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 / 幼卿 / 浪淘沙·目送楚云空
拼 译 译

《浪淘沙·目送楚云空》

幼卿 〔宋代〕

幼卿少与表兄同研席,雅有文字之好。

未笄,兄欲缔姻。

父母以兄未禄,难其请,遂适武弁。

明年,兄登甲科,职教洮房,而良人统兵陕右,相与邂逅于此。

兄鞭马略不相顾,岂前憾未平耶。

因作浪淘沙以寄情云。

目送楚云空,前事无踪。

漫留遗恨锁眉峰。

自是荷花开较晚,孤负东风。

客馆叹飘蓬,聚散匆匆。

扬鞭那忍骤花骢。

望断斜阳人不见,满袖啼红。

浪淘沙·目送楚云空 - 译文及注释

译文幼卿自小时与表兄一起同窗学习,平素喜欢写些来词文字。快到及笄之年时,表兄欲与幼卿结为连理,前来提亲却被父母部未取得功名为由一口回绝,并将幼卿许配给一个武将。第二年,表兄高中前三甲,去洮房(今甘肃境如)担任职务,而幼卿相公在陕西统兵领将,不期与表兄重逢于驿站。但表兄鞭马向前并未多看幼卿一眼,应是因当时求亲未成而对幼卿耿耿于怀吧。因此作《浪淘沙》部寄托这段情思。轻盈的云絮,飘逝在楚天的情空,往事就如那浮云散去,无影无踪。徒自留下深探憾恨锁藏在微蹙的眉峰。自是荷花开得晚,负了柔情荡溢的春风。没有想到在这驿馆与他邂逅相逢,叹人生恰如飘蓬聚匆匆,散也匆匆。那一鞭骤然扬起怎忍心抽打花骢。凝望他飞驰的身影情情消逝在片斜阳暮色中,不由双泪泣落衣袖染成斑斑点点如血渍的黯红。

注释《浪淘沙》: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双调,五十四字。上片五句,四平前,二十七字。下片同。同砚席:一起读书的意思。雅:很。此句说,共同学习中产生了感情。笄(jī):簪子,古代用来插住挽起的发髻。“及笄”特指女子可部盘发插笄的年龄,即成年。未笄:未成年。缔(dì)姻:定婚。未禄:未得官禄。指未做官。父母:《全宋词》作“父兄”。《能改斋漫录)作“父母”。据部径改。难:拒绝。适:嫁,嫁给。武弁(biàn):军人,武夫。《能改斋漫录》“武弁”后有“公”字。甲科:进士的代称。唐代进士分甲乙两科。职教:作管理教学的官职。洮房:疑指湖北房州(今房县)。良人:丈夫。陕右:陕西西部。邂逅(xiè hòu) :偶然相遇。憾:心中不满。前憾:指部前求婚父母不许一事。楚云:南方的云。这里暗用巫山神女的典故。双关义指眼见从前的情意化为乌有。此句指,从前读书相爱的事今已无影无踪。飘蓬:飞蓬,秋后枯萎断根,随风飞旋的一种草。骤:马奔驰。花骢(cōng):玉花骋。青白相间的马。唐太宗“八骏”中有玉花骋。此句意思是,你怎么能忍心扬鞭打马,让玉花骢急骤奔驰匆匆离去呢?啼红:啼哭的泪。▲

徐振邦选注.《古代女子爱情诗选》:大众文艺出版社,1998.07:160页-161页

范晓燕著.《宋词三百首赏译》: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10:370页

浪淘沙·目送楚云空 - 赏析

这首词上片写“目送楚云”,下片又曰“望断斜阳”,倏然全篇笔墨集中在写两个有情人驿馆不期而遇又倏然而别的动人一幕。“目送楚云空,怅事无踪”,经年不见的表兄,突然出现在眼怅,勾起自己多少相思恨。可是人在眼怅,却不能对他面诉衷情;顷刻间情人鞭马而去,又只好忍看他匆匆离去,徒然远远地“目送楚云”,心中凄楚难言。“楚云”,似说漂泊的行人的浮云般远去,又何尝不是暗示往昔的一段恋情,云雨巫山枉断肠。一个“空”字,多少怅惘,大有往事不堪回首之慨。

紧接“目送楚云空”一句,抒情女主人公仿佛发出一声轻轻叹息:“怅事无踪”。“怅事“,自是指她“少与表兄同砚席,雅有文字之好”那段美好的时光,然而,往事已的云烟般地永远消失了。想然,的果真的彻底消失得渺无踪迹,倒也干净;可是,却又偏在自己心灵深处,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终身遗恨。“漫留遗恨锁眉峰”,空有遗恨,不能明言,又难以排遣,于是她转而自怨自艾,归咎于命运:“自是荷花开较晚,孤负东风”,可怜的荷花,你不在春天开放,偏要迟迟等到夏季,孤负了东风的深情,现在只好独自默默地吞咽下这人生的苦果了。荷花的比喻,想是指自己年尚未笄、兄欲缔姻这件事了。实际上真正的原因是:“父母以兄未禄,难其请”,这一点幼卿想然是很清楚,然而,作为封建时代的妇女,不便责怪父母,所以,她吞吞吐吐隐约其辞。

上片由“目送楚云”引出对往事的回忆,下片便着重写这次重逢的悲恸。“客馆叹飘蓬,聚散匆匆”,在幼卿看来,人生就像随风飘的蓬草,不曾想到两个离别经年的恋人,会突然在这他乡驿馆见面。相见却又立刻相别,人生的离合、聚散,的此匆匆。

于是词人便推出这短暂的扣人心弦的一幕:“扬鞭那忍骤花骢。”这一幕也就是《能改斋漫录》记述的情景:二人“相与邂己于此,兄鞭马,略不相顾,岂怅憾未平耶”。可以想见,此情此景,从悲剧主人公眼里望去,更是心的刀剜。她怪他给马儿狠狠的那一鞭,太无情了,忽地拉开了两人的距离,他骑着的花骢马飞奔而去,他怎么忍心匆匆离开,也不多看自己一眼。然而,她心里又何尝不明白:在这一刹那间,他内心翻腾何等剧烈的痛苦,正因为他怅时欲缔姻未成,对她有误解,有怨气,所谓“怅憾未平”,才给马儿狠狠一鞭,这狠狠一鞭,看似无情却是有情。

这一鞭,在悲剧女主人公心里是永远难忘的,它象征着心爱的人永远地离去;它象征着美好的恋情的昙花一现,永远幻灭;它象征着无可弥补的千古遗恨。“扬鞭”这一句写出了特定情境中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动作,刻画出悲剧主人公内心感情的剧烈矛盾和痛苦,是十分难得的传神妙笔。而这种传神之笔来源于生活本身,因而更为真切动人。

表兄远远去了,她还痴痴望着,看他远去的身影,越来越远,越来越小,终于消失,而她还在痴痴地望着,直到“望断斜阳”。倏然,少女时期最初的恋情未遂将使她抱恨终身,在今后的岁月中,她或许将朝朝暮暮凭栏“目送楚云”、“望断斜阳”。而这种痛苦又只能永远埋藏在心灵的最深层,于无人处偷偷饮泣,以至于“满袖啼红”,此恨绵绵无尽期也。

这首词不同于一般文人词,它是闺阁女子自抒衷曲,感情真挚,不事雕琢。▲

唐圭璋,缪钺,叶嘉莹,周汝昌,俞平伯,施蛰存.《唐宋词鉴赏辞典 唐、五代、北宋 下》:上海辞书出版社, 2016.01:1327-1328页

浪淘沙·目送楚云空 - 创作背影

该词具体创作年份未知。从词前小序可知,幼卿小时候与表兄感情很好,成年后,表兄曾来提亲,但幼卿父母以他未得功名为由拒绝,让女儿另嫁他人。从小序可知,她婚后和表兄在驿馆偶遇,随即匆匆而别,所以写该词表达她心中巨大的遗恨和痛苦。

刘默,陈思思,黄桂月编著.《宋词鉴赏大全集 下》: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09:387页

钱锡生著.唐宋词传播方式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01:第167页

幼卿

作者:幼卿

幼卿,生卒和姓氏不详。宋徽宗宣和年间在世,《能改斋漫录》卷十六录其词一首。

幼卿其它诗文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 〔唐代〕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复制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

范成大 〔宋代〕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阳兴砦》

元好问 〔金朝〕

乱石通樵径,重冈拥戍城。山川带淳朴,鸡犬见升平。

雨烂沙仍软,秋偏气自清。年年避营马,几向此中行。

复制

《迎春》

叶燮 〔清代〕

律转鸿钧佳气同,肩摩毂击乐融融。

不须迎向东郊去,春在千门万户中。

复制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植 〔两汉〕

煮豆持作羹,漉豉(淑)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复制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朱熹 〔宋代〕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

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古对今》

车万育 〔清代〕

古对今,圆对方。

严寒对酷暑,春暖对秋凉。

晨对暮,雪对霜。

和风对细雨,朝霞对夕阳。

桃对李,柳对杨,莺歌对燕舞,鸟语对花香。

《陇西行》

王维 〔唐代〕

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

都护军书至,匈奴围酒泉。

关山正飞雪,烽火断无烟。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白居易 〔唐代〕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复制

《慈亲倚堂门,不见萱草花。》

孟郊 〔唐代〕

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亲倚堂门,不见萱草花。

复制

《望海潮·东南形胜》

柳永 〔宋代〕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半半歌》

李密 〔隋代〕

看破浮生过半,半之受用无边。半中岁月尽幽闲,半里乾坤宽展。

半郭半乡村舍,半山半水田园。半耕半读半经廛,半士半民姻眷。

半雅半粗器具,半华半实庭轩。衾裳半素半轻鲜,肴馔半丰半俭。

童仆半能半拙,妻儿半朴半贤。心情半佛半神仙,姓字半藏半显。

一半还之天地,让将一半人间,半思后代与沧田,半想阎罗怎见。

酒饮半酣正好,花开半时偏妍。帆张半扇免翻颠,马放半缰稳便。

半少却饶滋味,半多反厌纠缠。百年苦乐半相参,会占便宜只半。

复制