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代 / 刘长卿 /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 寻南
拼 译 译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 寻南》

刘长卿 〔唐代〕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

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 寻南 -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一路上经过的地方,青苔小道留下鞋痕。
白云依偎安静沙洲,春草环绕道院闲门。
新雨过后松色青翠,循着山路来到水源。
看到溪花心神澄静,凝神相对默默无言。

注释
莓苔:一作“苍苔”,即青苔。履痕:一作“屐痕”,木屐的印迹,此处指足迹。
渚:水中的小洲。一作“者”。
春草:一作“芳草”。
“溪花”两句:因悟禅意,故也相对忘言。禅:佛教指清寂凝定的心境。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 寻南 - 赏析

全诗围绕着题目的“寻”字,逐渐展开。“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开始二句就突出一个“寻”字来,顺着莓苔履痕(一作“屐痕”),一路寻来。语言浅淡质朴,似乎无须赘言:那人迹罕至的清幽山径,正是常道士出入往来之地,这里没有人间喧嚣,满路莓苔。履痕屐齿给来访者带来希望和猜想:幽人不远,晤面在即;否则就是其人出晤,相会须费些周折。

颔联写由顺其路而始入其居境。两句写景平列,用意侧重“闭门”寻人不遇。“白云依静渚”,为远望。

白云絮絮,缭绕小渚。“依”字有意趣。越溪(或是缘溪)而至其巖扉,近看则“春草闭闲门”,蓬门长闭,碧草当门,道士不在寓所。如果说一路莓苔给人幽静的印象,那么这里的白云、芳草、静渚、闲门,则充满静穆淡逸的氛围。渚是“静”的,白云、芳草也是静静的。门“闲”,不遇之人,来访者不期然而然的心境也“闲”。一切都显得恬静自然,和谐默契,不受丝毫纷扰。在自然景物的观照中,悄然融入自在平静的心绪,来访不遇的怅然,似乎被这清幽、宁静的环境,带有内省参照的“禅意”所冲化,渐趋恬然。

独闭的闲门,摇曳的小草,使人浸润在“绿满窗前草不除”的幽静自在境界,滋味咸化于这静默的世界之中。

上四句叙寻而不遇,意绪明白。后四句继写一路景观,浑化无迹须缓缓味出。“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这看松寻源,所趋何向,是不遇而再寻,还是顺便一游其山,还是返回,诗人没有说出。两句以景带叙,下句叙事成份更多些。“水源”,应该不是指来时“经行处”,所以“随山”不是下山,而是入山,随山转折,缘山道探寻水源。道士不在寓所,因此这寻水源,也就是寻道士,“随”字简洁,山道纡绕,峰回路转,随山探源,缘水经山。其间林壑深秀,水声潺潺,都由这个“随”字导人神游,启迪丰富的“曲径通幽”的想象。上句“过雨看松色”,或指道士居所“门外景”,或指“随山”时的景致。“过雨”暗示忽然遇雨,诗人仅仅用一“过”字表示它的刚刚存在,而着意于雨霁云收之后翠绿生新的松色。“过”字,把阵雨带来的清新宜人的气息、物色,轻松自然地托显出来,同时也隐隐带出漫步山道的时间进程。

“过雨”,涮新了松色,也带来冥想。自生自灭的短暂一“过”,和静静白云一样,已在写“禅意”(金性尧)。

尾联的“禅意”,用得精妙。诗人看见了“溪花”,却浮起“禅意”,从幽溪深涧的陶冶中得到超悟,从摇曳的野花静静的观照中,领略到恬静的清趣,溶化于心灵深处是一种体察宁静,荡涤心胸的内省喜悦,自在恬然的心境与清幽静谧的物象交融为一。况且禅宗本来就有拈花微笑的故事,这都溶入默契不言的妙悟中,而领会出“禅意”,因用“与”,把物象和情感联结起来。禅宗的妙悟和道家的得意忘言,有内在相通之处。佛道都喜占山林,幽径寻真,荡入冥思,于此佛道互融,而进入“相对亦忘言”的精神境界。

芳草松色、白云溪花的美感,“禅意”默想的清享,都清美极了。乘兴而来,兴尽而返的惬意自得的感受,也都含融在诗的“忘言”之中。

参考资料:

1、 周啸天 等.唐诗鉴赏辞典补编.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90:227-229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 寻南 - 创作背影

诗人兴冲冲步行山中拜访一位道士,不想却吃了个闭门羹,在居所远近寻找,仍未如愿,诗人非但没有产生失望惆怅,反而获得精神惬意和心理的满足。此诗就是在这样的情境下所作的。

 
刘长卿

作者:刘长卿

刘长卿(709—789),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苏州长洲县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因刚而犯上,两度迁谪。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刘长卿其它诗文

《送方外上人 / 送上》

刘长卿 〔唐代〕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

《送李员外使还苏州,兼呈前袁州李使君,赋得》

刘长卿 〔唐代〕

别离共成怨,衰老更难忘。

夜月留同舍,秋风在远乡。

朱弦徐向烛,白发强临觞。

归献西陵作,谁知此路长。

《送勤照和尚往睢阳赴太守请》

刘长卿 〔唐代〕

燃灯传七祖,杖锡为诸侯。

来去云无意,东西水自流。

青山春满目,白日夜随舟。

知到梁园下,苍生赖此游。

复制

《送灵澈上人还越中》

刘长卿 〔唐代〕

禅客无心杖锡还,沃洲深处草堂闲。

身随敝屦经残雪,手绽寒衣入旧山。

独向青溪依树下,空留白日在人间。

那堪别后长相忆,云木苍苍但闭关。

复制

《湘中忆归》

刘长卿 〔唐代〕

终日空理棹,经年犹别家。

顷来行已远,弥觉天无涯。

白云意自深,沧海梦难隔。

迢递万里帆,飘飖一行客。

独怜西江外,远寄风波里。

平湖流楚天,孤雁渡湘水。

湘流澹澹空愁予,猿啼啾啾满南楚。

扁舟泊处闻此声,江客相看泪如雨。

复制

《严陵钓台送李康成赴江东使》

刘长卿 〔唐代〕

潺湲子陵濑,髣髴如在目。

七里人已非,千年水空绿。

新安江上孤帆远,应逐枫林万馀转。

古台落日共萧条,寒水无波更清浅。

台上渔竿不复持,却令猿鸟向人悲。

滩声山翠至今在,迟尔行舟晚泊时。

复制

《严陵钓台,送李康成赴江东使》

刘长卿 〔唐代〕

潺湲子陵濑,仿佛如在目。

七里人已非,千年水空绿。

新安江上孤帆远,应逐枫林万馀转。

古台落日共萧条,寒水无波更清浅。

台上渔竿不复持,却令猿鸟向人悲。

滩声山翠至今在,迟尔行舟晚泊时。

复制

《送姨子弟往南郊》

刘长卿 〔唐代〕

一展慰久阔,寸心仍未伸。

别时两童稚,及此俱成人。

那堪适会面,遽已悲分首。

客路向楚云,河桥对衰柳。

送君匹马别河桥,汝南山郭寒萧条。

今我单车复西上,郎去灞陵转惆怅。

何处共伤离别心,明月亭亭两乡望。

复制

《明月湾寻贺九不遇》

刘长卿 〔唐代〕

楚水日夜绿,傍江春草滋。

青青遥满目,万里伤心归。

故人川上复何之,明月湾南空所思。

故人不在明月在,谁见孤舟来去时。

复制

《时平后送范伦归安州》

刘长卿 〔唐代〕

昨闻战罢图麟阁,破虏收兵卷戎幕。

沧海初看汉月明,紫微已见胡星落。

忆昔扁舟此南渡,荆棘烟尘满归路。

与君携手姑苏台,望乡一日登几回。

白云飞鸟去寂寞,吴山楚岫空崔嵬。

事往时平还旧丘,青青春草近家愁。

洛阳举目今谁在,颍水无情应自流。

吴苑西人去欲稀,留连一日空知非。

江潭岁尽愁不尽,鸿雁春归身未归。

万里遥悬帝乡忆,五年空带风尘色。

却到长安逢故人,不道姓名应不识。

复制

《齐一和尚影堂》

刘长卿 〔唐代〕

一公住世忘世纷,暂来复去谁能分。

身寄虚空如过客,心将生灭是浮云。

萧散浮云往不还,凄凉遗教殁仍传。

旧地愁看双树在,空堂只是一灯悬。

一灯长照恒河沙,双树犹落诸天花。

天花寂寂香深殿,苔藓苍苍閟虚院。

昔余精念访禅扉,常接微言清道机。

今来寂寞无所得,唯共门人泪满衣。

复制

《过裴舍人故居》

刘长卿 〔唐代〕

惨惨天寒独掩扃,纷纷黄叶满空庭。

孤坟何处依山木,百口无家学水萍。

篱花犹及重阳发,邻笛那堪落日听。

书幌无人长不卷,秋来芳草自为萤。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