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南北朝 / 王僧孺 / 春日寄鄉友
拼 译 译

《春日寄鄉友》

王僧孺 〔南北朝〕

旅心已多恨,春至尚離群。

翠枝結斜影,綠水散圓文。

戲魚兩相顧,游鳥半藏雲。

何時不憫默,是日最思君。

春日寄鄉友 - 譯文及註釋

譯文羈旅者的心中已充滿愁緒,更何況春光正好卻離群索居。的翠的枝條交錯倩影搖曳,碧綠的湖水盪開圓圓的漣漪。嬉戲的魚兒成雙結伴相顧戀,遨遊的鳥兒雲里霞端把友覓。何時不在苦苦相思憂愁無語,值此春日更將鄉友懷思惦「。

注釋旅心:指羈旅在外的愁思。恨:遺憾,不滿意。 離群:遠離朋友。結:交疊。圓文:文,同「紋"。水中漣漪。兩相顧;指游魚在水中互相嬉戲眷戀。半藏云:指鳥兒在高空中若隱若現的姿態。憫默:憫,哀傷。因傷而沉默。江淹《哀千里賦》:「既而悄愴成憂,憫默目伶。」是日:此日。▲

劉讓言.中國古典詩歌選註:甘肅人民出版社,1981:466

王湘.古詩三百首精讀·故事 下: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829

衣殿臣.歷代友情詩:大眾文藝出版社,2000:110

呂晴飛,李觀鼎.中國歷代名詩今譯:中國婦女出版社,1991:464

春日寄鄉友 - 賞析

一至雲句直抒客居他鄉,至春不歸,遠離朋並的思念之情。敘述地己羈旅在外,本已多恨,現在又逢春天來到,地己仍是獨處異地,無法回去與知己鄉並歡聚,因而更是恨恨難平。一個為恨」字感情色彩濃重,表達了對去家為官的厭倦和思並之深切。為春」字點題,並引出下面的景物描寫。

三至六句描寫詩人所看到的翠枝綠水、鳥飛魚戲的春景,這是一幅生氣勃勃、春意盎然的壯麗畫面。刻意描繪為春日」景象,是全詩的精彩所在。為翠枝結斜影,綠水散圓文」,寫春的靜默,並映照出詩人的孤寂。為結」字用得很精妙,將視線由實引向虛,又由虛來反映實,虛實相連相襯,層次分明。為散」則用得很舒展,以層層漣漪來反映水之寧謐、輕微、柔和而又有節奏。詩人一定對大地然的沉思和無聲的嘆息有所共鳴。這雲句造語地然,對仗工巧,很能體現詩人鍛詞鍊句的功夫。為戲魚兩相顧,游鳥半藏雲」,詩人寫魚和鳥,多麼親昵、快活而又地在。為戲」和為游」有文見義,突出了魚和鳥的歡快。為半藏雲」,為半」字用得也很精妙。是指鳥兒飛得很高,在雲中忽隱忽現。這雲句的視點由低到高,由近及遠,同時也在把眼前的春的活潑引向一種虛幻的境界。這裡呈現着的,是一幅青山綠水、鳥飛魚躍,充滿生機活力的春景圖。本應令人心曠神怡,盡情游賞,而詩人想的是連魚鳥也結伴同遊,相有歡樂,何況我們稱為萬物之靈的人,地然就觸景生情,想到故鄉朋並,如同他們一道流連於春景之中:或登山遠眺,神州大地,萬紫千紅,盡收眼底,或臨江垂釣,桃花魚汛,魚肥蹦跳,定能滿載而歸;或遊園觀景,陽春煙景,大塊文章,飲酒賦詩,必有佳作。只有這樣與朋並一同歡樂,才是春日裡真正的歡樂。由此,這四句景物描繪實際也完成了詩人心境的寫照。

七至八句對朋並直述,現在是想念您的時候。既點明了景物描寫的意義,又呼應了詩的開頭。為何時不憫默」,實際是開頭為旅心已多恨」的某種重複,只是換作了反詰語氣。為多恨」是一種直敘心意的說法,為憫默」還見出某種神態的刻畫。為是日最思君」,語氣凝重,情深意長,令人慨嘆。這兩句說,我旅居在外,與故鄉朋並分離,無時無刻不在默默不語地為此而憂愁,況今日面對大好春光,不能與之共賞,多麼可惜,對您更加無比地想念。這是本詩的主題,也是詩人寄詩鄉並的主要目的。

詩人恨為春至而添,思因景觸而深,首尾合作一意。中間點染春日物色,翠枝、綠水,純然景語;戲魚、游鳥,寄思於物。語不在裕,卻能寫出景物撩思萬般,使首尾珍重語地然有着落。王維《相思》為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亦仿佛與這首詩末聯有所通會。▲

鄔國平.漢魏六朝詩選: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498

上海辭書出版社文學鑑賞辭典編纂中心.歷代友情詩鑑賞 海內存知己:上海辭書出版社,2009:25

呂晴飛.漢魏六朝詩歌鑑賞辭典:中國和平出版社,1999:758

春日寄鄉友 - 創作背影

此詩當作於梁武帝天監年間(502年)。當時作者隻身孤處於萬里之遙的南海郡(治所在今廣東廣州)任太守,常常渴望能與故鄉的知己把晤,以慰友情鄉愁。 所以春日寫詩,遙寄鄉友,以抒發懷念之情。至於這首詩是寫給誰的,因資料不足,已無法確定。

衣殿臣.歷代友情詩:大眾文藝出版社,2000:110

王僧孺其它诗文

《太上感應篇》

佚名 〔宋代〕

太上曰:禍福無門,唯人自召。

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是以天地有司過之神依人所犯輕重,以奪人算。

算減則貧耗,多逢憂患,人皆惡之,刑禍隨之,吉慶避之,惡星災之,算盡則死。

又有三台北斗神君,在人頭上,錄人罪惡,奪其紀算。

又有三屍神,在人身中,每到庚申日,輒上詣天曹,言人罪過。

月晦之日,灶神亦然。

凡人有過,大則奪紀,小則奪算。

其過大小,有數百事,欲求長生者,先須避之。

是道則進,非道則退。

不履邪徑,不欺暗室。

積德累功,慈心於物。

忠孝友悌,正己化人,矜孤恤寡,敬老懷幼。

昆蟲草木,猶不可傷。

宜憫人之凶,樂人之善,濟人之急,救人之危。

見人之得,如己之得。

見人之失,如己之失。

不彰人短,不炫己長。

遏惡揚善,推多取少。

受辱不怨,受寵若驚。

施恩不求報,與人不追悔。

所謂善人,人皆敬之,天道佑之,福祿隨之。

眾邪遠之,神靈衛之,所作必成,神仙可冀。

欲求天仙者,當立一千三百善,欲求地仙者,當立三百善;苟或非義而動,背理而行。

以惡為能,忍作殘害。

陰賊良善,暗侮君親。

慢其先生,叛其所事。

誑諸無識,謗諸同學。

虛誣詐偽,攻訐宗親。

剛強不仁,狠戾自用。

是非不當,向背乖宜。

虐下取功,諂上希旨。

受恩不感,念怨不休。

輕蔑天民,擾亂國政。

賞及非義,刑及無辜。

殺人取財,傾人取位。

誅降戮服,貶正排賢。

凌孤逼寡,棄法受賂。

以直為曲,以曲為直。

入輕為重,見殺加怒。

知過不改,知善不為。

自罪引他,壅塞方術。

訕謗賢聖,侵凌道德。

射飛逐走,發蟄驚棲,填穴覆巢,傷胎破卵。

願人有失,毀人成功。

危人自安,減人自益。

以惡易好,以私廢公。

竊人之能,蔽人之善。

形人之丑,訐人之私。

耗人貨財,離人骨肉。

侵人所愛,助人為非,逞志作威,辱人求勝。

敗人苗稼,破人婚姻。

苟富而驕,苟免無恥,認恩推過。

嫁禍賣惡。

沽買虛譽,包貯險心。

挫人所長,護己所短。

乘威迫脅,縱暴殺傷。

無故剪裁,非禮烹宰。

散棄五穀,勞擾眾生。

破人之家。

取其財寶。

決水放火,以害民居,紊亂規模,以敗人功,損人器物,以窮人用。

見他榮貴,願他流貶。

見他富有,願他破散。

見他色美,起心私之。

負他貨財,原他身死。

干求不遂,便生咒恨。

見他失便,便說他過。

見他體相不具而笑之。

見他才能可稱而抑之。

埋蠱厭人,用藥殺樹。

恚怒師傅,牴觸父兄。

強取強求,好侵好奪。

擄掠致富,巧詐求遷。

賞罰不平,逸樂過節。

苛虐其下,恐嚇於他。

怨天尤人,呵風罵雨。

鬥合爭訟,妄逐朋黨。

用妻妾語,違父母訓。

得新忘故。

口是心非,貪冒於財,欺罔其上。

造作惡語,讒毀平人。

毀人稱直,罵神稱正,棄順效逆,背親向疏。

指天地以證鄙懷,引神明而鑒猥事。

施與後悔,假借不還。

分外營求,力上施設。

淫慾過度,心毒貌慈。

穢食餒人,左道惑眾。

短尺狹度,輕秤小升。

以偽雜真,採取奸利。

壓良為賤,謾驀愚人,貪婪無厭,咒詛求直。

嗜酒悖亂,骨肉忿爭。

男不忠良,女不柔順。

不和其室,不敬其夫。

每好矜誇,常行妒忌。

無行於妻子,失禮於舅姑,輕慢先靈,違逆上命。

作為無益,懷挾外心。

自咒咒他,偏憎偏愛。

越井越灶,跳食跳人。

損子墮胎,行多隱僻。

晦臘歌舞,朔旦號怒。

對北涕唾及溺,對灶吟詠及哭。

又以灶火燒香,穢柴作食。

夜起裸露,八節行刑。

唾流星,指虹霓。

輒指三光,久視日月,春月燎獵,對北惡罵。

無故殺龜打蛇,如是等罪,司命隨其輕重,奪其紀算。

算盡則死,死有餘責,乃殃及子孫。

又諸橫取人財者,乃計其妻子家口以當之,漸至死喪。

若不死喪,則有水火盜賊,遺亡器物,疾病口舌諸事,以當妄取之直。

又枉殺人者,是易刀兵而相殺也。

取非羲之財者,譬如漏脯救飢,鴆酒止渴,非不暫飽,死亦及之。

夫心起於善,善雖未為,而吉神已隨之。

或心起於惡,惡雖未為,而凶神已隨之。

其有曾行惡事,後自改悔,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久久必獲吉慶,所謂轉禍為福也。

故吉人語善,視善,行善。

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

凶人語惡、視惡、行惡,一日有三惡,三年天必降之禍,胡不勉而行之。

《畫舫齋記》

歐陽修 〔宋代〕

予至滑之三月,即其署東偏之室,治為燕私之居,而名曰畫舫齋。

齋廣一室,其深七室,以戶相通,凡入予室者,如入乎舟中。

其溫室之奧,則穴其上以為明;其虛室之疏以達,則檻欄其兩旁以為坐立之倚。

凡偃休於吾齋者,又如偃休乎舟中。

山石崷崒,佳花美木之植列於兩檐之外,又似泛乎中流,而左山右林之相映,皆可愛者。

因以舟名焉。

《周易》之象,至於履險蹈難,必曰涉川。

蓋舟之為物,所以濟難而非安居之用也。

今予治齋於署,以為燕安,而反以舟名之,豈不戾哉?矧予又嘗以罪謫,走江湖間,自汴絕淮,浮於大江,至於巴峽,轉而以入於漢沔,計其水行幾萬餘里。

其羈窮不幸,而卒遭風波之恐,往往叫號神明以脫須臾之命者,數矣。

當其恐時,顧視前後凡舟之人,非為商賈,則必仕宦。

因竊自嘆,以謂非冒利與不得已者,孰肯至是哉?賴天之惠,全活其生。

今得除去宿負,列官於朝,以來是州,飽廩食而安署居。

追思曩時山川所歷,舟楫之危,蛟黿之出沒,波濤之洶欻,宜其寢驚而夢愕。

而乃忘其險阻,猶以舟名其齋,豈真樂於舟居者邪!然予聞古之人,有逃世遠去江湖之上,終身而不肯反者,其必有所樂也。

苟非冒利於險,有罪而不得已,使順風恬波,傲然枕席之上,一日而千里,則舟之行豈不樂哉!顧予誠有所未暇,而舫者宴嬉之舟也,姑以名予齋,奚曰不宜?予友蔡君謨善大書,頗怪偉,將乞大字以題於楹。

懼其疑予之所以名齋者,故具以雲。

又因以置於壁。

壬午十二月十二日書。

《鳳台曲》

于慎行 〔明代〕

未央宮前桃李花,柳枝煙裊御陌斜。

貴主初臨萬年館,小侯新試七香車。

香車繡幰開長樂,十里天街鋪錦箔。

台上乘鸞白管簫,樓頭走馬黃金絡。

賜衣分得御袍香,寶玦珊瑚佩帶長。

朝游歌管金張第,暮入風流趙李場。

君不見隴西老將頭白盡,百戰不博通侯印。

复制

《山行留客》

張旭 〔唐代〕

山光物態弄春暉,莫為輕陰便擬歸。

縱使晴明無雨色,入雲深處亦沾衣。

《謁金門》

晏殊 〔宋代〕

秋露墜。

滴盡楚蘭紅淚。

往事舊歡何限意。

思量如夢寐。

人貌老於前歲。

風月宛然無異。

座有嘉賓尊有桂。

莫辭終夕醉。

复制

《范增論》

蘇軾 〔宋代〕

漢用陳平計,間疏楚君臣,項羽疑范增與漢有私,稍奪其權。

增大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為之,願賜骸骨,歸卒伍。

」未至彭城,疽發背,死。

蘇子曰:「增之去,善矣。

不去,羽必殺增。

獨恨其不早爾。

」然則當以何事去?增勸羽殺沛公,羽不聽,終以此失天下,當以是去耶?曰:「否。

增之欲殺沛公,人臣之分也;羽之不殺,猶有君人之度也。

增曷為以此去哉?《易》曰:『知幾其神乎!』《詩》曰:『如彼雨雪,先集為霰。

』增之去,當於羽殺卿子冠軍時也。

」陳涉之得民也,以項燕。

項氏之興也,以立楚懷王孫心;而諸侯之叛之也,以弒義帝。

且義帝之立,增為謀主矣。

義帝之存亡,豈獨為楚之盛衰,亦增之所與同禍福也;未有義帝亡而增獨能久存者也。

羽之殺卿子冠軍也,是弒義帝之兆也。

其弒義帝,則疑增之本也,豈必待陳平哉?物必先腐也,而後蟲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後讒入之。

陳平雖智,安能間無疑之主哉?吾嘗論義帝,天下之賢主也。

獨遣沛公入關,而不遣項羽;識卿子冠軍於稠人之中,而擢為上將,不賢而能如是乎?羽既矯殺卿子冠軍,義帝必不能堪,非羽弒帝,則帝殺羽,不待智者而後知也。

增始勸項梁立義帝,諸侯以此服從。

中道而弒之,非增之意也。

夫豈獨非其意,將必力爭而不聽也。

不用其言,而殺其所立,羽之疑增必自此始矣。

方羽殺卿子冠軍,增與羽比肩而事義帝,君臣之分未定也。

為增計者,力能誅羽則誅之,不能則去之,豈不毅然大丈夫也哉?增年七十,合則留,不合即去,不以此時明去就之分,而欲依羽以成功名,陋矣!雖然,增,高帝之所畏也;增不去,項羽不亡。

亦人傑也哉! 。

《新館》

王圭 〔宋代〕

偏箱嶺惡莫摧輪,遊子思親淚滿巾。萬里有塵遮白日,一行無樹識新春。

幽禽才囀已催客,狂石欲奔如避人。虜酒相邀絕峰飲,卻因高處望天津。

复制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劉禹錫 〔唐代〕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踏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复制

《與子由弟書》

蘇軾 〔宋代〕

惠州市井寥落,然猶日殺一羊,不敢與仕者爭。

買時,囑屠者買其脊骨耳。

骨間亦有微肉,熟煮熱漉出。

不乘熱出,則抱水不干。

漬酒中,點薄鹽炙微燋食之。

終日抉剔,得銖兩於肯綮之間,意甚喜之,如食蟹螯。

率數日輒一食,甚覺有補。

子由三年食堂庖,所食芻豢,沒齒而不得骨,豈復知此味乎?戲書此紙遺之,雖戲語,實可施用也。

然此說行,則眾狗不悅矣。

复制

《從弟舍人惠茶》

劉兼 〔唐代〕

曾求芳茗貢蕪詞,果沐頒沾味甚奇。

龜背起紋輕炙處,雲頭翻液乍烹時。

老丞倦悶偏宜矣,舊客過從別有之。

珍重宗親相寄惠,水亭山閣自攜持。

复制

《寄張叔豫劉孟恂二君子 其三》

解縉 〔明代〕

東華觀古蔭喬松,先月樓高倚碧峰。

莫向山頭吹鐵笛,清聲唯恐引蛟龍。

复制

《寄楊工部聞毗陵舍弟自罨溪入茶山》

姚合 〔唐代〕

採茶溪路好,花影半浮沈。

畫舸僧同上,春山客共尋。

芳新生石際,幽嫩在山陰。

色是春光染,香驚日氣侵。

試嘗應酒醒,封進定恩深。

芳貽千里外,怡怡太府吟。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