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古籍 / 子部 / 釋家類 / 知言 / 好恶
拼

好恶

知言

〔子部〕

鬍子曰:寡慾之君,然後可與言王道。無欲之臣,然後可以言王佐。

链接:https://www.poemfk.com/chinese-book-detail/zhiyan-haowu.html

来源:古詩文網

志仁則可大,依仁則可久。

仲尼從心所欲不逾矩,可謂盡心矣。天即孔於也,孔手即天也。釋氏無障礙,而所欲不能不逾矩,吾知其未見心之全也,猖狂妄行而已。

有其德,無其位,君子安之。有其位,無其功,君子恥之。君子之游世也以德,故不患乎無位;小人之游世也以利勢,故患得患失,無所不為。

一噓吸,足以察寒暑之變,一語默,足以着行藏之妙,一往來,足以究天地之理。自陋者,不足與有言也,自小者,不足與有為也。

人雖備天道,必學然後識,習然後能,能然後用,用無不利,唯樂天者能之。

有之在己,知之在人。有之而人不知、從而與人較者,非能有者也。

水有源,故其流不窮;水有根,故其生不窮;氟有性,故其運不息。德有本,故其行不窮。孝悌也者,德之本歟!

有是心則有知,無是心則無知。巧言令色之人,一失其心於浮偽,未有能仁者也。

等級至嚴也,失禮樂則不威,山河至險也,失禮樂則不固。禮乎樂乎,天下所日用,不可以造次顛沛廢焉者乎!富可以厚恩,貴可以廣德,是君子之所欲。有求之而得者,有不求而得者,有求而不得者,命有定矣。信而不渝,然後能為君子。

有為之為,出於智巧。血氣方剛,則智巧出焉。血氣既衰,則智巧窮矣。或知功之可利而銳於立功,或知名之可利而進以求名,或知正直之可利而勉於正直,或知文詞之可利而習於文詞,皆智巧之智也。上好恬退,則為恬退以中其欲;上好剛勁,則為剛勁以中其欲;上好溫厚,則為溫厚以中其欲;上好勤恪,則為勤恪以中其欲;上好文雅,則為文雅以中其欲,皆智巧之巧也。年方壯則血氣盛,得所欲則血氣盛,壯邁往失則血氣挫折,消懦而所為屈矣,無不可變之操也。無為之為,本於仁義。善不以名而為,功不以利而勸,通於造化,與天地相終始,苟不至德,則至道不凝焉。

聖人不可得而見矣,其遺言猶龍之蛻,猶虎之皮。用其文章,猶足動觀聽,況能充其蛻,復其皮。得其精神以設施於天下,其撥亂興治如反覆手足。不得其道,與天下之人角智力者,嵲嵲乎殆哉!

有聚而可見謂之有者,知其有於目,故散而不可見者謂之無。有實而可蹈謂之有者,知其有於心,故妄而不可蹈者謂之無。

馬牛,人畜也。御之失道,則奮其角踶,雖有猛士,莫之敢攖,得其道,則三尺童子用之,周旋無不如志焉。天下分裂,兆民離散,欲以一之,固有其方,患在人不仁,雖與言而不入也。

知幾,則物不能累而禍不能侵。不累於物,其知幾乎!

郡縣天下,可以持承平而不可支變故,封建諸侯,可以持承平,可以支變故。

自觀我者而言,事至而知起,則我之仁可見矣。事不至而知不起,則我之仁不可見也。自我而言,心與天地同流,夫何間之?

處已有道,則行艱難險厄之中無所不利;失其道,則有不能堪而忿欲興矣。是以君子貴有德也。

  • 上一篇: 陰陽
  • 下一篇: 往來
  • 知言
    知言
      《知言》是中國宋代的哲學著作,初稿系論學語錄和隨筆札記,後經多次校訂而成書。《知言》原本至明代已不見傳世,明弘治年間新安陳敏政於吳中得舊本,整理編次別為6卷,世間始有刻本,然清《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認為,傳本《知言》字句舛謬,次序顛倒,多失其真。今所傳版本,有明吳中坊刻本、明刊《諸子萃覽》本、《格致叢書》本、《子書百種》本、清粵雅堂本等。
     

    更多序古籍

     

    更多卷一古籍

     

    更多卷二古籍

     

    更多卷三古籍

     

    更多卷四古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