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先秦 / 列子 / 鼓吹铙歌十五首 其十三 临高台篇
拼

《鼓吹铙歌十五首 其十三 临高台篇》

列子 〔先秦〕

临高台。望天衢。飘然轻举陵太虚。携列子。超帝乡。云衣雨带乘风翔。

肃龙驾。会瑶台。清晖浮景溢蓬莱。济西海。濯湖盘。伫立云岳结幽兰。

驰迅风。游炎州。愿言桑梓思旧游。倾霄盖。靡电旌。降彼天途颓窈冥。

辞仙族。归人群。怀忠抱义奉明君。任穷达。随所遭。何为远想令心劳。

复制

鼓吹铙歌十五首 其十三 临高台篇 - 赏析

列子

作者:列子

列子(大约公元前450年—公元前375年即战国年间,享年75岁),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名寇,又名御寇(“列子”是后人对他的尊称),华夏族,周朝郑国圃田(今河南省郑州市)人,古帝王列山氏之后。先秦天下十豪之一,著名的道学者、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对后世哲学、美学、文学、科技、养生、乐曲、宗教影响非常深远。著有《列子》,其学说本于黄帝老子,归同于老、庄。创立了先秦哲学学派贵虚学派(列子学)。是介于老子与庄子之间道家学派承前启后的重要传承人物。 

列子其它诗文

《关尹子教射》

列子 〔先秦〕

列子学射,中矣。

请于关尹子。

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对曰:“弗知也。

”关尹子曰:“未可。

”退而习之。

三年,又以报关尹子。

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列子曰:“知之矣。

”关尹子曰:“可矣,守而勿失也。

非独射也,为国与身皆如之。

故圣人不查存亡,而察其所以然。

”。

《两小儿辩日》

列子 〔先秦〕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卷一》

列子 〔先秦〕

  ○孝宗圣政

  阜陵天纵睿圣,英武果断,古今之所鲜俪。圣政彰彰者,备载金匮玉牒之书,尝得以窃窥之矣。其或一时史臣有所避忌,采访遗落,失于纪载者,不一而足。兹以先世见闻,及当时诸公之所记录数事,谨书于此。庶乎美盛德之形容,备良史之采录云。

  帝尝禁诸司官非时会合,以其族谈不修职业故也。李安国为郎官,一日,有荐术士至,部中同省,因会集言命。翼日,御批问故,同省窘甚,咸欲饰辞自解。安国独曰:"以实告,其过小;为欺,其罪大。"因援鲁肃简市饮故事,引咎以闻,同省从之。既而事寝不行,越三日,李遂除吏部侍郎。

  李处全尝论匠监韩玉,玉乃庙堂客也。凡三疏。而玉亦以处全请托私书为言。上既重违台论,且以忌器,遂令玉补外,既而与祠。而玉留北阙,作书投匦,诉匠簿张权谮己。密院不敢纳,遂潜入关,伏阙投之。上就书批云:"韩玉曾任卿监,理当靖共,乃敢伏阙,妄有陈诉,鼓惑众听,渐不可长,可送潭州居住。"女真使乌林答天锡到阙,要上降榻问金主起居。赡军酒官丁逢上书乞斩之,即日引对,遂极论前侍御李处全及故谏议大夫单时贪污事。即与改命入官,升擢差遣。

  旧法,未经任人,不许堂差。时相欲示私恩,则取部阙而堂除之。上知其故,遂令根刷姓名进呈。降旨云:"宰执当守法度,以正百官。梁克家违戾差过员数最多,候服阕日落职;曾怀可降观文殿学士。

  丁娄明之子,常任明州ヘ。以旧学之故,力附曾觌。其后,魏王出判明州,尤昵近之。既而入奏,与之求贴职。上批答云:"朕于吾子无所爱。第爵禄天下之公器,不可私也。"未几,台臣论罢之。

  程泰之以天官兼经筵,进讲《禹贡》,阙文疑义,疏说甚详,且多引外国幽奥地理。上颇厌之,宣谕宰执云:"《六经》断简,阙疑可也,何必强为之说?且地理既非亲历,虽圣贤有所不知,朕殊不晓其说。想其治铨曹亦如此也。"既而补外。

  庚子九月,上宣谕宰执云:"已指挥阁门,令今后常朝,宰臣免宣名,他朝会则否。"且云:"朕记得老苏议论,赞仪之臣,呼名如胥吏,非礼貌之意也。"上一日与宰执言:"伯圭不甚教子,各使之治生,何以为清白之传?且其下尚有三弟,若皆作郡,则近地州郡皆自家占了,何以用人?莫若以高爵厚禄,使之就闲可也。"赵丞相赞曰:"凡好事,古所难者,尽出陛下之意,臣等略无万一可以补助。"后秀邸诸子弟,悉归班焉。

  辛丑六月,临安士人以不预补试,群诣台谏宅陈词。台谏畏其势,以好语谕之。是夜,集吏部侍郎郑丙之门,诟骂无礼。或疑京尹王宣子怒丙,激使然也。郑遂徙家避之。次日入奏,待罪乞去。上已密知其故,遂批出:"郑丙无罪可待。令临安府将为首作闹人重作行遣。"既而宣子颇回护之,上怒云:"设使郑丙容私,自当讼之朝廷,安可无礼如此。若不得为首人,王佐亦当坐罪。"且令宰执宣谕。宣子越一日奏,勘到作闹士人府学生员丁如植为首,其次许斗权、罗。御批并编管邻州,如植仍杖八十科断。

  尝秋旱,上问执政:"祷雨于天地宗庙社稷,合用牲否?"周益公奏:"止用酒脯、币帛。"上曰:"《云汉》诗云:'靡神不举,靡爱斯牲。'则是合用牲矣。可更与礼官等考订之。"

  淳熙九年,明堂大礼,以曾觌为卤簿使,李彦颖顿递使。习仪之际,曾以李为参预,漫尔逊之居前。李以五使有序,毅然不敢当者久之。在列悉以顾忌,皆不敢有所决择。太常寺礼直官某人者,忽进曰:"参政、宰执也,观瞻所系,开府之逊良是。"径揖李以前。时曾方有盛眷,翌日入其事。上默然久之曰:"朕几误矣!"即日批出:"李彦颖改充卤簿使,伯圭充顿递使,礼直官某人,特转一官。"其改过不吝,盖如此云。

  淳熙中,张说颇用事,为都承旨。一日,奏欲置酒延众侍从。上许之,且曰:"当致酒肴为汝助。"说拜谢。退而约客,客至期毕集,独兵部侍郎陈良祐不至,说殊不平。已而,中使以上樽珍膳至,说为表谢,因附奏:"臣尝奉旨而后敢集客,陈良祐独不至,是违圣意也。"既奏,上忽顾小黄门言:"张说会未散否?"对曰:"彼既取旨召客,当必卜夜。"乃命再赐。说大喜,复附奏:"臣再三速良祐,迄不肯来。"夜漏将止,忽报中批陈良祐除谏议大夫。坐客方尽欢,闻之,怃然而罢。其用人也又如此。

  上圣孝出于天性。居高宗丧,百日后,尚食进素膳,毁瘠特甚。吴夫人者,潜邸旧人也,屡以过损为言,上坚不从。一日,密谕尚食内侍云:"官家食素多时,甚觉清瘦,汝辈可自作商量。"于是密令苑中,以鸡汁等杂之素馔中以进。上食之觉异,询所以然。内侍恐甚,以实告。上大怒,即欲见之施行。皇太后闻之,亟过宫力解之。乃出吴夫人于外,内侍等罢职有差。

  ○温泉寒火

  邵康节曰:"世有温泉,而无寒火。"昭德晁氏解云:"阴能顺阳,而阳不能顺阴也。水为火爨,则沸而熟物;火为水沃,则灭矣。"晋纪瞻举秀才,陆机策之曰:"阴阳不调,则大数不得不否;一气偏废,则万物不能独成。今有温泉,而无寒火,其故何也?"白虎殿诸儒讲论,班固纂为《白虎通》,《五行篇》亦曰:"有温水,无寒火。"

  然今汤泉,往往有之。如骊山、尉氏、骆谷、汝水、黄山、佛迹、匡庐、闽中等处,皆表表在人耳目。坡诗云:"自怜耳目隘,未测阴阳故。郁攸火山烈,沸汤泉注。安能长鱼鳖,仅可寻狐兔。"朱氏晦庵诗云:"谁然丹黄焰,爨此玉池水。"盖或为温泉之下,必有硫黄、矾石故耳。独未见所谓寒火。按《西京杂记》载董仲舒曰:"水极阴而有温泉,火至阳而有凉焰。"又《抱朴子》曰:"水主纯冷,而有温谷之汤泉;火体宜炽,而有萧丘之寒焰。"又刘子《从化篇》曰:"水性宜冷,而有华阳温泉,犹曰泉冷,冷者多也。火性宜热,而有萧丘寒焰,犹曰火热,热者多也。"然则寒火亦有之矣,特以耳目所未及,故以为无耳。

  ○段干木

  《唐书·宗室世系表叙》云:"李耳,字伯阳,一字聃。其后有李宗者,魏封于段,为干木大夫。"按《史记》,聃之子宗,为魏将,封于段干。《抱朴子》亦云:"伯阳有子名宗,仕魏有功,封于段干。"审此,段干乃邑名耳。然《孟子》有段干木,《列子》有段干生,《史记·魏世家》有段干子,《田敬仲世家》有段干朋,《战国策》有段干纶、段干崇、段干越人。意者,因邑以为姓;故木与朋,纶与崇、越人,皆其名,而子与生,则男子之通称耳。《风俗通·姓氏注》以为姓段名干木,恐或失之。

  盖战国时,自有段规。疑段与段干自别。若如《唐史》之说,则段干木姓李名宗,为魏将有功,封于段干。若如史迁、葛洪之言,则段干木之贤,魏侯所以师而敬之者,恐别一入耳。姑书其说,以俟博识者订之。

  ○表答用先世语

  文正范公《岳阳楼记》有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其后东坡行忠宣公辞免批答,径用此语云:"吾闻之乃烈考曰:'君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虽圣人复起,不易斯言。卿将书之绅,铭之盘盂,以为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欤!则今兹爰立之命,乃所以委重投艰而已,又何辞乎?"其后忠宣上遗表,亦用之云:"盖尝先天下之忧,期不负圣人之学。此先臣所以教子,而微臣所以事君。"此又述批答之意,亦前所未见也。

  ○蜜章密章

  密章二字,见《晋书》山涛等传,然其义殊不能深晓。自唐以来,文士多用之。近世若洪舜俞行《乔行简赠祖母制》,亦云:"欲报食饴之德,可稽制蜜之章。"蜜字皆从虫。相传谓赠典既不刻印,而以蜡为之。蜜即蜡,所以谓之蜜章。然刘禹锡为《杜司徒谢追赠表》云:"紫书忽降于九重,密印加荣于后夜。"《李国长神道碑》云:"煌煌密章,肃肃终言。"《王崇述神道碑》云:"没代流庆,密章下贲。"宋祁《孙谥议》云:"密章加等,昭饰下泉。"又《祭文》云:"恤恩告第,蹄书密章。"密字乃并从山,莫知其义为孰是。岂古字可通用乎?或他别有所出也。

  ○三苏不取孔明

  老泉《权书·强弱篇》云:"管仲曰:'攻坚则瑕者坚,攻瑕则坚者瑕。'呜呼!不从其瑕而攻之,天下皆强敌也。汉高帝所忧在项籍,而先取九江、取魏、取代、取赵、取齐、然后取籍。秦之忧在六国,蜀最僻、最小,最先取;楚最强,最后取。诸葛孔明一出其兵,乃与魏氏角,其亡宜也。"又论曰:"古之取天下者,常先图所守。诸葛孔明弃荆州取西蜀,吾知其无能为也。"

  东坡论曰:"取之以仁义,守之以仁义者,周也;取之以诈力,守之以诈力者,秦也。以秦之所以取取之,以周之所以守守之者,汉也。仁义诈力杂用以取天下者,此孔明之所以失也。孔明之所恃以胜者,独以其区区之忠信,有以激天下之心耳。刘表之丧,先主在荆州,孔明欲袭杀其孤,先主不忍也。其后,刘璋以好逆之至蜀,不数月,扼其吭、拊其背而夺之国,此其与曹操异者几希矣!乃治兵振旅,为仁义之师,长驱东向,而欲天下向应,盖亦难矣。"

  颍滨论曰:"刘备弃荆州而入蜀,则非其地;用诸葛孔明治国之才,而当纷纷之冲,则非其将;不忍忿忿之气以攻人,则是其气不足尚也。"其说盖用陈寿所谓"应变将略,非其所长"之语耳。虽然,孔明岂可少哉!

  ○诗用史论

  刘贡父《咏史》诗云:"自古边功缘底事,多因嬖幸欲封侯,不如直与黄金印,惜取沙场万髑髅。"其意盖指当时王韶、李宪辈耳。而其说则出于温公论李广利曰:"武帝欲侯宠姬李氏,而使广利将兵伐宛。其意以为非有功不侯,不欲负高帝之约也。夫军旅大事,国之安危,民之生死系焉。苟为不择贤愚,欲徼幸咫尺之功,藉以为名,而私其所爱,不若无功而侯之为愈也。然则武帝有见于封国,无见于置将,谓之能守先帝之约,臣曰过矣!"盖全用之。

  然胡明仲论留侯则云:"善乎,子房之能纳说也。不先事而强聒,不后事而失机。不问则不言,有言则必当其可。故听之易,而用不难也。评者曰:'汉业存亡在俯仰间,而留侯于此每从容焉。诸侯失固陵之期,始分信、越之地;复道见沙中之聚,始言雍齿之侯。'善言子房矣。"此论全用荆公诗:"汉业存亡俯仰中,留侯于此每从容,固陵始议韩、彭地,复道方图雍齿封。"此则史论用诗也。

  近世刘潜夫诗云:"身属嫖姚性命轻,君看一蚁尚贪生。无因唤取谈兵者,来此桥边听哭声。"而东坡《谏用兵之疏》云:"且夫战胜之后,陛下可得而知者,凯旋捷奏,拜表称贺,赫然耳目之观矣。至于远方之民,肝脑涂于白刃,筋骨绝于馈饷,流离破产,鬻卖男女,薰眼折臂,自经之状,陛下必不得而见也。慈父孝子,孤臣寡妇之哭声,陛下必不得而闻也。"其意亦出此。

  冯必大诗云:"亭长何曾识帝王,入关便解约三章。只消一勺清冷水,冷却秦锅百沸汤。"亦用黄公度《汉高祖论》曰:"伤弓之鸟惊曲木,挽万石之弓以射之,宁无所惧;奔渴之牛急浊泥,饮以清冷之水,宁无所喜。项惊天下以弓,而帝饮天下以水。"

  叶绍翁诗云:"殿号长秋花寂寂,台名思子草茫茫;尚无人世团乐,枉认蓬莱作帝乡。"亦出于林少颖《武帝论》云:"武帝好长生不死之术,聚方士于京师,由是祷祠之俗兴,以成巫蛊之祸。阳邑、朱昌二公主俱以此诛,而皇后、太子亦皆不免。其始也,欲求长生不死之术而不可得,徒使败亡之祸横及骨肉,可笑也。"

  钱舜选诗云:"项羽天资自不仁,那堪亚父作谋臣。鸿门若遂樽前计,又一商君又一秦。"亦祖陈傅良之论羽云:"羽之戮子婴、弑义帝、斩彭生,坑秦二十万众,亚父独不当试晓之邪?使楚果亡汉,则羽又一秦,增又一商鞅也。"此类甚多,不暇枚举,岂所谓脱胎者耶?

  ○汉租最轻

  自井田之法废,赋名日繁,民几不聊生。余尝夷考,在昔独两汉为最轻,非惟后世不可及,虽三代亦所不及焉。自高、惠以来,十五税一。文帝再行赐半租之令,二年、十二年,至十三年,乃尽除而不收。景帝元年,亦尝赐半租,至明年,乃三十而税一,即所谓半租耳。盖先是十五税一,则三十合征其二,今乃止税其一,乃所谓半租之制也。自是之后,守之不易。故光武诏曰:"顷者,师旅未解,故行什一之税。今粮储差积,其令三十税一,如旧制。"是知三十税一,汉家经常之制也。

  以武帝南征北伐,东巡西幸,奢靡无度,大司农告竭。当时言利者析秋毫,至于卖爵、更币、算车船、租六畜、告缗、均输、盐铁、榷酤,凡可以佐用者,一孔不遗。独于田租,不敢增益。

  虽至季世,此意未泯。田有灾害,吏趣其租,于定国以是报罢;用度不足,奏请增赋,翟方进以是受责。重之以灾伤免租(始元二,本始三,建始元、元康二,初元元,鸿嘉四)。初郡无税(《食货志》),行军劳苦者给复(高二年),陂、湖、园、池假贫民者勿租赋(初元元年)。又至于即位免,祥瑞免,行幸免(文帝三。武帝元封元、四年、五年,永始四,天汉三,宣帝神爵元,元帝初元四),民资不满三万免(平帝元始二年)。而逋租之民,又时贷焉,何与民之多耶!此三代而下,享国所以独久者,盖有以也。

  ○真西山

  真文忠公,建宁府浦城县人,起自白屋。先是,有道人于山间结庵,炼丹将成。忽一日入定,语童子曰:"我去后,或十日、五日即还,谨勿轻动我屋子。"后数日,忽有扣门者,童子语以师出未还。其人曰:"我知汝师久矣。今已为冥司所录,不可归。留之无益,徒臭腐耳。"童子村朴,不悟为魔,遂举而焚之。道者旋归,已无及。绕庵呼号云:"我在何处?"如此月余不绝声,乡落为之不安。适有老僧闻其说,厉声答之曰:"你说寻'我',你却是谁?"于是其声乃绝。时真母方娠,忽见道者入室,遂产西山。幼,颖悟绝人。家贫,无从得书,往往假之他人及剽学里儒,为举子业。未几登第,初任为延平郡掾。时倪文节喜奖借后进,且知其才,意欲以词科衣钵传之。每假以私淑之文,辄一二日即归,若手未触者。文节殊不平曰:"老夫固不学,然贤者亦何所见,遽不观耶?"西山悚然对曰:"先生善诱,后学何敢自弃?其书皆尝窃观,特不敢久留耳。"文节谩扣一二,皆能成诵,文节始大惊喜。于是与之延誉于朝,而继中词科,遂为世儒宗焉。

  ○书史载箕子比干不同

  《书·微子·篇》曰:"父师、少师,殷其弗或乱正四方。"孔注:"父师、太师、三公,箕子也。少师、孤卿,比干也。"《史记·殷纪》乃云:"纣淫乱不止,微子数谏不听,与太师、少师谋,遂去。比干曰:'为人臣者,不得不以死争。'乃强谏。纣剖比干心,箕子惧,乃佯狂为奴,纣又囚之。殷之太师、少师乃持其祭器奔周。"《周纪》又云:"纣杀比干,囚箕子,太师疵、少师强,抱其乐器奔周。"又《宋世家》:"微子数谏,纣弗听,欲死之,及去,未能自决,乃问于太师、少师。箕子披发,佯狂为奴。比干谏,纣剖其心。太师、少师乃劝微子去,遂行。"注但云时比干已死,而云少师者似误。盖三处皆以太师、少师,非箕子、比干。独《周纪》明言,太师名疵,少师名强。《汉·古今人物表》,亦有太师疵,少师强,殊与孔注不合。然二子同武帝时人,何以见异而言不同欤?及苏子由作《古史》,乃用安国之说,刘道原作《通鉴外纪》,则又从《史记》之言,二公必各有所见故耳。

  ○梓人抡材

  梓人抡材,往往截长为短,斫大为小,略无顾惜之意,心每恶之。因观《建隆遗事》,载太祖时,以寝殿梁损,须大木换易。三司奏闻,恐他木不堪,乞以模枋一条截用(模枋者,以人立木之两傍,但可手模,不可得见,其大可知)。上批曰:"截你爷头,截你娘头,别寻进来。"于是止。

  嘉祐中,修三司,敕内一项云:"敢以大截小,长截短,并以违制论。"即此敕也。大哉王言,岂区区靳一木哉?是亦用人之术耳!

  元丰中,赵伯山为将作监。太后出金帛,建上清储祥宫,内侍陈衍主其役,请辍将作镇库模枋,截充殿梁,伯山执不与,且援引建隆诏旨,惟大庆、文德殿换梁方许用,乃已。《邵氏闻见录》乃以为晋邸内臣奏请,且文其辞云:"破大为小,何若斩汝之头乎?"失其实矣。

  ○林夏

  林复字端阳,括苍人。学问材具,皆有过人者,特险隘忍酷,略不容物。绍熙中,为临安推官。有告监文思院常良孙赃墨事,朝廷下之临安狱,久不得其情。上意谓京尹左右之,尹不自安。复乃挺身白尹,乞任其事。讫就煅炼成罪,当流海外,因寓客舶以往。中途遇盗,无以应其求。盗取常手足钉著两船舷,船开,分其尸为二焉。林竟以劳改官,不数年为郎,出知惠州。

  时,常有姻家当得郡,愤其冤,欲报之,遂力请继其后,林弗知也。既知惠,适有诉林在郡日,以鸩杀人,具有其实。御使徐安国亦按其家,有僭拟等物。于是有旨令大理丞陈朴追逮,随所至置狱鞫问。及至潮阳,遇诸道间。搜其行李,得朱椅、黄帷等物,盖林好祠醮所用者,乃就鞫于僧寺中。林知必不免,愿一见家人诀别。既入室,亟探囊中药,投酒中饮之。有顷,流血满地,家人号泣,使者入视,则仰药死矣,因具以复命。然其所服,乃草鸟末及他一草药耳。至三日,乃苏,即亡命入广,其家以空柩归葬。

  始就逮时,僮仆鸟散,行囊旁午道中。大姓潘氏者,为收敛归之,了无所失。其家与之音问相闻者累年,至嘉定末始绝,竟佚其罚云。

  此陈造周士所记,得之括医吴嗣英,甚详。《夷坚志》亦为所罔,以为真死,殊可笑也。

  ○汪端明

  汪圣锡应辰端明,本玉山县弓手子。喻樗子材为尉,尝授诸子学。有兵在侧,言某儿颇知读书,可使侍笔砚。呼视之,状貌伟然,不类常儿。问:"能属对否?"曰:"能。"曰:"马蹄踏破青青草。"应声曰:"龙爪拿开白白云。"喻大惊异,曰:"他日必为伟器。"留授之学,且许妻以子。后从张横浦游,学益进。年十八,魁天下。天资强敏,记问绝人。其帅福州,吏闻其名,欲尝之。始谒庙,有妪持牒立道左,命取视之,累千百言,皆枝赘不根。即好谕曰:"事不可行也。"妪呼曰:"乞详状。"公笑曰:"尔谓吾不详耶?"驻车还其牒,诵之不差一字。吏民以为神,相戒不敢犯。

  公以忠言直道,受知寿皇。自蜀还,为天官兼学士,向柄用矣。近习多不悦之,朝夕伺间。一日,内宿召对,天颜甚喜,曰:"欲与卿款语。"方命坐赐茶,汪奏:"臣适有白事。"上欣然问:"何事?"时德寿宫建房廊于市廛,董役者不识事体,凡门阖辄题德寿宫字,下至委巷厕溷皆然。汪以为非所以示四方,袖出札子极言之。且谓:"陛下方以天下养,有司无状,亵慢如此。天下后世,将以陛下为薄于奉亲,而使之规规然营间架之利,为圣孝之累不小。"上事德寿谨,汪言颇过激。闻之,变色曰:"朕虽不孝,殆未至是。"汪曰:"臣爱陛下切至,不欲使陛下负此名,故及此。"上终不怿。奏毕,请退,上颔之,不复赐坐,自是眷顾颇衰。

  会德寿宫市蜀灯笼锦,诏求之,不获。他日,上诣宫言其故,太上曰:"比已得之。"上问所从来,曰:"汪应辰家物也。"上还,即诏应辰与郡。盖近习揣上意,因事中伤(一作之),君臣之际,难哉!

  ○张定叟失出

  建康溧阳市民,同日杀人,皆系狱。狱具,以囚上府,亦同日就道。二囚时相与语,监者不虞也。夕宿邸舍,甲谓乙曰:"吾二人事已至此,死固其分。顾事适同日,计亦有可为者。我有老母,贫不能自活。君到府,第称冤,悉以诿我,我当兼任之。等死耳,幸而脱,君家素温,为我养母终其身,则吾死为不徒死矣。"乙欣然许之。

  时张定叟以尚书知府事,号称严明。囚既至,皆呼使前问之。及乙,则曰:"某实不杀某人,杀之者亦甲也。"张骇异,使竟其说,曰:"甲已杀某人,既逸出,其家不知为甲所杀也。平日与某有隙,遂以闻于官。已而甲又杀某人,乃就捕。某非不自明,官暗而吏赇,故冤不得直也。"张以问甲,甲对如乙言,立破械纵之,一县大惊。甲既论死,官吏皆坐失入抵罪,而张终不悟。甚哉!狱之难明也。

  ○放翁钟情前室

  陆务观初娶唐氏,闳之女也,于其母夫人为姑侄。伉俪相得,而弗获于其姑。既出,而未忍绝之,则为别馆,时时往焉。姑知而掩之,虽先知挈去,然事不得隐,竟绝之,亦人伦之变也。

  唐后改适同郡宗子士程。尝以春日出游,相遇于禹迹寺南之沈氏园。唐以语赵,遣致酒肴,翁怅然久之,为赋《钗头凤》一词,题园壁间云:"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实绍兴乙亥岁也。

  翁居鉴湖之三山,晚岁每入城,必登寺眺望,不能胜情。尝赋二绝云:"梦断香销四十年,沈园柳老不飞绵。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怅然。"又云:"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无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盖庆元己未岁也。

  未久,唐氏死。至绍熙壬子岁,复有诗。序云:"禹迹寺南,有沈氏小园。四十年前,尝题小词一阕壁间。偶复一到,而园已三易主,读之怅然。"诗云:"枫叶初丹槲叶黄,河阳愁鬓怯新霜。林亭感旧空回首,泉路凭谁说断肠。坏壁辞题尘漠漠,断云幽梦事茫茫。年来妄念消除尽,回向蒲龛一炷香。"

  又至开禧乙丑岁暮,夜梦游沈氏园,又两绝句云:"路近城南已怕行,沈家园里更伤情。香穿客袖梅花在,绿蘸寺桥春水生。""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见梅花不见人。玉骨久成泉下土,墨痕犹锁壁间尘。"

  沈园后属许氏,又为汪之道宅云。

复制

《送沙子雨往安南》

列子 〔先秦〕

闽粤奇人沙起云,茫茫浮海凌秋雯。扬帆直入大鳅腹,晞发欲就扶桑暾。

琉球日本一再至,萨摩长揖诸郎君。倭奴宝刀日在手,暹罗火春时濡唇。

片脑炎油结欢好,红毛白丹通殷勤。长沙石塘逐潮势,诸番往来犹苦贫。

身与人鱼互出没,昆崙舶小波长吞。掣鳌欲学古公子,射蛟不数飞将军。

东西二洋若平地,蓬瀛诸岛诚微尘。舍舟忽然辞海若,日南首路摩金邻。

前年已抵交阯界,鬼门关阻愁逡巡。有兄久为安南客,白头未归含酸辛。

脊令急难冒凶险,禦侮欲批修蛇鳞。古森先谒四峒主,山深箐密防狉獉。

摩挲铜柱古斑驳,伏波血汗馀苔文。马流丁口尽汉种,黄褟一一神华民。

麋泠双女化燐火,西屠诸王无馀魂。蛮逻至今畏新息,岁时腠腊陈椒芬。

匍匐不敢庙门入,国王徒跣先其臣。白马衔中亦有庙,象来蹴踏身俄焚。

文渊威灵亘绝徼,中华长城凭一身。交人亦尚汉冠带,虽然被发知人伦。

裒衣广袖耻左衽,旃裘不肯同吐浑。君行喜得暂束发,网罗马尾重包巾。

光光髻子叠纱帽,纵横玉簪含花薰。大樾国中奋才藻,侏离酬和宁无人。

美娘香蜡日膏沐,素趺乱踏桃花梱。媚人更多鬼子女,鬒发苦拭杯盘银。

君行见兄即返马,此邦淫蛊多妖氛。男女同川兼鼻饮,伤无礼义教持循。

谁当恢复此疆土,三百年来哀沉沦。三杨王通罪莫逭,王者无外宁不闻。

金标岂是南极界,象林忍使茅长分。夷椎踉跄畏铁骑,巨象丘山偏崩奔。

交鎗宁如我长技,丛雷大炮摧千群。君行更为熟形势,为图山川穷嶙峋。

唐蒙奇道在掌股,邓艾裹毡当有神。竻竹之城难负固,铜柱易折如枯薪。

先臣文简与文敏,两公硕画行须遵。招降兼用邳离策,还同永乐重平陈。

倔强自娱亦已久,逋诛宁识天朝恩。与黎皆在我心腹,虽有血气殊尊亲。

虎豹累朝驱未得,魑魅随在皆甘人。君今盛夏触炎暑,钦州取道沿江濆。

帆扫牙山行十日,笑冲烟瘴香氤氲。丈夫万里若几席,倏忽即可穷九垠。

鸿蒙爵跃恣所往,列子御风随天轮。浮游直出天地外,猖狂岂暇忧迷津。

况乃居之亦何陋,夷中尽可图功勋。猿狙既好周公服,未应犷悍长难驯。

祖宗郡县旧赤子,弃若弁髦伤吾仁。彼中已尝被声教,夫子犹能尊大绅。

居行且与说词赋,挥洒翰墨争清新。镇蛮铜鼓尽作铭,大书一一传九真。

复制

《首夏郊观得者字》

列子 〔先秦〕

端居临嚣尘,良辰㒽林野。联翩接华裾,邂逅命金马。

玉堂凌炎歊,琪园敞潇洒。丹葩驻馀春,清阴澄首夏。

烟丝困欲扶,风絮情犹惹。羽翣凉飔浮,麈尾玄韵泻。

山阴茅宇期,水曲兰亭斝。青云兴何高,白雪和弥寡。

列子风驭还,襄童日车下。回首汗漫游,愧尔悠然者。

复制

《赦归冬日宴刘氏园庄十四韵》

列子 〔先秦〕

脱难旋疆里,行歌入宋中。阴阳双转毂,天地一飞蓬。

忆昨遭拘絷,悲伤途路穷。邹生犹雨雹,列子竟乘风。

归作墟中叟,来从河上公。壶觞聊假日,村坞坐书空。

卜筑刘园丽,芳菲汉苑通。冬亭饶雾露,阳井下霜虹。

候煖冰桃熟,林空晚杮红。玉芝穿曲槛,青筱蔽虚栊。

乐极悲心发,时违感慨雄。古人随蔓草,吾道付冥鸿。

去鲁情难忍,游梁迹岂同。重思窃符子,揽泪宋门东。

复制

《杂兴五首 其四》

列子 〔先秦〕

揭旌蘅阪,弭盖昆丘。砺齿石林,洗耳沧洲。仰瞩归云,俯鉴川流。

从彼物化,操我虚舟。冥心大壑,超然神游。是谓维何,列子好仇。

复制

《列子陈图南二图 其二》

列子 〔先秦〕

云台观下树离离,一枕清眠梦觉时。却笑世间疲卧客,劳昏常自比希夷。

复制

《答吴仁甫》

列子 〔先秦〕

列子居郑甫,旧与南郭邻。连墙不相过,迹远道愈亲。

多君卜归意,楼望湖水滨。玉壶照青夫,游跃见紫鳞。

终久一相访,西山望氤氲。

复制

《病起读列子真经 其三》

列子 〔先秦〕

此日忽过隙,居人恒鲜欢。毫毛悉为我,体节欲求完。

大盗窃名爵,小廉舍豆箪。熊鱼徒两得,利义肯兼安。

马医自不辱,燕技毋容干。时势苟未至,事功良独难。

萧条白麻履,惨澹青藓冠。长啸答鸣鹤,北风江水寒。

复制

《杂咏一百首 其六十四 列子》

列子 〔先秦〕

肉身无羽翼,那有许神通。会得泠然意,人人可御风。

复制

《杂咏一百首·列子》

列子 〔先秦〕

肉身无羽翼,那有许神通。

会得泠然意,人人可御风。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