,故謂之仙石。

竺法真羅山疏曰:嶺南道無筋竹,惟此山有之,其大尺圍,細者色如黃金,堅貞疏節。

《異苑》曰:東陽留道德家中筋竹林,忽生連理。

《呂氏春秋》曰:昔黃帝命伶倫為律,伶倫自大夏之西,阮隃山之陰,取竹之嶰谷,斷兩節間,長六寸九分而吹之,為黃鍾之宮,律之本也。

竹譜曰:邛竹,高節實中,狀如人剡,俗謂之扶老竹。

《漢書》:張騫至大夏,見邛竹枝,問之,雲賈人市之身毒國。

《丹陽記》曰:江寧縣南三十里,有慈母山,積石臨江,生簫管竹,自伶倫采竹嶰谷,其後惟此簳見珍,故歷代常給樂府,而俗呼鼓吹山,今慈湖戍常禁采之。

《禮斗威儀》曰:君乘木而王,政太平,蔓竹紫脫,為之常生,《吳越春秋》曰:越王問范蠡用兵,對曰:越有處女,原君王問之,處女北行見王,道逢老人,自稱袁公,跪拔林於[《太平御覽》九百六十二作杪。]竹,末折墮地,處女即捷其末,公操其本而刺處女,處女舉扙擊之,公飛上樹,變為白猿。

《博物志》曰:洞庭之山,帝之二女啼,以涕揮竹,竹盡班,今下雋有班皮竹。

《山海經》曰:長石山之西,有共谷,其中多竹,衛丘之竹山林在焉,大可為舟,[郭璞曰:竹一節間,可為舡也。]

《易》曰:震為蒼琅竹。

《穆天子傳》曰:天子西征,休於玄池之上,乃奏廣樂,三日而終,是曰樂池,乃樹之竹,是曰竹林。

《離騷·七諫》曰:便娟之脩竹,寄生於江潭,上葳蕤而防露,下泠泠而來風。

《史記》曰:汧渭川千畝竹,其人與千戶侯等。

《韓詩外傳》曰:黃帝時,鳳皇棲帝梧桐,食帝竹實。

《漢書》曰:高祖為亭長,乃以竹皮為冠,[以竹始生皮作冠,今鵲尾冠是也。]及貴,常冠之。

又曰:上發卒塞瓠子河,令群臣將軍以下,皆負薪而下淇園之竹,[衛之苑也,多竹筱也。]

《三輔舊事》曰:竇將軍有青竹田。

《楚國先賢傳》曰:孟宗母嗜筍,及母亡,冬節將至,筍尚未生,宗入竹哀嘆,而筍為之出,得以供祭,至孝之感也。

《文士傳》曰:蔡邕經會稽高遷亭,見椽竹可以為籥,取用,果有異聲。

《湘州記》曰:邵陵高平縣有文竹山,上有石床,四面綠竹扶疏,常隨風委拂此床。

盛弘之《荊州記》曰:臨賀冬山中,有大竹,數十圍,高亦數十丈,有小竹生其旁,皆四五圍,下有盤石,徑四五丈,極方正,青如彈棋局,兩竹屈垂,拂掃石上,初無塵穢,未[《太平御覽》九百六十二未下有至字。]數十裡間,風吹此竹,如簫管之音。

《述征記》曰:山陽縣城東北二十里,魏中散大夫嵇康園宅竹林,時有遺竹也,在白鹿嵒東南。

荊州厥貢惟箘簵楛,[本條《太平御覽》九百六十二作尚書。]楊州厥貢筱簜既敷,[筱竹箭,簜大竹水去已布生。]

《毛詩》曰:如竹笣矣。

籊々竹竿,以釣於淇,竹竿,[篇名。]衛女思歸也,適異國而不見答,思而能以禮也。

《禮》曰:日短至,則伐木,取竹箭。

《莊子》曰:鵷雛非練實而不食,[練食,竹實也,取其絜白也。]

《家語》曰:山南之竹,不搏自直,斬而為箭,射達革。

【詩】齊虞羲見江邊竹詩曰:挺此貞堅性,來樹朝夕池,秋波漱下趾,冬雪封上枝,葳蕤防曉露,蔥蒨集羈雌,含風自颯颯,負雪亦猗猗,金明無異狀,玉洞良在斯,但恨非嶰谷,伶倫未見知。

齊謝朓詠竹詩曰:窗前一叢竹,青翠獨言奇,南條交北葉,新筍雜故枝,月光疏已密,風聲起復垂,青扈飛不礙,黃口得相窺,但恨從風籜,根株長別離。

梁元帝賦得竹詩,嶰谷管新抽,淇園竹復脩,作龍還葛水,為馬向并州,柯亭臨絕澗,桃枝夾細流,冠學芙蓉樣,花堪威鳳游,邛王若有獻,張騫應拜侯。

梁沈約詠檐前竹曰:萌開籜已垂,結葉始成枝,繁陰上蓊茸,促節下離離,風動露滴瀝,月照影參差,得生君戶牖,不原夾華池。

梁江洪和新浦侯齋前竹詩曰:本生出高嶺,移賞入庭蹊,檀欒拂桂撩,蓊蔥傍朱閨,夜條風析析,曉葉露淒淒,籜紫春湋思,筠綠寒蛩啼,不惜凌雲茂,遂聽群雀棲,原抽一莖實,試看翔鳳來。

梁劉孝先竹詩曰:竹生空野外,梢雲聳百尋,無人賞高節,徒自抱貞心,恥染湘妃淚,羞入上宮琴,誰能制長笛,當為吐龍吟。

梁劉孝威詠枯葉竹詩曰:枯楊猶更綠,臥柳尚還生,勿嫌鳳不至,終當待聖明。

陳賀循賦得夾池脩竹詩曰:綠竹影參差,葳蕤帶曲池,逢秋葉不落,經寒色詎移,來風韻晚逕,集鳳動春枝,所欣高蹈客,未待伶倫吹。

陳陰鏗賦得夾池竹詩曰:夾池一叢竹,垂翠不驚寒,葉醞宜成酒,皮治薛縣冠,湘川染別淚,衡嶺拂仙壇,欲見凌冬質,當為雪中看。

陳張正見賦得階前嫩竹詩曰:翠竹梢雲自結叢,輕花嫩筍欲凌空,砌曲橫枝屢解籜,階前疏葉強來風,欲知抱節成龍處,當於山路葛陂中。

【賦】晉江逌竹賦曰:有嘉生之美竹,挺純姿於自然,含虛中以象道,體圓質以儀天,託宗爽塏,列族圃田,緣崇嶺,帶回川,薄循隰,衍平原,故能凌驚風,茂寒鄉,籍堅冰,負雪霜,振葳蕤,扇芬芳,翕幽液以潤本,承清露以擢莖,拂景雲以容與,拊惠風而回縈。

齊王儉靈丘竹賦應詔曰:靈丘深沉,蔓竹凝陰,神根合拱,楨幹百尋,振芳條乎昆岳,敷綠采於高岑,沿淮海而蔚映,帶沮漳而蕭森,志東南而擅美,在淇衛而流音,方靈壽而均茂,儀菌桂而成林,若乃青春受謝,九野舒榮,綠蘋齊葉,白芷抽萌,{笞心}々而特秀,筱擢穎而垂英,霜曒鏡於原隰,木衰疏於郊阡,翠葉與飛雪爭采,貞柯與曾冰競鮮。

梁簡文帝脩竹賦曰:玉潤桃枝之麗,魚腸雲母之名,日映花美,風動花輕。

【詔】梁任昉靜思堂秋竹應詔曰:靜思堂,連洞房,臨曲沼,夾脩篁,竹宮豐麗於甘泉之右,竹殿弘敞於神嘉之傍,綠條發丹檻,翠葉映雕梁,入戶掃文石,傍檐拂象床,常生偶蘭桂,結實值鴛皇,逢性與之至道,偶斯文之在茲,歡柏梁之有賦,恨相如之異時。

【贊】晉謝莊竹贊曰:瞻彼中唐,綠竹猗猗,貞而不介,弱而不虧,杳裊人圃,蕭瑟雲崖,推名楚潭,美質梁池。

【序】晉伏滔長笛賦序曰:余同僚桓子野,有故長笛,耆老雲,蔡邕之所作也,初邕避難江南,宿於柯亭,柯亭之觀,以竹為椽,邕仰而眄之曰:良竹也,取以為笛,音聲獨絕。

  • 下一篇: 卷九十·鳥部上
  • 藝文類聚
    藝文類聚
    《藝文類聚》是唐代文學家、書法家歐陽詢與令狐德棻、陳叔達、裴矩、趙弘智、袁朗等十餘人於武德七年(624年)編纂而成的一部綜合性類書,該書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官修類書,它保存了中國唐代以前豐富的文獻資料,尤其是許多詩文歌賦等文學作品。與《北堂書鈔》、《初學記》、《白氏六帖》合稱「唐代四大類書」。
     

    更多卷一古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