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魏晉 / 陶淵明 / 雜詩十二首·其一
拼 译 译

《雜詩十二首·其一》

陶淵明 〔魏晉〕

人生無根蒂,飄如陌上塵。

分散逐風轉,此已非常身。

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得歡當作樂,斗酒聚比鄰。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

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雜詩十二首·其一 - 譯文及註釋

譯文人生在世就如無根之木、無蒂之花,又好似大路上隨風飄轉的塵土。生命隨風飄轉,人生歷盡了艱難,人們都已不再是最初的樣子了。來到這個世界上的都應該成為兄弟,又何必在乎骨肉之親呢?遇到高興的事就應當作樂,有酒就要邀請近鄰一起暢飲。美好的青春歲月一旦過去便不會再重來,一天之中永遠看不到第二次日出。應當趁年富力強之時勉勵自己努力奮鬥,光陰流逝,並不等待人。

注釋蒂(dì):瓜當、果鼻、花與枝莖相連處都叫蒂。陌:東西的路,這裡泛指路。此:指此身。非常身:不是經久不變的身,即不再是盛年壯年之身。落地:剛生下來。斗:酒器。比鄰:近鄰。盛年:壯年。及時:趁盛年之時。▲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本站免費發布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雜詩十二首·其一 - 賞析

陶淵明《雜詩》共有十二首,此為第一首。王瑤先生認為前八首「辭氣一貫」,當作於同一年內,作於晉安帝義熙十年(414),時陶淵明五十歲,距其辭官歸田已經八年。這是一組「不拘流例,遇物即言」(《文選》李善注)的雜感詩。可以說,慨嘆人生之無常,感喟生命之短暫,是這組《雜詩》的基調。

「人生無根蒂,飄如陌上塵。」無根蒂:形容飄泊不定。陌:路。這兩句是說,人生在世就好像無根之木、無蒂之花,又好比是大路上隨風飄轉的塵土。

「分散隨風轉,此已非常身。」常身:常住之身。佛家認為常住之身具有永恆的法性,與死生變易無常的父母生身不同。這兩句是說,由於命運變幻莫測,人生飄泊不定,種種遭遇和變故不斷的改變着人,每一個人都不是最初的自我了。這四句詩,語雖尋常,卻寓意奇崛,將人生比作無根之木、無蒂之花,是為一喻,再比作陌上塵,又是一喻,比中之比,象中之象,直把詩人深刻的人生體驗寫了出來,透露出至為沉痛的悲愴。

「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落地:指誕生。這兩句是說,既然每個人都已不是最初的自我,那又何必在乎骨肉之親,血緣之情呢。來到這個世界上的都應該成為兄弟。

「得歡當作樂,斗酒聚比鄰。」歡:歡愉。這兩句是說,遇到高興的事就應當作樂,有酒就應該聚在一起共飲。閱歷的豐富往往使人對人生的悲劇性有更深刻的認識,年齡的增長常常使人更難以尋得生活中的歡樂和激動,處於政治黑暗時期的陶淵明更是如此。但他畢竟沒有完全放棄美好的人生理想,本着「四海之內皆兄弟」的博愛精神,他轉向官場宦海之外的自然去尋求美,在村居生活中去尋求精神上的歡樂,和村民們結下了深厚的情誼,這種歡樂平淡中和、明淨淳樸。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難再晨:是說沒有第二個早晨。這兩句是說,壯年不會第二次到來,一天之內沒有第二個早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這兩句是說,趁着盛年之時應當勉勵自己,光陰流逝不會等待人。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結尾四句常被人們用來勉勵年輕人要抓緊時機,珍惜光陰,努力學習,奮發上進。在今天,一般讀者對這四句詩作如此理解,未嘗不可。但在這首詩中,陶淵明的本意卻與此大相徑庭,是鼓勵人們要活在當下,及時行樂。既然生命是這麼短促,人生是這麼不可把握,社會是這麼黑暗,歡樂是這麼難得,那麼,對於生活中偶爾出現的一點點歡樂,就應該倍加珍惜,不要輕易放過,要及時抓住它,盡情享受。這種及時行樂的思想,我們必須要放在特定的歷史環境下加以考察。它是指示標誌着一種人的覺醒,即在懷疑和否定舊有傳統的標準和信仰的條件下,人對自己生命、意義、命運的重新發現、思索、把握和追求。陶淵明在自然中發現純淨的美,在村居生活中找到了質樸的人際關係,在田園勞動中得到了自我價值的實現。

這首詩起筆即命運之不可把握髮出慨嘆,讀來使人感到迷惘、沉痛。繼而稍稍振起,詩人執著的在生活中尋找友愛,尋找着歡樂,給人一線希望。終篇慷慨激越,使人為之感奮。全詩用語樸實無華,取譬來自生活,質如璞玉,然而內蘊卻極豐富,波瀾跌宕,發人深省。▲

《漢魏六朝詩鑑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92年9月版,第578-579頁

陶淵明

作者:陶淵明

陶淵明(約365~427年),字元亮,晚年更名潛,字淵明。別號五柳先生,私諡靖節,世稱靖節先生。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東晉末到劉宋初傑出的詩人、辭賦家、散文家。被譽為「隱逸詩人之宗」、「田園詩派之鼻祖」。是江西首位文學巨匠。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參軍、鎮軍參軍、彭澤縣令等職,最末一次出仕為彭澤縣令,八十多天便棄職而去,從此歸隱田園。他是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被稱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有《陶淵明集》。 

陶淵明其它诗文

《歸園田居·其一》

陶淵明 〔魏晉〕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

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

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

榆柳蔭後檐,桃李羅堂前。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

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

戶庭無塵雜,虛室有餘閒。

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

《歸園田居·其三》

陶淵明 〔魏晉〕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答龐參軍》

陶淵明 〔魏晉〕

三復來貺,欲罷不能。

自爾鄰曲,冬春再交,欵然良對,忽成舊遊。

俗諺云:「數面成親舊。

」況情過此者乎?人事好乖,便當語離,楊公所嘆,豈惟常悲?吾抱疾多年,不復為文;本既不豐,復老病繼之。

輒依《周禮》往復之義。

且為別後相思之資。

相知何必舊,傾蓋定前言。

有客賞我趣,每每顧林園。

談諧無俗調,所說聖人篇。

或有數斗酒,閒飲自歡然。

我實幽居士,無復東西緣;物新人惟舊,弱毫多所宣。

情通萬里外,形跡滯江山;君其愛體素,來會在何年!。

《飲酒·其十》

陶淵明 〔魏晉〕

在昔曾遠遊,直至東海隅。

道路迥且長,風波阻中途。

此行誰使然?似為飢所驅。

傾身營一飽,少許便有餘。

恐此非名計,息駕歸閒居。

《飲酒·其六》

陶淵明 〔魏晉〕

行止千萬端,誰知非與是。

是非苟相形,雷同共譽毀。

三季多此事,達士似不爾。

咄咄俗中愚,且當從黃綺。

《乞食》

陶淵明 〔魏晉〕

飢來驅我去,不知竟何之。

行行至斯里,叩門拙言辭。

主人解余意,遺贈豈虛來。

談諧終日夕,觴至輒傾杯。

情欣新知歡,言詠遂賦詩。

感子漂母惠,愧我非韓才。

銜戢知何謝,冥報以相貽。

《歸鳥·其二》

陶淵明 〔魏晉〕

翼翼歸鳥,載翔載飛。

雖不懷游,見林情依。

遇雲頡頏,相鳴而歸。

遐路誠悠,性愛無遺。

《和郭主簿·其二》

陶淵明 〔魏晉〕

和澤周三春,清涼素秋節。

露凝無游氛,天高肅景澈。

陵岑聳逸峰,遙瞻皆奇絕。

芳菊開林耀,青松冠岩列。

懷此貞秀姿,卓為霜下傑。

銜觴念幽人,千載撫爾訣。

檢素不獲展,厭厭竟良月。

《有酒有酒,閒飲東窗。》

陶淵明 〔魏晉〕

停雲,思親友也。罇湛新醪,園列初榮,願言不從,嘆息彌襟。靄靄停雲,濛濛時雨。

八表同昏,平路伊阻。

靜寄東軒,春醪獨撫。

良朋悠邈,搔首延佇。停雲靄靄,時雨濛濛。

八表同昏,平陸成江。

有酒有酒,閒飲東窗。

願言懷人,舟車靡從。東園之樹,枝條載榮。

競用新好,以怡余情。

人亦有言:日月於征。

安得促席,說彼平生。翩翩飛鳥,息我庭柯。

斂翮閒止,好聲相和。

豈無他人,念子實多。

願言不獲,抱恨如何!

复制

《次韻和陶淵明歸去來辭》

陶淵明 〔魏晉〕

歸去來兮,行世不偶予曷歸。其出無所為喜兮,捨去而何悲。

眄一世之無與兮,古之人逝莫追。求不疚於予義兮,又奚恤餘子之是非。

彼好惡之罔極兮,或顛倒其裳衣。顧吾涉之已深兮,愧哲人之見微。

吾歸甚安,無所事奔。既守吾室,又杜吾門。一氣孔神,於中夜存。

納至和於靈根兮,挹天醞於玄尊。既充溢於幽闕兮,亦粹然而見顏。

往有坎而茲夷兮,昔或危而今安。將從化人於西域兮,面藏吏於函關。

將以一世為芻狗兮,廢與興吾厭觀。彼福禍之一源兮,必茲出而茲還。

彼自以為無隙兮,何異夫石槨之宋桓。歸去來兮,吾悲夫斯人不返兮,豈招仙聖與之游。

昔惠我以好音,忽遠去而莫求。予曷異於世人兮,初為哽塞而增憂。

彼錢鎛則深藏兮,盍視夫已墾之田疇。萬古芸芸,共逝一舟。

半夜而失,旦號其丘。畏達觀之誚予,涕已泣而不流。

悟榮名之取憎兮,善斯人之獲休。已矣乎,萬物之作各其時,吾獨與時而去留,豈或能力而違之。

既往莫或追,來者尚可期。蓋雨暵之在天,豈吾稼之不耔。

彼蜀雄之必傳,作猶愧於書詩。嗟身屈而道伸,於斯人兮曷疑。

复制

《效陶淵明讀山海經二十四首 其十三》

陶淵明 〔魏晉〕

嶜崟群玉山,是為王母居。蓬髮而豹尾,長嘯山之隅。

白雲在遙天,昔旋穆王車。鼓簧復吹笙,高歌悲去予。

复制

《效陶淵明讀山海經二十四首 其十九》

陶淵明 〔魏晉〕

豈知東海流,水石不可堙。徘徊西山側,來往空傷神。

瘏口功不就,填之巳千春。寄言精衛鳥,柰何此洪津。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