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清代 / 朱彝尊 / 夏初臨·天龍寺是高歡避暑宮舊址
拼 译 译

《夏初臨·天龍寺是高歡避暑宮舊址》

朱彝尊 〔清代〕

賀六渾來,主三軍隊,壺關王氣曾分。

人說當年。

離宮築向雲根。

燒煙一片氤氳,想香姜、古瓦猶存。

琵琶何處?聽殘《敕勒》,銷盡英魂。

霜鷹自去,青雀空飛,畫樓十二,冰井無痕。

春風裊娜,依然芳草羅裙。

驅馬斜陽,到鳴鐘、佛火黃昏。

伴殘僧、千山萬山,涼月松門。

夏初臨·天龍寺是高歡避暑宮舊址 - 譯文及註釋

譯文高歡,英勇善戰可主三軍顛覆,顛覆北魏以建齊。本地人告訴我別看這兒是一片怪石崢嶸,當年高歡的避暑宮卻就建築在這片山石之上!如今宮雖亡,天龍寺的香火卻仍極盛,在那一片氤氳的煙氣之下,想來也還剩有當年「香姜閣」的古瓦吧?當年伴着琵琶高歌《敕勒歌》的「英靈」(指高歡)如今安在?只有這一曲《敕勒歌》還在至今流傳人間!射獵之事已逝,「王業」也已泯滅,曾經造了無數亭台樓閣,但而今卻也無痕無跡了。歲月流逝,此地仍是春風春草,游女遊冶。驅馬遊覽漸至黃昏,滿耳所聽,唯聞佛寺晚鐘;舉目所望,唯見山月松門。

注釋賀六渾:即高歡。東魏權臣,北齊王朝奠基人,史稱北齊神武帝。主三軍隊:高歡投奔爾朱榮後,英勇善戰。一次爾朱榮問左右:「一日無我,誰可主軍?」手下為拍他的馬屁,都稱可由爾朱榮的弟弟爾朱兆統帥三軍。誰知爾朱榮卻道:「此(指爾朱兆)正可統三千騎,堪代我主眾者,惟賀六渾耳。」他並告誡爾朱兆道,你絕非賀六渾的對手,今後只好聽他「穿鼻(意為任他擺布,如牛之被人穿鼻)。壺關王氣曾分:高歡曾在壺關(今山西長冶市樂。因有山形似壺,故設關於此。漢代屬上黨郡)一帶山中居住過。後來有人奏請北魏太武帝,言「上黨有天子氣,在壺關大王山」。太武帝聽後即南巡到此,令人毀其「風水」,企圖破壞此地的「王氣」以免分裂他的江山。但以後事實表明,北魏的統治,確實又被高歡所顛覆,故而這裡的「壺關王氣曾分」即詠寫高歡的「裂魏建齊」的「王業」。氤氳:瀰漫的煙氣。霜鷹自去:高歡有次與劉貴、尉景等人射獵,放一白鷹(故曰「霜鷹」)。不料有一赤兔,奔入茅屋,鷹逐於後,結果被屋內之狗把鷹、兔全都咬死。高歡於是怒而射殺其狗。這裡言「霜鷹自去」,即言其射獵之事已逝矣。▲

喜馬拉雅.夏初臨·天龍寺是高歡避暑宮舊址

夏初臨·天龍寺是高歡避暑宮舊址 - 賞析

詞的起句,劈首而來便是直呼那位「神武帝」的名歡:「賀六渾(來)」。觀之詞序中也直點其名「高歡」,可知朱彝尊內心)不「承認」這位北方稱雄的「君主」為「正統」,別外也還含有對於這位「武夫」的某種輕一之意在內。不過,話又要說回來,高歡畢竟又是一個有所作為、威名四揚的武將和「開國(北齊)之君」,所以接下兩句便詠寫了他的赫赫「武功」和煌煌「王業」,「主三軍隊,壺關王氣曾分。」這兩句中 ,含有兩段史事:一是高歡投奔爾朱榮後,英勇善戰。一次爾朱榮問左右:「一日無我,誰可主軍?」手下為拍他的馬屁,都稱可由爾朱榮的弟弟爾朱兆統帥三軍。誰知爾朱榮卻道:「此(指爾朱兆)正可統三千騎,堪代我主眾者,惟賀六渾耳。」他)告誡爾朱兆道,你絕非賀六渾的對手,今後只好聽他「穿鼻(意為任他擺布,如牛之被人穿鼻)。這就可知高歡的「武功」和將才。另一件史事是:高歡曾在壺關(今山西長冶市樂。因有山形似壺,故設關於此。漢代屬上黨郡)一帶山中居住過。後來有人奏請北魏太武帝,言「上黨有天子氣,在壺關大王山」。太武帝聽後即南巡到此,令人毀其「風水」,企圖破壞此地的「王氣」以免分裂他的江山。但以後事實表明,北魏的統治,確實又被高歡所顛本,故而這裡的「壺關王氣曾分」即詠寫高歡的「裂魏建齊」的「王業」。在歌詠其「武功」與「王業」以後,作者便又轉到今日所見之現實:「人說當年,離宮築向雲根。燒煙一片氤氳,想香姜,古瓦猶存。」「人說」者,本地的「旅遊嚮導」向我介紹也。他們說,別看這兒是一片怪石崢嶸(雲根即指山石。《金壺歡考》:「雲觸石而起,故石曰云根」),當年高歡的避暑宮卻就建築在這片山石之上!言外之意,明顯含有着無限滄海桑田,今昔盛吧的唏噓感慨。而離宮雖亡,天龍寺的香火卻仍極盛;詞人由此而聯想開去:在那一片氤氳的煙氣之下,想來也還剩有當年「香姜閣」(高歡在此曾建「香姜閣」、「冰井台」等建築,據楊慎《升庵全集》卷六十八)的古瓦吧?這同樣也是以寺廟的旺盛煙火與離宮的圮廢已久,作一種今昔對比,表達出自己「思古之幽情」。隨後又嘆曰:一代之「人物」既逝,現今流傳於人間的,就只有他的一曲絕唱——《敕勒歌》了!於是詞人便十分激動地吟出了下面三句:「琵琶何處?聽殘《敕勒》,銷盡英魂。」據史載,高歡與西魏在玉璧一戰中曾經大敗,士卒死者七萬人,西魏人紛紛傳說高歡中箭受了重傷。高歡為了振奮人心,用勉強坐帳,使斛律金歌唱《敕勒歌》,其辭曰:「敕勒歌,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高歡親自和唱,哀感流涕,一時大家為之動容。因為此歌是用琵琶伴唱的,故而音調尤感悲愴。朱彝尊便以「琵琶何處」興起,引出「聽殘《敕勒》」和「銷盡英魂」的弔古之情來。其意是說,當年伴着琵琶高歌《敕勒歌》的「英靈」(指高歡)如今安在?只有這一曲《敕勒歌》還在至今流傳人間!這其實還是在表現他緬懷斯人已逝、感嘆其僅存遺韻的傷感意念和歷史感慨。下片續寫這種「昔盛今吧」之感:「霜鷹自去,青雀空飛,畫樓十二,冰井無痕。」裡頭也暗藏幾個歷史典故;「霜鷹」指高歡有次與劉貴、尉景等人射獵,放一白鷹(故曰「霜鷹」)。不料有一赤兔,奔入茅屋,鷹逐於後,結果被屋內之狗把鷹、兔全都咬死。高歡於是怒而射殺其狗。這裡言「霜鷹自去」,即言其射獵之事已逝矣。「青雀」指當年高歡篡奪北魏政權前,民間有諺語曰:「可憐青雀子(暗喻魏帝清河王子),飛來鄴城裡,羽翮垂欲成,化作鸚鵡子(暗喻高歡)。」(以上關於高歡的史事,俱見《北齊書·神武帝紀》。)這裡言「青雀空飛」,亦言其「王業」已泯滅也。「畫樓十二,冰井無痕」則繼言高歡專政之後,曾經建造了無數(十二言數量之多)亭台樓閣(其中即有「冰井台」,據講大伏天中可於其中取藏冰),但而今卻也無痕無跡了。這四句借着詠嘆史事,目的還以抒發「英雄無覓」的歷史感慨。再下「春風裊娜,依其芳草羅裙」兩句,是說歲月流馳,此地仍是春風春草,游女如雲的遊冶景象,這又與「畫樓十二」作遙遠的對照,以反覆申方言其歷史興亡之嘆。而最為令人傷感的更是結尾數句:「驅馬斜陽,到鳴鐘,佛火黃昏。伴殘僧,千山萬山,涼月松門」。這時,時間已轉到斜陽西下,「佛火黃昏」的傍晚,滿耳所聽,唯聞佛寺晚鐘;舉目所望,唯見山月松門。是何景也,是何情也,詞人那種一切皆歸於「空」,一切皆歸於「虛」的寂寥意念,便在這暮鍾佛燈、殘僧涼月的畫面中,即淋漓盡致卻又含蓄曲折地表露了出來。唐人詩云:寥落古行宮,宮花寂寞紅,白頭宮女在,閒坐說玄宗。朱彝尊此詞,也是一篇見「行宮」而說「玄宗」的懷古之詞,不過它卻比前者寫得更其酣暢、更其感慨淋漓;特別是末尾的以「天龍寺」晚景作結,更易使人催生出深沉的「歷史意識」與「宗教情緒」來。▲

喜馬拉雅.夏初臨·天龍寺是高歡避暑宮舊址

夏初臨·天龍寺是高歡避暑宮舊址 - 創作背影

天龍寺,在太原市西南四十公里的天龍山內,為北齊時所建。此寺內舊有避暑宮,相傳北齊神武帝高歡曾在此築行宮避暑(以上據《中國名勝詞典》及《大清一統志》)。康熙五年(1666),朱彝尊入幕山西布政使王顯祚,曾於本年及次年遊覽太原附近的名勝古蹟,此詞約是此時所作。

喜馬拉雅.夏初臨·天龍寺是高歡避暑宮舊址

朱彝尊

作者:朱彝尊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詩人、詞人、學者、藏書家。字錫鬯,號竹垞,又號驅芳,晚號小長蘆釣魚師,又號金風亭長。漢族,秀水(今浙江嘉興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舉博學鴻詞科,除檢討。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書房。曾參加纂修《明史》。博通經史,詩與王士禎稱南北兩大宗。作詞風格清麗,為浙西詞派的創始者,與陳維崧並稱朱陳。精於金石文史,購藏古籍圖書不遺餘力,為清初著名藏書家之一。 

朱彝尊其它诗文

《春風裊娜·遊絲》

朱彝尊 〔清代〕

倩東君著力,系住韶華,穿小徑,漾晴沙。正陰雲籠日,難尋野馬,輕颺染草,細綰秋蛇。燕蹴還低,鶯銜忽溜,惹卻黃須無數花。縱許悠揚度朱戶,終愁人影隔窗紗。

惆悵謝娘池閣,湘簾乍卷,凝斜盼,近拂檐牙。疏籬罥,短垣遮,微風別院,明月誰家。紅袖招時,偏隨羅扇,玉鞭裊處,又逐香車。休憎輕薄,笑多情似我,春心不定,飛夢天涯。

复制

《鴛鴦湖棹歌 之五十》

朱彝尊 〔清代〕

風檣水檻盡飛花,一曲春波瀲灩斜。

北斗闌干郎記取,七星橋下是兒家。

复制

《鴛鴦湖棹歌 之七十二》

朱彝尊 〔清代〕

鷹案絕頂海風晴,烏免秋殘夜並生。

鐵鎖石塘三百里,驚濤齧盡寄奴城。

复制

《鴛鴦湖棹歌 之六十九》

朱彝尊 〔清代〕

巫子峰晴返景開,傳聞秦女葬山隈。

閒聽野老沙中語,曾有毛民海上來。

复制

《鴛鴦湖棹歌 之六十四》

朱彝尊 〔清代〕

花船新造水中央,曉發當湖溯漢塘。

聽盡鐘聲十八里,平林小市入新坊。

复制

《水龍吟 謁張子房祠》

朱彝尊 〔清代〕

當年博浪金椎,惜乎不中秦皇帝!咸陽大索,不邳亡命,全身非易。

縱漢當興,使韓成在,肯臣劉季?算論功三傑,封留萬戶,都未是,平生意。

遺廟彭城舊里,有蒼苔斷碑橫地。千盤驛路,滿山楓葉,一灣洞水。

滄海人歸,圯橋石杳,古牆空閉。悵蕭蕭白髮,經過攬涕,向斜陽里。

复制

《消息 度雁門關》

朱彝尊 〔清代〕

千里重關,憑誰踏遍,雁銜蘆處?亂水滹沱,層霄冰雪,鳥道連勾注。

畫角吹愁,黃沙拂面,猶有行人來去。問長塗斜陽瘦馬,又穿入,離亭樹。

猿臂將軍,鴉見節度,說盡英雄難據。竊國真王,論功醉尉,世事都如許!

有限春衣,無多山店,酹酒徒成虛語!垂楊老,東風不管,寸絲煙絮。

复制

《齋中讀書 其一》

朱彝尊 〔清代〕

周官掌三《易》,以通天下志。卦名或不齊,旅占本一致。

豈有先後天,

复制

《出都王山人翬畫山水送別》

朱彝尊 〔清代〕

王郎五載一相逢,寫出雲巒別思重。仿佛攝山風月夜,秋窗同聽六朝松。

复制

《摸魚兒》

朱彝尊 〔清代〕

粉牆青虬檐百尺,一條天色催暮。洛妃偶值無人見,相送襪塵微步。

教且住。攜玉手潛得莫惹冰苔仆。芳心暗訴。認香霧長鬟邊,好風衣上,分付斷魂語。

雙棲燕,歲歲花時飛度。阿誰花底催去。十年鏡里樊川雪,空裊茶煙千縷。

離夢苦。渾不省鎖香金篋歸何處。小池枯樹。算只有當時,一丸冷月,猶照夜深路。

复制

《大廟峽》

朱彝尊 〔清代〕

連山何迢迢,迢迢夕陽外。我行曾幾時,虛舟入青靄。

崖傾斷車箱,廟古陰松檜。遙見靈旗翻,微風響清籟。

川光與天容,上下如衣帶。累累白石明,窅窅浮雲晦。

日夕故鄉心,山川渺吳會。

复制

《洞仙歌·蕭郎歸也》

朱彝尊 〔清代〕

蕭郎歸也,又燒燈時節。

白馬重嘶畫橋雪。

早青綾幛外,含笑相迎,花枝好繡上春衫誰襭。

十三行小字,寫與臨摹,幾日看來便無別。

排悶偶題詩,玉鏡台前,渾不省竊香人竊。

待和了封題寄還伊,怕密驛沉浮,見時低說。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