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 / 唐庚 / 栖禅暮归书所见二首
拼 译 译

《栖禅暮归书所见二首》

唐庚 〔宋代〕

雨在时时黑,春归处处青。

山深失小寺,湖尽得孤亭。

春着湖烟腻,晴摇野水光。

草青仍过雨,山紫更斜阳。

栖禅暮归书所见二首 - 译文及注释

译文刚下过一阵雨,旋即又阴云漠漠,似乎在酝酿着另一阵雨。春回大地,处处一片青绿之色。暮归途中,回望山峦,只见暮霭朦胧,不见日间所游的小寺;信步走到湖的尽头,忽然发现了一座孤亭。

春天来了,湖上缭绕着烟霭,带有浓重的湿意;晴光照耀,野外的河流池塘,波光粼粼,摇荡不已。绿草刚经过一番春雨的冲洗,更显得青翠欲滴;烟光凝聚的山头,一派紫色,斜阳返照,增添了几分色泽。

注释栖禅:栖禅山,在惠州(今属广东)。雨在:大雨已过,阴云未尽,似在酝酿着另一场雨。湖:指丰湖,在惠州城西,栖禅山即在丰湖边。尽:尽头。着:着落。这里指春天来到。仍:又,还。▲

刘学锴 等.宋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726-728

于非.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张骄奇.宋代文学作品精选.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7

栖禅暮归书所见二首 - 赏析

这两首诗题中所说的“栖禅”,是惠州的一座山。诗写作者游栖禅山暮归时的所见景物。

第一首起句写岭南春天特有的气侯景象:刚下过一阵雨,天色明亮了一些;但旋即又阴云漠漠,在酝酿着另一阵雨。这变幻不定、时雨时停、时明时暗的天容和欲下未下的雨意,只用一个白描句子,便真切形象地表现出来。“在”字是个句眼,却显得自然浑成,不见着意的痕迹。

次句“春归处处青”,由天容写到野色。“归”既可指归去,也可指归来,这里用后一义,传出喜悦之情;缀以“处处青”三字,欢欣之情更溢于言表。作者《春归》说:“东风定何物?所至辄苍然。”“所至”句亦即“春归处处青”的意思。不过《春归》诗强调春风的作用,该篇则泛言春归绿遍,暗示这种时下时停的春雨有滋润万物的作用。

第三句“山深失小寺”,正面点到栖禅山。句中“小寺”,即栖禅寺。题中说“暮归”,则栖禅寺在白天游览过程中已经去过,这里说“失小寺”,是暮归回望时,因为山峦重叠,暮霭朦胧,已不复见日间所游的小寺。山深,寺小,故用“失”字表达。这里透出了诗人对日间所历胜景的留恋,也隐约流露了一丝怅然若失的意绪。

末句“湖尽得孤亭”,与上一句相对。上句是回望所见,下句是前行所遇。湖,指惠州丰湖,在城西,栖禅山即在丰湖之上。诗人在暮归途中,信步走到丰湖尽头,忽然发现有一座孤亭,感到很喜悦。三四两句,一方面是恍然若失,一方面却是欣然而遇,这中间贯串着诗人的“暮归”行程。

第二首起句“春着湖烟腻”,紧承组诗第一首结尾,仍写丰湖。春天来了,湖上缭绕着一层带有浓重湿意的烟霭,给人一种化不开的粘腻之感。句末的“腻”字固然是刻意锤炼,表现了春日南方卑湿之地的烟雨迷蒙,“着”字也同样是着意经营。春天,仿佛将它的灵魂与生命附着于湖烟之上,使湖烟也变得粘腻了。

次句“晴摇野水光”,写田野上的水流或湖塘在春天晴光的照映下,波光粼粼,摇曳不定。“摇”字不仅富于动态感,而且透出诗人的一份愉悦感。诗人的心,如同也在随着水光摇动。

“草青仍过雨”,第三句又回到天气的变幻。草色青绿,一片春意,而时停时下的雨在行程中又掠过了一阵。经过雨的清洗,草色显得更青了。

“山紫更斜阳”,傍晚时分,烟霭凝聚,山色显得青紫,紫由返照而来,王勃《滕王阁序》有“烟光凝而暮山紫”之句,可与此参证。雨后斜阳的返照,使暮山更增添了妩媚和色泽。“更”字与上句“仍”字相应,突出斜阳的作用,用斜阳作衬托,增加了色彩的变化。

这四句诗,每句如一幅独立的图画,合在一起,就是一幅完整的栖禅暮景图。诗人巧妙地把实景湖、水、草、山与季节、天气、时间结合在一起,主体与背景安排得分外和谐。在具体写景时,不是就景写景,而是尽力通过客观景物与感觉相结合来描述,烟雾湿腻,水光闪耀,草色青翠如滴,暮山紫色浓厚,山中的景观与诗人浏览时的情趣一起展现,引发读者去感受,去想象。

诗全首用对,工稳自然。前两句,使用动词“着”与“摇”字,使景物与节令、天气关联,让无情的景物带有主动的情感。后两句使用“仍”、“更”两个副词,作进一层描写,使形象更为鲜明。对实词的锤炼也同样令人瞩目。首句的“腻”字,写出南方春天雨后,日光照耀下烟雾迷濛的情况,给人以化不开的黏腻潮湿的感觉。末句的“紫”字也很见观察得细致。傍晚时烟气凝聚,远山在斜阳照射下,呈现出青紫色,这一形象,与唐王勃《滕王阁序》“烟光凝而暮山紫”几乎相同。

色彩和谐也是此诗一大特色。诗不仅在后两句用了“青”、“紫”两个颜色字,前两句的“湖烟”、“野水”也隐含色彩。这样,既有大块的颜色,又有小块的颜色,层次分明,深浅相间,与诗所写的春、晴、暮三点丝丝入扣,妙手绘出山野的独特景色。

这两首诗,前首由天气写到山容湖景,后首由湖景写到变幻的天气和绿野紫山。“暮归”是所写景物的贯串线索。两首在写法上偏于实写刻画,与唐代绝句多空灵蕴籍不同。两首诗均用对起对结格式,一句一景。表面上各自独立,不相连属,实际上所写景物不但为春日所共有,而且带有岭南地区春天晴雨变幻以及“暮归”这个特定时间的特征。因此,尽管各个画面之间没有明显的过渡与联系,但这些图景给读者总的感受是统一的。读者不但可以从中看到岭南春归时烟腻水摇、草青山紫的美好春色,而且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此的喜悦之情。这种以刻画实境为主、一句一景、似离实合的写景手法,在杜甫入蜀后的不少绝句中可以遇到。 ▲

刘学锴 等.宋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726-728

于非.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栖禅暮归书所见二首 - 创作背影

这组诗作于宋徽宗政和二年壬辰(公元1112 年)。唐庚和苏轼是同乡,身世遭遇也有些相似,人称“小东坡”。苏轼曾谪居惠州数年,唐庚因受知于张商英,张商英罢相后他也被贬惠州多年。这组诗就是他贬惠州期间所作。

刘学锴 等.宋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726-728

唐庚

作者:唐庚

唐庚,1070年~1120年在世,北宋诗人。字子西,人称鲁国先生。眉州丹棱(今属四川眉山市丹棱县)唐河乡人。哲宗绍圣(一○九四)进士(清光绪《丹棱县志》卷六),徽宗大观中为宗子博士。经宰相张商英推荐,授提举京畿常平。商英罢相,庚亦被贬,谪居惠州。后遇赦北归,复官承议郎,提举上清太平宫。后于返蜀道中病逝。 

唐庚其它诗文

《书斋即事》

唐庚 〔宋代〕

书生不事事,书斋春昼长。

竹色语笑绿,松风意思凉。

箪瓢乐仁义,图史披兴亡。

此间有佳趣,此外皆茫茫。

复制

《剑州道中见桃李盛开而梅花犹有存者》

唐庚 〔宋代〕

桃花能红李能白,春深无处无颜色。

不应尚有数枝梅,可是东君苦留客。

向来开处当严冬,桃李未在交游中。

即今已是丈人行,勿与年少争春风。

复制

《题温泉观》

唐庚 〔宋代〕

温泉宫里行人宿,温泉池上行人浴。

人自多情感盛衰,泉固无心任荣辱。

细路蟠蟠入疏竹,万年秦山皆在目。

吾皇高拱九重深,一株松萝为谁绿。

复制

《送舍弟干事广州》

唐庚 〔宋代〕

欲罢愧决策,拟行愁索居。

人心旱魃后,旅色飓风馀。

击柝秋江夜,开帆晓雾初。

他乡仗神理,沥胆奠扶胥。

复制

《诉衷情(旅愁)》

唐庚 〔宋代〕

平生不会敛眉头。诸事等闲休。元来却到愁处,须著与他愁。

残照外,大江流。去悠悠。风悲兰杜,烟淡沧浪,何处扁舟。

复制

《白鹭》

唐庚 〔宋代〕

说与门前白鹭群,也宜从此断知闻。

诸君有意除钩党,甲乙推求恐到君。

复制

《讯囚》

唐庚 〔宋代〕

参军坐厅事,据案嚼齿牙。

引囚到庭下,囚口争喧哗。

参军气益振,声厉语更切:

“自古官中财,一一民膏血。

为吏掌管钥,反窃以自私;

人不汝谁何,如摘颔下髭。

事老恶自张,证佐日月明。

推穷见毛脉,那可口舌争?”

有囚奋然出,请与参军辨:

“参军心如眼,有睫不自见。

参军在场屋,薄薄有声称。

只今作参军,几时得骞腾?

无功食国禄,去窃能几何?

上官乃容隐,曾不加谴呵。

囚今信有罪,参军宜揣分;

等是为贫计,何苦独相困!”

参军噤无语,反顾吏卒羞;

包裹琴与书,明日吾归休。

复制

《送赵安道下第归乡》

唐庚 〔宋代〕

大官危,小官卑,君不得官君勿悲。君不见前日宰相今海涯,胡椒八百斛,流落知为谁。

又不见州县官,折腰事细儿。常忧一语不中治,敢对西山笏拄颐。

大官危,小官卑,君不得官君勿悲。愿君酒量如鸱夷,勿作瓶罂居井眉。

与君赌取醉为期,明日乌帽风披披。

复制

《公无渡河》

唐庚 〔宋代〕

公无渡河,公无渡河。君不见吴儿秋悲小海唱,湘女夜怨招魂歌。

抱石沉清流,弄酒奔素娥。忠血醉蛟蜃,义肉饱鼋鼍。

暗中水弩贯七札,鱼龙百怪垂涎泽,吻牙相磨。公无渡河,公无渡河,平地犹恐生风波。

复制

《斗茶记》

唐庚 〔宋代〕

  政和二年三月壬戍,二三君子相与斗茶于寄傲斋。予为取龙塘水烹之而第其品,以某为上,某次之。某闽入,其所赍宜尤高,而又次之。然大较皆精绝。

  盖尝以为天下之物有宜得而不得,不宜得而得之者。富贵有力之人,或有所不能致,而贫贱穷厄、流离迁徙之中,或偶然获焉。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良不虚也。唐相李卫公好饮惠山泉,置驿传送,不远数千里。而近世欧阳少师作《龙茶录》,序称嘉褚七年亲飨明堂,致斋之夕,始以小团分赐二府,人给一饼,不敢碾试,至今藏之。时熙宁元年也。吾闻茶不问团铤,要之贵新;水不问江井,要之贵活。千里致水,真伪固不可知,就令识真,已非活水。自嘉祜七年壬寅至熙宁元年戊申,首尾七年,更阅三朝而赐茶犹在,此岂复有茶也哉!

  今吾提瓶走龙塘,无数十步,此水宜茶,昔人以为不减清远峡。而海道趋建安,不数日可至,故每岁新茶不过三月至矣。罪戾之余,上宽不诛,得与诸公从容谈笑于此。汲泉煮茗,取一时之适,虽在田野,孰与烹数千里之泉、浇七年之赐茗也哉?

复制

《雪意二首 其二》

唐庚 〔宋代〕

榆关书不至,雪又满平芜。指冷频呵玉,胸寒屡掩酥。

绿尝冬至酒,红拥夜深炉。塞上风沙恶,征衣到也无。

复制

《与舍弟饮二首 其一》

唐庚 〔宋代〕

篇篇皆有酒,世疑渊明诗。佳趣正在此,俗子那得知。

寄迹杯酒中,序者为之辞。诗酒吾家事,何用寄迹为。

疑者既已陋,序者良亦卑。酒殊醉味同,勿问醇与醨。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