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 / 曾几 / 发宜兴
拼 译 译

《发宜兴》

曾几 〔宋代〕

老境垂垂六十年,又将家上铁头船。

客留阳羡只三月,归去玉溪无一钱。

观水观山都废食,听风听雨不妨眠。

从今布袜青鞵梦,不到张公即善权。

发宜兴 -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虽然已经六十岁垂垂老矣,却又要拖家带口登船去远行。
在阳羡暂住了三月只是作客,早想要返回玉溪手头却没钱。
游山观水到了废寝忘食境界,风声雨声都不会影响我睡眠。
从今后在我这个平民的梦里,不是到了张公洞就是游善权。

注释
宜兴:今属江苏省,在太湖西岸。
垂垂:形容将近、渐近,常与“老”连用。
将:携持。铁头船:指船头包有铁的木船。
阳羡:宜兴在秦汉时称阳羡。
玉溪:信江(在今江西省,流入鄱阳湖)中段的别称。玉溪江边的上饶,曾是曾几侨居之地。这里的“玉溪”代指作者故乡。
都:总、全部。废食:即废寝忘食。
“听风”句:谓任凭它风雨连宵,也不会改变自己归隐之意。这里“风雨”实喻指国家危难的形势。
布袜青鞋梦:指出世隐居之想和遨游山水之愿。布袜青鞋,指平民、隐士的生活。
张公:指宜兴境内的胜迹张公洞。作者有《游张公洞》诗,云:“张公洞府未著脚,向人浪说游荆溪。”可见其风景幽胜。善权:指善卷洞,在宜兴西南螺岩山上,与张公洞同为宜兴境内的两个古洞。

陈 衍.宋诗精华录全译(下).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597

发宜兴 - 赏析

  “老境垂垂六十年,又将家上铁头船。”首联自叙年将六十而又有挈家远行之举,扣诗题“发宜兴”。以垂暮之年而又携家奔波道途,生活之不安定与老境之可仿不难想见。“又”字凄然,包蕴了宋室南渡以来一系列播迁流离、羁旅行役之苦。

  “客留阳羡只三月,归去玉溪无一钱。”颔联出句承上,说自己客居宜兴时日之短,见生活之不安定;对句启下,说自己虽归故山,而囊空如洗,见生活之清贫与作吏之清廉。曾几一生淡泊,生活清苦。陆游《曾文清公墓志铭》说:“平生取与,一断以义,三仕岭外,家无南物。”足资参证。曾几又有诗云:“我贫无一钱,不敢学农同。空余数卷书,肠腹自撑柱。”(《次陈少卿见赠韵》)故“归去玉溪无一钱”一句既是其现实生活的折射,亦是其一贯心性的写照。

  颈联承“归去”,设想回到故居后的情景:“观水观山都废食,听风听雨不妨眠。”曾几南渡后曾先后寓居上饶(今属江西)、山阴(今浙江绍兴),这里所说的“观水观山”之地,未详所指,当指山水幽胜之乡。回去之后,闲居无事,但以观山赏水为务,遇到山水佳胜之处,恐不免因此废寝忘食。这里流露了对归隐之地清绝山水的神往,也透露出对赋闲生活的怅惘之情。表面上看,作者颇为闲适,实际上是故作排遣。下句的风雨,显系代指时势。“忧愁风雨”,本来是曾几这样的爱国士大夫的夙心,但却说“听风听雨不妨眠”,似乎与己漠不相关,言外自含“安危大臣在,不必泪长流”(杜甫《去蜀》)一类感慨。所谓“不妨”,正是虽不应如此,却不得不如此的意思。这一联语调轻松,意态闲逸,骨子里却隐含一缕无可奈何之情。

  末联再回应题目并以此抒怀:“从今布袜青鞋梦,不到张公即善权。”作者以布袜青鞋为“梦”,表达了隐居山林的内心意趣。曾几作诗以杜甫、黄庭坚为宗,他曾在《李商叟秀才求斋名于王元渤以养源名之求诗》其二中说:“老杜诗家初祖,涪翁句法曹溪。尚论渊源师友,他时派列江西。”于此可见其言不虚。“不到张公即善权”一句既是实写宜兴之景,承接上联之意,表露了对宜兴山水的眷恋情绪;同时也是虚写,借指他处之景,暗接此联出句之意,表明以后要隐逸山野,纵情山水。

  这首诗题为“发宜兴”,但除首、尾两联照应、回抱题目外,颔、颈两联却是想象归家后的情景。诗人所要抒发的,是由“发宜兴”所引起的身世之感,“纪行”并非主体,“述怀”才是中心。全诗正是围绕着述怀这个中心来进行整体构思的。

缪钺 等.宋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802-803

乐云 等.唐宋诗鉴赏全典.武汉:崇文书局,2011.11:1031

发宜兴 - 创作背影

  此诗当作于宋高宗绍兴十二年(1142年)曾几离开宜兴之时。当时曾几已年近六十,之前曾客居宜兴数月,并作有《宜兴邵智卿天远堂》《游张公洞》等诗。

缪钺 等.宋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802-803

乐云 等.唐宋诗鉴赏全典.武汉:崇文书局,2011.11:1031

曾几

作者:曾几

曾几(1085--1166)中国南宋诗人。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曾几其它诗文

《苏秀道中》

曾几 〔宋代〕

苏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夜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而有作。

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

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

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

《读吕居仁旧诗有怀其人作诗寄之》

曾几 〔宋代〕

学诗如参禅,慎勿参死句。

纵横无不可,乃在欢喜处。

又如学仙子,辛苦终不遇。

忽然毛骨换,正用口诀故。

居仁说活法,大意欲人悟。

常言古作者,一一从此路。

岂惟如是说,实亦造佳处。

其圆如金弹,所向若脱兔。

风吹春空云,顷刻多态度。

锵然奏琴筑,间以八珍具。

人谁无口耳,宁不起欣慕。

一编落吾手,贪读不能去。

尝疑君胸中,食饮但风露。

经年阙亲近,方寸满尘雾。

足音何时来,招唤亦云屡。

贱子当为君,移家七闽住。

复制

《寄空同山中道士》

曾几 〔宋代〕

昨夜清霜重,念此山中客。

落叶聚堆床,暗虫吟败壁。

泬漻天宇肃,疏林风瑟瑟。

曳杖挂诗瓢,悠然适所适。

息心归冥漠,山深万籁寂。

散发排天闼,叱咤鞭龙脊。

何时共采药,相与对晨夕。

月夜供洪崖,啸吟铿金石。

复制

《通幽花径》

曾几 〔宋代〕

一径夹青葱,无人到幽处。

花发晓莺啼,欣得得佳趣。

复制

《夏夜闻雨》

曾几 〔宋代〕

凉风急雨夜萧萧,便恐江南草木雕。

自为丰年喜无寐,不关窗外有芭蕉。

复制

《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

曾几 〔宋代〕

苏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夜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而有作。

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

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

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

复制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曾几 〔宋代〕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复制

《江北江南犹断绝,秋风秋雨敢淹留。》

曾几 〔宋代〕

相对真成泣楚囚,遂无末策到神州。

但知绕树如飞鹊,不解营巢似拙鸠。

江北江南犹断绝,秋风秋雨敢淹留。

低回又作荆州梦,落日孤云始欲愁。

复制

《但使此君常有子,不忧每食叹无鱼。》

曾几 〔宋代〕

花事阑珊竹事初,一番风味殿春蔬。

龙蛇戢戢风雷后,虎豹斑斑雾雨馀。

但使此君常有子,不忧每食叹无鱼。

丁宁下番须留取,障日遮风却要渠。

复制

《观水观山都废食,听风听雨不妨眠。》

曾几 〔宋代〕

老境垂垂六十年,又将家上铁头船。

客留阳羡只三月,归去玉溪无一钱。

观水观山都废食,听风听雨不妨眠。

从今布袜青鞵梦,不到张公即善权。

复制

《咏蜡梅》

曾几 〔宋代〕

花时冶游郎,纷若一哄市。

蜡梅空自芳,俗眼不称意。

洗心无一尘,坐觉香细细。

乃知成风斤,要斲郢人鼻。

复制

《探春慢 辛丑都门元夕二首 其一》

曾几 〔宋代〕

紫陌春回,禁城夜暖,琼箫灯市吹起。漠漠烟痕,溶溶月色,掩映曲坊珠翠。

嗟念文园老,渐羞趁、落梅秾李。玉荷滴尽兰膏,不堪纤梗犹系。

重溯槐街旧侣,曾几度擘笺,同赋蓝尾。二十年来,游仙一枕,消得光阴弹指。

亲友凋零甚,更休问、贞元朝士。笑语谁家,听残莲漏声里。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