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 / 顾炎武 / 寄弟纾及友人江南 其三
拼

《寄弟纾及友人江南 其三》

顾炎武 〔清代〕

自昔遘难初,城邑遭屠割。几同赵卒坑,独此一人活。

既偷须臾生,讵敢辞播越。十年四五迁,今复客天末。

田园已侵并,书卷亦剽夺。尚虞陷微文,雉罗不自脱。

却喜对山川,壮怀稍开豁。秉心在忠信,持身类迂阔。

朋友多相怜,此志贯穷达。虽邻河伯居,未肯求呴沫。

出国每徒行,花时犹衣褐。以此报知交,无为久恻怛。

复制

寄弟纾及友人江南 其三 - 赏析

顾炎武

作者:顾炎武

顾炎武(1613.7.15-1682.2.15),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其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 

顾炎武其它诗文

《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

顾炎武 〔清代〕

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

离怀销浊酒,愁眼见黄花。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

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

《自大同至西口四首 其一》

顾炎武 〔清代〕

旧府荒城内,颓垣只四门。

先朝曾驻跸,当日是雄籓。

綵帛连楼满,笙歌接巷繁。

一逢三月火,惟吊国殇魂。

复制

《张隐君元明于园中寘一小石龛曰仙隐祠徵诗纪之 其二》

顾炎武 〔清代〕

百尺松阴十亩园,此中人物似桃源。

衣冠俎豆犹三代,鸡犬桑麻自一村。

垣外白榆随宿列,树头青鸟候风翻。

坐来髣髴疑仙境,试问先生笑不言。

《又酬傅处士次韵二首·其二》

顾炎武 〔清代〕

愁听关塞遍吹笳,不见中原有战车。

三户已亡熊绎国,一成犹启少康家。

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

待得汉庭明诏近,五湖同觅钓鱼槎。

《精卫·万事有不平》

顾炎武 〔清代〕

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

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

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

呜呼!君不见,西山衔木众鸟多,鹊来燕去自成窠。

《与友人书(节选)》

顾炎武 〔清代〕

  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犹当博学审问,古人与稽,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原宪之贤,终无济于天下。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乎?

复制

《白下》

顾炎武 〔清代〕

白下西风落叶侵,重来此地一登临。

清笳皓月秋依垒,野烧寒星夜出林。

万古河山应有主,频年戈甲苦相寻。

从教一掬新亭泪,江水平添十丈深。

复制

《永夜》

顾炎武 〔清代〕

永夜刀鸣动箾中,起看征雁各西东。

山怜虎阜从波涌,路识阊门与帝通。

待客荆卿愁日晚,舣舟渔父畏天风。

当时多少金兰友,此际心期未许同。

复制

《陈生芳绩两尊人先后即世适皆以三月十九日追痛之作词旨哀恻依韵奉和 其一》

顾炎武 〔清代〕

一生愁恨集今辰,尚有微躯系五伦。

泪尽宛诗言我日,悲深鲁史笔王春。

山头马鬣封孤子,天上龙髯从二亲。

留此一丝忠孝在,三纲终古不曾沦。

复制

《与友人论学书》

顾炎武 〔清代〕

  比往来南北,颇承友朋推一日之长,问道于盲。窃叹夫百余年以来之为学者,往往言心言性,而茫乎不得其解也。

  命与仁,夫子之所罕言也;性与天道,子贡之所未得闻也。性命之理,著之《易传》,未尝数以语人。其答问士也,则曰:“行己有耻”;其为学,则曰:“好古敏求”;其与门弟子言,举尧舜相传所谓危微精一之说一切不道,而但曰:“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呜呼!圣人之所以为学者,何其平易而可循也!故曰:“下学而上达。”颜子之几乎圣也,犹曰:“博我以文。”其告哀公也,明善之功,先之以博学。自曾子而下,笃实无若子夏,而其言仁也,则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今之君子则不然,聚宾客门人之学者数十百人,“譬诸草木,区以别矣”,而一皆与之言心言性,舍多学而识,以求一贯之方,置四海之困穷不言,而终日讲危微精一之说,是必其道之高于夫子,而其门弟子之贤于子贡,祧东鲁而直接二帝之心传者也。我弗敢知也。

  孟子一书,言心言性,亦谆谆矣,乃至万章、公孙丑、陈代、陈臻。周霄、彭更之所问,与孟子之所答者,常在乎出处、去就、辞受、取与之间。以伊尹之元圣,尧舜其君其民之盛德大功,而其本乃在乎千驷一介之不视不取。伯夷、伊尹之不同于孔子也,而其同者,则以“行一不义,杀一不辜,而得天下不为”。是故性也,命也,天也,夫子之所罕言,而今之君子之所恒言也;出处、去就、辞受、取与之辨,孔子、孟子之所恒言,而今之君子所罕言也。谓忠与清之未至于仁,而不知不忠与清而可以言仁者,未之有也;谓不忮不求之不足以尽道,而不知终身于忮且求而可以言道者,未之有也。我弗敢知也。

  愚所谓圣人之道者如之何?曰:“博学于文”,曰:“行己有耻”。自一身以至于天下国家,皆学之事也;自子臣弟友以出入、往来、辞受、取与之间,皆有耻之事也。耻之于人大矣!不耻恶衣恶食,而耻匹夫匹妇之不被其泽,故曰:“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

  呜呼!士而不先言耻,则为无本之人;非好古而多闻,则为空虚之学。以无本之人,而讲空虚之学,吾见其日从事于圣人而去之弥远也。虽然,非愚之所敢言也,且以区区之见,私诸同志,而求起予。

复制

《济南·其一》

顾炎武 〔清代〕

落日天边见二峰,平临湖上出芙蓉。

西来水窦缘王屋,南去山根接岱宗。

积气苍茫含斗宿,馀波瀺灂吐鱼龙。

还思北海亭中客,胜会良时不可逢。

复制

《五台山》

顾炎武 〔清代〕

东临真定北云中,盘薄幽并一气通。

欲得宝符山上是,不须参礼化人宫。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