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代 / 戴叔伦 /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拼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戴叔伦 〔唐代〕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复制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 赏析

这是一首富于民歌风味的船歌。题中“兰溪”,即婺州(今浙江金华)境内的兰溪江;棹是船桨,棹歌即船家摇桨时唱的歌。全诗以清新灵妙的笔触写出了兰溪的山水之美及渔家的欢乐之情。

歌唱当地风光的民歌,除有特殊背景外(如刘禹锡《踏歌词》)取景多在日间。因为在丽日艳阳照映下,一切景物都显得生气蓬勃、鲜妍明媚,得以充分展示出它们的美。此篇却独出心裁,选取夜间作背景,歌咏江南山水胜地另一种人们不大注意的美。这是它在取材、构思上的一个显著特点。

“凉月如眉挂柳湾”,首句写舟行所见岸边景色:一弯如眉的新月,映射着清冷的黑暗,正低挂在水湾的柳梢上。雨后的春夜,月色显得更加清澄;时值三月(从下文“桃花雨”可知),柳条已经垂缕披拂。眉月新柳,相映成趣,富于清新之感。

“越中山色镜中看”,此句转写水色山影。浙江一带古为越国之地,故称“越中”。“山色镜中看”,描绘出越中一带水清如镜,两岸秀色尽映水底的美丽图景。句内“中”字复迭,既增添了民歌的咏叹风味啊,又传递出夜间行舟时于水中一边观赏景色,一边即景歌唱的怡然自得的情趣。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船继续前行,不觉意间已从平缓如镜的水面驶到滩头。听到滩声哗哗,诗人才联想到连日春雨,兰溪水涨,滩声听起来也变得更加急骤了。在滩声中,似乎时不时听到鱼儿逆水而行时发出的泼刺声,诗人又不禁想到,这该是撒欢的鲤鱼趁着春江涨水,在奔滩而上了。南方二三月间桃花开时,每有绵绵春雨。这种持续不断的细雨,能使江水上涨,却不会使水色变浑,所以次句有水清如镜的描写,如果是北方的桃花汛,则自无“山色镜中看”的清澈之景。由此可见诗人观察事物描写景物的真切。因是夜中行舟,夜色本来比较黯淡朦胧,这里特意选用“桃花雨”的字面,感觉印象中便增添了黑暗的冬天色彩;夜间本来比较宁静,这里特意写到鲤鱼上滩的声响,遂使静夜增添了活泼的生命跃动气息。实际上,这里所写的“三月桃花雨”与“鲤鱼来上滩”都不是目接之景,前者因滩声喧哗而有此联想,后者因游鱼泼刺而有此猜测。两者都是诗人的想象之景。正因为多了这一层想像的因素,诗情便显得更为浓郁。

通观全诗,可以发现,这首船歌虽然以兰溪之夜作为背景,但它着重表现的并非夜的静谧朦胧,而是兰溪夜景的清新澄澈,生趣盎然。而这,正体现出这首诗独特的民歌气韵,渔家的欢乐之情。

兰溪,在今浙江兰溪县西南。棹(zhào召)歌,渔民的船歌。这首诗,仿拟民歌的韵致,以清新灵妙的笔触,写出兰溪一带的山水之美,渔家的欢快之情,宛如一支妙曲,一幅佳画。

首句“凉月如眉挂柳湾”是抬头仰望天空。“凉月”二字,既写出月色的秀朗,又点出春雨过后凉爽宜人的气候。“挂柳湾”,使人想象到月挂梢头,光泻兰溪,细绦弄影,溪月相映增辉的情景。第二句“越中山色镜中看”,是低头观看溪水,把兰溪山水写得极为飘逸迷人。“镜”,是喻溪水,并且暗示出月光的明洁,溪面的平静,水色的清澈。这里,诗人没有着意渲染疏星秀月,夹岸青山,只说了“镜中看”三字,而丰富的韵致恰恰就在这里。它启发读者去想象那幽雅的兰溪山色,在溪水的倒影中,摇曳生姿,朦胧而飘渺,使人如坠入仙境一般。淡淡的笔墨,描绘出一个多么美妙的艺术境界。

溪景诚然至美,然而对于泛舟溪上的渔人来说,最大的乐趣还在春潮渔汛:“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鲫鲤之类的淡水鱼,极爱新水(雨水)、逆流,一连三天的春雨,溪水猛涨,鱼群联翩而来。“桃花雨”不仅明示季节,更见美景快情:春水盎盎,鱼抢新水,调皮地涌上溪头浅滩,拨鳍摆尾,啪啪蹦跳,看到这种情景,怎不使人从心底漾起欢乐之情!

这首诗,从头至尾没有写到“人”,也没有写到“情”,而读来却使人感到景中有人,景中有情。诗人将山水的明丽动人,月色的清爽皎洁,渔民的欣快欢畅,淋漓尽致地展现在明澈秀丽的画卷中,读后给人以如临其境的美感。从诗的结构看,前二句是静景,后二句是动景,结句尤为生动传神,一笔勾勒,把整个画面画活了,使人感到美好的兰溪山水充满蓬勃生机,是全诗最精彩的点睛之笔。

戴叔伦

作者:戴叔伦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常州)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戴叔伦其它诗文

《听霜钟》

戴叔伦 〔唐代〕

渺渺飞霜夜,寥寥远岫钟。

出云疑断续,入户乍舂容。

度枕频惊梦,随风几韵松。

悠扬来不已,杳霭去何从。

仿佛烟岚隔,依稀岩峤重。

此时聊一听,馀响绕千峰。

复制

《将游东都留别包谏议》

戴叔伦 〔唐代〕

衰客惭墨绶,素舸逐秋风。

云雨恩难报,江湖意已终。

县当仙洞口,路出故园东。

唯有新离恨,长留梦寐中。

复制

《灞岸别友》

戴叔伦 〔唐代〕

车马去迟迟,离言未尽时。

看花一醉别,会面几年期。

樵路高山馆,渔洲楚帝祠。

南登回首处,犹得望京师。

复制

《和河南罗主簿送校书兄归江南》

戴叔伦 〔唐代〕

兄弟泣殊方,天涯指故乡。

断云无定处,归雁不成行。

草莽人烟少,风波水驿长。

上虞亲渤澥,东楚隔潇湘。

古戍阴传火,寒芜晓带霜。

海门潮滟滟,沙岸荻苍苍。

京辇辞芸阁,蘅芳忆草堂。

知君始宁隐,还缉旧荷裳。

复制

《京口送皇甫司马副端曾舒州辞满归去东都》

戴叔伦 〔唐代〕

潮水忽复过,云帆俨欲飞。

故园双阙下,左宦十年归。

晚景照华发,凉风吹绣衣。

淹留更一醉,老去莫相违。

复制

《小雪》

戴叔伦 〔唐代〕

花雪随风不厌看,更多还肯失林峦。

愁人正在书窗下,一片飞来一片寒。

复制

《送东阳顾明府罢归》

戴叔伦 〔唐代〕

祖帐临鲛室,黎人拥鹢舟。

坐蓝高士去,继组鄙夫留。

白日落寒水,青枫绕曲洲。

相看作离别,一倍不禁愁。

复制

《暮春游长沙东湖赠辛兖州巢父二首》

戴叔伦 〔唐代〕

湘流分曲浦,缭绕古城东。

岸转千家合,林开一镜空。

人生无事少,心赏几回同。

且复忘羁束,悠悠落照中。

回环路不尽,历览意弥新。

古木畲田火,澄江荡桨人。

缓歌寻极浦,一醉送残春。

莫恨长沙远,他年忆此辰。

复制

《谷城逢杨评事》

戴叔伦 〔唐代〕

远自五陵独窜身,筑阳山中归路新。

横流夜长不得渡,驻马荒亭逢故人。

复制

《妻亡后别妻弟》

戴叔伦 〔唐代〕

杨柳青青满路垂,赠行惟折古松枝。

停舟一对湘江哭,哭罢无言君自知。

复制

《送吕少府》

戴叔伦 〔唐代〕

共醉流芳独归去,故园高士日相亲。

深山古路无杨柳,折取桐花寄远人。

复制

《送张评事》

戴叔伦 〔唐代〕

城郭喧喧争送远,危梁袅袅渡东津。

杨花展转引征骑,莫怪山中多看人。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