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宋代 / 張伯端 / 西江月·妄想不須強滅
拼 译 译

《西江月·妄想不須強滅》

張伯端 〔宋代〕

妄想不須強滅,真如何必希求。本源自性佛齊修。迷悟豈拘先後。

悟則剎那成佛,迷則萬劫淪流。若能一念契真修。滅盡恆沙罪垢。

复制
張伯端

作者:張伯端

張伯端(公元983年— 1082年),一說(公元984年—1082年),道教南宗初祖,字平叔,號紫陽、紫陽山人,後改名用成(或用誠)。人稱「悟真先生」,傳為「紫玄真人」,又尊為「紫陽真人」。臨海(今屬浙江)人。自幼博覽群書,學貫古今中外,涉獵諸種方術。張伯端與杏林翠玄真人石泰、道光紫賢真人薛式、泥丸翠虛真人陳楠、瓊炫紫虛真人白玉蟾被奉為「全真道南五祖」(「北五祖」為:東華帝君王玄甫、正陽帝君鍾離權、純陽帝君呂洞賓、純佑帝君劉海蟾、輔極帝君王重陽)。張伯端真人之師為劉海蟾,桂林劉仲遠真人系張伯端真人所度化。

張伯端其它诗文

《滿庭芳》

張伯端 〔宋代〕

真鐵牛兒,形容醜惡,性剛偏好爭馳。人人皆有,那角解牽騎。種就黃芽滿院,更須用、神水澆之。宮裡,若無此獸,安得似嬰兒。乾坤真動靜,生成家活,總賴於伊。飢餐虎髓,渴飲水銀池。夜半牽車進火,霞光迸、海底騰輝。牧童笑,華池宴罷,乘個月明歸。

复制

《西江月·六》

張伯端 〔宋代〕

對鏡不須強滅,假名權立菩提。色空明暗本來齊。真妄體分兩種。悟則便名靜土,更無天竺曹溪。誰言極樂在天西。了則彌陀出世。

复制

《西江月·十二之九》

張伯端 〔宋代〕

冬至一陽來服,三旬增一陽爻。月中復卦溯晨潮。望罷乾終姤兆。日又別為寒暑,陽生復起中宵。午時姤象一陰朝。煉藥須知昏曉。

复制

《西江月·十二首》

張伯端 〔宋代〕

妄想不須強滅,真如何必希求。本源自性佛齊修。迷悟豈拘先後。悟則剎那成佛,迷則萬劫淪流。若能一念契真修。滅盡恆沙罪垢。

复制

《西江月(七)》

張伯端 〔宋代〕

人我眾生壽者,寧分彼此高低。法身通照沒吾伊。念念體分同異。

見是何曾是是,聞非未必非非。往來諸用不相知。生死誰能礙你。

复制

《西江月(五)》

張伯端 〔宋代〕

善惡一時妄念,榮枯都不關心。晦明隱顯任浮沉。隨分飢餐渴飲。

神靜湛然常寂,不妨坐臥歌吟。一池秋水碧仍深。風動魚驚盡任。

复制

《七言四韻十六首 其二》

張伯端 〔宋代〕

人生雖有百年期,壽夭窮通莫預知。昨日街頭猶走馬,今朝棺內已眠屍。

妻財遺下非君有,罪業將行難自欺。大藥不求爭得遇,遇之不鍊是愚痴。

复制

《七言四韻十六首 其四》

張伯端 〔宋代〕

此法真中妙更真,都緣我獨異於人。自知顛倒由離坎,誰識浮沉定主賓。

金鼎欲留朱里汞,玉池先下水中銀。神功運火非終夕,現出深潭日一輪。

复制

《見物便見心》

張伯端 〔宋代〕

見物便見心,無物心不現。

十方通塞中,真心無不遍。

若生知識解,卻成顛倒見。

睹境能無心,始見菩提面。

复制

《西江月(十三)》

張伯端 〔宋代〕

丹是色身至寶,煉成變化無窮。更於性上究真宗。決了死生妙用。

不待他身後世,現前獲福神通。自從龍虎著斯功。爾後誰能繼踵。

复制

《性地頌 其五》

張伯端 〔宋代〕

不移一步到西天,端坐諸方在目前。項後有光猶是幻,雲生足下未為仙。

复制

《七言四韻十六首 其八》

張伯端 〔宋代〕

休鍊三黃及四神,若尋眾藥便非真。陰陽得類歸交感,二八相當自合親。

潭底日紅陰怪滅,山頭月白藥苗新。時人要識真鉛汞,不是凡砂及水銀。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