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古籍 / 史部 / 正史類 / 周書 / 列传(卷十五)
拼 译文

卷十五

周書

〔史部〕

寇洛 李弼 弟標 于謹 子實

寇洛,上谷昌平人,累世為將吏。父延壽,和平中,以良 家子鎮武川,因家焉。

洛性明辨,不拘小節。正光末,以北邊賊起,遂率鄉親避 地於並、肆,因從爾朱榮征討。及賀拔岳西征,洛與之鄉里, 乃募從入關。破赤水蜀,以功拜中堅將軍、屯騎校尉、別將, 封臨邑縣男,邑二百戶。又從岳獲賊帥尉遲菩薩於渭水,破侯 伏侯元進於百里細川,擒万俟丑奴於長坑。洛每力戰,並有功。 加龍驤將軍、都督,進爵安鄉縣子,累遷征北將軍、衛將軍。 於平涼,以洛為右都督。

侯莫陳悅既害岳,欲並其眾。時初喪元帥,軍中惶擾,洛 於諸將之中,最為舊齒,素為眾所信,乃收集將士,志在復讎, 共相糾合,遂全眾而反。既至原州,眾咸推洛為盟主,統岳之 眾。洛復自以非才,乃固辭,與趙貴等議迎太祖。魏帝以洛有 全師之功,除武衛將軍。太祖至平涼,以洛為右大都督。從討 侯莫陳悅,平之,拜涇州刺史。魏孝武西遷,進爵臨邑縣伯, 邑五百戶。尋進位驃騎大將軍、儀同三司,進爵為公,增邑五 百戶。 大統初,魏文帝詔曰 :「往者侯莫陳悅遠同逆賊,潛害故 清水公岳,志在兼併。當時造次,物情驚駭。使持節、驃騎大 將軍、儀同三司、前涇州刺史、大都督、臨邑縣開國公寇洛, 忠款自心,勛誠早立,遂能糾合義軍,以待大丞相。見危授命, 推賢而奉,此而不賞,何以勸勵將來。可加開府,進爵京兆郡 公 。」封洛母宋氏為襄城郡君。又轉領軍將軍。三年,出為華 州刺史,加侍中。與獨孤信復洛陽,移鎮弘農。四年,從太祖 與東魏戰於河橋。軍還,洛率所部鎮東雍。五年,卒於鎮,時 年五十三。贈使持節、侍中、都督雍華豳涇原三秦二岐十州諸 軍事、太尉、尚書令、驃騎大將軍、雍州刺史,諡曰武。 子和嗣。世宗二年,錄勛舊,以洛配享太祖廟庭,賜和姓 若口引氏,改封松陽郡公。後至開府儀同三司、賓部中大夫。 洛弟紹,位至上柱國、北平郡公。

李弼字景和,遼東襄平人也。六世祖根,慕容垂黃門侍郎。 祖貴丑,平州刺史。父永,太中大夫,贈涼州刺史。

弼少有大志,膂力過人。屬魏室喪亂,語所親曰 :「丈夫 生世,會須履鋒刃,平寇難,安社稷以取功名;安能碌碌依階 資以求榮位乎 。」魏永安元年,爾朱天光闢為別將,從天光西 討,破赤水蜀。以功拜征虜將軍,封石門縣伯,邑五百戶。又 與賀拔岳討万俟丑奴、万俟道洛、王慶雲,皆破之。弼恆先鋒 陷陣,所向披靡,賊咸畏之,曰「莫當李將軍前也」。

天光赴洛,弼因隸侯莫陳悅,為大都督,加通直散騎常侍。 太昌初,(受)〔授〕清水郡守,恆州大中正。尋除南秦州刺史。 隨悅征討,屢有克捷。及悅害賀拔岳,軍停隴上。太祖自平涼 進軍討悅。弼諫悅曰 :「岳既無罪而公害之,又不能撫納其眾, 使無所歸。宇文夏州收而用之,得其死力,咸云為主將報讎, 其意固不小也。今宜解兵謝之,不然,恐必受禍 。」悅惶惑, 計無所出。弼知悅必敗,乃謂所親曰 :「宇文夏州才略冠世, 德義可宗。侯莫陳公智小謀大,豈能自保。吾等若不為計,恐 與之同至族滅 。」會太祖軍至,悅乃棄秦州南出,據險以自固。 翌日,弼密通使太祖,許背悅來降。夜,弼乃勒所部雲 :「侯 莫陳公欲還秦州,汝等何不束裝?」弼妻,悅之姨也,特為悅 所親委,眾咸信之。人情驚擾,不可復定,皆散走,爭趣秦州。 弼乃先馳據城門以慰輯之,遂擁眾以歸太祖。悅由此遂敗。太 祖謂弼曰:「公與吾同心,天下不足平也。」破悅,得金寶奴婢, 悉以好者賜之。仍令弼以本官鎮原州。尋拜秦州刺史。

太祖率兵東下,征弼為大都督,領右軍,攻潼關及回洛城, 克之。大統初,進位儀同三司、雍州刺史。尋又進位驃騎大將 軍、開府儀同三司。從平竇泰,先鋒陷敵,斬獲居多。太祖以 所乘騅馬及竇泰所着牟甲賜弼。又從平弘農。與齊神武戰於沙 苑,弼率軍居右,而左軍為敵所乘。弼呼其麾下六十騎,身先 士卒,橫截之,賊遂為(三),因大破 。以功拜特進,爵趙郡 公,增邑一千戶。又與賀拔勝攻克河東,略定汾、絳。四年, 從太祖東討洛陽,弼為前驅。東魏將莫多婁貸文率眾數千,奄 至谷城。弼倍道而前,遣軍士鼓譟,曳柴揚塵。貸文以為大軍 至,遂遁走。弼追躡之,虜其眾,斬貸文,傳首大軍所。翌日, 又從太祖與齊神武戰於河橋,每入深陷陣,身被七創,遂為所 獲,圍守數重。弼佯若創重,殞絕於地。守者稍懈,弼睨其旁 有馬,因躍上西馳,得免。五年,遷司空。六年,侯景據荊州, 弼與獨孤信御之,景乃退走。九年,從戰邙山,轉太尉。十三 年,侯景率河南六州來附,東魏遣其將韓軌圍景於潁川。太祖 遣弼率軍援景,諸將咸受弼節度。弼至,軌退。王思政又進據 潁川,弼乃引還。十四年,北稽胡反,弼討平之。遷太保,加 柱國大將軍。魏廢帝元年,賜姓徒河氏。太祖西巡,令弼居守, 後事皆諮稟焉。六官建,拜太傅、大司徒。屬茹茹為突厥所逼, 舉國請降,弼率前軍迎之。給前後部羽葆鼓吹,賜雜彩六千段。 及晉公護執政,朝之大事,皆與于謹及弼等參議。孝閔帝踐阼, 除太師,進封趙國公,邑萬戶。前後賞賜累巨萬。

弼每率兵征討,朝受令,夕便引路,不問私事,亦未嘗宿 於家。其憂國忘身,類皆如此。兼復性沉雄,有深識,故能以 功名終。元年十月,薨於位,年六十四。世宗即日舉哀,比葬, 三臨其喪。發卒穿冢,給大輅、龍旗,陳軍至於墓所。諡曰武。 尋追封魏國公,配食太祖廟庭。

子(輝)〔耀〕。次子(耀)〔輝〕,尚太祖女義安長公主, 遂以為嗣。

輝大統中,起家員外散騎侍郎,賜爵義城郡公,歷撫軍將 軍、大都督、鎮南將軍、散騎常侍。輝常臥疾期年,太祖憂之, 日賜錢一千,供其藥石之費。及魏廢帝有異謀,太祖乃授輝武 衛將軍,總宿衛事。尋而帝廢,除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魏 恭帝二年,加驃騎大將軍、儀同三司,出為岐州刺史。從太祖 西巡,率公卿子弟,別為一軍。孝閔帝踐阼,除荊州刺史。尋 襲爵趙國公,改魏國公。保定中年,加將軍。天和六年,進位 柱國。建德元年,出為總管梁洋等十州諸軍事、梁州刺史。時 渠、蓬二州生獠,積年侵暴,輝至州綏撫,並來歸附。璽書勞 之。(輝)〔耀〕既不得為嗣,朝廷以弼功重,乃封(輝)〔耀〕 邢國公,位至開府。子寬,大象末,上大將軍蒲山郡公。輝弟 衍,大象末,大將軍、真鄉郡公。衍弟綸,最知名,有文武才 用。以功臣子,少居顯職,歷吏部、內史下大夫,並獲當官之 譽。位至司會中大夫、開府儀同三司,封河陽郡公。為聘齊使 主。早卒。子長雅嗣。綸弟晏,建德中,開府儀同三司、大將 軍、趙郡公。從高祖平齊,歿於并州。子璟以晏死王事,即襲 其爵。弼弟標。

標字靈傑。長不盈五尺,性果決,有膽氣。少事爾朱榮。 魏永安元年,以兼別將從榮破元顥,拜討逆將軍。及榮被害, 標從爾朱世隆奉榮妻奔河北。又隨爾朱兆入洛。賜爵淝城郡男, 遷都督。普泰元年,元樹自梁入據譙城,標從行台樊子鵠擊破 之,遷右將軍。

魏孝武西遷,標從大都督元斌之與齊神武戰於成皋。兵敗, 遂與斌之奔梁。梁主待以賓禮,後得逃歸。大統元年,授撫軍 將軍,進封晉陽縣子,邑四百戶。尋為太祖帳內都督。從復弘 農,破沙苑。標跨馬運矛,衝鋒陷陣,隱身鞍甲之中。敵人見 之,皆曰「避此小兒」。不知標之形貌,正自如是 。太祖初亦 聞標驍悍,未見其能,至是方嗟嘆之。謂標曰 :「但使膽決如 此,何必須要八尺之軀也 。」以功進爵為公,增邑四百戶。尋 從宇文貴與東魏將任祥、堯雄等戰於潁川,皆破之。征為太子 中庶子。九年,從戰邙山,遷持節、大都督。十三年,拜車騎 大將軍、儀同三司。又從弼討稽胡,標功居多,除幽州刺史, 增邑三百戶。十五年,拜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魏廢帝 初,從趙貴徵茹茹,論功為最,改封封山縣公,增邑並前二千 一百戶。孝閔帝踐阼,進位大將軍。武成初,又從豆盧寧征稽 胡,大獲而還。進爵汝南郡公。出為總管延綏丹三州諸軍事、 延州刺史。四年,卒於鎮。贈恆朔等五州刺史。

標無子,以弼子椿嗣。先以標勛功,封魏平縣子。大象末, 開府儀同三司、大將軍、右宮伯,改封河東郡公。

于謹字思敬,河南洛陽人也。小名巨彌。曾祖婆,魏懷荒 鎮將。祖安定,平涼郡守、高平郡將。父提,隴西郡守,荏平 縣伯。保定二年,以謹着勛,追贈使持節、柱國大將軍、太保、 建平郡公。

謹性沉深,有識量,略窺經史,尤好孫子兵書。屏居閭里, 未有仕進之志。或有勸之者,謹曰 :「州郡之職,昔人所鄙, 台鼎之位,須待時來。吾所以優遊郡邑,聊以卒歲耳 。」太宰 元穆見之,嘆曰 :「王佐材也。」

及破六汗拔陵首亂北境,引茹茹為援,大行台僕射元纂率 眾討之。宿聞謹名,闢為鎧曹參軍事,從軍北伐。茹茹聞大軍 之逼,遂逃出塞。纂令謹率二千騎追之,至郁對原,前後十七 戰,盡降其眾。後率輕騎出塞覘賊,屬鐵勒數千騎奄至,謹以 眾寡不敵,退必不免,乃散其眾騎,使匿叢薄之間,又遣人升 山指麾,若分部軍眾者。賊望見,雖疑有伏兵,既恃其眾,不 以為慮,乃進軍逼謹。謹以常乘駿馬一紫一騧,賊先所識,乃 使二人各乘一馬,突陣而出。賊以為謹也,皆爭逐之。謹乃率 余軍擊之,其追騎遂奔走,因得入塞。

正光四年,行台廣陽王元深治兵北伐,引謹為長流參軍, 特相禮接。所有謀議,皆與謹參之。乃使其子佛陀拜焉,其見 待如此。遂與廣陽王破賊主斛律野穀祿等。時魏末亂,群盜蜂 起,謹乃從容謂廣陽王曰 :「自正光以後,海內沸騰,郡國荒 殘,農商廢業。今殿下奉義行誅,遠臨關塞,然醜類蟻聚,其 徒實繁,若極武窮兵,恐非計之上者。謹愿稟大王之威略,馳 往喻之,必不勞兵甲,可致清盪 。」廣陽王然之。謹兼解諸國 語,乃單騎入賊,示以恩信。於是西部鐵勒酋長乜列河等,領 三萬餘戶並款附,相率南遷。廣陽王欲與謹至折敷嶺迎接之。 謹曰 :「破六汗拔陵兵眾不少,聞乜列河等歸附,必來要擊。 彼若先據險要,則難與爭鋒。今以乜列河等餌之,當競來抄掠, 然後設伏以待,必指掌破之 。」廣陽然其計。拔陵果來要擊, 破乜列河於嶺上,部眾皆沒。謹伏兵發,賊遂大敗,悉收得乜 列河之眾。魏帝嘉之,除積射將軍。

孝昌元年,又隨廣陽王征鮮于修禮。軍次白牛邏,會章武 王為修禮所害,遂停軍中山。侍中元晏宣言於靈太后曰 :「廣 陽王以宗室之重,受律專征,今乃盤桓不進,坐圖非望。又有 于謹者,智略過人,為其謀主。風塵之隙,恐非陛下之純臣矣。」 靈太后深納之。詔於尚書省門外立牓,募能獲謹者,許重賞。 謹聞之,乃謂廣陽曰 :「今女主臨朝,敢信讒佞,脫不明白殿 下素心,便恐禍至無日。謹請束身詣闕,歸罪有司,披露腹心, 自免殃禍。」廣陽許之。謹遂到牓下曰 :「吾知此人。」眾人共 詰之。謹曰 :「我即是也 。」有司以聞。靈太后引見之,大怒。 謹備論廣陽忠款,兼陳停軍之狀。靈後意稍解,遂舍之。尋加 別將。 二年,梁將曹義宗據守穰城,數為邊患。乃令謹與行台尚 書辛纂率兵討之。

相持累年,經數十戰。進拜都督、宣威將軍、冗從僕射。 孝莊帝即位,除鎮遠將軍,尋轉直寢。又隨太宰元天穆討葛榮, 平邢杲,拜征虜將軍。從爾朱天光破万俟丑奴,封石城縣伯, 邑五百戶。普泰元年,除征北大將軍、金紫光祿大夫、散騎常 侍。又隨天光平宿勤明達,別討夏州賊賀遂有伐等,平之,授 大都督。從天光與齊神武戰於韓陵山,天光既敗,謹遂入關。 賀拔岳表謹留鎮,除衛將軍、咸陽郡守。

太祖臨夏州,以謹為防城大都督,兼夏州長史。及岳被害, 太祖赴平涼。謹乃言於太祖曰 :「魏祚陵遲,權臣擅命,群盜 蜂起,黔首嗷然。明公仗超世之姿,懷濟時之略,四方遠近, 咸所歸心。願早建良圖,以副眾望。」太祖曰:「何以言之?」 謹對曰 :「關右,秦漢舊都,古稱天府,將士驍勇,厥壤膏腴, 西有巴蜀之饒,北有羊馬之利。今若據其要害,招集英雄,養 卒勸農,足觀時變。且天子在洛,逼迫群凶,若陳明公之懇誠, 算時事之利害,請都關右,帝必嘉而西遷。然後挾天子而令諸 侯,奉王命以討暴亂,桓、文之業,千載一時也 。」太祖大悅。 會有敕追謹為(關)〔合〕內大都督 ,謹因進都關中之策,魏 帝納之。

尋而齊神武逼洛陽,謹從魏帝西遷。仍從太祖征潼關,破 回洛城,授使持節、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北雍州刺史,進 爵藍田縣公,邑一千戶。大統元年,拜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 三司。其年,夏陽人王游浪聚據楊氏壁謀逆,謹討擒之。是歲, 大軍東伐,謹為前鋒。至盤豆,東魏將高叔禮守險不下,攻破 之。拔虜其卒(又)〔一千〕。因此拔弘農,擒東魏陝州刺史李 (征)〔徽〕伯。齊神武至沙苑,謹從太祖與諸將力戰,破之, 進爵常山郡公,增邑一千戶。又從戰河橋。拜大丞相府長史, 兼大行台尚書。稽胡帥夏州刺史劉平叛,謹率眾討平之。除大 都督、恆並燕肆雲五州諸軍事、大將軍、恆州刺史。入為太子 太師。九年,復從太祖東征,別攻柏谷塢,拔之。邙山之戰, 大軍不利,謹率其麾下偽降,立於路左。齊神武軍乘勝逐北, 不以為虞。追騎過盡,謹乃自後擊之,敵人大駭。獨孤信又集 兵士於後奮擊,齊神武軍遂亂,以此大軍得全。十二年,拜尚 書左僕射,領司農卿。及侯景款附,請兵為援,太祖命李弼率 兵應之。謹諫曰 :「侯景少習兵權,情實難測。且宜厚其禮秩, 以觀其變。即欲遣兵,良用未可 。」太祖不聽。尋復兼大行台 尚書、丞相府長史,率兵鎮潼關,加授華州刺史,贈秬鬯一卣, 圭瓚副焉。俄拜司空,增邑四百戶。十五年,進位柱國大將軍。 齊氏稱帝,太祖征之,以謹為後軍大都督。別封一子鹽亭縣侯, 邑一千戶。魏恭帝元年,除雍州刺史。

初,梁元帝平侯景之後,於江陵嗣位,密與齊氏通使,將 謀侵軼。其兄子岳陽王察時為雍州刺史,以梁元帝殺〔其〕兄 譽,遂結讎隙。據襄陽來附,仍請王師。乃令謹率眾出討。太 祖餞於青泥谷。長孫儉問謹曰 :「為蕭繹之計,將欲如何?」 謹曰 :「耀兵漢、沔,席捲渡江,直據丹陽,是其上策;移郭 內居民,退保子城,峻其陴堞,以待援至,是其中策;若難於 移動,據守羅郭,是其下策。」儉曰:「揣繹定出何策?」謹曰: 「必用下策 。」儉曰:「彼棄上而用下,何也?」對曰:「蕭氏 保據江南,綿歷數紀。屬中原多故,未遑外略。又以我有齊氏 之患,必謂力不能分。且繹懦而無謀,多疑少斷。愚民難與慮 始,皆戀邑居,既惡遷移,當保羅郭。所以用下策也 。」謹乃 令中山公護及大將軍楊忠等,率精騎先據江津,斷其走路。梁 人豎木柵於外城,廣輪六十里。尋而謹至,悉眾圍之。梁主屢 遣兵於城南出戰,輒為謹所破。旬有六日,外城遂陷。梁主退 保子城。翌日,率其太子以下,面縛出降,尋殺之。虜其男女 十餘萬人,收其府庫珍寶。得宋渾天儀、梁日晷銅表、魏相風 烏、銅蟠螭(跌)〔趺〕、大玉徑四尺圍七尺、及諸轝輦法物以 獻,軍無私焉。立蕭察為梁主,振旅而旋。太祖親至其第,宴 語極歡。賞謹奴婢一千口,及梁之寶物,並金石絲竹樂一部, 別封新野郡公,邑二千戶。謹固辭,太祖不許。又令司樂作常 山公平梁歌十首,使工人歌之。

謹自以久當權勢,位望隆重,功名既立,願保優閒。乃上 先所乘駿馬及所着鎧甲等。太祖識其意,乃曰 :「今巨猾未平, 公豈得便爾獨善 。」遂不受。六官建,拜大司徒。

及太祖崩,孝閔帝尚幼,中山公護雖受顧命,而名位素下, 群公各圖執政,莫相率服。護深憂之,密訪于謹。謹曰 :「夙 蒙丞相殊睠,情深骨肉。今日之事,必以死爭之。若對眾定策, 公必不得辭讓。」明日,群公會議。謹曰:「昔帝室傾危,人圖 問鼎。丞相志在匡救,投袂荷戈,故得國祚中興,群生遂性。 今上天降禍,奄棄庶寮。嗣子雖幼,而中山公親則猶子,兼受 顧托,軍國之事,理須歸之 。」辭色抗厲,眾皆悚動。護曰: 「此是家事,素雖庸昧,何敢有辭 。」謹既太祖等夷,護每申 禮敬。至是,謹乃趨而言曰:「公若統理軍國,謹等便有所依。」 遂再拜。群公迫于謹,亦再拜,因是眾議始定。

孝閔帝踐阼,進封燕國公,邑萬戶。遷太傅、大宗伯,與 李弼、侯莫陳崇等參議朝政。及賀蘭祥討吐谷渾也,謹遙統其 軍,授以方略。

保定二年,謹以年老,上表乞骸骨。詔報曰 :「昔師尚父 年踰九十,召公奭幾將百歲,皆勤王家,自強不息。今元惡未 除,九州不一,將以公為舟烜,弘濟於艱難,豈容忘二公之雅 操,而有斯請。朕用恧焉。公若更執謙沖,有司宜斷啟。」 三年四月,詔曰 :「樹以元首,主乎教化,率民孝悌,置 之仁壽。是以古先明後,咸若斯典,立三老五更,躬自袒割。 朕以眇身,處茲南面,何敢遺此黃髮,不加尊敬。太傅、燕國 公謹,執德淳固,為國元老,饋以乞言,朝野所屬。可為三老, 有司具禮,擇日以聞 。」謹上表固辭,詔答不許。又賜延年杖。 高祖幸太學以食之。三老入門,皇帝迎拜門屏之間,三老答拜。 有司設三老席於中楹,南向。太師、晉國公護升階,設幾(施) 〔於〕席。三老升席,南面憑几而坐,以師道自居。大司(馬) 〔寇〕、楚國公寧升階,正舄。皇帝升階,立於斧扆之前,西 面。有司進饌,皇帝跪設醬豆,親自袒割。三老食訖,皇帝又 親跪授爵以酳。有司撤訖。皇帝北面立而訪道。三老乃起立於 席後。皇帝曰 :「猥當天下重任,自惟不才,不知政治之要, 公其誨之。」三老答曰:「木受繩則正,後從諫則聖。自古明王 聖主,皆虛心納諫,以知得失,天下乃安。唯陛下念之 。」又 曰 :「為國之本,在乎忠信。是以古人云去食去兵,信不可失。 國家興廢,莫不由之。願陛下守而勿失 。」又曰 :「治國之道, 必須有法。法者,國之綱紀。綱紀不可不正,所正在於賞罰。 若有功必賞,有罪必罰,則有善者日益,為惡者日止。若有功 不賞,有罪不罰,則天下善惡不分,下民無所措其手足矣。」 又曰 :「言行者立身之基,言出行隨,誠宜相顧。願陛下三思 而言,九慮而行。若不思不慮,必有過失。天子之過,事無大 小,如日月之蝕,莫不知者。願陛下慎之 。」三老言畢,皇帝 再拜受之,三老答拜焉。禮成而出。

及晉公護東伐,謹時老病,護以其宿將舊臣,猶請與同行, 詢訪戎略。軍還,賜鐘磬一部。天和二年,又賜安車一乘。尋 授雍州牧。三年,薨於位,年七十六。高祖親臨,詔譙王儉監 護喪事,賜繒彩千段,粟麥五千斛,贈本官,加使持節、太師、 雍恆等二十州諸軍事、雍州刺史,諡曰文。及葬,王公已下, 咸送出郊外。配享於太祖廟庭。

謹有智謀,善於事上。名位雖重,愈存謙挹。每朝參往來, 不過從兩三騎而已。朝廷凡有軍國之務,多與謹決之。謹亦竭 其智能,弼諧帝室。故功臣之中,特見委信,始終若一,人無 間言。每教訓諸子,務存靜退。加以年齒遐長,禮遇隆重,子 孫繁衍,皆至顯達,當時莫與為比焉。子寔嗣。

寔字賓實,少和厚。年未弱冠,入太祖幕府,從征潼關及 回洛城。大統三年,又從復弘農,戰沙苑。以前後功,封萬年 縣子,邑五百戶,授主衣都統。河橋之役,先鋒陷陣。軍還, 寔又為內殿,除通直散騎常侍,轉太子右衛率,加都督。又從 太祖戰於邙山。十一年,詔寔侍講東宮。侯景來附,遣寔與諸 軍援之,平九曲城。進大都督,遷儀同三司,加散騎常侍。十 四年,除尚書。是歲,太祖與魏太子西巡,寔時從。太祖刻石 於隴山之上,錄功臣位,以次鐫勒,預以寔為開府儀同三司。 至十五年,方授之。尋除滑州刺史,特給鼓吹一部,進爵為公, 增邑二百戶。魏恭帝二年,羌東念姐率部落反,結連吐谷渾, 每為邊患。遣大將軍豆盧寧討之,踰時不克。又令寔往,遂破 之。太祖手書勞問,賜奴婢一百口,馬一百疋。孝閔帝踐祚, 授民部中大夫,進爵延壽郡公,邑二千戶。又進位大將軍,除 勛州刺史,入為小司寇。天和二年,延州蒲川賊郝三郎等反, 攻逼丹州。遣寔率眾討平之,斬三郎首,獲雜畜萬餘頭。乃除 延州刺史。五年,襲爵燕國公,進位柱國,以罪免。尋複本官, 除涼州總管。大象二年,加上柱國,拜大左輔。隋開皇元年, 薨。贈司空,諡曰安。

子顗,大象末,上開府、吳州總管、新野郡公。顗弟仲文, 大將軍、延壽郡公。仲文弟象賢,儀同三司,尚高祖女。

寔弟翼,自有傳。翼弟義,上柱國、潼州總管、建平郡公。 義弟禮,上大將軍、趙州刺史、安平郡公。禮弟智,初為開府, 以受宣帝旨,告齊王憲反,遂封齊國公。尋拜柱國、涼州總管、 大司空。智(初)弟紹,上開府、綏州刺史、華陽郡公。紹弟 弼,上儀同、平恩縣公。弼弟蘭,上儀同、襄陽縣公。蘭弟曠, 上儀同,贈恆州刺史。

史臣曰:賀拔岳變起倉卒,侯莫陳悅意在兼併,於時將有 離心,士無固志。洛撫緝散亂,抗禦仇讎。全師而還,敵人絕 覬覦之望;度德而處,霸王建匡合之謀。此功故不細也。李弼、 于謹懷佐時之略,逢啟聖之運,綢繆顧遇,締構艱難,帷幄盡 其謨猷,方面宣其庸績,擬巨川之舟楫,為大廈之棟樑。非惟 攀附成名,抑亦材謀自取。及謹以耆年碩德,譽重望高,禮備 上庠,功歌司樂,常以滿盈為戒,覆折是憂。不有君子,何以 能國。

  • 上一篇: 卷十四
  • 下一篇: 卷十六
  • 周書
    周書
      《周書》,中國歷代正史《二十四史》之一,唐朝主編,參加編寫的還有岑文本和崔仁師等人。成書於貞觀十年(636年)。共50卷,本紀8卷、列傳42卷。本書記載了北周宇文氏建立的周朝(557—581)的紀傳體史書。另外,清代有同名人物周書。
     

    更多本纪古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