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代 / 李寄 / 李寄斩蛇
拼 译 译

《李寄斩蛇》

李寄 〔明代〕

东越闽中有庸岭,高数十里,其西北隰中有大蛇,长七八丈,大十余围。

土俗常惧。

东冶都尉及属城长吏,多有死者。

祭以牛羊,故不得祸。

或与人梦,或下谕巫祝,欲得啖童女年十二三者。

都尉、令、长并共患之。

然气厉不息。

共请求人家生婢子,兼有罪家女养之。

至八月朝祭,送蛇穴口,蛇出吞啮之。

累年如此,巳用九女。

尔时预复募索,未得其女。

将乐县李诞,家有六女,无男。

其小女名寄,应募欲行。

父母不听。

寄曰:“父母无相,惟生六女,无有一男,虽有如无。

女无缇萦济父母之功,既不能供养,徒费衣食,生无所益,不如早死。

卖寄之身,可得少钱,以供父母,岂不善耶!”父母慈怜,终不听去。

寄自潜行,不可禁止。

寄乃告请好剑及咋蛇犬。

至八月朝,便诣庙中坐,怀剑将犬。

先将数石米餈,用蜜麨灌之,以置穴口。

蛇便出,头大如囷,目如二尺镜,闻餈香气,先啖食之。

寄便放犬,犬就啮咋,寄从后斫得数创。

疮痛急,蛇因踊出,至庭而死。

寄入视穴,得九女髑髅,悉举出,咤言曰:“汝曹怯弱,为蛇所食,甚可哀愍!”于是寄乃缓步而归。

越王闻之,聘寄女为后,指其父为将乐令,母及姊皆有赏赐。

自是东治无复妖邪之物。

其歌谣至今存焉。

李寄斩蛇 - 译文及注释

译文东越的闽中地区有一座庸岭,山高几十里,岭西北山洞里有一条大蛇,七八丈长,十几围粗.当地人常常害怕它。东冶郡都尉及属县的县吏也有不少被它伤害死的。于是人们用牛羊去祭祀,但照样得不到保佑。大蛇有时候托梦给人,也有时下告巫祝,说是要吃十二三岁的女孩子。都尉和县官都为这件事大伤脑筋。可是大蛇妖气造成的灾害并不因此停息。大家一起寻找家生女婢和犯罪人家的女孩,先把她养着,等八月初祭期一到,就把她送到大蛇洞口。大蛇一出洞就吞吃了小女孩。接连好多年都是这样,已经断送了九个小女孩的生命。

这一年,大家又在预先寻求招募祭蛇用的小女孩,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将乐县李诞家里有六个女儿,没有儿子。小女儿名叫李寄,想自愿去应招。父母不同意。李寄说:“爹妈的命相不好,只生了六个女儿,连一个儿子也没有,虽说有后代,却和没有一样。我没有缇萦那种能给父母解救苦难的力量,既然不能供养双亲,只是白白地浪费衣食。活着没有什么益处,倒不如早点死掉。卖掉我还可以得到一点钱,拿来供养爹妈,难道不好吗!”父母疼爱孩子,始终不允许她去应招。李寄偷偷地一个人溜走了,父母制止不了。

于是李寄就向官府请求赐给锋利的宝剑和咬蛇的猎狗。到了八月初祭那天,她便带上剑,牵着狗,来到庙中坐下。她预先用几石米拌上蜜糖,做成糍粑,放在蛇洞口。大蛇爬出洞外,头大得象个圆顶粮屯,眼睛像两面二尺阔的铜镜子。蛇闻到糍粑的甜香气味,就先大口吞食起来。李寄立即放出猎狗,那狗冲上前去咬大蛇。李寄又从后边用宝剑砍伤了蛇几处。蛇受不了伤口剧痛,就猛然跃了出来,窜到庙中院子里死掉了。李寄进洞一看,发现九具女孩留下的头骨。她从洞中把这些头骨全拿出来,痛惜地说:“你们这些人软弱胆小,结果被蛇吃掉了,真值得怜悯啊!”说完,李寄就缓步回家去了。

东越国王听说这件事,来聘娶李寄为王后,任她的父亲为将乐县令,她母亲和姐姐们都得到赏赐。从此东冶不再出现妖异怪物,歌唱李寄斩蛇的歌谣至今还在那地区流传。

注释啗:吃。同啖。聘:旧时定亲叫聘。后:王后。吞啮:吞吃 啮:咬。无相:没有福气。告请:访求。请,求。不听:不答应。餈:一种用糯米制成的食品。餈,同“糍”。诣:到。▲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李寄

作者:李寄

李寄(1628-1700),江阴人,字介立,号因庵,萍客,又号昆仑山樵,白眼狂生,三因居士。母周氏原为徐霞客妾,方孕而被正妻逐出,嫁江阴周庄定山李氏,生一子名李寄,因介于徐李两姓,又历明清两朝,故字介立。博学能文,著有《天香阁文集》七卷,《天香阁外集》一卷,《搔首一笑》等诗集二十四卷。

李寄其它诗文

《从军行二首 其二》

李寄 〔明代〕

马上雕弓日夜鸣,生擒冒顿馘中行。

男儿不为封侯印,要为中华扫不平。

复制

《李寄斩蛇》

李寄 〔明代〕

东越闽中有庸岭,高数十里,其西北隰中有大蛇,长七八丈,大十余围。

土俗常惧。

东冶都尉及属城长吏,多有死者。

祭以牛羊,故不得祸。

或与人梦,或下谕巫祝,欲得啖童女年十二三者。

都尉、令、长并共患之。

然气厉不息。

共请求人家生婢子,兼有罪家女养之。

至八月朝祭,送蛇穴口,蛇出吞啮之。

累年如此,巳用九女。

尔时预复募索,未得其女。

将乐县李诞,家有六女,无男。

其小女名寄,应募欲行。

父母不听。

寄曰:“父母无相,惟生六女,无有一男,虽有如无。

女无缇萦济父母之功,既不能供养,徒费衣食,生无所益,不如早死。

卖寄之身,可得少钱,以供父母,岂不善耶!”父母慈怜,终不听去。

寄自潜行,不可禁止。

寄乃告请好剑及咋蛇犬。

至八月朝,便诣庙中坐,怀剑将犬。

先将数石米餈,用蜜麨灌之,以置穴口。

蛇便出,头大如囷,目如二尺镜,闻餈香气,先啖食之。

寄便放犬,犬就啮咋,寄从后斫得数创。

疮痛急,蛇因踊出,至庭而死。

寄入视穴,得九女髑髅,悉举出,咤言曰:“汝曹怯弱,为蛇所食,甚可哀愍!”于是寄乃缓步而归。

越王闻之,聘寄女为后,指其父为将乐令,母及姊皆有赏赐。

自是东治无复妖邪之物。

其歌谣至今存焉。

《西施山戏占》

李寄 〔明代〕

鲁国君臣燕雀娱,共言尝胆事全无。越王自爱看歌舞,不信西施肯献吴。

复制

《木槿》

李寄 〔明代〕

六月荷花好,如兹槿亦强。可怜千瓣艳,不过一朝香。

似悟人荣落,偏供僧糗粮。寄余周子爱,红白足相当。

复制

《经骊山》

李寄 〔明代〕

闻说高楼夹路遮,楼头酒旆驻行车。如今鞭指笙歌地,蔓草斜阳无一家。

复制

《舟发旧县雨泊复行》

李寄 〔明代〕

二月淮水绿,兹游喜再逢。半帆风力稳,群树雨声浓。

鱼贱倾篮买,舟行起碇从。沧波相对浴,白鸟巧仪容。

复制

《独行》

李寄 〔明代〕

行止惟随影,交游厌入群。知谁为鲍叔,时正在苏君。

黄叶空山寺,孤鸿薄暮云。相看成老友,不必问纷纭。

复制

《书怀》

李寄 〔明代〕

浮云世事断蓬身,那得山居作隐沦。好语幽人松下卧,莫将白眼看他人。

复制

《黑石渡》

李寄 〔明代〕

清晨趱路我停骖,烟景佳时眼便贪。两岸青山回洛水,风帆树里认江南。

复制

《晚下三峰》

李寄 〔明代〕

清晨登三峰,不知高若兹。青天实咫尺,凡骨焉能梯。

回观万象妙,顿忘所历疲。千尺㠉第一,高崖势倒垂。

阻绝登峰路,如与人相持。冉冉回心字,至今使我危。

井底垂铁绠,风雨藏蛟螭。寄目于手足,左右相因依。

入㠉篆壁蜗,出㠉摩空翚。飞猿一线过,犁沟险倍之。

面削不受屐,额凸绠难施。天然得霤道,深阔称一犁。

相传老君力,再拜沟旁祠。沟上最险者,二匾势倾攲。

苍龙岭崭甚,万丈竖深溪。长剑倚天外,此语善品题。

三峰无此岭,万古知是谁。如人伸一臂,接引其下为。

早与众人约,部伍宜整齐。隘处鱼贯上,坦处雁行驰。

胜境辍行玩,歧路告众知。议会然后进,庶几免参差。

岂知乌合辈,难束以程规。鸟分而兽散,各自为东西。

宗土祠以上,更无一人随。独笑莲花巅,纲寻洗头池。

身与云俯仰,目荡天四陲。书生眼孔小,易题山水诗。

一邱与一壑,下笔兢淋漓。见此大山水,气夺难措辞。

或题数千言,通套而支离。我来书所见,聊以备追思。

复制

《云》

李寄 〔明代〕

山态妙在变,久住方能悉。不谓半日閒,信人三叫绝。

白云一点生,瀰漫在顷刻。身在波涛中,鱼龙宜出没。

似闻澎湃声,久之觉寂寂。不知有天地,何况树与石。

轩然忽开明,群峰摇丹碧。

复制

《大雪再次东坡韵》

李寄 〔明代〕

丰年呈瑞看秾纤,举手寒威入袖严。不独铺云能作海,果然扫土便成盐。

凤池学士冰山倚,貂帽郎官狗尾檐。乘与东坡舒望眼,惊看马耳没双尖。

开口谁怜望哺鸦,出门我叹鹧鸪车。折腰已瘁陶潜柳,强项空开董令花。

行客扮成琼岛客,贫家装就玉堂家。乾坤一变谁支拄,垂老看予瘦骨叉。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