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 / 李生 / 董娇饶
拼 译 译

《董娇饶》

李生 〔宋代〕

洛阳城东路,桃李生路旁。

花花自相对,叶叶自相当。

春风东北起,花叶正低昂。

不知谁家子,提笼行采桑。

纤手折其枝,花落何飘扬。

请谢彼姝子,何为见损伤。

高秋八九月,白露变为霜。

终年会飘堕,安得久馨香。

秋时自零落,春月复芬芳。

何如盛年去,欢爱永相忘。

吾欲竟此曲,此曲愁人肠。

归来酌美酒,挟瑟上高堂。

复制

董娇饶 - 赏析

洛阳城东路,桃李生路旁。
洛阳城东的小路上,桃李盛开在两边的路旁。
洛阳:东汉京城。

花花自相对,叶叶自相当。
桃花李花相对而开,稠密的叶子交相掩映。
“叶叶”句:指叶叶相交通,叶子稠密连到了一起。相当,与“相对”同义,是“对称”的意思。

春风东北起,花叶正低昂(áng)
春风自东北方向而来,花叶也随风飘扬。
低昂:起伏,时高时低。

不知谁家子,提笼行采桑。
不知谁家的女子来了,提着竹笼在采桑。
子:《正字通》云:“女子亦称子。”

纤手折其枝,花落何飘(yáng)扬。
她用纤纤的手攀折桃李,弄得枝残叶败,花落缤纷。
飘飏:指落花缤纷之貌。

请谢彼姝(shū)子,何为见损伤。
请允许我问那位女子,为什么要损伤这些花呢?
请谢:请问。彼姝子:那美丽的女子。“何为”句:为何受到你的攀折?见,被。

高秋八九月,白露变为霜。
她回答:“等到八九月的深秋季节,下霜了,花儿终会凋谢。”
高秋:天高气爽的秋天。

终年会飘堕(duò),安得久馨(xīn)香。
这些可怜的花叶,整年有风刀霜剑相逼,怎能永远芳香?
飘堕:飘落。安得:怎能。馨香:芳香。

秋时自零落,春月复芬芳。
它们秋时零落,来年春日再吐芬芳,始终不渝地遵循大自然的规律。
零落:凋谢,脱落。

何如盛年去,欢爱永相忘。
而美丽的女子还不如这花叶,盛年过去则色衰,被无情的男子相忘。
盛年:少壮之年。

吾欲竟此曲,此曲愁人肠。
我想把这支曲子唱完,可这支曲子,实在让人心里难过。
竟:尽,终。

归来酌(zhuó)美酒,挟瑟上高堂。
干脆归来饮酌美酒,携带琴瑟登堂以解忧愁吧。
高堂:高大的厅堂,宽敞的房屋。

  此诗以桃李比方女子红颜,说花虽然零落,尚有重开的时候,而一旦红颜老去,便会欢爱永绝。

  本来,花落花开是大自然的永恒的法则,正如四时的周而复始,前后相续。通常人们总是习惯于将花开花落比女子年华的盛衰有时,却很少从两种自然现象的差异之处着眼作比。诗人从这一角度处理题材,自然出人意表。诗人的这一思想从属于他对整个人生的思考。他由落花感悟到青春易逝,盛颜难驻,于是借采桑女子而发。这类人生短促的感叹,是一种时代思潮,在当时的诗文中时有抒发。因此,采桑女的忧伤也就是诗人自己的“愁肠”,采桑女的感叹与诗人的人生感慨是相通的。

  《董娇饶》在汉诗中别具一格,和汉乐府民歌有所不同,这从开头的六句即可以明显地看出来。

  汉乐府民歌的叙事篇章多数是一开始便直咏其事,也有少数篇章用大段铺叙介绍人物以引起故事,如《陌上桑》。《董娇饶》的开头则是描写景物,作为人物活动的环境。这样,既做到了人物和环境的统一,又使开篇和全诗紧密关联。《董娇饶》的开头一段与全诗的关系极大,诗意即此生发,层层展开:由采桑女攀折花技引起“花”的诘责,继写采桑女的回答,再写“花”的反复辩驳。开头这一段景物描写其中包含抒情成分,因而也写出了某种意境,颇合于闻一多在论述汉末诗歌的发展时说的“事化为境”的意思。如《古诗十九首·明月皎夜光》写诗人的悲愁,从描绘秋夜的景色入手,写皎皎明月、历历寒星、促织的悲吟、寒蝉的凄切,这秋夜的景色即是诗人情感的外化,景亦情,情亦景,则已臻于情景交融的境界。就《董娇饶》的全诗看,虽说并不以抒情为主,但其情感的抒发和景物的描绘也还是一致的。

  在写作艺术上,此诗风格独具,意境幽深。其最为突出的一点,是成功地运用了心理映衬的手法。

  表现人物心理这一部分(从第七句至第二十句)构成全诗的主要内容。其中“纤手折其枝”一句作为全篇关节。对采桑女为什么要拗折路边的花枝的问题,诗人没有作交待。接下去从对立的一方“花”写起,借“花”的诘责引出矛盾:“何为见损伤?”“花”的责问有理:我开我的花,你采你的桑,彼此互不相干,你为什么要来损害我?采桑女却是答非所问:“高秋八九月,白露变为霜。终年会飘堕,安得久馨香?”言外之意是:请不要顾惜现在这一点小小的损伤吧,反正你早晚是要殒落的。这个回答并未说出折花的心理动机。采桑女不作正面回答的原因无非是不愿剖白内心某种隐秘的东西,这种隐秘的东西或许她自己也说不清楚。然而,她的回避反倒容易使她的心理活动被人窥测到。正由于她无意中表露自己对盛衰的看法,招来了“花”的驳难。“花”的盛衰观和采桑女有着根本的分歧,生活的真谛告诉它:“秋时自零落,春日复芬芳。”如果说采桑女回答“花”的诘责时尚能平静处之,那么,当她听到“何如盛年去,欢爱永相忘”的讥嘲,便难以自持了。这话正触到她的隐忧,令她闻之心惊:花虽然凋落,可还有再荣之期;作为一个女人,青春却是一去不返。她不敢想等待着她的未来究竟怎样,她将碰到一个什么样的命运。不敢想,却又不能不想。她回答“花”的话,说的是“花”的荣枯,实则成了自伤。这隐在的自伤的情怀造成她折花的复杂、微妙的心理。在万物得其时的明媚春光中,采桑女手提桑笼走在幽僻的小路上,繁花不时地拂过她的头顶,她不能没有感触。大约她看到那炫耀似的开着的烂漫的桃李花,即勾起心头的烦恼,并带一点本能的忌意,心里想这些花虽没,但到了露结为霜的季节,还不是照样枯萎、凋谢。这样想着的时候,纤手不知不觉地已经攀住了花枝。

  这一段文字可以说是一波三折,层见迭出。又由于诗人运用了以花写人、借物传神的笔法,全诗显得含蓄蕴藉,宛转动人,而有别于乐府民歌的质直和单纯。

  《董娇饶》一诗在艺术上所取得的成就是不能抹煞的,在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上应有其地位。但是它在艺术表现上的创新是基于对乐府民歌的借鉴。比如诗中设为问答的形式就是直接来自乐府民歌。在叙事中穿插对话,是乐府民歌经常采用的形式,《东门行》、《艳歌何尝行》和《陌上桑》是其中比较典型的例子。采用这种写法可以增强作品的真实感,避免叙事的单调和平淡,且有助于人物性格和心理的刻划。《董娇饶》中的对话在表现心理方面有着特殊的意义。同时,由于这一方式的采用,也造成诗意的层层递进,因而在组织篇章结构上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此外,以花拟人的写法也是受了汉乐府民歌中寓言诗的影响。汉乐府民歌中有为数不少的寓言诗,如《乌生八九子》、《艳歌行》(其二)、《蜨蝶行》和《枯鱼过河泣》等。寓言诗的基本特点是取义双关,意在言外。《董娇饶》不同,它的主题是通过正面形象的描绘直接表现的。虽亦拟物为人,但那是为了表现人,表现人与“花”的某种特定关系,而非全篇用寄托,所以这里的花并没有独立的意义。

  此诗在语言的运用上则更多地保留了民歌的朴素、自然的本色。比如开头的两句“洛阳城东路,桃李生路旁”,就如同脱口而出。“高秋八九月”以下四句也是如此。把此诗同建安诗人的某些作品一比较,二者之间的差异立即就可以看出来。曹植的《美女篇》给人的突出印象,就是词采的华丽和对偶的讲究。《董娇饶》的句子并不怎么修饰和锻炼,其中也有一组对偶句,即“花花自相对,叶叶自相当”。这虽然已是在有意追求,但仍不免有些笨拙,不像魏晋诗人用起来那样得心应手。

1、 郭茂倩编 崇贤书院释译.乐府诗集.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4:193-194
2、 吕晴飞 等.汉魏六朝诗歌鉴赏辞典.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90:49-50
3、 吴小如 等.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51-54

董娇饶 - 创作背影

  《董娇饶》是东汉文人宋子侯代女子立言之作,以表达对封建社会女子悲惨命运的同情。此诗最早见于南朝梁时徐陵编的《玉台新咏》。

  

李生

作者:李生

李生(生卒事迹均不详),宋朝词人。有词:《渔家傲》(庭院黄昏人悄悄)等。

李生其它诗文

《赠陈商》

李生 〔宋代〕

长安有男儿,二十心已朽。

楞伽堆案前,楚辞系肘后。

人生有穷拙,日暮聊饮酒。

只今道已塞,何必须白首?

凄凄陈述圣,披褐鉏俎豆。

学为尧舜文,时人责衰偶。

柴门车辙冻,日下榆影瘦。

黄昏访我来,苦节青阳皱。

太华五千仞,劈地抽森秀。

旁古无寸寻,一上戛牛斗。

公卿纵不怜,宁能锁吾口?

李生师太华,大坐看白昼。

逢霜作朴樕,得气为春柳。

礼节乃相去,憔悴如刍狗。

风雪直斋坛,墨组贯铜绶。

臣妾气态间,唯欲承箕帚。

天眼何时开,古剑庸一吼。

复制

《题李生环玉轩》

李生 〔宋代〕

李公子,来自西昆崙。于阗河中白石子,何年移植苍山根。

碧云四合不见日,入窗空翠凉纷纷。得非伶伦氏,采之贡轩辕。

轩辕台上调六琯,吹得凤凰五采相腾骞。凤凰城中凤之穴,结巢下啄青琅玕。

李公子,何翩翩。伯也如圭璋、如璠玙,何不披腹排天阍,森然玉笋联朝班。

不然借我截为任公之钓竿,一掣海水金鳌翻。明年二月春水浑,我当挐舟扣卿门。

香风堂上振环佩,春雨阶前罗子孙。卿当赠我青瑶琨,何以报之云锦文。

卿家令弟未相见,寄谢此君须会面。

复制

《赠游学李生》

李生 〔宋代〕

隙光渐暗云垂垂,啾啁冻雀黄桑枝。铜垆茗椀共危坐,敲冰作雪庐陵诗。

门前沧浪江水浊,门前新丰市酤薄。明朝南陵有新作,天台故人待高阁。

复制

《李生画鹤》

李生 〔宋代〕

昂昂青田姿,杳杳在轻素。

一身万里意,双目九霄顾。

钐钐羽翮利,竦竦骨节露。

君初本谁学,我恐必神悟。

得于想像外,看在绝笔处。

稷筌如复生,相与较独步。

复制

《拟寒山拾得二十首》

李生 〔宋代〕

李生场荡荡,所见实奇哉。

问渠前世事,答我烧炭来。

炭成能然火,火过却成灰。

灰成即是土,随意立根栽。

复制

《对李花怀斯远并属无愧季奕》

李生 〔宋代〕

桃花未发李生花,装点林居亦自佳。

但恨无人领张彻,乘云共到玉川家。

复制

《累日前伏蒙袖书临访并小文编及明堂图披玩寻》

李生 〔宋代〕

进士不读书,明经不根义。

诟病君子儒,于今作文弊。

礼部右词赋,诸生窃科第。

从道不违人,追趋斯近利。

李生何为者,力学务逊志。

羞耻事章句,深湛刺经艺。

常惟天子贵,无大明堂位。

邈焉三代风,尠矣百世继。

去圣日逾远,攻端非其致。

公玉既妄图,戴德亦缪记。

汉唐盛容典,规画不足示。

其间区区者,何暇盛德事。

确论无甚高,阔讲寖而坠。

披文会今古,援笔考同异。

面势本周官,织悉探吕氏。

俛拾林甫长,仰擿康成盩。

昭发老生蒙,冥符作者意。

圣期接千统,缛礼恢万祀。

无文既已秩,同节此云备。

宁当总章法,未擥云台议。

废兴有时合,聪明自民视。

成厦繄众材,至理岂一士。

南阙朝奏书,中朝夕鸣佩。

行矣无自遗,日中今可熭。

复制

《答李生》

李生 〔宋代〕

我年廿四登乡贡,始与刘蓉相追陪。

延津双创忽会合,深夜挂壁鸣风雷。

勋名自谓凌管乐,文采何曾怯邹枚。

岂知羲和鞭日月,头上光阴火急催。

老刘偃素不称意,酸寒一衿初受裁。

我虽置身霄汉上,器小仅济瓶与罂。

立朝本非汲黯节,媚世又无张禹才。

似驴非驴马非马,自增形影良可咍。

囗天广殿棵云开,飞房结构要群材。

倦眼相遍天下土,焉知吞国有颜回。

李生年少风骨峻,骁腾汗血龙所服。

平地一朝能九例,欲与老刘争崔克。

万里辞家来从我,如金受治玉受锤。

所轮只有一心喻,献璞翻为两足灾。

世上升沉日子变,得失于我有何哉!朝来告别问何往,迎妇塞外调高洪。

长安自是别离海,新婚便作锦绣堆。

离情吉语议消说,新诗抄句千琼瑰。

我有一言生听取,冰案乃为福之媒。

富贵绮罗遭鬼瞰,忧患可以坚筋骸。

陈平终非贫贱客,王章莫忘辛苦怀。

边关十月雪融天,劝生为我尽一杯。

复制

《访何隐君其睿》

李生 〔宋代〕

小阮高踪幸识荆,龙吟剑合叙幽情。春分海燕从南至,日暖江鸿尽北征。

傲倪青山堪作赋,相依白社好齐盟。尊前意气求千古,鸡黍交期念李生。

复制

《送李生还四明诗》

李生 〔宋代〕

北风何逶迤,雪花大于手。之子有远役,忍劝尊中酒。

念子初来时,才思若茧丝。抽之已见绪,染就五色衣。

被之行儒林,孰不生艳慕。跹跹媚学徒,三步亦回顾。

余生老且至,秋发垂两肩。得之喜欲舞,如获宝璐然。

素编耽清昼,青灯坐深夜。深玄欲忘寝,荐味如啖蔗。

一朝别我去,何以释离忧。不禁秦淮水,流子江上舟。

但愿逆风起,吹舟不得往。共穿钟阜云,时看白石长。

风本无情物,岂能知我心。事既不能谐,赠言如赠金。

须知九仞山,功或少一篑。学功随日新,慎毋中道废。

群经耿明训,白日丽清天。苟徒溺文辞,萤爝欲争妍。

姬孔亦何人,颜回了不异。肯堕盆盎中,当作瑚琏器。

不见金谷园,琼芳委尘沙。泰山有乔松,老干凌苍霞。

四海皆兄弟,知己独难遇。伯乐傥弗逢,盐车厄骐骥。

明年二三月,罗山花正开。登高日骋望,迟子能重来。

复制

《别李生》

李生 〔宋代〕

华也南来送我行,青丝挈酒玉壶轻。滕王阁下江千尺,一曲沧浪万古情。

复制

《答吴峻伯 其一》

李生 〔宋代〕

李生华岳吾岱岳,各有新诗在上头。不散星辰南北极,未交风雨占中州。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