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宋代 / 王道 / 題天台明岩
拼

《題天台明岩》

王道 〔宋代〕

自古懸崖深蔽日,此心圓鏡本無塵。會知明暗非關石,便是岩中得道人(自註:昔號暗岩,錢氏改今名)。

复制
王道

作者:王道

王道,清福建漳浦人,字直夫。官金山知縣,罷官後寓居朱涇。有《江湖閒吟》。

王道其它诗文

《癸丑歲暮苦苦行》

王道 〔宋代〕

苦苦苦,頻年苦,頻年未有今年苦。兵燹紛紛百事乖,道途梗塞財源杜。

公私逼窘年已殘,借貸何從覓阿堵。食指計千空兩拳,巧婦難為無米釜。

揚威時有暴富兒,索債聲高狂似虜。嗟予歷過而立年,那曾遭遇此凌侮。

點金無術避無台,良策惟有裝聾瞽。漫擬子云作解嘲,苦況筆筆從頭數。

記自夏初遭阽危,玄冥為祟日淋漓。霪霖無霽日,沮洳無乾時。

桑田變滄海,蘆灰力莫支。昆陽未戰屋先毀,人畜漂沒極遐邇。

死者無辜生無聊,谷價雖賤無人市。如逢富弼能賑民,禍亂未形自可止。

復因台、鳳賊猖狂,銷患焉能先及此。豈料兇徒藉此誘窮民,因飢奪食成群起。

一朝嘯聚盈綠林,王道平平忽爾爾。出沒無常肆剽掠,如虎負嵎險足恃。

可憐玩敵難成功,未發先泄事危矣。健卒群誇曳落河,登壇自詡將門子。

探穴思裹鄧艾氈,渡河旋陷張方壘。滿胸銳氣陡然平,風聲鶴唳盡疑兵。

裊獍從茲益無忌,百里溪山日縱橫。亦知惡極難逃咎,思將分類避賊名。

訛言四起民搖動,漳、泉疆劃斗禍成。兩造焚攻焰燭天,八人到處氓無廛。

我為池魚禍並及,凡百如掃成雲煙。此時生命輕於紙,殺人食肉類屠豕。

控肝夸□肆強凶,餘骸枕藉燒無已。燒無已,痛如何。

乃父空跼蹐,乃祖徒媕娿。掉頭渾不顧,同室任操戈。

更有慘禍絕今古,伐幽毀骨傷天和。鮮血既流蕩陰里,枯骨空拋無定河。

豈忘撥亂緣餉匱,不藥之病病難瘥。小道皆荊棘,大道遍妖魔。

自夏徂秋行不得,「行不得也哥哥」。向使有病須針砭,亦宜調劑加撫摩。

雖雲養癰恐貽患,庸醫躁進罪更苛。加之喜功圖利己,微風海上復生波。

只知高官厚祿雄豪快,其如萬戶千家咒詈多。鄙夫畏賊如畏虎,血僅禦賊短資斧。

遂使滋蔓久難除,聚

复制

《次王道夫舟中韻三首 其一》

王道 〔宋代〕

鴝鵒收聲避鷅鶹,田家蠶麥已知秋。西湖風物無人共,時有跳魚入過舟。

复制

《塞上》

王道 〔宋代〕

漢家神箭定天山,煙火相望萬裡間。契利請盟金匕酒,

將軍歸臥玉門關。雲沈老上妖氛斷,雪照回中探騎閒。

五餌已行王道勝,絕無刁斗至闐顏。

复制

《王道 其一》

王道 〔宋代〕

損人利己祇一念,可使舉世無安土。聖人復起更無奇,去其所爭得其所。

人生託命於天地,相資以生義有取。智者創物終相仇,孰為蒼生解愁苦?

复制

《讀鬼谷子》

王道 〔宋代〕

捭闔乾坤若有神,崎嶇長短困儀秦。無聲無臭文王道,應是先生浪鼓唇。

复制

《問訊王道之病》

王道 〔宋代〕

居士病從何處起,我今往問與誰俱。室中三萬二千座,更許盧溪下語無。

复制

《姑蘇懷古送秀才下第歸江南》

王道 〔宋代〕

姑蘇台枕吳江水,層級鱗差向天倚。秋高露白萬林空,

低望吳田三百里。當時雄盛如何比,千仞無根立平地。

台前夾月吹玉鸞,台上迎涼撼金翠。銀河倒瀉君王醉,

灩酒峨冠眄西子。宮娃酣態舞娉婷,香飆四颯青城墜。

伍員結舌長噓嚱,忠諫無因到君耳。城烏啼盡海霞銷,

深掩金屏日高睡。王道潛隳伍員死,可嘆斗間瞻王氣。

會稽勾踐擁長矛,萬馬鳴蹄掃空壘。瓦解冰銷真可恥,

凝艷妖芳安足恃。可憐荒堞晚冥濛,麋鹿呦呦達遺址。

君懷逸氣還東吳,吟狂日日游姑蘇。興來下筆到奇景,

瑤盤迸灑蛟人珠。大鵬矯翼翻雲衢,嵩峰霽後凌天孤。

海潮秋打羅剎石,月魄夜當彭蠡湖。有時凝思家虛無,

霓幢仿佛遊仙都。琳琅暗戛玉華殿,天香靜裊金芙蕖。

君聲日下聞來久,清贍何人敢敵手。我逃名跡遁西林,

不得灞陵傾別酒。莫便五湖為隱淪,年年三十升仙人。

复制

《觀藏冰》

王道 〔宋代〕

寒氣方窮律,陰精正結冰。體堅風帶壯,影素月臨凝。

冬賦凌人掌,春期命婦升。鑿來壺色徹,納處鏡光澄。

魯史曾留問,豳詩舊見稱。同觀里射享,王道頌還興。

复制

《周五聲調曲二十四首 其十九》

王道 〔宋代〕

正陽和氣萬類繁,君王道合天地尊。黎人耕植於義圃,君子翱翔於禮園。

落其實者思其樹,飲其流者懷其源。咎繇為謀不仁遠,士會為政群盜奔。

克寬則昆蟲內向,彰信則殊俗宅心。浮橋有月支抱馬,上苑有烏孫學琴。

赤玉則南海輸贐,白環則西山獻琛。無勞鑿空於大夏,不待蹶角於蹛林。

复制

《贈賀左丞蕭舍人詩》

王道 〔宋代〕

輶軒通八表。

旌節騖三秦。

聽歌酬敏對。

繼好佇行人。

賀生思沉鬱。

蕭弟學紛綸。

共有筆端譽。

皆為席上珍。

離羣徒悄悄。

征旅日駪駪。

黃河分太史。

一曲悲千里。

海內平生親。

中朝流寓士。

痛哉憫梁祚。

於焉三十祀。

鍾儀縶不歸。

盛憲悲何已。

隴頭心斷絕。

爾為參生死。

回首望長安。

猶如蜀道難。

函關分地軸。

華岳接天壇。

行旜方境逝。

去棹艤江干。

蘆花霜外白。

楓葉水前丹。

翔鷗方怯凍。

落鴈不勝彈。

輝輝盛王道。

時務嬰疲老。

九流倦耳目。

十年變懷抱。

何以敦歧路。

悽然綴辭藻。

江南有桂枝。

塞北無萱草。

斗酒未為別。

垂堂深自保。

复制

《登樓賦》

王道 〔宋代〕

  登茲樓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銷憂。覽斯宇之所處兮,實顯敞而寡仇。挾清漳之通浦兮, 倚曲沮之長洲。背墳衍之廣陸兮,臨皋隰之沃流。北彌陶牧,西接昭邱。華實蔽野,黍稷盈 疇。雖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

  遭紛濁而遷逝兮,漫逾紀以迄今。情眷眷而懷歸兮,孰憂思之可任?憑軒檻以遙望兮, 向北風而開襟。平原遠而極目兮,蔽荊山之高岑。路逶迤而修迥兮,川既漾而濟深。悲舊鄉 之壅隔兮,涕橫墜而弗禁。昔尼父之在陳兮,有歸歟之嘆音。鍾儀幽而楚奏兮,莊舄顯而越 吟。人情同於懷土兮,豈窮達而異心!

  惟日月之逾邁兮,俟河清其未極。冀王道之一平兮,假高衢而騁力。懼匏瓜之徒懸兮, 畏井渫之莫食。步棲遲以徙倚兮,白日忽其將匿。風蕭瑟而並興兮,天慘慘而無色。獸狂顧 以求群兮,鳥相鳴而舉翼,原野闃其無人兮,征夫行而未息。心悽愴以感發兮,意忉怛而慘惻。循階除而下降兮,氣交憤於胸臆。夜參半而不寐兮,悵盤桓以反側。

复制

《過秦論》

王道 〔宋代〕

上篇

  秦孝公據崤函之固,擁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窺周室,有席捲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併吞八荒之心。當是時也,商君佐之,內立法度,務耕織,修守戰之具;外連衡而斗諸侯。於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孝公既沒,惠文、武、昭襄蒙故業,因遺策,南取漢中,西舉巴、蜀,東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諸侯恐懼,會盟而謀弱秦,不愛珍器重寶肥饒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從締交,相與為一。當此之時,齊有孟嘗,趙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寬厚而愛人,尊賢而重士,約從離衡,兼韓、魏、燕、楚、齊、趙、宋、衛、中山之眾。於是六國之士,有寧越、徐尚、蘇秦、杜赫之屬為之謀,齊明、周最、陳軫、召滑、樓緩、翟景、蘇厲、樂毅之徒通其意,吳起、孫臏、帶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頗、趙奢之倫制其兵。嘗以十倍之地,百萬之眾,叩關而攻秦。秦人開關延敵,九國之師,逡巡而不敢進。秦無亡矢遺鏃之費,而天下諸侯已困矣。於是從散約敗,爭割地而賂秦。秦有餘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屍百萬,流血漂櫓。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強國請服,弱國入朝。延及孝文王、莊襄王,享國之日淺,國家無事。

  及至始皇,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周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執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頸,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築長城而守藩籬,卻匈奴七百餘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於是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殺豪傑,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銷鋒鏑,鑄以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後踐華為城,因河為池,據億丈之城,臨不測之淵,以為固。良將勁弩守要害之處,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為關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孫帝王萬世之業也。

  始皇既沒,餘威震於殊俗。然陳涉瓮牖繩樞之子,氓隸之人,而遷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賢,陶朱、猗頓之富;躡足行伍之間,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將數百之眾,轉而攻秦,斬木為兵,揭竿為旗,天下雲集響應,贏糧而景從。山東豪俊遂並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陳涉之位,非尊於齊、楚、燕、趙、韓、魏、宋、衛、中山之君也;鋤耰棘矜,非銛於鈎戟長鎩也;謫戍之眾,非抗於九國之師也;深謀遠慮,行軍用兵之道,非及向時之士也。然而成敗異變,功業相反,何也?試使山東之國與陳涉度長絜大,比權量力,則不可同年而語矣。然秦以區區之地,致萬乘之勢,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餘年矣;然後以六合為家,崤函為宮;一夫作難而七廟隳,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中篇

  秦滅周祀,並海內,兼諸侯,南面稱帝,以養四海。天下之士,斐然向風。若是,何也?曰:近古之無王者久矣。周室卑微,五霸既滅,令不行於天下。是以諸侯力政,強凌弱,眾暴寡,兵革不休,士民罷弊。今秦南面而王天下,是上有天子也。既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虛心而仰上。當此之時,專威定功,安危之本,在於此矣。

  秦王懷貪鄙之心,行自奮之智,不信功臣,不親士民,廢王道而立私愛,焚文書而酷刑法,先詐力而後仁義,以暴虐為天下始。夫兼併者高詐力,安危者貴順權,此言取與守不同術也。秦離戰國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無異也。孤獨而有之,故其亡可立而待也。借使秦王論上世之事,並殷、周之跡,以制御其政,後雖有淫驕之主,猶未有傾危之患也。故三王之建天下,名號顯美,功業長久。

  今秦二世立,天下莫不引領而觀其政。夫寒者利裋褐,而飢者甘糟糠。天下囂囂,新主之資也。此言勞民之易為仁也。向使二世有庸主之行而任忠賢,臣主一心而憂海內之患,縞素而正先帝之過;裂地分民以封功臣之後,建國立君以禮天下;虛囹圄而免刑戮,去收孥污穢之罪,使各反其鄉里;發倉廩,散財幣,以振孤獨窮困之士;輕賦少事,以佐百姓之急;約法省刑,以持其後,使天下之人皆得自新,更節修行,各慎其身;塞萬民之望,而以盛德與天下,天下息矣。即四海之內皆歡然各自安樂其處,惟恐有變。雖有狡害之民,無離上之心,則不軌之臣無以飾其智,而暴亂之奸弭矣。

  二世不行此術,而重以無道:壞宗廟與民,更始作阿房之宮;繁刑嚴誅,吏治刻深;賞罰不當,賦斂無度。天下多事,吏不能紀;百姓困窮,而主不收恤。然後奸偽並起,而上下相遁;蒙罪者眾,刑戮相望於道,而天下苦之。自群卿以下至於眾庶,人懷自危之心,親處窮苦之實,咸不安其位,故易動也。是以陳涉不用湯、武之賢,不借公侯之尊,奮臂於大澤,而天下響應者,其民危也。

  故先王者,見終始不變,知存亡之由。是以牧民之道,務在安之而已矣。下雖有逆行之臣,必無響應之助。故曰:「安民可與為義,而危民易與為非」,此之謂也。貴為天子,富有四海,身在於戮者,正之非也。是二世之過也。

下篇

  秦兼諸侯山東三十餘郡,脩津關,據險塞,繕甲兵而守之。然陳涉率散亂之眾數百,奮臂大呼,不用弓戟之兵,鉏耰白梃,望屋而食,橫行天下。秦人阻險不守,關梁不閉,長戟不刺,強弩不射。楚師深入,戰於鴻門,曾無藩籬之難。於是山東諸侯並起,豪俊相立。秦使章邯將而東征,章邯因其三軍之眾,要市於外,以謀其上。群臣之不相信,可見於此矣。子嬰立,遂不悟。借使子嬰有庸主之材而僅得中佐,山東雖亂,三秦之地可全而有,宗廟之祀宜未絕也。

  秦地被山帶河以為固,四塞之國也。自繆公以來至於秦王二十餘君,常為諸侯雄。此豈世賢哉?其勢居然也。且天下嘗同心併力攻秦矣,然困於險阻而不能進者,豈勇力智慧不足哉?形不利、勢不便也。秦雖小邑,伐並大城,得阨塞而守之。諸侯起於匹夫,以利會,非有素王之行也。其交未親,其民未附,名曰亡秦,其實利之也。彼見秦阻之難犯,必退師。案土息民以待其弊,收弱扶罷以令大國之君,不患不得意於海內。貴為天子,富有四海,而身為禽者,救敗非也。

  秦王足己而不問,遂過而不變。二世受之,因而不改,暴虐以重禍。子嬰孤立無親,危弱無輔。三主之惑,終身不悟,亡不亦宜乎?當此時也,也非無深謀遠慮知化之士也,然所以不敢盡忠指過者,秦俗多忌諱之禁也,——忠言未卒於口而身糜沒矣。故使天下之士傾耳而聽,重足而立,闔口而不言。是以三主失道,而忠臣不諫,智士不謀也。天下已亂,奸不上聞,豈不悲哉!先王知壅蔽之傷國也,故置公卿、大夫、士,以飾法設刑而天下治。其強也,禁暴誅亂而天下服;其弱也,王霸征而諸侯從;其削也,內守外附而社稷存。故秦之盛也,繁法嚴刑而天下震;及其衰也,百姓怨而海內叛矣。故周王序得其道,千餘載不絕;秦本末並失,故不能長。由是觀之,安危之統相去遠矣。

  鄙諺曰:「前事之不忘,後事之師也。」是以君子為國,觀之上古,驗之當世,參之人事,察盛衰之理,審權勢之宜,去就有序,變化因時,故曠日長久而社稷安矣。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