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 / 袁枚 / 五言绝句 / 所见
拼 译 译

《所见》

袁枚 〔清代〕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所见 -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树林里回荡。
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于是马上停止唱歌,静悄悄地站立在树旁。

注释
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振:振荡;回荡。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林樾(yuè):指道旁成荫的树。
欲:想要。
捕:捉。
鸣:叫。
立:站立。

 

所见 - 赏析

这首诗的第一句平平而起,不着痕迹。第二句调子突然高昂,旋律突然加快,从而形成一个高潮。一二句描写了小牧童的天真活泼、悠然自得的可爱模样和他的愉快心情,“骑”字直接写出了牧童的姿势,“振”字则间接点出他的心情。通过“骑”和“振”两个动词,把牧童那种悠闲自在、无忧无虑的心情和盘托了出来。他几乎完全陶醉在大自然的美景之中,简直不知道世间还有“忧愁”二字。正因为心中欢乐,才不禁引吭高歌,甚至于遏行云,“振林樾”。

三四句仍然是继续描写神态。第三句是过渡,是作势。写牧童的心理活动,交代了他“闭口立”的原因,也是全诗的转折点。第四句,急转直下,如千尺悬瀑坠入深潭,戛然而止。“忽然”一词,把这个牧童发现树上鸣蝉时的惊喜心情和机警性格栩栩如生地表现了出来。“忽然”发生了变化:由响而静、由行而停,把小牧童闭口注目鸣蝉的瞬间神态写得韵味十足。而“闭”和“立”两个动词,则把这个牧童天真的神态和孩子式的机智刻划得淋漓尽致。全诗纯用白描手法,紧紧抓住小牧童一刹那间的表现,逼真地写出小牧童非常机灵的特点,让人倍觉小牧童的纯真可爱。

这是一首反映儿童生活的诗篇,诗人在诗中赞美了小牧童充满童趣的生活画面。诗人先写小牧童的动态,那高坐牛背、大声唱歌的派头,何等散漫、放肆;后写小牧童的静态,那屏住呼吸,眼望鸣蝉的神情,显得特别专注。“此时无声胜有声”。这从动到静的变化,写得既突然又自然,把小牧童天真烂漫、好听多事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这首诗正是在这种起伏变化中获得了巨大的艺术效果。诗的语言,明白如话,质朴无华,十分本色。至于下一步的动静,小牧童怎样捕蝉,捕到没有,诗人没有写,留给读者去体会、去遐想、去思考。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的描写,直接抒发生活的感受,看似闲情逸致,实则寄托情思。同时这首诗不顾及格律,活泼自由,语言浅显明了,形象自然生动。综观全诗,它所描绘的和平、宁静和优美如画的田园风光,所刻划的活泼、自在和天真无邪的牧童形象,表现了诗人的一种“真性情”。诗人曾经说过 “诗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毋庸讳言,诗所描绘、所刻划的,正是诗人毕生追求的境界,也正是他所一再强调的“真性情”。

参考资料:

1、 高梓信主编.感动小学生300首古诗词: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8.05:168
2、 曾令衡 .于质朴中见真性情:湖南教育杂志编辑部,1983年:20

所见 - 创作背影

袁枚热爱生活,辞官后侨居江宁。其主张抒写性情,所写多为士大夫的闲情逸致。诗人在旅途的路上看见一个牧童骑着牛,唱着歌,忽然听到蝉的叫声,于是停住歌声跳下牛背,准备捕捉蝉。这一幕触发了诗人的诗兴,就写下了这一首“所见”。

 
袁枚

作者:袁枚

袁枚(1716-1797)清代诗人、散文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进士,历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有政绩,四十岁即告归。在江宁小仓山下筑筑随园,吟咏其中。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袁枚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 

袁枚其它诗文

《所见》

袁枚 〔清代〕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桐江作(四首选二)》

袁枚 〔清代〕

桐江春水绿如油,两岸青山送客舟。

明秀渐多奇险少,分明山色近杭州。

久别天台路已迷,眼前尚觉白云低。

诗人用笔求逋峭,何不看山到浙西?。

复制

《谒岳王墓》

袁枚 〔清代〕

江山也要伟人扶,神化丹青即画图。

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才觉重西湖。

《荆卿里》

袁枚 〔清代〕

水边歌罢酒千行,生戴吾头入虎狼。

力尽自堪酬太子,魂归何忍见田光?英雄祖饯当年泪,过客衣冠此日霜。

匕首无灵公莫笑,乱山终古刺咸阳。

《秋兰赋》

袁枚 〔清代〕

秋林空兮百草逝,若有香兮林中至。

既萧曼以袭裾,复氤氲而绕鼻。

虽脉脉兮遥闻,觉熏熏然独异。

予心讶焉,是乃芳兰,开非其时,宁不知寒?于焉步兰陔,循兰池,披条数萼,凝目寻之。

果然兰言,称某在斯。

业经半谢,尚挺全枝。

啼露眠以有待,喜采者之来迟。

苟不因风而枨触,虽幽人其犹未知。

于是舁之萧斋,置之明窗。

朝焉与对,夕焉与双。

虑其霜厚叶薄,党孤香瘦,风影外逼,寒心内疚。

乃复玉几安置,金屏掩覆。

虽出入之余闲,必褰帘而三嗅。

谁知朵止七花,开竟百日。

晚景后凋,含章贞吉。

露以冷而未晞,茎以劲而难折;瓣以敛而寿永,香以淡而味逸。

商飙为之损威,凉月为之增色。

留一穗之灵长,慰半生之萧瑟。

予不觉神心布覆,深情容与。

析佩表洁,浴汤孤处。

倚空谷以流思,静风琴而不语。

歌曰:秋雁回空,秋江停波。

兰独不然,芬芳弥多。

秋兮秋兮,将如兰何!。

《夜过借园见主人坐月下吹笛》

袁枚 〔清代〕

秋夜访秋士,先闻水上音。

半天凉月色,一笛酒人心。

响遏碧云近,香传红藕深。

相逢清露下,流影湿衣襟。

《明皇与贵妃》

袁枚 〔清代〕

到底君王负旧盟,江山情重美人轻。

玉环领略夫妻味,从此人间不再生。

复制

《消夏诗》

袁枚 〔清代〕

不着衣冠近半年,水云深处抱花眠。

平生自想无官乐,第一骄人六月天。

复制

《题桃花》

袁枚 〔清代〕

二月春归风雨天,碧桃花下感流年。

残红尚有三千树,不及初开一朵鲜。

复制

《山中绝句》

袁枚 〔清代〕

青芦叶叶动春潮,堤上杨花带雪飘。

满地月明仙鹤语,碧天如水一枝箫。

复制

《春柳》

袁枚 〔清代〕

欲诉衷肠万万条,满身香雪未全飘。

新丝买得刚三月,旧雨吹来似六朝。

绿影自遮南北渡,春痕分护短长桥。

五株一入先生传,不学柔枝乱折腰。

复制

《到石梁观瀑布》

袁枚 〔清代〕

天风肃肃衣裳飘,人声渐小滩声骄。

知是天台古石桥。

一龙独跨山之凹,高耸脊背横伸腰,

其下嵌空走怒涛。

涛水来从华顶遥,分为左右瀑两条,

到此收束群流交。

五叠六叠势益高,一落千丈声怒号。

如旗如布如狂蛟,非雷非电非笙匏。

银河飞落青松梢,素车白马云中跑。

势急欲下石阻挠,回澜怒立猛欲跳。

逢逢布鼓雷门敲,水犀军向皋兰鏖,

三千组练挥银刀,四川崖壁齐动摇。

伟哉铜殿造前朝,五百罗汉如相招。

我本钱塘儿弄潮,到此使人意也消,

心花怒开神理超。

高枕龙背持其尻,上视下视行周遭;

其奈冷泠雨溅袍,天风吹人立不牢。

北宫虽勇目已逃,恍如子在齐闻韶。

不图为乐如斯妙,得坐一刻胜千朝。

安得将身化巨鳌,看他万古长滔滔!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