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 / 苏轼 / 南乡子·自述
拼 译 译

《南乡子·自述》

苏轼 〔宋代〕

凉簟碧纱厨。

一枕清风昼睡馀。

睡听晚衙无一事,徐徐。

读尽床头几卷书。

搔首赋归欤。

自觉功名懒更疏。

若问使君才与术,何如。

占得人间一味愚。

南乡子·自述 - 译文及注释

译文簟席生凉,碧纱橱帐,白日里闲眠醒来,枕边轻风地过。躺在床上听闻向晚的衙门里没什么公事,慢慢地,把床头的几卷书给看完了。抓着脑袋吟诵起归隐的诗句来,自己感到对功名利欲已经没多少兴趣。假如有人问起我的枕耐如何,只不过是一个愚字罢了。

注释南乡子:词牌名。自述:题目一作《和杨元素》。簟(diàn):竹席。碧:绿色。纱厨:古人挂在床的木架子上,夏天用来避蚊蝇的纱帐。一枕清风:是苏轼非常喜欢用的意象。如“一枕清风值万钱,无人肯买北窗眠。”晚衙:古时官署治事.一日两次坐衙。早晨坐衙称“早衙”,晚间坐衙称“晚衙”。归欤:即归去。据《论语·公冶长》载,孔子在陈国的时候,曾发“归欤”的感叹。懒更疏:即懒散,不耐拘束。使君:太守,此系作者自指。作者当时任徐州太守。占得:拥有。一味:所有,全部。▲

陈如江.一蓑烟雨任平生:东坡词.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14:53-54

刘石主编.《宋词鉴赏大辞典 》:中华书局出版社, 2011:219页

南乡子·自述 - 赏析

上片写初秋的黄昏,苏轼在碧纱帐里一觉醒来,枕边微凉的秋风也吹不尽浓浓的睡意,于是继续躺在凉席之上,听外面公堂一片寂静,他知道这意味着今晚不用上堂处理公事了。这是一个清闲的黄昏。“一枕清风”是苏轼比较喜欢用的一个词组和意象,诗里多次用到。它把晚风吹拂下那种清爽而又舒畅的困意表达得淋漓尽致。“卧听”二字表现出苏轼起床的慵懒和悠闲,也说明他早就料到今天“无一事”的状况了。这里实是反用古人之意,古人常用“晚衙”来叹息公务繁忙,而苏轼却道“卧听”“无一事”,一种超脱的感觉就上来了,于是他徐徐起身,半躺半靠着看起了床头的书卷。这里一个“尽”字,再次把这种悠闲无止境放大,拉长。

下片开始议论,“归欤”二字直接点明了议论的主题,也就是他心中追求功名与早日归隐二者之间的矛盾。“自觉”句表面上是一种自嘲,说自己对功名日渐疏懒,但实际上却是一种窃喜,窃喜自己终于能够看破功名,心无挂碍了。正是由于这种无挂碍的心态,当别人问及“使君”的才学时,苏轼才能通达、释然而略带自嘲地说自己是“占得人间一味愚”。言外之意,在他看来,是否有才学并不重要,但自己到现在才看破功名,这才是真的“一味愚”。整个下片议论,表面上看都是自嘲,在贬低自己,实际却是在表达一种摆脱尘世功名束缚的愿望,同时也是在庆幸自己已经慢慢摆脱了这些束缚。▲

陈如江.一蓑烟雨任平生:东坡词.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14:53-54

刘石主编.《宋词鉴赏大辞典 》:中华书局出版社, 2011:219页

南乡子·自述 - 创作背影

此词作于苏轼徐州太守任上,时间在熙宁十年(1077年)四月至元丰二年(1079年)三月之间。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苏轼

作者:苏轼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苏轼其它诗文

《菩萨蛮·回文夏闺怨》

苏轼 〔宋代〕

柳庭风静人眠昼,昼眠人静风庭柳。

香汗薄衫凉,凉衫薄汗香。

手红冰碗藕,藕碗冰红手。

郎笑藕丝长,长丝藕笑郎。

《贺新郎·夏景》

苏轼 〔宋代〕

乳燕飞华屋。

悄无人、桐阴转午,晚凉新浴。

手弄生绡白团扇,扇手一时似玉。

渐困倚、孤眠清熟。

帘外谁来推绣户,枉教人、梦断瑶台曲。

又却是,风敲竹。

石榴半吐红巾蹙。

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

秾艳一枝细看取,芳心千重似束。

又恐被、秋风惊绿。

若待得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

共粉泪,两簌簌。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宋代〕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赤壁赋 / 前赤壁赋》

苏轼 〔宋代〕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

肴核既尽,杯盘狼籍。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记承天寺夜游 / 记》

苏轼 〔宋代〕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江城子》

苏轼 〔宋代〕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迁居之夕闻邻舍儿诵书欣然而作》

苏轼 〔宋代〕

幽居乱蛙黾,生理半人禽。

跫然已可喜,况闻弦诵音。

儿声自圆美,谁家两青衿。

且欣习齐咻,未敢笑越吟。

九龄起韶石,姜子家日南。

吾道无南北,安知不生今。

海阔尚挂斗,天高欲横参。

荆榛短墙缺,灯火破屋深。

引书与相和,置酒仍独斟。

可以侑我醉,琅然如玉琴。

复制

《以玉带施元长老元以衲裙相报次韵〔二首〕》

苏轼 〔宋代〕

病骨难堪玉带围,钝根仍落箭锋机。

欲教乞食歌姬院,故与云山旧衲衣。

此带阅人如传舍,流传到我亦悠哉。

锦袍错落真相称,乞与佯狂老万回。

复制

《再次前韵?系织锦图上回文?》

苏轼 〔宋代〕

春机满织回文锦,粉泪挥残露井桐。

人远寄情书字小,柳丝低目晚庭空。

红笺短写空深恨,锦句新翻欲断肠。

风叶落残惊梦蝶,戍边回雁寄情郎。

羞云敛惨伤春暮,细缕诗成织意深。

头伴枕屏山掩恨,日昏尘暗玉窗琴。

复制

《菩萨蛮 回文》

苏轼 〔宋代〕

落花閒院春衫薄。

薄衫春院閒花落。

迟日恨依依。

依依恨日迟。

梦回莺舌弄。

弄舌莺回梦。

邮便问人羞。

羞人问便邮。

复制

《蜀僧明操思归龙丘子书壁》

苏轼 〔宋代〕

更厌劳生能几日,莫将归思扰衰年。

片云会得无心否,南北东西只一天。

复制

《回先生过湖州东林沈氏饮醉以石榴皮书其家东》

苏轼 〔宋代〕

白酒酿来因好客黄金散尽为收书西蜀和仲闻而次其韵三首东老沈氏之老自谓也湖人因以名之其子偕作诗有可观者世俗何知贫是病,神仙可学道之馀。

但知白酒留佳客,不问黄公觅素书。

符离道士晨兴际,华岳先生尸解馀。

忽见黄庭丹篆句,犹传青纸小朱书。

凄凉雨露三年后,仿佛尘埃数字馀。

至用榴皮缘底事,中书君岂不中书。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