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两汉 / 司马迁 / 屈原列传
拼 译 译

《屈原列传》

司马迁 〔两汉〕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为楚怀王左徒。

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王甚任之。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

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

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

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

’”王怒而疏屈平。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离骚”者,犹离忧也。

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

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

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

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

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屈原既绌。

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惠王患之。

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曰:“秦甚憎齐,齐与楚从亲,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於之地六百里。

”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使使如秦受地。

张仪诈之曰:“仪与王约六里,不闻六百里。

”楚使怒去,归告怀王。

怀王怒,大兴师伐秦。

秦发兵击之,大破楚师于丹、淅,斩首八万,虏楚将屈匄,遂取楚之汉中地。

怀王乃悉发国中兵,以深入击秦,战于蓝田。

魏闻之,袭楚至邓。

楚兵惧,自秦归。

而齐竟怒,不救楚,楚大困。

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

楚王曰:“不愿得地,愿得张仪而甘心焉。

”张仪闻,乃曰:“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

”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怀王竟听郑袖,复释去张仪。

是时屈原既疏,不复在位,使于齐,顾反,谏怀王曰:“何不杀张仪?”怀王悔,追张仪,不及。

其后,诸侯共击楚,大破之,杀其将唐眜。

时秦昭王与楚婚,欲与怀王会。

怀王欲行,屈平曰:“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毋行。

”怀王稚子子兰劝王行:“奈何绝秦欢!”怀王卒行。

入武关,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

怀王怒,不听。

亡走赵,赵不内。

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

长子顷襄王立,以其弟子兰为令尹。

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

屈平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

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

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然终无可奈何,故不可以反。

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

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

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

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

《易》曰:“井渫不食,为我心恻,可以汲。

王明,并受其福。

”王之不明,岂足福哉!令尹子兰闻之,大怒。

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顷襄王怒而迁之。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举世皆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

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乃作《怀沙》之赋。

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

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

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

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自屈原沉汨罗后百有馀年,汉有贾生,为长沙王太傅。

过湘水,投书以吊屈原。

太史公曰:“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

适长沙,过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

及见贾生吊之,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读《鵩鸟赋》,同死生,轻去就,又爽然自失矣。

” 。

屈原列传 - 译文及注释

译文屈原,名字叫平,是楚王的同姓。做楚怀王的左徒。(他)知识广博,记忆力很强,明了国家治乱的道理,擅长外交辞令。对内,同楚王谋划商讨国家大事,颁发号令;对外,接待宾客,应酬答对各国诸侯。楚王很信任他。

上官大夫和他职位相等,想争得楚王对他的宠爱,便心里嫉妒屈原的贤能。楚怀王派屈原制定国家的法令,屈原编写的草稿尚未定稿,上官大夫看见了,就想硬要走草稿,屈原不给。上官大夫就谗毁他说:“君王让屈原制定法令,大家没人不知道的,每出一道法令,屈原就炫耀自己的功劳,说:‘除了我,没有人能制定法令了’。”楚王听了很生气,因而疏远了屈原。

屈原痛心楚怀王听信谗言,不能分辨是非,谄媚国君的人遮蔽了楚怀王的明见,邪恶的小人危害公正无私的人,端方正直的人不被昏君谗臣所容,所以忧愁深思,就创作了《离骚》。“离骚”,就是遭遇忧愁的意思。上天,是人的原始;父母,是人的根本。人处境困难时,总是要追念上天和父母(希望给以援助),所以劳累疲倦时,没有不呼叫上天的;病痛和内心悲伤时,没有不呼叫父母的。屈原正大光明行为正直,竭尽忠心用尽智慧来侍奉他的国君,却被小人离间,可以说处境很困难。诚信而被怀疑,尽忠却被诽谤,能没有怨愤吗?屈原作《离骚》,是从怨愤引起的。(他)远古提到帝喾,近古提到齐桓公,中古提道商汤、周武王,利用古代帝王这些事用来讽刺当世社会。阐明道德的广大崇高,治乱的条理,没有不全表现出来的。他的文章简约,语言含蓄,他的志趣高洁,行为正直。就其文字来看,不过是寻常事情,但是它的旨趣是极大的,列举的虽是肯前事物,但是表达意思很深远。他的志趣高洁,所以作品中多用美人芳草作比喻;他的行为正直,所以至死不容于世。他自动地远离污泥浊水,象蝉脱壳那样摆脱污秽环境,以便超脱世俗之外,不沾染尘世的污垢,出于污泥而不染,依旧保持高洁的品德,推究这种志行,即使同日月争光都可以。

屈原已被罢免。后来秦国准备攻打齐国,齐国和楚国结成合纵联盟互相亲善。秦惠王对此担忧。就派张仪假装脱离秦国,用厚礼和信物呈献给楚王,对怀王说:“秦国非常憎恨齐国,齐国与楚国却合纵相亲,如果楚国确实能和齐国绝交,秦国愿意献上商、於之间的六百里土地。”楚怀王起了贪心,信任了张仪,就和齐国绝交,然后派使者到秦国接受土地。张仪抵赖说:“我和楚王约定的只是六里,没有听说过六百里。”楚国使者愤怒地离开秦国,回去报告怀王。怀王发怒,大规模出动军队去讨伐秦国。秦国发兵反击,在丹水和淅水一带大破楚军,杀了八万人,俘虏了楚国的大将屈匄,于是夺取了楚国的汉中一带。怀王又发动全国的兵力,深入秦地攻打秦国,交战于蓝田。魏国听到这一情况,袭击楚国一直打到邓地。楚军恐惧,从秦国撤退。齐国终于因为怀恨楚国,不来援救,楚国处境极端困窘。第二年,秦国割汉中之地与楚国讲和。楚王说:“我不愿得到土地,只希望得到张仪就甘心了。”张仪听说后,就说:“用一个张仪来抵当汉中地方,我请求到楚国去。”到了楚国,他又用丰厚的礼品贿赂当权的大臣靳尚,通过他在怀王宠姬郑袖面前编造了一套谎话。怀王竟然听信郑袖,又放走了张仪。这时屈原已被疏远,不在朝中任职,出使在齐国,回来后,劝谏怀王说:“为什么不杀张仪?”怀王很后悔,派人追张仪,已经来不及了。

后来,各国诸侯联合攻打楚国,大败楚军,杀了楚国将领唐昧。这时秦昭王与楚国通婚,要求和怀王会面。怀王想去,屈原说:“秦国是虎狼一样的国家,不可信任,不如不去。”怀王的小儿子子兰劝怀王去,说:“怎么可以断绝和秦国的友好关系!”怀王终于前往。一进入武关,秦国的伏兵就截断了他的后路,于是扣留怀王,强求割让土地。怀王很愤怒,不听秦国的要挟。他逃往赵国,赵国不肯接纳。只好又到秦国,最后死在秦国,尸体运回楚国安葬。

怀王的长子顷襄王即位,任用他的弟弟子兰为令尹。楚国人都抱怨子兰,因为他劝怀王入秦而最终未能回来。屈原也为此怨恨子兰,虽然流放在外,仍然眷恋着楚国,心里挂念着怀王,念念不忘返回朝廷。他希望国君总有一天醒悟,世俗总有一天改变。屈原关怀君王,想振兴国家改变楚国的形势,一篇作品中,都再三表现出来这种想法。然而终于无可奈何,所以不能够返回朝廷。由此可以看出怀王始终没有觉悟啊。

国君无论愚笨或明智、贤明或昏庸,没有不想求得忠臣来为自己服务,选拔贤才来辅助自己的。然而国破家亡的事接连发生,而圣明君主治理好国家的多少世代也没有出现,这是因为所谓忠臣并不忠,所谓贤臣并不贤。怀王因为不明白忠臣的职分,所以在内被郑袖所迷惑,在外被张仪所欺骗,疏远屈原而信任上官大夫和令尹子兰,军队被挫败,土地被削减,失去了六个郡,自己也被扣留死在秦国,为天下人所耻笑。这是不了解人的祸害。《易经》说:“井淘干净了,还没有人喝井里的水,使我心里难过,因为井水是供人汲取饮用的。君王贤明,天下人都能得福。”君王不贤明,难道还谈得上福吗!令尹子兰得知屈原怨恨他,非常愤怒,终于让上官大夫在顷襄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顷襄王发怒,就放逐了屈原。

屈原到了江滨,披散头发,在水泽边一面走,一面吟咏着。脸色憔悴,形体面貌像枯死的树木一样毫无生气。渔父看见他,便问道:“您不是三闾大夫吗?为什么来到这儿?”屈原说:“整个世界都是混浊的,只有我一人清白;众人都沉醉,只有我一人清醒。因此被放逐。”渔父说:“聪明贤哲的人,不受外界事物的束缚,而能够随着世俗变化。整个世界都混浊,为什么不随大流而且推波助澜呢?众人都沉醉,为什么不吃点酒糟,喝点薄酒?为什么要怀抱美玉一般的品质,却使自己被放逐呢?”屈原说:“我听说,刚洗过头的一定要弹去帽上的灰沙,刚洗过澡的一定要抖掉衣上的尘土。谁能让自己清白的身躯,蒙受外物的污染呢?宁可投入长流的大江而葬身于江鱼的腹中。又哪能使自己高洁的品质,去蒙受世俗的尘垢呢?”于是他写了《怀沙》赋。因此抱着石头,就自投汨罗江而死。

屈原死了以后,楚国(还)有宋玉、唐勒、景差一些人,都爱好文学,由于擅长写赋受到人们称赞;然而都效法屈原的委婉文辞,始终没有人敢于直谏。从这以后,楚国一天比一天缩小,几十年后,终于被秦国所灭亡。

太史公说:我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为他的志向不能实现而悲伤。到长沙,经过屈原自沉的地方,未尝不流下眼泪,追怀他的为人。看到贾谊凭吊他的文章,文中又责怪屈原如果凭他的才能去游说诸侯,哪个国家不会容纳,却自己选择了这样的道路!读了《服鸟赋》,把生和死等同看待,认为被贬和任用是不重要的,这又使我感到茫茫然失落什么了。

注释楚之同姓:楚王族本姓芈(mǐ米),楚武王熊通的儿子瑕封于屈,他的后代遂以屈为姓,瑕是屈原的祖先。楚国王族的同姓。屈、 景、昭氏都是楚国的王族同姓。楚怀王:楚威王的儿子,名熊槐,公元前328年至前299年在位。左徒:楚国官名,职位仅次于令尹。博闻强志:见识广博,记忆力强。志,同“记”明于治乱:通晓国家治乱的道理娴于辞令:擅长讲话。娴,熟悉。辞令,指外交方面应酬交际的语言。上官大夫:楚大夫。上官,复姓。宪令:国家的重要法令。属(zhǔ主):写作。《离骚》:屈原的代表作,自叙生平的长篇抒情诗。关于诗题,后人有二说。一释“离”为“罹”的通假字,离骚就是遭受忧患。二是释“离”为离别,离骚就是离别的忧愁。反本:追思根本。反,通“返”。惨怛(dá达):忧伤。盖:表推测性判断,大概。帝喾(kù库):古代传说中的帝王名。相传是黄帝的曾孙,号高辛氏,齐桓:即齐桓公,名小白,春秋五霸之一,公元前685年至前643年在位。汤:商朝的开国君主。武:指周武王,灭商建立西周王朝。条贯:条理,道理。“见”同“现”。指:同“旨”。迩(ěr耳):近。“见”同“现”。称物芳:指《离骚》中多用兰、桂、蕙、芷等香花芳草作比喻。疏:离开。濯淖(zhuó nào浊闹):污浊。蝉蜕(tuì退):这里是摆脱的意思。获:玷污。滋:通“兹”,黑。皭(jiào叫)然:洁白的样子。泥(niè聂):通“涅”,动词,染黑。滓(zǐ子):污黑。绌(chù处):通“黜”,废,罢免。指屈原被免去左徒的职位。从(zòng纵):同“纵”。从亲,合纵相亲。当时楚、齐等六国联合抗秦,称为合纵,楚怀王曾为纵长。惠王:秦惠王,公元前337年至311年在位。张仪:魏人,主张“连横”,游说六国事奉秦国,为秦惠王所重。详:通“佯”。委:呈献。质:通“贽”,信物。商、於(wū污):秦地名。商,在今陕西商州市东南。於,在今河南内乡东。丹、淅(xī希):二水名。丹水发源于陕西商州市西北,东南流入河南。淅水,发源于南卢氏县,南流而入丹水。屈匄:(gài丐):楚大将军。汉中:今湖北西北部、陕西东南部一带。蓝田:秦县名,在今陕西蓝田西。邓:春秋时蔡地,后属楚,在今河南邓州市一带。明年:指楚怀王十八年(公元前311年)。靳尚:楚大夫。一说即上文的上官大夫。顾反:回来。反,通“返”。唐昧:楚将。楚怀王二十八年(公元前301年),秦、齐、韩、魏攻楚,杀唐昧。秦昭王:秦惠王之子,公元前306年至前251年在位。武关:秦国的南关,在今陕西省商州市东。内:同“纳”。顷襄王:名熊横,公元前298年至前262年在位。令尹:楚国的最高行政长官。虽放流:以下关于屈原流放的记叙,时间上有矛盾,文意也不连贯,可能有脱误。世:三十年为一世。《易》:即《周易》,又称《易经》。这里引用的是《易经·井卦》的爻辞。渫(xiè谢):淘去泥污。这里以淘干净的水比喻贤人。被:通“披”。披发,指头发散乱,不梳不束。三闾大夫:楚国掌管王族昭、屈、景三姓事务的官。哺(bū埠):吃,食。糟:酒渣。啜(chuò辍):喝。醨(lí离):薄酒。瑾、瑜:都是美玉。为:表示疑问的语气词。察察:洁白的样子。汶(mén门)汶:浑浊的样子。皓(hào)皓:莹洁的样子。温蠖(huò获):尘滓重积的样子。《怀沙》:在今本《楚辞》中,是《九章》的一篇。令人多以为系屈原怀念长沙的诗。汨(mì密)罗:江名,在湖南东北部,流经汨罗县入洞庭湖。宋玉:相传为楚顷襄王时人,屈原的弟子,有《九辩》等作品传世。唐勒、景差:约与宋玉同时,都是当时的词赋家。“数十年”句:公元前223年秦灭楚。贾生:即贾谊(公元前200年前168年),洛阳(今河南洛阳东)人。西汉政论家、文学家。长沙王:指吴差,汉朝开国功臣吴芮的玄孙。太傅:君王的辅助官员。湘水:在今湖南省境内,流入洞庭湖。书:指贾谊所写的《吊屈原赋》。太史公:司马迁自称。《天问》、《招魂》、《哀郢》:都是屈原的作品。《招魂》一说为宋玉所作。《哀郢》是《九章》中的一篇。《鵩鸟赋》:贾谊所作。去:指贬官放逐。就:指在朝任职。如:去、到。稚子:小儿子。▲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屈原列传 - 赏析

本文是一篇极为优秀的传记文学。文章以记叙屈原生平事迹为主,用记叙和议论相结合的方式热烈歌颂了屈原的爱国精神、政治才能和高尚品德,严厉地谴责了楚怀王的昏庸和上官大夫、令尹子兰的阴险。本文所记叙的屈原的生平事迹,特别是政治上的悲惨遭遇,表现了屈原的一生和楚国的兴衰存亡息息相关,他确实是竭忠尽智了。屈原留给后人的财富甚丰,他的高尚品德、爱国精神乃至文学成就,至今具有深远的影响。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司马迁

作者: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字子长,生于龙门(西汉夏阳、即今陕西省韩城市,另说今山西省河津市),西汉史学家、散文家。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司马迁其它诗文

《廉颇蔺相如列传 /》

司马迁 〔两汉〕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

蔺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

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

”王问:“何以知之?”对曰:“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臣语曰:‘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友”。

以此知之,故欲往。

’相如谓臣曰:‘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

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

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

”于是王召见,问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相如曰:“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

”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

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王曰:“谁可使者?”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

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

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

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

”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

议不欲予秦璧。

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

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

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赵王恐,不敢不献。

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

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

相如至,谓秦王曰:“秦自缪公以来二十馀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且秦强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

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

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使不辱于诸侯,拜相如为上大夫。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其后秦伐赵,拔石城。

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

秦王使使者告赵王,欲与王为好会于西河外渑池。

赵王畏秦,欲毋行。

廉颇、蔺相如计曰:“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

”赵王遂行,相如从。

廉颇送至境,与王诀曰:“王行,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

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王许之,遂与秦王会渑池。

秦王饮酒酣,曰:“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

”赵王鼓瑟。

秦御史前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

蔺相如前曰:“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奏盆缻秦王,以相娱乐。

”秦王怒,不许。

于是相如前进缻,因跪请秦王。

秦王不肯击缻。

相如曰:“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

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

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缻”。

秦之群臣曰:“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

”蔺相如亦曰:“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

”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

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

”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相如闻,不肯与会。

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

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

”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

”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外戚世家序》

司马迁 〔两汉〕

自古受命帝王及继体守文之君,非独内德茂也,盖亦有外戚之助焉。

夏之兴也以涂山,而桀之放也以末喜。

殷之兴也以有娀,纣之杀也嬖妲己。

周之兴也以姜原及大任,而幽王之禽也淫于褒姒。

故《易》基《乾》《坤》,《诗》始《关雎》,《书》美釐降,《春秋》讥不亲迎。

夫妇之际,人道之大伦也。

礼之用,唯婚姻为兢兢。

夫乐调而四时和,阴阳之变,万物之统也。

可不慎与?人能弘道,无如命何。

甚哉,妃匹之爱,君不能得之于臣,父不能得之于子,况卑不乎!即欢合矣,或不能成子姓;能成子姓矣,或不能要终:岂非命也哉?孔子罕称命,盖难言之也。

非通幽明,恶能识乎性命哉?。

《秦楚之际月表》

司马迁 〔两汉〕

太史公读秦楚之际,曰:初作难,发于陈涉;虐戾灭秦自项氏;拨乱诛暴,平定海内,卒践帝祚,成于汉家。

五年之间,号令三嬗,自生民以来,未始有受命若斯之亟也!昔虞、夏之兴,积善累功数十年,德洽百姓,摄行政事,考之于天,然后在位。

汤、武之王,乃由契、后稷,修仁行义十余世,不期而会孟津八百诸侯,犹以为未可,其后乃放弑。

秦起襄公,章于文、缪,献、孝之后,稍以蚕食六国,百有余载,至始皇乃能并冠带之伦。

以德若彼,用力如此,盖一统若斯之难也!秦既称帝,患兵革不休,以有诸侯也,于是无尺土之封,堕坏名城,销锋镝,锄豪杰,维万世之安。

然王迹之兴,起于闾巷,合从讨伐,轶于三代。

乡秦之禁,适足以资贤者为驱除难耳,故奋发其所为天下雄,安在无土不王?此乃传之所谓大圣乎?岂非天哉?岂非天哉?非大圣孰能当此受命而帝者乎? 。

《廉颇蔺相如列传 / 廉蔺列传》

司马迁 〔两汉〕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

蔺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

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

”王问:“何以知之?”对曰:“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臣语曰:‘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友”。

以此知之,故欲往。

’相如谓臣曰:‘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

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

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

”于是王召见,问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相如曰:“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

”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

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王曰:“谁可使者?”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

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

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

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

”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

议不欲予秦璧。

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

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

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赵王恐,不敢不献。

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

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

相如至,谓秦王曰:“秦自缪公以来二十馀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且秦强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

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

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使不辱于诸侯,拜相如为上大夫。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其后秦伐赵,拔石城。

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

秦王使使者告赵王,欲与王为好会于西河外渑池。

赵王畏秦,欲毋行。

廉颇、蔺相如计曰:“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

”赵王遂行,相如从。

廉颇送至境,与王诀曰:“王行,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

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王许之,遂与秦王会渑池。

秦王饮酒酣,曰:“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

”赵王鼓瑟。

秦御史前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

蔺相如前曰:“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奏盆缻秦王,以相娱乐。

”秦王怒,不许。

于是相如前进缻,因跪请秦王。

秦王不肯击缻。

相如曰:“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

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

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缻”。

秦之群臣曰:“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

”蔺相如亦曰:“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

”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

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

”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相如闻,不肯与会。

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

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

”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

”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史记·吕不韦列传(节选)》

司马迁 〔两汉〕

  吕不韦者,阳翟大贾人也。往来贩贱卖贵,家累千金。

  秦昭王四十年,太子死。其四十二年,以其次子安国君为太子。安国君有子二十余人。安国君有所甚爱姬,立以为正夫人,号曰华阳夫人。华阳夫人无子。安国君中男名子楚,子楚母曰夏姬,毋爱。子楚为秦质子于赵。秦数攻赵,赵不甚礼子楚。

  子楚,秦诸庶孽孙,质于诸侯,车乘进用不饶,居处困,不得意。吕不韦贾邯郸,见而怜之,曰“此奇货可居”。乃往见子楚,说曰:“吾能大子之门。”子楚笑曰:“且自大君之门,而乃大吾门!”吕不韦曰:“子不知也,吾门待子门而大。”子楚心知所谓,乃引与坐,深语。吕不韦曰:“秦王老矣,安国君得为太子。窃闻安国君爱幸华阳夫人,华阳夫人无子,能立適嗣者,独华阳夫人耳。今子兄弟二十余人,子又居中,不甚见幸,久质诸侯。即大王薨,安国君立为王,则子毋几得与长子及诸子旦暮在前者争为太子矣。”子楚曰:“然。为之奈何?”吕不韦曰:“子贫,客于此,非有以奉献于亲及结宾客也。不韦虽贫,请以千金为子西游,事安国君及华阳夫人,立子为適嗣。”子楚乃顿首曰:“必如君策,请得分秦国与君共之。”

  吕不韦乃以五百金与子楚,为进用,结宾客;而复以五百金买奇物玩好,自奉而西游秦,求见华阳夫人姊,而皆以其物献华阳夫人。因言子楚贤智,结诸侯宾客遍天下,常曰“楚也以夫人为天,日夜泣思太子及夫人”。夫人大喜。不韦因使其姊说夫人。华阳夫人以为然,承太子间,从容言子楚质于赵者绝贤,来往者皆称誉之。乃因涕泣曰:“妾幸得充后宫,不幸无子,愿得子楚立以为適嗣,以托妾身。”安国君许之,乃与夫人刻玉符,约以为適嗣。

复制

《【南吕】一枝花_【南吕】一》

司马迁 〔两汉〕

  【南吕】一枝花廷仪公子实当代都督李公之家嗣也。器宇宏达,才华瞻敏,

百氏之书,靡不该浃;至于龙韬虎略,不待言而可知也。及乎礼贤下士,彬彬然

诚有儒者之风,不以富贵而骄慢于人,以是人皆景仰而乐与之游。今年冬适过吴

门,解鞍旅馆,予得获见,遂即倾盖,欢若平生。于是宿留,命酌于小楼之上,

鸣琴赋诗,放歌剧饮,以罄一时之欢。既而出诸名公所赠词章乐府以示予且咏然,

其辞气雄伟,风调清越,不觉使人技痒。愧予无似,曷克窥其阃奥而闯其藩篱哉。

兹不自揣,勉述〔南吕〕一阕以呈。校诸杰作,固不能模楷其万一,然于期望之

私,庶几有在焉。

  瑶台上品仙,麟阁中人物。胸襟开宇宙,器量溢江湖。声振寰区,会见悬鱼

袋,行看佩虎符。锦みま人跨凤侣,金蹀躞马骤龙驹。

  【梁州】诗裁囊锦奚奴捕,醉压雕鞍侍女扶。看花南陌归来暮。香尖满路,

月色盈衢。歌钟簇拥,珠翠萦纡。辕门画戟森成列,戍阁铜龙漏滴初,转氍毹红

铺锦褥。灿金莲光摇银炬,击琅声碎珊瑚。醉乎,玉奴。流苏帐暖春风度,雪

儿歌红指舞。一刻千金未肯孤,洞府仙都。

  【余音】玉鞭骄马游荆楚,锦缆牙樯下汴吴,解垢琴书客窗遇。学能周鲁,

才兼文武,伫看袭爵封侯快陛补。 题张思恭“望云思亲卷”时父母已殁矣(并序)

  吾乡张思恭尝持“望云思亲诗卷”征予诗。予嘉思恭之意,遂赋五言古诗一

首,已归之矣。兹复请余词,将欲揭者座隅而朝夕歌咏之,以示不忘亲之故也。

大唐梁公仁杰为并州法曹时,登太行见白去孤飞,因指曰:“吾亲舍在其下。”

云移乃去。此梁公思亲于在堂之日。矧今思恭望云思亲于既殁之后,其孝也为何

如哉!予益嘉恭之孝且纯也,故不辞而复述〔南吕〕词一阕以贻之。

  人为万物灵,孝乃一身本。贤愚均化育,今古重彝伦。敬祖尊亲,晨昏宜定

省,冬夏问寒温。看古来孝诸贤俊,到如今青史流芳世不湮。

  【梁州】且休说唐时仁杰专前美,谁知道晋代张翰有远孙。家居积祖松陵隐。

双亲沦殁,一念犹存。既归黄壤,望断白云。我则见卷舒触石生肤寸,我则见变

化从龙出厚坤。云来时好着我搅断柔肠,云聚处好着我结愁成阵,云飞时好着我

飘散心神。泪痕,满巾。恨无羽翼能飞奋,越思忖越愁闷。怎得吾亲更返魂,报

答深恩。

  【余音】云横岭岫连丘陇,云锁松揪掩墓门。云来云往何时尽?孝心未伸,

孝思怎忍?留取个孝行名儿做标准。 七月初六日为施以和寿

  长生境上仙,仁寿乡中叟。七贤林下客,九老会中俦。绀发青眸,适兴娱诗

酒,忘情狎鹭鸥。拣林泉胜处遨游,乐桑榆晚景优游。

  【梁州】人都道散消摇陆地神仙,我则道厌尘嚣箕山许由。庆生辰恰值新秋

候。一枝梧坠,六叶抽。双星南度,大火西流。这其间绮筵开香黄金兽,翠

袖捧醅斟碧玉瓯。则其那西池姥来献蟠桃,南极老重添遐算,东海翁再下仙筹。

嵩邱,华阜。高巍巍万仞横空秀,更钟厚更坚久。愿祝椿龄不老秋,名并庄周。

  【余音】溪南剩把茅堂构,深隐烟霞傲列侯,闲来时抚孤松看尽云横岫。利

名不求,是非总休,似这般五福俱全世希有。 赠妓桂香秀马氏

  不同桃李芳,自历风霜久。幽姿超万卉,素质压凡流。品异名优,素娥为伴

侣,青女结绸缪。古香飘玉宇银沟,清影蔽绿窗朱牖。

  【梁州】银蟾影里孤根瘦,玉兔光中万粟稠。占高秋骨与繁华斗。狂蜂难觅,

粉蝶谁搜。别许那状元攀折,仙客雕搜。品题一出骚人手,声价平增了五百筹。

你看他吐新词胸藏锦绣,舞霓裳步撒香钩,整金钗指露纤柔。莫愁,见羞。紫云

红拂皆居后。□□□更清秀。总有千金未许酬,名擅青楼。

  【余音】金风淅淅当时候,玉露正值秋,绣幕罗帏要消受。韩生漫偷,

荀卿漫投,都不如这一缕余馨再三嗅。 赠人

  天生瑚琏材,裔出簪缨彦。莺花坛上客,诗酒社中仙。所事堪怜,俊逸张京

兆,风流司马迁。宴金丹西入瑶池,访琼仙东游阆苑。

  【梁州】秦台夜月乘鸾凤,谢馆春风醉管弦。千金拣得如花面。腰肢袅娜,

体态婵娟。文禽翼比,瑞木枝连。仰见他舞霓裳风摇翠柳,临鸾镜水映红莲。则

这捧霞觞翠袖殷勤,按银筝珠玑错落,歌白雪金玉相宣。百年,业冤。姑苏台下

重相见,意绸缪情眷恋。山海深盟胶漆坚,永保团圆。

  【余音】毫分不惜蝇头利,十万曾缠鹤背钱,红景乡中姿欢宴。行携素手,

坐并香肩,似这般美满恩情世间鲜。 咏雪景

  千山鸟罢飞,四野云同螟。九天敷上瑞,万国贺升平。积素堆琼,幻出冰壶

镜,妆成白玉京。那时节拥蓝关马足难行,临蔡地兵威越整。

  【梁州】这其间江头有客寻归艇,我这里醉里题诗漫送程。你看他溯澄江下

不减王猷兴。冲开鹭序,荡散鸥盟。梨花乱撒,柳絮飘零。那时节酒停斟听唱阳

春,人将别重歌古郢。想当初钓鱼人击冻敲冰,骑驴客冲寒忍冷,牧羊徒守节持

旌。美名,擅称。辉光照耀终难泯,他每志坚贞秉忠正。一片丹衷贯日星,流播

芳馨。

  【余音】香缣貌得三冬景,彩笔吟成万古情,临行持此为相赠。则愿你艺超

薛谭,才压秦青,那时节声价超迁迈夷等。 寿人八十

  南山颂载歌,北海樽频敬。西池桃并结,东土佛重生。八秩初登,伫见膺三

聘,行看受七征。享期颐松柏遐龄,宜受用桑榆晚景。

  【梁州】我则见碧天边一点孤星现,陆地上千枝火树明。正生甲却值元宵景。

欢声涌沸,弦管铿锵。高开绮筵,胜会宾朋。捧遐觞翠袖殷勤,歌白雪金钗列整。

人都道降长生蓬岛仙乡,跻寿考香山老宿,东升平洛社耆英。本是个德星,寿星。

从今五福都兼并,顺天时乐天性。见尽黄河几浅清,则愿寿等岗陵。

  【余音】庄庭椿老枝偏盛,海屋筹添数倍增,看来年渭水风云庆。名流汗青,

功莲良平,那时节爵位高崇列台鼎。 咏白牡丹

  不将脂粉施,自有天然态。羊脂轻捻就,酥乳砌成来。夹叶重台,妖红冶艳

都难赛。素质檀心可喜煞,水晶球无贬无褒,白玉瓣不宽不窄。

  【梁州】彻赚得寻芳客争探斗买,勾引得惜花人浅耨深埋。冠群不入凡流派。

沉香亭馆,碧玉台阶,黄蜂难觅,粉蝶难猜。倚东风连理争开,迎晚日并蒂相偕。

我则道紫麝脐调合就天香,白凤翎铺排着国色,玉梅英妆点出容额。洁白,莹白。

涅难缁标格堪人爱,困雕阑脉脉犹黄你。卯酒才消晕粉腮,那时节笑靥微开。

  【余音】歌钟到处携欢约,舞袖飘时压善才,博得个能是的名儿自多赖。再

休去迷花恋色,再休去惹垢沾埃。他本是个救苦难的观音离南海。

复制

《景州董子故里》

司马迁 〔两汉〕

嫚秦废学校,坑儒并焚书。师吏辜诵说,《六经》归榛芜。

汉兴虽天授,创业由征诛。典礼命叔孙,绵蕞诚区区。

百年生董子,私淑洙泗徒。下帷绝窥园,精心究典谟。

从容对三策,致君期唐虞。武皇内多欲,遇之以虚拘。

讵能崇正学,诏令相江都。后复相胶西,骄主重谄谀。

诚正能感通,两地无龃龉。邪臣怀妒嫉谲计何从摅。

《春秋》详灾异,众口訾其迂。弟子昧师说,妄谓论大愚。

获罪得免死,諴口全其躯。所幸圣道明,邪正分殊途。

以待后来者,迭起胥匡扶。有宋五子兴,直溯姬孔初。

日月悬中天,蒙翳消云衢。何人启涂径,广川实先驱。

而胡昌黎伯,吐辞取敷腴。屈原司马迁,子云与相如。

论道遗董子,所见犹偏隅。我过景州里,祠宇丛枌榆。

稽拜瞻仪容,和粹缅真儒。王道复谁陈,揽辔空踟蹰。

复制

《纪某侍郎事》

司马迁 〔两汉〕

累代科名曜木天,一门群从尽神仙。荐贤误认王安石,下狱几同司马迁。

还我头颅恩浩荡,怜他乔梓罪牵连。长安怪道黄金贵,狱吏区区要四千。

复制

《自燕中来者云斥逐轻薄朝士殆尽赋此解嘲》

司马迁 〔两汉〕

叱羿射狂日,令娲补漏天。千秋绝至技,万象横妖躔。

问我今何适,吞声滞穷边。问我何名姓,碧玉琬琰镌。

上帝有弄臣,戏博太山巅。争道误一叱,中谗堕风烟。

临岐酌沆瀣,渴吻三十年。月为琉璃盌,星是黄金钱。

小儿东方语,乡里惊不传。一字犹未识,调笑司马迁。

左氏盲老公,龌龊诸侯编。插天昭王台,至今在幽燕。

挟策往从之,飞翰独翩翩。鱼服误白龙,豫且嬉广渊。

一为湛朱网,蛙黾遂来牵。骧首叫阊阖,七萃俱茫然。

西入鹴鸠司,惨淡白云篇。何来四五人,自称俱谪仙。

其魁广成子,安期或偓佺。惝恍识其故,昔者上帝前。

托陪瑶池饮,归共青辎軿。悟来忽大笑,灵气生五咽。

岂无兜离乐,不得誇喧阗。高歌灞陵畔,落日珊瑚鞭。

酒间呼白雪,片片下琼筵。四海水四勺,五岳五石拳。

且移华阳席,改就糟丘眠。一言斗突兀,万目纷睊睊。

猛虎欲齧人,不肯避豪贤。腐鼠岂入眼,鹓雏遇鹰鹯。

执戟鬓垂白,巧宦笑其玄。举世逐狂且,南威故不妍。

头颅无凡骨,不爱插貂蝉。君自吹胡管,我自挟朱弦。

请君勿相忌,君亦勿见怜。但令放之去,归种南山田。

野夫事真宰,肯受时人权。

复制

《大雅堂》

司马迁 〔两汉〕

少陵何人斯,曰似司马迁。太史牛马走,于此何有焉。

瞢者瞢不理,知言超言前。政如春在花,春岂必丑妍。

又如发清弹,意岂必在弦。悠悠云出山,滔滔水行川。

云水山川行,莫测何能然。不知其谁知,软语黄庭坚。

庭坚语弗软,壮折滟滪颠。尽写剑硖诗,不数金薤篇。

密付草玄后,夜光寒烛天。扁作大雅堂,醉墨犹明鲜。

至今百岁后,此意惟心传。炎宋诸王孙,传癖不复痊。

闭户阅宗派,尚友清社贤。吕韩俨前列,芳蜡然金莲。

三洪偕二谢,病可携瘦权。夺胎换骨法,妙处尤拳拳。

疏越正始音,细取麟角煎。亦有老斲轮,堂下时蹁跹。

复制

《危学士素》

司马迁 〔两汉〕

司马迁生蔡邕死,关系存亡一代史。有元实录录未曾,后妃传事逸无徵,幸向宫监馈饧饵。

挽起井中僧大梓,史不可死身不死。小车赐宴诗后成,先忧之意答圣明,忽然东阁闻履声。

亡臣佐命满君侧,岂必人人文相国。无城守功作余阙,安得和州享庙食。

呜呼责尔一死尔亦能,只恐真珈饮器没西僧,万古空图永穆陵。

复制

《赠潘节士柽章》

司马迁 〔两汉〕

北京一崩沦,国史遂中绝。二十有四年,记注亦残缺。

中更支与贼,出入五轇轕。亡城与破军,纷错难具说。

三案多是非,反覆同一辙。始终为门户,竟与国俱灭。

我欲问计吏,朝会非王都。我欲登兰台,秘书入东虞。

文武道未亡,臣子不敢诬。窜身云梦中,幸与国典俱。

有志述三朝,并及海宇图。一书未及成,触此忧患途。

同方有潘子,自小耽文史。荦然持巨笔,直溯明兴始。

谓惟司马迁,作书有条理。自馀数十家,充栋徒为尔。

上下三百年,粲然得纲纪。索居患无朋,何意来金陵。

家在钟山旁,云端接觚棱。亲见高帝时,日月东方升。

山川发秀丽,人物流名称。到今王气存,疑有龙虎兴。

把酒为君道,千秋事难讨。一代多文章,相随没幽草。

城无弦诵生,柱歾藏书老。同文化支字,劫火烧丰镐。

自非尼父生,六经亦焉保。夏亡传禹贡,周衰垂六官。

后王有所凭,苍生蒙治安。皇祖昔宾天,天地千年寒。

闻知有小臣,复见文物完。此人待聘珍,此书藏名山。

顾我虽逢掖,犹然抱遗册。定哀三世间,所历如旦夕。

颇闻董生语,曾对西都客。期君共编摩,不坠文献迹。

便当挈残书,过尔溪上宅。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