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先秦 / 列子 / 七谏
拼 译 译

《七谏》

列子 〔先秦〕

初放

  平生于国兮,长于原野。

  言语讷譅兮,又无彊辅。

  浅智褊能兮,闻见又寡。

  数言便事兮,见怨门下。

  王不察其长利兮,卒见弃乎原野。

  伏念思过兮,无可改者。

  群众成朋兮,上浸以惑。

  巧佞在前兮,贤者灭息。

  尧、舜圣已没兮,孰为忠直?

  高山崔巍兮,水流汤汤。

  死日将至兮,与麋鹿同坑。

  塊兮鞠,当道宿,

  举世皆然兮,余将谁告?

  斥逐鸿鹄兮,近习鸱枭,

  斩伐橘柚兮,列树苦桃。

  便娟之修竹兮,寄生乎江潭。

  上葳蕤而防露兮,下泠泠而来风。

  孰知其不合兮,若竹柏之异心。

  往者不可及兮,来者不可待。

  悠悠苍天兮,莫我振理。

  窃怨君之不寤兮,吾独死而後已。

沉江

  惟往古之得失兮,览私微之所伤。

  尧舜圣而慈仁兮,後世称而弗忘。

  齐桓失于专任兮,夷吾忠而名彰。

  晋献惑于孋姬兮,申生孝而被殃。

  偃王行其仁义兮,荆文寤而徐亡。

  纣暴虐以失位兮,周得佐乎吕望。

  修往古以行恩兮,封比干之丘垄。

  贤俊慕而自附兮,日浸淫而合同。

  明法令而修理兮,兰芷幽而有芳。

  苦众人之妒予兮,箕子寤而佯狂。

  不顾地以贪名兮,心怫郁而内伤。

  联蕙芷以为佩兮,过鲍肆而失香。

  正臣端其操行兮,反离谤而见攘。

  世俗更而变化兮,伯夷饿于首阳。

  独廉洁而不容兮,叔齐久而逾明。

  浮云陈而蔽晦兮,使日月乎无光。

  忠臣贞而欲谏兮,谗谀毁而在旁。

  秋草荣其将实兮,微霜下而夜降。

  商风肃而害生兮,百草育而不长。

  众并谐以妒贤兮,孤圣特而易伤。

  怀计谋而不见用兮,岩穴处而隐藏。

  成功隳而不卒兮,子胥死而不葬。

  世从俗而变化兮,随风靡而成行。

  信直退而毁败兮,虚伪进而得当。

  追悔过之无及兮,岂尽忠而有功。

  废制度而不用兮,务行私而去公。

  终不变而死节兮,惜年齿之未央。

  将方舟而下流兮,冀幸君之发矇。

  痛忠言之逆耳兮,恨申子之沉江。

  愿悉心之所闻兮,遭值君之不聪。

  不开寤而难道兮,不别横之与纵。

  听奸臣之浮说兮,绝国家之久长。

  灭规矩而不用兮,背绳墨之正方。

  离忧患而乃寤兮,若纵火于秋蓬。

  业失之而不救兮,尚何论乎祸凶。

  彼离畔而朋党兮,独行之士其何望?

  日渐染而不自知兮,秋毫微哉而变容。

  众轻积而折轴兮,原咎杂而累重。

  赴湘沅之流澌兮,恐逐波而复东。

  怀沙砾而自沉兮,不忍见君之蔽壅。

怨世

  世沉淖而难论兮,俗岒峨而嵾嵯。

  清泠泠而歼灭兮,溷湛湛而日多。

  枭鸮既以成群兮,玄鹤弭翼而屏移。

  蓬艾亲入御于床笫兮,马兰踸踔而日加。

  弃捐药芷与杜衡兮,余柰世之不知芳何?

  何周道之平易兮,然芜秽而险戏。

  高阳无故而委尘兮,唐虞点灼而毁议。

  谁使正其真是兮,虽有八师而不可为。

  皇天保其高兮,后土持其久。

  服清白以逍遥兮,偏与乎玄英异色。

  西施媞媞而不得见兮,嫫母勃屑而日侍。

  桂蠹不知所淹留兮,蓼虫不知徙乎葵菜。

  处湣湣之浊世兮,今安所达乎吾志。

  意有所载而远逝兮,固非众人之所识。

  骥踌躇于弊輂兮,遇孙阳而得代。

  吕望穷困而不聊生兮,遭周文而舒志。

  宁戚饭牛而商歌兮,桓公闻而弗置。

  路室女之方桑兮,孔子过之以自侍。

  吾独乖剌而无当兮,心悼怵而耄思。

  思比干之恲恲兮,哀子胥之慎事。

  悲楚人之和氏兮,献宝玉以为石。

  遇厉武之不察兮,羌两足以毕斮。

  小人之居势兮,视忠正之何若?

  改前圣之法度兮,喜嗫嚅而妄作。

  亲谗谀而疏贤圣兮,讼谓闾娵为丑恶。

  愉近习而蔽远兮,孰知察其黑白?

  卒不得效其心容兮,安眇眇而无所归薄。

  专精爽以自明兮,晦冥冥而壅蔽。

  年既已过太半兮,然埳轲而留滞。

  欲高飞而远集兮,恐离罔而灭败。

  独冤抑而无极兮,伤精神而寿夭。

  皇天既不纯命兮,余生终无所依。

  愿自沉于江流兮,绝横流而径逝。

  宁为江海之泥涂兮,安能久见此浊世?

怨思

  贤士穷而隐处兮,廉方正而不容。

  子胥谏而靡躯兮,比干忠而剖心。

  子推自割而飤君兮,德日忘而怨深。

  行明白而曰黑兮,荆棘聚而成林。

  江离弃于穷巷兮,蒺藜蔓乎东厢。

  贤者蔽而不见兮,谗谀进而相朋。

  枭鸮并进而俱鸣兮,凤皇飞而高翔。

  原壹往而径逝兮,道壅绝而不通。

自悲

  居愁懃其谁告兮,独永思而忧悲。

  内自省而不惭兮,操愈坚而不衰。

  隐三年而无决兮,岁忽忽其若颓。

  怜余身不足以卒意兮,冀一见而复归。

  哀人事之不幸兮,属天命而委之咸池。

  身被疾而不闲兮,心沸热其若汤。

  冰炭不可以相并兮,吾固知乎命之不长。

  哀独苦死之无乐兮,惜予年之未央。

  悲不反余之所居兮,恨离予之故乡。

  鸟兽惊而失群兮,犹高飞而哀鸣。

  狐死必首丘兮,夫人孰能不反其真情?

  故人疏而日忘兮,新人近而俞好。

  莫能行于杳冥兮,孰能施于无报?

  苦众人之皆然兮,乘回风而远游。

  凌恆山其若陋兮,聊愉娱以忘忧。

  悲虚言之无实兮,苦众口之铄金。

  过故乡而一顾兮,泣歔欷而霑衿。

  厌白玉以为面兮,怀琬琰以为心。

  邪气入而感内兮,施玉色而外淫。

  何青云之流澜兮,微霜降之蒙蒙。

  徐风至而徘徊兮,疾风过之汤汤。

  闻南籓乐而欲往兮,至会稽而且止。

  见韩众而宿之兮,问天道之所在?

  借浮云以送予兮,载雌霓而为旌。

  驾青龙以驰骛兮,班衍衍之冥冥。

  忽容容其安之兮,超慌忽其焉如?

  苦众人之难信兮,愿离群而远举。

  登峦山而远望兮,好桂树之冬荣。

  观天火之炎炀兮,听大壑之波声。

  引八维以自道兮,含沆瀣以长生。

  居不乐以时思兮,食草木之秋实。

  饮菌若之朝露兮,构桂木而为室。

  杂橘柚以为囿兮,列新夷与椒桢。

  鹍鹤孤而夜号兮,哀居者之诚贞。

哀命

  哀时命之不合兮,伤楚国之多忧。

  内怀情之洁白兮,遭乱世而离尤。

  恶耿介之直行兮,世溷浊而不知。

  何君臣之相失兮,上沅湘而分离。

  测汨罗之湘水兮,知时固而不反。

  伤离散之交乱兮,遂侧身而既远。

  处玄舍之幽门兮,穴岩石而窟伏。

  从水蛟而为徙兮,与神龙乎休息。

  何山石之崭岩兮,灵魂屈而偃蹇。

  含素水而蒙深兮,日眇眇而既远。

  哀形体之离解兮,神罔两而无舍。

  惟椒兰之不反兮,魂迷惑而不知路。

  愿无过之设行兮,虽灭没之自乐。

  痛楚国之流亡兮,哀灵修之过到。

  固时俗之溷浊兮,志瞀迷而不知路。

  念私门之正匠兮,遥涉江而远去。

  念女嬃之婵媛兮,涕泣流乎于悒。

  我决死而不生兮,虽重追吾何及。

  戏疾濑之素水兮,望高山之蹇产。

  哀高丘之赤岸兮,遂没身而不反。

谬谏

  怨灵修之浩荡兮,夫何执操之不固?

  悲太山之为隍兮,孰江河之可涸?

  愿承闲而效志兮,恐犯忌而干讳。

  卒抚情以寂寞兮,然怊怅而自悲。

  玉与石其同匮兮,贯鱼眼与珠玑。

  驽骏杂而不分兮,服罢牛而骖骥。

  年滔滔而自远兮,寿冉冉而愈衰。

  心悇憛而烦冤兮,蹇超摇而无冀。

  固时俗之工巧兮,灭规矩而改错。

  郤骐骥而不乘兮,策驽骀而取路。

  当世岂无骐骥兮,诚无王良之善驭。

  见执辔者非其人兮,故驹跳而远去。

  不量凿而正枘兮,恐矩矱之不同。

  不论世而高举兮,恐操行之不调。

  弧弓弛而不张兮,孰云知其所至?

  无倾危之患难兮,焉知贤士之所死?

  俗推佞而进富兮,节行张而不著。

  贤良蔽而不群兮,朋曹比而党誉。

  邪说饰而多曲兮,正法弧而不公。

  直士隐而避匿兮,谗谀登乎明堂。

  弃彭咸之娱乐兮,灭巧倕之绳墨。

  菎蕗杂于黀蒸兮,机蓬矢以射革。

  驾蹇驴而无策兮,又何路之能极?

  以直鍼而为钓兮,又何鱼之能得?

  伯牙之绝弦兮,无锺子期而听之。

  和抱璞而泣血兮,安得良工而剖之?

  同音者相和兮,同类者相似。

  飞鸟号其群兮,鹿鸣求其友。

  故叩宫而宫应兮,弹角而角动。

  虎啸而谷风至兮,龙举而景云往。

  音声之相和兮,言物类之相感也。

  夫方圜之异形兮,势不可以相错。

  列子隐身而穷处兮,世莫可以寄讬。

  众鸟皆有行列兮,凤独翔翔而无所薄。

  经浊世而不得志兮,愿侧身岩穴而自讬。

  欲阖口而无言兮,尝被君之厚德。

  独便悁而怀毒兮,愁郁郁之焉极?

  念三年之积思兮,愿壹见而陈辞。

  不及君而骋说兮,世孰可为明之?

  身寝疾而日愁兮,情沉抑而不扬。

  众人莫可与论道兮,悲精神之不通。

  乱曰:

  鸾皇孔凤日以远兮,畜凫驾鹅。

  鸡鹜满堂坛兮,鼉黽游乎华池。

  要褭奔亡兮,腾驾橐驼。

  铅刀进御兮,遥弃太阿。

  拔搴玄芝兮,列树芋荷。

  橘柚萎枯兮,苦李旖旎。

  甂瓯登于明堂兮,周鼎潜潜乎深渊。

  自古而固然兮,吾又何怨乎今之人。

复制

七谏 - 赏析

初放
平生于国兮,长于原野。
屈原生长在楚国国都,如今却遭流放原野居住。

言语讷譅兮,又无彊辅。
性迟钝言语少拙嘴笨腮,又没有强势力在旁辅助。

浅智褊能兮,闻见又寡。
才智疏浅能力又薄弱,孤陋寡闻又见识无多。

数言便事兮,见怨门下。
只为利国利君多次进言,谁料想惹怒小人招来灾祸。

王不察其长利兮,卒见弃乎原野。
君王不察我进言是为国,终将我放逐到僻壤荒野。

伏念思过兮,无可改者。
心里暗思自己有无过失,实无一丝差错可改过。

群众成朋兮,上浸以惑。
群小拉帮结伙成朋党,君王渐被欺蒙受迷惑。

巧佞在前兮,贤者灭息。
谗佞小人花言巧语在君前,忠良缄口不言声默默。

尧、舜圣已没兮,孰为忠直?
尧舜圣君已逝不及见,忠正良臣为谁尽忠尽节?

高山崔巍兮,水流汤汤。
高山巍巍峨峨耸立,江水浩荡永流不止。

死日将至兮,与麋鹿同坑。
叹自己年老死日将至,在荒野与禽兽相伴为侣。

塊兮鞠,当道宿,
孤独潦倒居无定所,

举世皆然兮,余将谁告?
举世皆混浊是非已颠倒,心中的冤情向谁诉?

斥逐鸿鹄兮,近习鸱枭,
大雁天鹅全遭斥退,却把恶鸟鸱鸮当宠物。

斩伐橘柚兮,列树苦桃。
橘柚佳树被砍伐,却一排排栽植苦桃恶木。

便娟之修竹兮,寄生乎江潭。
可叹那婆娑修美的翠竹,却只能孤零零江边独处。

上葳蕤而防露兮,下泠泠而来风。
上面有繁茂的枝叶防露,下面有清凉的微风驱酷暑。

孰知其不合兮,若竹柏之异心。
谁知道我与君王道不合,就像那实心的柏木、空心的竹。

往者不可及兮,来者不可待。
从前的贤君无法追及,未来的英主难目睹。

悠悠苍天兮,莫我振理。
悠悠的苍天啊高高在上,你为何不解除我的冤屈。

窃怨君之不寤兮,吾独死而後已。
我怨恨君王你终不觉悟,我只有弃身荒野明心曲。

沉江
惟往古之得失兮,览私微之所伤。
想那历史上的得失兴亡,看那群小误君祸国事桩桩。

尧舜圣而慈仁兮,後世称而弗忘。
尧与舜圣明仁义慈爱百姓,后世人常称颂永远不忘。

齐桓失于专任兮,夷吾忠而名彰。
齐桓公用小人死后国乱,管仲耿介忠直美名传扬。

晋献惑于孋姬兮,申生孝而被殃。
晋献公听谗言被骊姬迷惑,可怜那孝子申生惨遭祸殃。

偃王行其仁义兮,荆文寤而徐亡。
徐偃王行仁义不备武装,楚文王心恐惧将其灭亡。

纣暴虐以失位兮,周得佐乎吕望。
殷纣王暴虐无道身死国灭,周得天下幸赖于吕望贤良。

修往古以行恩兮,封比干之丘垄。
武王效法古人施恩布惠,封比干墓将其德昭示四方。

贤俊慕而自附兮,日浸淫而合同。
天下贤俊慕周德都来亲附,人才日增天下一心国力强。

明法令而修理兮,兰芷幽而有芳。
法令严明治国之道好,兰芷纵在幽僻处也散馨香。

苦众人之妒予兮,箕子寤而佯狂。
我苦恼群小们对我嫉妒,想箕子为避难装傻佯狂。

不顾地以贪名兮,心怫郁而内伤。
也想不贪忠名离乡远去,怎奈心恋故国痛苦难当。

联蕙芷以为佩兮,过鲍肆而失香。
将蕙芷联起来做成佩带,经过鲍鱼店就失去芬芳。

正臣端其操行兮,反离谤而见攘。
正直之臣端正他的品行,反遭谗人诽谤遭流放。

世俗更而变化兮,伯夷饿于首阳。
世俗之人改清洁为贪邪,伯夷宁愿守节饿死首阳。

独廉洁而不容兮,叔齐久而逾明。
独行廉洁啊虽不容于世,日后叔齐终得美名扬。

浮云陈而蔽晦兮,使日月乎无光。
层层乌云遮得天昏地暗,使得日月失去灿烂光芒。

忠臣贞而欲谏兮,谗谀毁而在旁。
忠臣坚贞欲进谏,佞人在旁谗言诽谤。

秋草荣其将实兮,微霜下而夜降。
就像百草至秋本该结实,夜里却突然降下寒霜。

商风肃而害生兮,百草育而不长。
急疾的西风摧残着生物,秋风已起百草不得生长。

众并谐以妒贤兮,孤圣特而易伤。
群小结党营私而妒害贤才,贤良反孤立无援受损伤。

怀计谋而不见用兮,岩穴处而隐藏。
我心怀良策却不被重用,只好独居岩穴栖身隐藏。

成功隳而不卒兮,子胥死而不葬。
子胥伐楚功成却遭谗毁,可怜他被赐死尸首不葬。

世从俗而变化兮,随风靡而成行。
世人见其状纷纷从俗媚上,正如草木随风披靡成排成行。

信直退而毁败兮,虚伪进而得当。
诚信正直之臣身败名毁,虚伪谄佞之徒身显名扬。

追悔过之无及兮,岂尽忠而有功。
国家倾危君王才知追悔时已晚,此时我竭尽忠心也难有回天之功。

废制度而不用兮,务行私而去公。
他们废先王之法而不用,一味贪求私利背离公正。

终不变而死节兮,惜年齿之未央。
我愿怀清白终不变节,可惜我年寿未尽还年轻。

将方舟而下流兮,冀幸君之发矇。
我要乘舟随江远去,只望君王醒悟不再受欺蒙。

痛忠言之逆耳兮,恨申子之沉江。
哀痛忠直之言君王听不进,子胥被杀沉江令人伤情。

愿悉心之所闻兮,遭值君之不聪。
我愿竭尽所闻陈述政事,可君王他充耳不闻不采用。

不开寤而难道兮,不别横之与纵。
君心常惑难与陈述政道,他糊里糊涂不辨横竖奸忠。

听奸臣之浮说兮,绝国家之久长。
好听邪佞之臣的虚言浮说,致使国运断绝难以久兴。

灭规矩而不用兮,背绳墨之正方。
放弃先圣法度而不施用,背离正直方向导致危倾。

离忧患而乃寤兮,若纵火于秋蓬。
遭到忧患才知醒悟,就像纵火秋草其势已成。

业失之而不救兮,尚何论乎祸凶。
君王失道已经自身难保,还谈什么国家福祸吉凶。

列子

作者:列子

列子(大约公元前450年—公元前375年即战国年间,享年75岁),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名寇,又名御寇(“列子”是后人对他的尊称),华夏族,周朝郑国圃田(今河南省郑州市)人,古帝王列山氏之后。先秦天下十豪之一,著名的道学者、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对后世哲学、美学、文学、科技、养生、乐曲、宗教影响非常深远。著有《列子》,其学说本于黄帝老子,归同于老、庄。创立了先秦哲学学派贵虚学派(列子学)。是介于老子与庄子之间道家学派承前启后的重要传承人物。 

列子其它诗文

《两小儿辩日》

列子 〔先秦〕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卷十九·著述》

列子 〔先秦〕

  太宗欲见前代帝王事得失以为鉴戒,魏征乃以虞世南、褚遂良、萧德言等采经史百家之内嘉言善语,明王暗君之迹,为五十卷,号《群书理要》,上之。太宗手诏曰:“朕少尚威武,不精学业,先王之道,茫若涉海。览所撰书,博而且要,见所未见,闻所未闻,使朕致治稽古,临事不惑。其为劳也,不亦大哉!”赐征等绢千匹,彩物五百段。太子诸王,各赐一本。

  贞观中,纪国寺僧慧静撰《续英华诗》十卷,行于代。慧静尝言曰:“作之非难,鉴之为贵。吾所搜拣,亦《诗》三百篇之次矣。”慧静俗姓房,有藻识。今复有诗篇十卷,与《英华》相似,起自梁代,迄于今朝,以类相从,多于慧静所集,而不题撰集人名氏。

  江淮间为《文选》学者,起自江都曹宪。贞观初,扬州长史李袭誉荐之,征为弘文馆学士。宪以年老不起,遣使即家拜朝散大夫,赐帛三百匹。宪以仕隋为秘书,学徒数百人,公卿亦多从之学,撰《文选音义》十卷,年百余岁乃卒。其后句容许淹、江夏李善、公孙罗相继以《文选》教授。开元中,中书令萧嵩以《文选》是先代旧业,欲注释之。奏请左补阙王智明、金吾卫佐李玄成、进士陈居等注《文选》。先是,东宫卫佐冯光震入院校《文选》,兼复注释,解“蹲鸱”云:“今之芋子,即是着毛萝卜。”院中学士向挺之、萧嵩抚掌大笑。智明等学术非深,素无修撰之艺,其后或迁,功竟不就。

  太宗谓监修国史房玄龄曰:“比见前后汉史,载扬雄《甘泉》、《羽猎》,司马相如《子虚》、《上林》,班固《两都赋》,此既文体浮华,无益劝戒,何瑕书之史策今有上书论事,词理可裨于政理者,朕或从或不从,皆须备载。”

  代有释昙刚制《山东士大夫类例》三卷,其假冒者悉不录,署云“相州僧昙刚撰”。左散骑常侍柳冲,亦明氏族,中宗朝为相州刺史,询问旧老,咸云自隋朝以来,不闻有僧昙刚。盖惧见害于时,而匿其名氏耳。

  开元初,左庶子刘子玄奏议,请废郑子《孝经》,依孔注;《老子》请停河上公注,行王弼注;《易传》非子夏所造,请停。引今古为证,文多不尽载。其略曰:“今所行《孝经》,题曰郑氏,爰在近古,皆云是郑玄,而魏晋之朝无有此说。后魏、北齐之代,立于学宫。盖虏俗无识,故致斯谬。今验《孝经》,非郑玄所注。河上公者,汉文帝时人,庵于河上,因以为号,以所注《老子》授文帝,因冲空上天。此乃不经之鄙言,习俗之虚语。案《艺文志》,注《老子》有三家,而无河上公注。虽使才别朱紫,粗分菽麦,亦皆嗤其过谬,况有识者乎《艺文志》,《易》有十三家,而无子夏传。”子玄争论,颇有条贯,会苏宋文吏,拘于流俗,不能发明古义,竟排斥之。深为识者所叹。

  梁载言《十道志》解南城山,引《后汉书》云:“郑玄遭黄巾之难,客于徐州。今者有《孝经序》,相承云郑氏所作。其序曰:“仆避难于南城山,栖迟岩石之下,念昔先人,余暇述夫子之志而注《孝经》。”盖康成胤孙所作也。陆德明亦云:“案郑志及《晋中经簿》并无,唯晋穆帝集讲《孝经》,云以郑注为主。”今验《孝经注》,与康成所注五经体并不同。则刘子玄所论,信有征矣。

  萧何封酇侯,先儒及颜师古以酇为南阳筑阳之城。筑阳今属襄州。窃以凡封功臣,多就本土,盖欲荣之也。张良封留侯,是为成例。案班固何须穿凿,更制别音乎?

  刘子玄直史馆,时宰臣萧至忠、纪处讷等并监修国史。子玄以执政秉权,事多掣肘,辞以著述无功,求解史任。奏记于至忠等,其略曰:“伏见每汲汲于劝诱,勤勤于课责,云:‘经籍事重,努力用心。’或岁序已奄,何时辍手。纲维不举,督课徒勤。虽威以刺骨之刑,勖以悬金之赏,终不可得也。语云:‘陈力就列,不能者止。’仆所以比者,布怀知己,历讼群公,屡辞载笔之官,欲罢记言之职者,正为此耳。当今朝号得人,国称多士。蓬山之下,良直比肩;芸阁之间,英奇接武。仆既功亏刻鹄,笔未获麟,徒殚太官之膳,虚索长安之米。乞以本职,还其旧居,多谢简书,请避贤路。”文多不尽载。至忠惜其才,不许。宗楚客恶其正直,谓诸史官曰:“此人作书如是,欲置我于何地?”子玄着《史通》二十篇,备陈史册之体。

  开元十年,玄宗诏书院撰《六典》以进。时张说为丽正学士,以其事委徐坚。沉吟岁余,谓人曰:“坚承乏,已曾七度修书,有凭准皆似不难。唯《六典》,历年措思,未知所从。”说又令学士毋婴等,检前史职官,以今式分入六司,以今朝《六典》,象周官之制。然用功艰难,绵历数载。其后张九龄委陆善经,李林甫委苑咸,至二十六年,始奏上。百寮陈贺,迄今行之。

  开元十二年,沙门一行造《黄道游仪》以进。玄宗亲为之序,文多不尽载。其略曰:“孰为天大,此焉取则。均以寒暑,分诸晷刻。盈缩不愆,列舍不忒。制器垂象,永鉴无惑。”因遣太史官驰往安南及蔚州测候日影,经年乃定。

  玄宗谓张说曰:“儿子等欲学缀文,须检事及看文体。《御览》之辈,部帙既大,寻讨稍难。卿与诸学士撰集要事并要文,以类相从,务取省便,令儿子等易见成就也。”说与徐坚、韦述等编此进上,诏以《初学记》为名。赐修撰学士束帛有差,其书行于代。

  道家有庚桑子者,代无其书。开元末,襄阳处士王源撰《亢仓子》两卷以补之。序云:“《庄子》谓之庚桑子,《史记》作亢桑子,《列子》作亢仓子,其实一也。”源又取《庄子·庚桑楚》一篇为本,更取诸子文义相类者,合而成之,亦行于代。

复制

《卷九》

列子 〔先秦〕

  ○形影身心诗

  靖节作形影相赠、《神释》之诗。谓贵贱贤愚,莫不营营惜生。故极陈形影之苦,而以神辨自然,以释其惑。《形赠影》曰:"愿君取吾言,得酒莫苟辞。"《影答形》曰:"立善有遗爱,胡可不自竭。"形累养而欲饮,影役名而求善,皆惜生之惑也。神乃释之曰:"大钧无私力,万理自森著。人为三才中,岂不以我故。"此神自谓也。又曰:"日醉或能忘,将非趣龄具。"所以辨养之累。又曰:"立善常所忻,谁当与汝誉?"所以解名之役,然亦仅在趣龄与无誉而已。设使为善见知,饮酒得寿,则亦将从之耶?于是又极其释曰:"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事勿多虑。"此乃不以死生祸福动其心,泰然委顺,乃得神之自然,释氏所谓断常见者也。

  坡翁从而反之曰:"予知神非形,何复异人天。岂惟三才中,所在靡不然。"又云:"委顺忧伤生,忧死生亦迁。纵浪大化中,正为化所缠。应尽便须尽,宁复俟此言。"

  白乐天因之作《心问身》诗云:"心问身云何泰然,严冬暖被日高眠。放君快活知恩否,不早朝来十一年。"身答心曰:"心是身王身是宫,君今居在我宫中,是君家舍君须爱,何事论恩自说功。"心复答身曰:"因我疏慵休罢早,遣君安乐岁时多。世间老苦人何限,不放君闲奈我何。"此则以心为吾身之君,而身乃心之役也。

  坡翁又从而赋六言曰:"渊明形神自我,乐天身心于物。而今月下三人,他日当成几佛?"

  然二公之说虽不同,而皆祖之列子力命之论。力谓命曰:"若之功,奚若我哉?"命曰:"汝奚功于物,而欲比朕?"力曰:"寿夭穷达,贵贱富贫,我力之所能也。"命遂历陈彭祖之寿,颜渊之天,仲尼之困,殷纣之君,季札无爵于君,田恒专有齐国,夷、齐之饿,季氏之富:"若是,汝力之所能,奈何寿彼而天此,穷圣而达逆,贱贤而贵愚,贫善而富恶耶?"力曰:"若如是言,我固无功于物,而物若此耶?此则若之所制耶?"命曰:"既谓之命,奈何有制之者?朕直而推之,曲而任之。自寿自夭,自穷自达,自贵自贱,自富自贫,朕岂能识之哉!"此盖言寿夭穷达,贵贱富贫,虽曰莫非天命,而亦非造物者所能制之,直付之自然耳。此则渊明神释,所谓"大钧无私力"之论也。

  其后杨龟山有《读东坡和陶影答形》诗云:"君如烟上火,火尽君乃别;我如镜中像,镜坏我不灭。"盖言影因形而有无,是生灭相。故佛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正言其非实有也,何谓不灭?此则又堕虚无之论矣。

  ○父执之礼

  前辈事父执之礼甚严。汉马伏波有疾,梁松来候之,独拜床下,援不答。松去,诸子问曰:"梁伯孙,帝婿贵重,公卿莫不惮之,大人独不为礼?"援曰:"我乃松之父友也,虽贵,何得失其序乎!"

  王丹召为太子少傅,大司徒侯霸欲与交友,遣子昱候于道,迎拜车下,丹下答之。昱曰:"家君欲与君结友,何为见拜?"丹曰:"君房有是言,丹未之许也。"然则答拜乃疏之耳。

  至国朝东都时,此礼犹在。韩魏公留钥北京日,李稷以国子博士为漕,颇慢公,公不与较,待之甚礼。俄,潞公代魏公为留守,未至,扬言云:"李稷之父绚,我门下士也。闻稷敢慢魏公,必以父死失教至此。吾视稷,犹子也,果不悛,将庭训之。"公至北京,李稷谒见,坐客次。久之,着道服出,语之曰:"而父,吾客也,只八拜。"稷不获已,如数拜之。此事或传李稷为许将。

  熙宁初,吕晦叔诸子谒欧阳公于颍上,疑当拜与否。既见叙,拜,文忠不复辞,受之如受子侄之礼。二子既出,深叹前辈不可及。

  崇宁间,陆佃农师在政府日,有大卿岑象先岩起于农师为父执。一日来访,延之堂奥,具冠裳拜之。既而岑作手简来谢云:"前日登门展庆,蒙公敦笃事契,俾纳贵礼。于公有谦之光,使老者增僭易之过。然大将军有揖客,古人以为美谈,今文昌纲辖有受拜客,顾不美于前人乎。"

  前辈遇通家子弟,初见请纳拜者,既受之,则设席望其家,遥拜其父祖,乃始就坐。盖当时风俗尚厚,虽执政之于庶官亦讲此礼,不以为异也。自南渡以后,则世道日薄矣。然余幼时,犹见亲旧通家初见日,必先拜其家影堂,然后请谒,此礼今亦不复见也。

  ○李全

  李全,淄州人,第三,以贩牛马来青州。有北永州牛客张介引至涟水。时金国多盗,道梗难行,财本浸耗,遂投充涟水尉司弓卒。因结群不逞为义兄弟,任侠狂暴,剽掠民财,党与日盛,莫敢谁何,号为李三统辖。后复还淄业屠,尝就河洗刷牛马,于游土中蹴得铁枪杆,长七八尺。于是就上打成枪头,重可四十五斤。日习击刺,技日以精,为众推服,因呼为李铁枪。遂挟其徒横行淄、青间,出没抄掠。

  淄、青界内有杨家堡,居民皆杨氏,以穿甲制靴为业。堡主曰杨安儿,有力强勇,一堡所服。亦尝为盗于山东,聚众至数万。有妹曰小姐姐(或云其女,其后称曰姑姑),年可二十,膂力过人,能马上运双刀,所向披靡。全军所过,诸堡皆载牛酒以迎,独杨堡不以为意。全知其事,故攻劫之。安儿亦出民兵对垒,谓全曰:"你是好汉,可与我妹挑打一番。若赢时,我妹与你为妻。"全遂与酣战,终日无胜负,全忿且惭。适其处有丛筱,全令二壮士执钩刀,夜伏筱中。翌日再战,全佯北,杨逐之,伏者出,以刀钩止,大呼,全回马挟之以去。安儿乃领众备牛酒,迎归成姻,遂还青州,自是名闻南北。

  时金人方困于敌,张介又从而招之,授以兵马,衣以红袍,号红袄军。嘉定十一年间,金人愈穷蹙。全因南附。乃与石、沈铎辈结党以来,知楚州应之纯遂纳之,累战功至副总管。明年,金主下诏招之,全复书有云:"宁作江淮之鬼,不为金国之臣。"遂以轻兵往潍州,迁其父母兄嫂之骨葬于淮南,以誓不复北向。时山东已为鞑所破,金不能有,全遂下益都,张林出降,遂并献济、莒、沧、滨、淄、密等凡二府九州四十县,降头目千人,战马千五百匹,中勇军十五万人。闻于朝,遂以全为左武卫大将军、广州观察使、京东忠义军都统制、马步军副总管,特赐银、绢、缗钱等。

  先是,贾涉知盐城县,以事忤淮漕,方信孺劾之,未报。涉廉知信孺阴遣梁昭祖航海致馈,以结李全,遂遣人捕得之,亟申于朝,方由是罢,涉召入为大理司直,未几,知楚州。时忠义军头目李先拳勇有胆气,且并领石、沈铎之军,李全深忌之。至是,极力挤先,涉遂以李先反侧闻于朝。于是召先赴密院审查,甫至都门,殿帅冯树宴之三茅观后小寨,命勇士扑杀之,于是全愈无忌惮矣。先既诛,涟水人情不安,头目裴渊等遂请石为帅于盱眙。制司大恐,遂令李全率万人以往,全惮,不敢动。制司无策,遂分其军为五。乃呼裴渊赴山阳禀议,责以专擅招,令密图之,以功赎罪。会鞑兵至涟水,硅亦自疑,遂杀渊以归鞑。先是,权尚书胡榘,尝言全狼子野心,不可倚仗。及全获捷于曹家庄,擒金人伪驸马,乃作《濠梁歌》以谀之云:春残天气何佳哉,捷书夜自濠梁来,将军生擒伪驸马,敌兵十万冰山摧。何物轻犭挑胡羯,万里烟尘暗边徼,边臣玩寇不却攘,三月淮Й惊蹀血。庙谟密遣山东兵,李将军者推忠精,铁枪匹马首破阵,喑呜叱咤风云生。摧杀群妖天与力,虏丑成擒不容逸,失声走透虏鼓捶,犹截腾骧三百匹。防围健使催赐金,曹家庄畔杀胡林,游魂欲反定悬胆,将军岂知关塞深。君不见,往日蕲王邀兀术,围合狐跳追不得,夫人明日拜函封,乞罪将军纵狂逸。岂知李侯心胆粗,捕缚犭制子才须臾。金牛走敌猛将有,沔州斩贼儒生无。宗社威灵人制胜,养锐图全无轻进,会须入汴缚酆王,笳鼓归来取金印。既而涉以病归,遂以郑损继之。损与涉素不相成,幕中诸客惧损修怨,乃嗾李全申请,乞差真德秀、陈靴、梁丙知楚州。于是朝廷遂改损为四川制置,乃以知阁门事许国用徐本中例换授朝议大夫,再转为太府少卿知楚州。

  国自是歉然,惧侪辈轻己。开阃之初,命管军以下皆执朝参之礼。时全已为保宁军节度使,前阃皆与抗礼。至是,幕府宋恭、荀梦玉等惧变,遂调停,约全拜于庭下,国答拜于堂上。议已定,及庭参,国乃傲然坐而受之,全大惭愤,竟还青州。至冬,国大阅两淮军马,全妻李姑姑者,欲下教场犒军,实求衅耳,幕府复调停力止。及淮西军回,人仅得交子五贯,乃尽以弓刀售之李军,而淮西军亦怨矣。未几,全将刘庆福自青来,谋以丁祭之夕作乱,以谋泄而止。既而制府出榜,以高显为词,指摘北军。庆福亦大书一榜,揭于其右,语殊不逊。次日,庆福开宴于万柳亭,游幕诸客及青州ヘ姚在焉。酒行方酣,忽报全至海州,促庆福北还。时国方纳谒,北军径自南门入,直制府。强勇军方解甲,望见北军,皆弃去,遂排大门而入。帐前亲兵欲御之,国乃大呼曰:"此辈不过欲多得钱绢耳。"方行喝犒,闻北军大喊登城,张旗帜,火已四起,飞矢如雨。国额中一箭,径趋避于楚台。北军劫掠府库,焚毁殆尽。国在楚台久之,使令姚求和。遂缒城而出,以直系书"青州姚通判",以长竿揭之马前,往见李姑姑。李逊谢不能统辖诸军以致生变。姚遂请收军,李云:"只请制置到此商量,便可定也。"姚亟回报,则国已遁矣。次日,北军得国于三茅道堂,以小竹舆舆至李军。国不能发一语,复送还楚台,以兵环守,国遂死焉。文武官遇害者凡数十人。未几,全乃入吊,行慰奠礼,且上章自劾,朝廷不敢问也。遂进全为少保,而以大理卿徐希稷知楚州。

  军变之先一日,荀梦玉已知其谋,亟告于国,国不以为然。至是,全得其告变之书,欲杀之,而梦玉已归滁。乃命数十骑邀于路而杀之。制府捐三千缗捕贼,而全亦捐五千缗,无状大率如此。希稷至楚,一意逢迎,全益以骄。既而还青州,或传为金人所擒,或以为已死。刘卓乘时自夸以驱除余党。及丞相入其言,遂召希稷,而以卓为代,璋即以盱眙军马自随。中途所乘马无故而踣,卓怒,遂斩二濠寨官,人疑其非吉征也。卓初至,军声颇振,不数日,措置乖方。南、北军已相疑,适忠义军总管夏全自盱眙领五千人来。先是,全欲杀夏,卓为解免之,至是,卓留以自卫,且资其军以制全。然夏军素骄,时作过劫掠居民,卓乃捕为首数人斩之,犹未戢。乃札忠义都统权司张忠政权副都统,忠政辞不就。杨姑姑知之,遂呼忠政谋所以拒制司之策。忠政曰:"朝廷无负北军,夫人若欲忠政反,惟有死耳。"遂归家,令妻子自经,次焚告敕宝货于庭,然后自尽。

  制司闻变,遂戒严。命夏全封闭李全、刘全、张林等府库,且出榜令北军限三日出城。是日,诸营搬移自东北门出。夏军坐门首搜检,凡金银妇女多攘取之。余皆疑惧不敢出,制司又从而驱逐之。有黑旗一对仅百人,乃北军之精锐者,坚不肯出。潜易衣装,与夏军混杂。南军欲注矢挥刃,则呼曰:"我夏太尉军也。"南军遂不疑之。至晡,大西门上火忽起,至夜,遂四面纵火,杀害军民。卓遂命守子城,护府库。凡两日夜,军皆无火饭,饥困不复用命。夏全知事急,遂挺身入北军。李姑姑遂与夏剧饮,酒酣,泣曰:"少保今不知存亡,妾愿以身事太尉,府库人马,皆太尉物也。本一家人,何为自相戕?若今日剿除李氏,太尉能自保富贵乎?"夏全惑其说,乃阴与李军合,反戈以攻南军。卓屡遣人招夏议事,竟不至,乃以十万贯犒军求和。夏全乃令开一路,以马军二百卫送卓出大西门。星夜南奔,至宝应,已四鼓矣。从行官属惟余元е、沈宣子,余悉死焉。夏军回至淮阴,乃为时青、令晖夹击,尽得所掳财物七巨艘。既至盱眙,范成、张惠闭门拒之,且就军中杀其母妻,于是夏全乃轻身北窜。刘卓遂移司于扬之堡寨,朝廷遂改楚为淮安州,命将作少监姚知州事。

  时李全犹未还,王义深、国安用为权司。刘庆福与张甫谋就楚之淮河缚大浮桥。或告李姑姑以二人欲以州献金人,姑姑即遣人请姚议事,不获已而往,则大厅已设四果卓,余二客则庆福及甫也。庆福先至,姑姑云:"哥哥不快,可去问则个。"谓李福也。时福卧于密室,凡迂曲数四乃至。庆福至榻前云:"哥哥没甚事?"福云:"烦恼得恁地。"刘觇福榻有剑出,稍心动,亟出,福急挥剑中其脑。既而甫至,于外呼云:"总管没什事否?"福隐身门左,俟其入,即挥剑,又仆之,福遂携二首以出,乃大张乐剧饮。姚遂揭榜,以刘、张欲谋作逆,密奉朝旨已行诛戮,乃闻于朝。李福增秩,姑姑赐金,进封楚国夫人。末几,福复以预借粮券求衅,遂召北军入城,官民死者甚众,姚赖国安用匿之而免。于是朝廷诸阃各主剿除分屯之说,久之不决。既而盱眙守彭忄屯乃遣张惠、范成入淮安,说国安用令杀李福及李姑姑。未几,李福就戮,而姑姑则易服往海州矣。其后分屯之说已定,而江阃所遣赵夫剿杀之兵适至。北军怒为张、范所卖,欲杀之,二人遂遁去。国安用追至盱眙,彭忄屯宴之,方大合东,忽报军变,始知张、范已献盱眙于北矣,彭忄屯遂为所擒。

  既而李全至楚,揭榜自称山东、淮南行省,于是尽据淮安、海州、涟水等处。先是,全遣张国明入朝禀议,书至,朝廷未有以处之。会时青亦遣人至,国明遂遣人报全,全遂杀青。国明极言李全无它意,朝廷遂遣赵拱奉两镇节钺印绶以往。而江阃乃遣申生结全帐下谋杀之。事觉,全囚申生,以其事上于朝。盖全时已有叛志矣。会盐城陈遇谋于东海截夺全青州运粮之船,全由是愈怒,遂兴问罪之师。首攻海陵,守臣宋济迎降,遂进围扬州。朝廷始降诏削夺全官爵,住给钱粮,会诸路兵诛讨,然战多不利,内外为之震动。是时全合诸项军马,并驱乡民二十余万,一夕筑长围数十里,围合扬之三城,为必取之计。会元夕,欲示闲暇,于城中张灯大宴,全亦张灯于平山堂中。夜,全乘醉引马步极力薄城,赵范命其弟葵领兵出城迎战,至三鼓,胜负未决。葵先命李虎、丁胜同持兵塞其瓮门。至是,全欲还,而门已塞,进退失据,且战且退,遂陷于新塘,由是各散去。次日于沮洳乱尸中,得一红袍而无一手指者,乃全也(先是全投北,尝自断一指,以示不复南归)。时绍定四年正月。后三日,北军悉遁,制府露布闻于朝,遂乘胜复泰之盐城。后三月,淮南诸州北军皆空城而去矣。其雏松寿者,乃徐希稷之子。贾涉开阃维扬日,尝使与诸子同学。其后全无子,屡托涉祝之。涉以希稷向与之念,遂命与之,后更名云。(刘子澄尝著《淮东补史》,纪载甚详。然余所闻于当时诸公,或削书所未有者,因摭其概于此,以补刘氏之阔文云。)

  ○王公衮复仇

  王宣子尚书母,葬山阴狮子坞,为盗所发。时宣子为吏部员外郎,其弟公衮待次乌江尉,居乡物色得之,乃本村无赖嵇泗德者所为。遂闻于官,具服其罪,止从徒断,黥隶他州,公衮不胜悲愤。时犹拘留钤辖司,公衮遂诱守卒饮之以酒,皆大醉,因手断贼首,朝复提之自归有司。宣子亟以状白堂,纳官以赎弟罪。事下给舍议,时杨椿元老为给事,张孝祥安国兼舍人,书议状曰:"复仇,义也。夫仇可复,则天下之人,将交仇而不止,于是圣人为法以制之。当诛也,吾为尔诛之;当刑也,吾为尔刑之。以尔之仇,丽吾之法。于是凡为人子而仇于父母者不敢复,而惟法之听,何也?法行则复仇之义在焉故也。今夫佐、公衮之母,既葬而暴其骨,是﹃尸也。父母之仇,孰大于是?佐、公衮得贼而辄杀之,义也,而莫之敢也,以为有法焉。律曰:'发冢开棺者、绞。'二子之母,遗骸散逸于故藏之外,则贼之死无疑矣。贼诚死,则二子之仇亦报,此佐、公衮所以不敢杀之于其始获,而必归之吏也。狱成而吏出之,使贼阳阳出入闾巷与齐民齿。夫父母之仇,不共戴天者也。二子之始不敢杀也,盖不敢以私义故乱法。今狱已成矣,法不当死,二子杀之,罪也;法当死,而吏废法,则地下之辱,沈痛郁结,终莫之伸,为之子者,尚安得自比于人也哉!佐有官守,则公衮之杀是贼,协于义而宜于法者也。《春秋》之义,复仇。公衮起儒生,羸如不胜衣。当杀贼时,奴隶皆惊走,贼以死捍,公衮得不死,适耳。且此贼掘冢至十数,尝败而不死,今又败焉,而又不死,则其为恶,必侈于前。公衮之杀之也,岂特直王氏之冤而已哉!椿等谓公衮复仇之义可嘉,公衮杀掘冢法应死之人为无罪,纳官赎弟佐之请当不许,故纵失刑有司之罚宜如律。"诏:"给舍议是。"

  其后,公衮于乾道间为敕令所删定官。一日,登对。孝宗顾问左右曰:"是非手斩发冢盗者乎?"意颇喜之。未几,除左司。

  公衮为人癯甚。王龟龄尝赠诗有云:"貌若羸中甚武"者,盖纪实也。

  ○富春子

  宝庆间,有孙氏子名守荣,善风角鸟占,其术多验,号富春子。薄游上,闻谯楼鼓角声,惊曰:"旦夕且有变,而土人当有典郡者。"适见富公王元春,因贺之曰:"旦夕乡郡之除,必君也。"王以为诞。越两月,而潘丙作乱,王果以告变之功典郡,自是人始神之。后登史卫王之门,颇为信用。一日,闻鹊噪,史令占之,云:"来日哺时,当有宝物至,然非丞相所可用者。今已抵关,必有所碍,而未入耳。"翌日,果李全以玉柱斧为贡,为阍者迟留,质之于府而后纳。史尝得李全书,置之袖间,未启也。因扣云:"吾袖中书,所言何事?"对曰:"假破囊二十万耳。"剥封,果然,史以此深忌之。后以他故,黥至远郡死焉。后未见有得其术者。

  ○王宣子失告命

  辇毂之下,政先弹压,然一智不足以胜众奸。王佐宣子虽以文魁天下,而吏才极高,寿皇深喜之。尹临安日,禁戢群盗甚严,都城肃然。既而以治办受赏增秩,告命甫下,置卧内,旦起忽失之。宣子知为所侮,略不见之辞色。他日奏事毕,从容以白上曰:"鼠辈恶臣穷其奸,故为是以沮臣尔。"上曰:"何以处之?"对曰:"臣若张皇物色,正堕其计中,惟有置之不问。异时从吏部求一公据足矣,今未敢请也。"上称善。

  ○配盐幽菽

  昔传江西一士,求见杨诚斋,颇以该洽自负。越数日,诚斋简之云:"闻公自江西来配盐幽菽,欲求少许。"士人茫然莫晓,亟往谢曰:"某读书不多,实不知为何物?"诚斋徐检《礼部韵略》豉字示之,注云:"配盐幽菽也。"然其义亦未可深晓。《楚辞》曰:"大苦咸酸辛甘行。"说者曰:"大苦,豉也。言取豉汁调以咸酢椒姜饴蜜,则辛甘之味皆发而行。"然古无豆豉,史《急就篇》乃有"芜夷盐豉"。《史记·货殖传》有"蘖曲盐鼓中答"。《三辅决录》曰:"前对大夫范仲公,盐豉蒜果共一筒。"盖秦、汉以来始有之。

  ○疽阴阳证

  族伯临川推官,平生以体孱气弱,多服乌附、丹砂。晚年疽发背,其大如扇,医者悉归罪于丹石之毒,凡べ粉、羊血解毒之品,莫不遍试,殊不少损。或以后市街老祝医为荐者,祝本疡医,然指下极精。诊脉已,即云:"非敢求异于诸公,然此乃极阴证。在我法中,正当多服伏火朱砂及三建汤,否则,非吾所知也。"诸子皆有难色,然其势已殆,姑尝试一二小料。而祝复俾作大剂,顿服三日后,始用膏药敷贴,而丹砂、乌附略不辍口,余半月而疮遂平。凡服三建汤二百五十服,此亦可谓奇工矣。

  洪景卢所载,时康祖病心痔,用圣惠方治腰痛,鹿茸、附子药服之而差。又福州郭医用茸,附医漏痔疾,皆此类也。盖痈疽皆有阴阳证,要当一决于指下,而今世外科往往不善于脉,每以私意揣摩,故多失之,此不可不精察也。

  ○陈周士

  祸福报应之说,多傅会传讹,未可尽信。今有乡曲目击晓然一事,著之于此,以为世戒。陈周士造,直斋侍郎振孙之长子,登第为嘉禾ヘ,摄郡。一日,宴客于月波楼。有周监酒者勇爵,代庖于此,乃赵与篆德渊之隶。是日,适以小舟载客薄游,初不知郡将之在楼也。周士适顾见,周急舣棹趋避。周士令询之,知为周也,怒形于色曰:"某不才,望轻,遂为一卒相侮如此。"乃捃摭其数事,作书达之于赵,备言赃滥过恶。时赵守吴,即日遣逮,决脊编置,仍押至嘉禾示众。时方炎暑,周士乃裸而暴之烈日中,疮血臭腐,数日而死。临危叹曰:"陈通判屈打杀我,当诉之阴府矣。"时宝祐丙辰季夏也。是岁十二月,周士疽发背而殂。吁!可畏哉!

  ○秀王嗣袭

  秀安僖王,寿皇本生父也。用濮安懿王故事,以子孙嗣袭。安僖薨,子伯圭嗣,是为崇王,谥宪靖。长孙曰师夔,早卒,师揆嗣,是为澧王。师垂、师揆皆先卒,师禹嗣,是为和王。师皋又卒。师岩,宝庆元年自知庆元府入嗣,未朝谢而薨,是为永王。师弥以宝庆三年嗣,至宝祐六年,历三十一年而后薨,是为润王。次师贡,先薨。曾孙希字行,亦皆先亡。至景定二年,元孙与泽以浙西仓归班袭嗣,至咸淳七年薨,是为临海郡王。其次与先卒。是岁冬,与泽以知全州换授吉州刺史,主奉香火。其间以傍宗入继者,盖十居五六焉。

复制

《重刻宋本夷坚志甲乙丙丁四集序》

列子 〔先秦〕

  夷坚志甲至癸二百卷.支甲至支癸一百卷.三甲至三癸一百卷.四甲四乙各十卷.总四百二十卷.见陈振孙书录解题.明以后流传甚罕.胡应麟博极群书.祗据王景文夷坚别志序.知其义例而已.四库所收支甲至支戊五十卷.民间颇不易得.所通行者.有明仿宋刊分类夷坚志五十卷.盖宋人摘录之本.坊刻二十卷本.虽从原书摘出.又出分类本下.是不但全书不存.即正集二百卷.若存若亡者.亦数百年.阮文达得宋刻甲至丁八十卷.影写进呈.阮氏得之吾郡严久能.后归吴门黄荛圃.荛圃归于汪阆原.阆原归于胡心耘.余从胡氏得之.中有玉兰堂印.衡山文氏旧藏也.列子曰.大禹行而见之.伯益知而名之.夷坚闻而志之.夷坚之名.盖取诸此.自来志怪之书.莫古于山海经.按之理势.率多荒唐.沿其流者.王嘉之拾遗.干宝之搜神.敬叔之异苑.徐铉之稽神.成式之杂俎.最行于时.然多者不过数百事.少者或仅十余事.未有卷帙浩汗.如此书之多者也.虽其所载.颇与传记相似.饰说剽窃.借为谈助.支甲序已自言之.至于文思隽永.层出不穷.实非后人所及.自甲志至四甲凡三十一序.各出新意.不相复重.赵与时宾退录.节录其文.推挹甚至.信乎文人之能事.小说之渊海也.琴希洪君.搜刻先世遗书.不遗余力闻余得是书.寓书怂恿梓行.因付手民.以塞洪君之意云.光绪五年岁在屠维单阏阳月.归安陆心源撰.

复制

《铜陵执热书怀十首,时苦旱 其六》

列子 〔先秦〕

吴牛犹喘月,阴鸟未呼风。直苦炎难度,虚疑日再中。

冷然期列子,挥手问鸿蒙。更有清凉宇,徒思沧海东。

复制

《赠刘通府》

列子 〔先秦〕

昨跨苍虬恣驰骋,晓拂君山莫襄郢。飘飘列子御风行,出入有无凌倒影。

十郡宗藩联戚畹,尺步绳趋咸整整。乳哺赤子如哺雏,抑塞诛求杜干请。

干请诛求事惨伤,犬羊尽化为豺狼。仰天戟手祝来世,有身只愿生湖湘。

戚畹如君岂多见,投我明珠闪惊电。三年不食亦伸眉,语及民艰泪如线。

复制

《列子陈图南二图 其一》

列子 〔先秦〕

列子御风风御列,庄周为蝶蝶为周。丹青未识荒唐论,貌作凭虚汗漫游。

复制

《报国寺饯薛君采缘陪诸僚登毗卢阁二十四韵》

列子 〔先秦〕

宝阁凌阊阖,煌煌镇帝京。梵宫兹栋宇,尘世俯檐楹。

饮饯叨群哲,追随缘一行。良辰属景豁,极眺有山晴。

王粲销忧兴,玄晖抚化情。如闻钧乐发,想见玉毫呈。

晤语应朝彻,相看或籁鸣。傍徨翻不惬,悽恻故多婴。

吐鲁今深寇,河湟正用兵。御裘心耿耿,班马泣喤喤。

况复横戈卒,还馀细柳营。皇灵须震叠,百二此藩屏。

谋庙思裴令,喻薪忆贾生。时犹工贝锦,星独耀欃枪。

鸡犬寰中困,貂珰座上盈。嫠怀常似丧,渴病分无成。

念拙机甘息,包荒德莫名。湿灰悲列子,肯綮感庖丁。

贱子公车辱,同人意气宏。忘年期好我,奋藻愧登瀛。

顿觉游蒙尽,弥怜灏气清。繁霜疏古木,残律振寒城。

赏倦谈禅夕,魂劳去客旌。凄凉燕燕赋,朗咏骨为惊。

复制

《风》

列子 〔先秦〕

号号吹万窍,难触是虚空。岂费纤毫力,惟观动静同。

谁当随所转,势尽恨无穷。有感斯皆累,休誇列子功。

复制

《【双调】殿前欢_寿阳妆,更》

列子 〔先秦〕

寿阳妆,更何须兰被借温芳。玉妃不卧鲛绡帐,月户云窗。前村远驿路长,空惆怅,凭谁问花无恙?被春愁晓梦,瘦损何郎。

万花丛,殢韶光肯放彩云空。痴呆呆未解三生梦,娇滴滴一捻春风。歌喉边笑语中,秋波送,依约见芳心动。被啼莺恋住,江上归鸿。

海棠庭,这红妆也见主人情。被东风吹软新歌咏,都为花卿。黄鹄飞白鹿鸣,山林兴,佳丽相辉映。是烟霞翠袖,锦帐云屏。

小楼红,隔纱窗斜照月朦胧。绣衾薄不耐春寒冻,帘幕无风。篆烟消宝鼎空,难成梦,孤负了鸾和风。山长水远,何日相逢。

作闲人,向沧波濯尽利名尘。回头不睹长安近,守分清贫。足不袜发不巾,谁嗔问?无事萦方寸,烟霞伴侣,风月比邻。

寿阳人,玉溪先占一枝春。红尘驿使传芳信,深雪前村。冰梢上月一痕,云初褪,瘦影向纱窗上印。香来梦里,寂寞黄昏。

八葫芦

酒杯浓,一葫芦春色醉山翁。一葫芦酒压花梢重,随我奚童。葫芦干兴不穷,谁人共,一带青山送。乘风列子,列子乘风。

酒频沽,正花间山鸟唤提壶。一葫芦提在花深处,任意狂疏。一葫芦够也无,临时觑,不够时重沽去。任三闾笑我,我笑三闾。

酒新篘,一葫芦春醉海棠洲。一葫芦未饮香选透,俯仰糟丘。傲人间万户侯,重酣后,梦景皆虚谬。庄周化蝶,蝶化庄周。

酒频频,一葫芦风味扶诗兴。一葫芦仗挑相随定,荷插银瓶。爱诗家阮步兵,宽沽兴,身世都休竞。螟蛉蜾蠃螟蛉。

复制

《列子庙二首 其一》

列子 〔先秦〕

天禄雠书已断编,枉将放荡杂真筌。如何得似东皋子,删却杨朱力命篇。

复制

《咏列子》

列子 〔先秦〕

禦寇卧郑都,子阳归之粟。固辞得无受,妻子怨窘束。

君非自知我,人事故反覆。俛仰未及终,类傌首邦族。

始知至人心,避荣乃避辱。如何当路子,扰扰事干禄。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